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甲午電影觀後感1000字

甲午電影觀後感1000字

發布時間:2022-07-13 20:35:05

Ⅰ 觀看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200字

銘記歷史,振興中華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1894年的甲午海戰距今已經118年了,戰火的硝煙早已消失,喪權辱國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就在人們漸漸忘卻國仇家恨的時候,《甲午大海戰》再一次為過著幸福安定盛會哦的我們敲醒了警鍾——勿忘國恥,落後就要挨打。 在1867年,李鴻章上書,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學堂,由洋人講授西洋海軍知識。小鄧世昌年小志不小,前來報考,得劉步蟾兄妹相助,一鳴驚人。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著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在那裡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四年後,鄧世昌代表朝廷迎接同學凱旋,駕駛著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巨艦駛回祖國。。少年學子在英留學習期間,他們的同學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著強國之志,同樣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他同樣是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 而當時的中國,年輕的光緒皇帝立志變法強國,但慈禧太後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影片中不斷使用對比手法,中日兩國各執政人在面對形勢變化時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也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政治是多麼腐朽。終於,甲午戰爭爆發!此時中國的戰船竟被遣到為太後運鮮果仍未歸!海面上炮聲隆隆,水柱沖天,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中,日本的快速炮顯出絕對優勢,而中國海軍的炮彈卻經常命中敵艦而不炸! 看得人是種種心酸忿恨。即使不再往下看,學過歷史的我們都已 經知道,甲午戰爭,我們敗了,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影片中,李鴻章屈辱地踏上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的哀求對手,卻不知日本早已破譯了中國的電報密碼!而且自己的國力也早就空虛,打不下去了!歷史就這樣把中國推向了更加苦難的深淵,李鴻章顫抖地在條約上簽下恥辱為名字,將中國的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銀二億五千萬兩…… 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影片中也有體現:政府腐敗,官場有惡習、挪用軍費修頤和園等;戰前准備不足,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避戰求和的心態,仍有逆轉戰局的機會,但統治者放棄了。他們不敢再戰,只怕惹惱了日本人,守護自己安逸的窩也會難了等等。但總的一條教訓:落後了就要挨打! 首先,我們要發展我們的經濟,民富則國強,加強國防建設,強軍則興國,搞好我們的文化建設,團結統一,一致對外。 最近這些日子,打開新聞頁,排行榜首條一直是關於釣魚島爭端的消息。我們已不是一百多年前腐朽沒落的就中國了,可以直起腰板堅決捍衛我們領土的主權。我們一直堅持的剛柔並濟的外交策略充分體現了一個打過的風度和情操,愛好和平,但是我們不畏懼戰爭,如果必須通過戰爭獲得和平和尊嚴,新時代的我們也一樣會敢用生命保衛我們的祖國和人民。

Ⅱ 甲午海戰電影觀後感

一直以來,我以為甲午中日海戰當時的中國戰敗,是單純的因為國力不支造成的,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明白事實的真相。戰爭已過去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又將這次戰爭史詩般的再次展現在國人眼前,好像在訴說著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落後保守就會被動挨打!」

當時的清政府耗資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規模龐大,實力雄厚,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從北洋水師新購買鐵甲戰艦到日本訪問之威風,到不到一
年的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不光是因為日本的強勢崛起,關鍵是當時的清政府被外強中干、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所迷惑,政策上固步自封、不思進
取,政治上腐敗墮落,貪官橫行,再加上貪圖享樂、混蛋無比的慈禧太後只顧為自己准備六十壽誕的大肆祝賀,不惜動用北洋水師的大量軍費修建「頤和園」揮霍無
度,致使北洋水師的戰艦彈葯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有八艘戰艦上僅僅只有三枚炮彈。再看日本,當時的明治天皇英明決策、銳意改革,對內推行「明治維新」增強國
力,實行軍國主義,對外不斷擴張,侵略掠奪朝鮮和中國。戰爭中作戰的的雙方,一方是准備充分、蓄謀已久、兇狠殘忍、陰謀狡詐,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侵
略者,一方是缺乏警惕、准備不足、倉促應戰、戰略失誤的腐敗透頂的清朝政府。更讓人可恨的是,在戰斗的最關鍵時刻,一邊是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鄧世昌、丁
汝昌,一邊卻是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方伯謙、趙懷業,而朝堂之上更是投降派、主和派當權誤國,跪地求饒,人心惶惶。這樣的戰爭,其實結果誰勝誰負早就命中
註定,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也實屬被逼無奈。

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卻仍然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前車之鑒」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就像周恩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一起努力把美麗中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國富而民強,讓東方巨龍早日騰飛,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之巔!

Ⅲ 甲午紀錄片觀後感1000字

回首往事,曾經的屈辱歷歷在目,今天我看了《甲午風雲》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中的每個情節都使我深受感動,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部電影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暴露了慈禧,李鴻章,等民族敗類賣國求榮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一歷史事件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氣勢磅礴的愛國主義頌歌。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軍在中國領海內肆意製造事端,昏庸膽小的西太後為息事寧人,委派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人去與日軍講和,傲慢無禮的日軍卻將中國商船擊落。鄧世昌是一位對祖國懷著赤誠忠心的一個人,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怒火中燒,去找李鴻章評論,這時,英美外交官正在給李鴻章轉達一些日本提出的條約,讓鄧世昌在二堂等候,那些條約都是針對中國的,他心急如焚、越聽越急,手中的茶杯都掉到了地上,大廳內的人聽到「咣當」一聲,他們側目張望,鄧世昌把門打開,走上前去,袖子一甩,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地說,「難道我大清保衛自己的江山是輕舉妄動?難道我北洋水師出海抗擊倭寇是惹事生非?難道日本卑鄙地偷襲不宣而戰反而是我大清在肆意挑釁?難道我們只有任由宰割、坐以待斃你們才好說話?」,一番話說出了中國人民捍衛主權的心聲,也說出了帝國主義想要侵佔我國利益的丑惡用心。在場的人聽了他的話都瞠目結舌,鄧世昌也被趕出了大廳。
過了一會,李鴻章召見鄧世昌,他進入大廳,雙膝跪地,呈上了一份萬民折,請求朝廷和日本宣戰,李鴻章一聽大怒,狠狠地罵了鄧世昌一通,並讓他回了威海。鄧世昌回到艦隊之後,水手們發現鄧大人一言不發,正當他們疑惑時,忽然從他的房間里傳來了琴聲,時而慷慨激昂、高亢有力,時而緩慢柔和、悲傷不已,時而如閃電一閃而過,時而如大雨持續不停。
日軍不宣而戰,民憤四起,頂不住壓力的李鴻章重新啟用鄧世昌。海戰中,日本大量軍艦向北洋水師步步緊逼,貪生怕死的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李頡)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軍擊沉。鄧世昌見勢立即掛起帥旗,替代旗艦指揮作戰,他拿著望遠鏡偵查敵情,發現日本人老奸巨猾,故意掛成星條旗,讓中國人誤以為是美國軍隊,鄧世昌火眼金睛識破了日本人的陰謀,親自指揮作戰,水面上波濤洶涌,大炮砰砰地向日本的艦船射去,率領「致遠」號官兵與日軍展開殊死大戰,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而這時,方伯謙在船艙里將舵手用槍打死,准備臨陣脫逃,後來炮彈打完了,已經逃跑的吉野號又調頭來攻擊我們,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鄧世昌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做出了這個決定後,全艦無一人退縮。但是在追趕「吉野」號時,日本人一看大事不妙,一連發了三個魚雷,鄧世昌的艦船不幸被第三發魚雷擊中,全艦官兵壯烈犧牲。
甲午戰爭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永遠的傷痛,但是一個政府的腐敗,並不代表整個民族的墮落,影片中的鄧世昌,就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於抗爭的體現,面對外國列強的侵略,他態度堅決,奮勇抵抗,表現了一種大無畏的偉大精神。突出了鄧世昌、大批愛國志士和廣大人民憂國憂民、保家衛國的英雄形象,突出了各方之間的矛盾,把這一歷史事件的各種場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看完這部影片,使人感覺到中華民族是永遠打不垮的,因為我們有一大批浴血奮戰的英雄,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隨時做好犧牲的准備。但是我也在反思,為什麼我們會失敗呢?我們有和日本可以媲美的海軍艦隊,也有鄧世昌這樣的海軍將領,就是因為清朝政府閉關鎖國、昏庸無能、不思進取,才使得敵人得寸進尺、步步緊逼。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有了英明的政府,有了強大的國防,我們才有了今天美好的生活,這些英雄前輩還有那些屈辱的歷史都值得我們深刻銘記,只有真正強大了才能有力量對付壞人,英雄的事跡會鼓舞我們不斷前進、好好學習,努力強大自我,為祖國的富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Ⅳ 求電影甲午中日戰爭觀後感。2000字

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兩個甲子,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知識人都在對這場給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眾多方面帶來巨大沖擊的戰爭進行反思,相關的研究成果數不勝數,這些相關的研究從多個層面為當代中國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2014年又恰逢甲午年,當年這場戰爭的三個當事國中國、韓國和日本(雖然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但這場戰爭是由朝鮮問題引發,且成歡驛戰役、平壤戰役等是在朝鮮的國土上進行的,更何況在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攻守同盟,向其提供戰爭支援,故韓國應算是這場戰爭的當事國)之間的關系又陷入復雜的緊張之中,中日、韓日之間的外交往來幾陷停頓。一些日本右翼政客甚至不斷發出好戰言論,一時間戰爭烏雲似乎又籠罩在東亞上空。在這種情況下,反思一百多年前的那場戰爭無疑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
給中國軍人的反思:花巨額資金購買軍艦大炮,再花幾倍的巨額資金作為戰爭賠款!最後什麼都沒有剩下!需要我國自己的國防工業的大發展!光靠買外國武器解決不了國家問題!

Ⅳ 《1894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導演是馮小寧。
觀影歸來,我心裡有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這部影片描述了19世紀後期,慈禧太後掌權,國家落後。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帶領全體將士,鄧世昌、劉步蟾等海軍精英懷揣保家衛國的理想登上了各自的戰艦,與日本海軍在黃海海域上展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鐵甲艦大決戰。中方英勇反擊,可卻還是以徹底失敗而告終。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不得不割地賠款,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屈辱的一頁。
看完這部電影,我非常敬佩這些名族英雄。就像鄧世昌,他誓與艦同沉,艦沉時,他明明可以上岸卻不願上岸,表明了他視死如歸的決心。可他的愛犬--太陽,卻捨不得他的主人,便跳入大海中去救鄧世昌,可他還是不願上岸。於是,鄧世昌狠狠心把愛犬一同帶入海中。我看到這一幕時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場景令人十分感動!
我敬佩英雄,同樣也憎恨小人。那些日本人甚是可惡,想方設法佔領中國的領土。當時的清政府軟弱無能,受盡了列強的欺辱。現在,我們的祖國強大了!可是,日本還想搶我們的釣魚島,他們難道還認為我們的國家是一百多年前那個任人宰割的時代嗎?別再痴心妄想了!
我們要牢記歷史的教訓,以鄧世昌這些民族英雄為榜樣,努力學習,長大後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Ⅵ 甲午戰爭觀後感

甲午風雲觀後感

甲午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甲午戰爭前,朝鮮仍是中國的附庸國。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但最終被中國政府粉碎,日本由於當時為做好准備因而未與中
國政府發生沖突。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
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
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北洋海軍。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
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象鴉片戰爭中那樣,洋人幾艘炮艦
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
動作,但負責人李鴻章確認為日本是遠患而非近憂。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
1891年以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相對於中國政府,日本增強經濟軍事實力,並企圖發動戰爭。1894年7月25日,日艦襲擊中國船艦,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宣戰,甲午戰爭全面爆發。甲午戰爭結果是中國失利,之後還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使中國從此走向更深重的災難。
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很大,甲午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在列強面前,徹底失
去了防禦能力,同時也使中國門戶洞開。.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是中日雙方簽訂了《馬關條約》,它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
權辱國的條約,是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社會的極其重要的步驟。.甲午戰敗,促使中國人民
的民族意識覺醒。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慘敗引發的割地賠款和瓜分危機,將中國推向半殖民地
的深淵。深重的民族危機,激發了新的民族覺醒,中國人民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的高潮。甲
午戰爭後,掠奪性的投資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侵略也在擴
大,進一步的加劇了中國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在客觀上使中國的城鄉商品經濟有所發展,
從而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某些可能和條件。
甲午風雲這部電影將甲午戰爭中的主要人物和歷史事件展現在我的面前,以簡潔形象的
方式訴說了甲午戰爭的前因後果。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對甲午戰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當時清政府主和派目光短淺,沒有意識到危險就在身邊,還一味的讓步,使得日本越發囂張,也導致了甲午戰敗的後果。中國只有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唯有發展好自己,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避免歷史的重演,才能不再被挨打,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望採納 謝謝

Ⅶ 甲午中日戰爭記錄片觀後感

電影《1894甲午海戰》非常確切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和日本當時的社會形態和國家實力,特別是對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性格和思想詮釋得相當深刻和到位。重現了當時的歷史概況,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自恃為天朝上國,不思進取以及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舉全國之力購買軍艦,而清政府卻以經費不足推諉買軍艦這是何等的令人寒心呀!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1877年,年輕無為的光緒帝勵精圖治,決定振興中華,可是由於慈禧太後的「垂簾聽政」,使強盛的大清帝國正式走向衰弱。而此時,在日本,明治天皇開始親政,他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發動了著名的「明治維新」,使弱小的日本強大起來。1894年9月17日,日本那擴張侵略的野心,再加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終於是日本發動了黃海大戰。而當時慈禧太後只一心忙著萬壽慶典,清政府腐敗無能,整個政府和皇族窮奢極欲,國內民不聊生,軍隊同政府一樣腐敗,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軍隊毫無戰鬥力。與此同時,日本明治天皇卻勵精圖治、卧薪嘗膽,苦心經營聯合艦隊,日本國民不分男女老幼,無不忠勇奮發,以戰勝清國為己任,軍國主義的理念深入日本社會的骨髓,在生活中完全正常的一個日本人,在面對中國時都變成了殘忍狠毒的兇手。中日甲午戰爭的勝負,雖有偶然,卻又是必然的,落後的軍備加上部隊紀律的鬆散,清兵根本不是訓練有素、設備精良的日兵的對手。馬關條約,喪權辱國,中日兩國最終走向了反面,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反復深思。 但無可否認,戰爭中清兵中那些士卒們是勇敢的、愛國的,這是戰爭中最溫馨動人的愛國心,也是最殘酷的現實,以自己的身軀撲向日本人殺人不眨眼的洋槍火炮,不惜犧牲生命,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戰中,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無情地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鄧世昌命令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堅定地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這時,一發炮彈不幸擊中「致遠」號的魚雷發射管,使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部下拋給他救生圈,他執意不接,他的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這一幕驚天泣地,壯烈至極!連日軍也肅然起敬。這是多麼悲壯的一幕。這種愛國精神也值得後人學習。 但整場戰爭結束後李鴻章還是迫於無奈的簽訂了馬關條約。但是經過這個事情還是激發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心中的愛國情懷——立志推翻封建王朝,拯救我們的國家,這是一個進步的地方。同時,我們都知道為了培養海上作戰的軍事人才,清政府曾派遣了大批的優秀的中國學生以公費留學。雖然他們很多人在甲午海戰中犧牲了,但是他們從西方帶回來的技術、思想已經在影響著當時一些似覺悟非覺悟的人們,並且加速了他們的覺醒。讓他們知道了我們不僅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更要學習他們先進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是我們進步的地方,因此我們不能只是一昧的批判甲午海戰失敗,而是要反觀歷史,通過學習這段歷史,吸取經驗教訓,現在我們正在大力發展海上軍事能力。比如:我們正在積極地建造航空母艦以及航空母艦上的戰斗機,而且我國的潛水艇的技術現在在全世界的范圍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就今年我們的蛟龍號的成功測試,又標志著我們的海上作戰能力的一次提升,一個新的里程碑。雖然我們現在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要知道:不止我們自己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所以我們既要看到我們的成就,也要看到現在國際形勢不容樂觀,還沒有到我們鬆懈的時候,我們的道路依舊艱辛。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通過歷史得以明鑒。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願歷史不再重演,願國家繁榮富強。 努力吧,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自強不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要國富民強,要不受外國的欺凌,就必須從現在做起:積極努力的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最終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報效祖國,讓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Ⅷ 甲午海戰觀後感不少於1000字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000字
詩曰:
割地難償債,債高到極天。
行籌無萬數,納幣一千年。
--題記
1877年,年輕無為的光緒帝勵精圖治,決定振興中華,可是由於西太後慈禧的「垂簾聽政」,使強盛的大清帝國正式走向衰弱。而此時,在日本,明治天皇開始親政,他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發動了著名的「明治維新」,使弱小的日本強大起來。1894年9月17日,日本那擴張侵略的野心,再加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終於是日本發動了黃海大戰。
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戰中,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無情地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鄧世昌命令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堅定地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這時,一發炮彈不幸擊中「致遠」號的魚雷發射管,使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部下拋給他救生圈,他執意不接,他的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這一幕驚天泣地,壯烈至極!連日軍也肅然起敬。
這是多麼悲壯的一幕。在甲午戰爭中,雖然有不少官兵浴血奮戰,但仍因為不少官員貪生怕死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還逼迫清政府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投降主義簽訂了《馬關條約》。
我悲憤,悲憤政府的無能,悲憤軍隊腐敗;我嘆息,嘆息日本的改革,嘆息戊戌六君子;我仇恨,仇恨釣魚島被奪,仇恨日本的肆虐;我哭泣,哭泣慈禧的無能,哭泣失敗的變法!
從清代「甲午事件」,聯想到現代的「釣魚島事件」,我有些不明白:中國真的這么弱嗎?其實,中國也不弱。從1949年以來,在這60多年來,中國各代領導人,鞠躬盡瘁,「三彈」的研製成功,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澳門香港的順利回歸,經濟的改革,航母的出現……這些都證明了中國的實力,都證明了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中!
如果真讓日本再藐視我們下去去,中華還能騰飛嗎?還是那麼百折不撓的嗎?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可見祖國的未來都寄託在我們身上。
但是如今,美利堅和日本人聯合起來,私自違背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膽大妄為地將「侵略之魔爪」伸向我們那聖神的領土。我們不可以像清朝那樣軟弱,我們要扞衛我們的領土去,中華還能騰飛嗎?還是那麼百折不撓的嗎?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問題。革命先輩們將千千萬萬戰士浴血奮戰打下的江山交付我們手中,我們怎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我皺了皺眉頭,心裡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五千年英雄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找回來,重振我們中華少年的雄威!讓藐視我們的外國人大跌眼鏡!讓中華少年自強不息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努力吧,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自強不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1894年的甲午海戰距今已經118年了,戰火的硝煙早已消失,喪權辱國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就在人們漸漸忘卻國仇家恨的時候,《甲午大海戰》再一次為過著幸福安定盛會哦的我們敲醒了警鍾——勿忘國恥,落後就要挨打。在回顧歷史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知道一個國家的地位是多麼重要的,富國是匹夫有責的,此外我們也應該學習那個時代的人的精神,為國家不僅努力學習,並且盡忠報國!

在1867年,李鴻章上書,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學堂,由洋人講授西洋海軍知識。小鄧世昌年小志不小,前來報考,講話有主見,不畏權貴,得劉步蟾兄妹相助,一鳴驚人。

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著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

在那裡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先進的知識,四年後,鄧世昌代表朝廷迎接同學凱旋,駕駛著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巨艦駛回祖國。

少年學子在英留學習期間,他們的同學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著強國之志,同樣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他同樣是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而當時的中國,年輕的光緒皇帝立志變法強國,但慈禧太後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當我們看到李宗棠大人在船上看到從西方學習回來的人出列報到說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時,他流淚了,由此看得出他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多年的無奈,此時他看到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影片中不斷使用對比手法,中日兩國各執政人在面對形勢變化時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也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政治是多麼腐朽。終於,甲午戰爭爆發!

此時中國的戰船竟被遣到為太後運鮮果仍未歸!

海面上炮聲隆隆,水柱沖天,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中,日本的快速炮顯出絕對優勢,而中國海軍的炮彈卻經常命中敵艦而不炸!看得人是種種心酸忿恨。即使不再往下看,學過歷史的我們都已經知道,甲午戰爭,我們敗了,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影片中,李鴻章屈辱地踏上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的哀求對手,卻不知日本早已破譯了中國的電報密碼!而且自己的國力也早就空虛,打不下去了!

歷史就這樣把中國推向了更加苦難的深淵,李鴻章顫抖地在條約上簽下恥辱為名字,將中國的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銀二億五千萬兩……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影片中也有體現:政府腐敗,慈禧對自己統治地位過度的維護,還有對自己壽宴浪費了本來可以買可以快速移動的戰船的大量資金,安度晚年的同時,卻置國家大事,萬民不顧,此外官場有惡習,官員貪污製造軍用的資金並聚眾賭博玩樂,還有挪用軍費修頤和園等;戰前准備不足,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避戰求和的心態,仍有逆轉戰局的機會,但統治者放棄了。

他們不敢再戰,只怕惹惱了日本人,守護自己安逸的窩也會難了等等。

但總的一條教訓:落後了就要挨打!

首先,我們要發展我們的經濟,民富則國強,加強國防建設,強軍則興國,搞好我們的文化建設,團結統一,一致對外。

前些日子,排行榜首條一直是關於釣魚島爭端的消息。

但是對於砸日貨不買日貨的活動我認為這是不理智的,因為這些日貨的大部分出產製造就在我們中國,這樣做就相當於砸自己的飯碗,失業不是更多,損失大的的還是我們。

所以我們應該理智處理這戲問題,即使我們對日本以前傷害我們同胞的行為很憤怒。

況且現在的我們已不是一百多年前腐朽沒落的舊中國了,可以直起腰板堅決扞衛我們領土的主權。

我們一直堅持的剛柔並濟的外交策略充分體現了一個打過的風度和情操,愛好和平,但是我們不畏懼戰爭,如果必須通過戰爭獲得和平和尊嚴,新時代的我們也一樣會敢用生命保衛我們的祖國和人民。

因此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歷史,了解國情,國家的形勢,爭取在未來做一個國家棟梁!


Ⅸ 甲午紀錄片觀後感

紀錄片《甲午》描述了自兩國被迫開國以來,兩國各自之變革,用客觀真實的語言,向我展示了自近代到甲午中日戰爭兩國發展近乎鮮明的對比,使我更加感受到在那道傷疤背後,早已壞死的組織和細胞。

這部劇可以讓人更好了解甲午戰爭尤其是甲午陸戰,以及從一定的側面角度比如戰術、將領性格、裝備等去發現兩軍之間的博弈,清軍此戰中的表現並非一無是處,但同時兩軍並非對等對抗,依舊是一隻傳統時代封建私軍對抗現代化作戰的日軍,而日軍的表現除了裝備外更是在現代化戰術體繫上。

盡管如此,甲午之戰依然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甲午陸海戰的失利,不僅僅是清軍落後的建制問題,更是由於朝廷內部的掣肘落後導致,即便如此甲午戰爭中也依然有很多英雄人物出現。

Ⅹ 甲午大海戰電影觀後感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可是否有人記得,一百多年前,那段令無數炎黃子孫倍感屈辱的歷史?《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讓我內心深深地受到觸動

鄧世昌在劉步蟾家人的幫助下進入學堂,一鳴驚人。李鴻章上交奏摺,想讓一些青年出國深造,光緒皇帝同意了。與此同時,中國預訂了英國製造的兩艘軍艦。幾年後,他們學業有成,鄧世昌代表朝廷來到英國接回學子,並將兩艘鐵甲艦開回祖國。

日本明治天皇野心勃勃,一心要奪得台灣島、澎湖列島、尖閣諸島。他省吃儉用,歷經七年,買下了當時最先進的快速艦。而中國的東洋艦隊,連一點彈葯都沒添,軍費都被貪污了。光緒皇帝也想買快速艦,可慈禧掌權,對他說:「現在這么和平,用不著買。」真是腐敗到了極點!

「每一場海戰,都關繫到兩個國家的命運。」甲午戰爭開始了!鄧世昌駕駛「遼遠號」,向日本軍艦猛烈開火,小小的炮膛好像容納不下滿腔的怒火。而日本的快速艦發揮了它的優勢,我們的炮彈有時打不到它,漸漸地,日本局勢大好。

僅三個小時,中國損傷了四艘戰艦,主將帥戰傷,彈葯用盡,一片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鄧世昌義無反顧,大喊:「掛沖鋒旗!」「遼遠艦」像一條火龍,決心要和日本主帥艦相撞,但「遼遠艦」還沒到,就已被擊沉。艦在人在,艦亡人亡!鄧世昌英勇犧牲。

此刻,劉步蟾駕駛的船也已被擊成重傷,日本發書,勸其投降,劉步蟾拿出手槍,大聲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斃而亡甲午海戰,中國大敗。被迫賠銀兩億五千萬兩,將台灣島、尖閣諸島、澎湖列島割讓日本,李鴻章顫抖著,簽下合同。

甲午大海戰,敲響了警鍾。當時的社會多麼的黑暗,慈禧專權,大臣們都欺騙皇帝,朝廷如此的腐敗。他們採用對外封閉的策略,不知道外面正在變化,落後就要挨打,甲午戰爭給中華歷史抹上了可恥的一面。我為祖國的浩劫而感到悲痛,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中國這頭雄獅不能再沉睡了,總有一天,它要向全世界怒吼。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到那時,我們可以自豪的宣布:中國是最強的。

閱讀全文

與甲午電影觀後感10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心裡有數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894
台灣奇幻電影幽幻道士 瀏覽:709
災難海嘯電影大全 瀏覽:990
湘西剿匪記電影完整集 瀏覽:550
有一部電影是小孩吸毒 瀏覽:424
動漫搞笑的毛驢是什麼電影 瀏覽:615
電影女演員女漢子 瀏覽:380
電影鴻門宴劉邦結局 瀏覽:831
林正英解說鬼片大電影 瀏覽:145
經典雪景電影大全 瀏覽:907
韓國有個電影叫什麼空 瀏覽:454
韓國電影主角和大魔王 瀏覽:609
中影電影院加盟 瀏覽:532
法國老師電影完整版 瀏覽:128
優酷粵語電影僵屍先生1 瀏覽:237
人與藏獒電影大全 瀏覽:370
絕境島泰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72
電影流浪地球英文簡述 瀏覽:932
苦命的媽媽電影觀後感 瀏覽:197
那兔有沒有大電影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