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藍色新球電影小學生觀後感

藍色新球電影小學生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19 21:20:23

㈠ 變形金剛3的觀後感

《變形金剛》這部電影應該算是遠近聞名的片子了,我非常非常喜歡《變形金剛》,聽朋友一說:「變形金剛3上映啦!哥們快去看吧!」我一聽立馬就喊媽媽帶我去看了。
我喜歡變形金剛有幾個因素:1、電影里的任務特別帥,我對機器人有好感,製造出和變形金剛一樣的機器人是我的夢想之一。2、裡面的故事很給力、非常吸引人,特別是汽車人們與它們的敵人們展開交鋒的時候,我都替他們捏了一把汗。就是這兩點令我喜歡上了變形金剛。看完了我才發現,變形金剛並不是單純的機器人,它們是有感情的外星人,也懂得所有人對他們的態度。而地球人的「首領」(對變形金剛的檢查官員,職位比較高,有權決定將變形金剛驅逐或收留)卻把它們當做禍星把它們驅逐,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叛亂的御天敵一夥人離開地球,回到它們的星球。可是,御天敵卻決定佔領地球,最後還是擎天柱等人不計前嫌來拯救了地球人,這樣說的話我們豈不是比它們還沒人性?所以,我覺得既然變形金剛們有難,我們就應該拔刀相助。
影片里,我最喜歡的情節只有一個,這個情節很感人:擎天柱與叛亂的御天敵交戰時,御天敵將擎天柱的手臂給砍了下來,還想將擎天柱給踹到河裡,而擎天柱毫不畏懼,大步流星地用他剩下的一隻手臂,努力地用他的最後一擊將御天敵打倒在地,御天敵根本沒有武器,就用虛偽的甜言蜜語來拉攏他,擎天柱沒有疑遲,拿起散彈槍,把御天敵給殺了。最後,天空恢復了晴朗,似乎這場戰斗只是一陣風,吹過來也會吹過去,擎天柱的手可能無法恢復,也有可能涉及生命,外星人在與他們毫不相關的地球人遇難時,願意利用高科技保護我們、戰勝敵人,而我們卻在力所能及,可以保護它們的時候,卻找理由驅逐它們,所以,我都為電影里的人有點過意不去,要是他們真的受了打擊,再也不回來了的話,我們人類可能要成為這些外星人用不盡的奴隸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學習汽車人的性格,為了朋友,不管他們曾經多麼無情地傷害我們,但他們還是我們的朋友,在朋友遇難時就應該幫助他們,不要學習檢查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曾經對你多麼信任的朋友。

給個好評 ...

㈡ 鄭和下西洋動畫片(電視劇)觀後感

電視劇的~他是個被閹割的男人,他有個不被尊重的稱謂,太監。他曾經姓馬,叫馬和,如今叫鄭和,人稱三寶太監。他正屹立在甲板上,迎著海風,敞著胸襟,率領著當時這個藍色星球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船隊,行駛在南中國海上。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他曾經先後七次率領大明船隊揚帆出海,南下西洋。到訪過越南、印度以及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洋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有人還說,他和他的船隊可能還到過澳大利亞。就是這個男人,在另外一個雄心勃勃的男人的強力支持下,創造了中華民族最為輝煌的一段航海史,鄭和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認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國人。
電視連續劇《鄭和下西洋》描述的就是這樣一段讓所有中國人都以為偉大的輝煌歷史。這個電視劇的播出背後,暗藏著很多值得玩味的玄機。國際金融危機還未見底,中國艦隊600年後再次出現在印度洋為正常的海運經貿進行驅匪護航。中國的改革開放在30年後,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相對於很多無病呻吟的感情劇、愛情劇、相對於許多充滿空洞說教的所謂革命劇,相對於很多劇情荒誕,讓人厭煩崩潰的古裝劇,《鄭和下西洋》算得上是一部精品。盡管劇裡面也有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和漏洞,比如有一段劇情,朱棣要在黑龍江設立一座寺廟,還要用漢、蒙、滿、朝鮮四種語言來記錄,其實滿文是在1599年以後才開始出現和使用的。盡管劇裡面有些場景製作的手法並不高明,鄭和船隊的浩大沒有表現出來,但還是把我吸引到了電視機前。唐國強把之前的燕王,之後的永樂皇帝朱棣刻畫得入木三分。有時候甚至感覺這個電視劇的名字應該叫永樂大帝朱棣。相比之下,羅嘉良扮演的鄭和則稍顯遜色一些。
在我看來,導演的意圖就是要通過這個劇來為中國的改革鼓勁。但這就要看導演的手法是否高明。低了,反而成了惡俗的阿諛奉承。朱棣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君王。有人說他好大喜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面子工程製造者。永樂大典成了他個人的私藏。鄭和下西洋完全是一種耗費國力的個人炫耀。是,從某一個方面說,確實如此。但歷史畢竟是歷史,這種舉動卻衍生出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中國航海史的輝煌。如果當時這種行為不是朱棣的個人行為,而上升到國家和民生的一種必須,中國的歷史將發生重大改變,但這僅僅是筆者的一廂情願。反觀之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走出去,卻是國家和民族的必須。
600年前的輝煌,既讓每一個有國家和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所自豪,同時又會讓人反思感受苦楚。如今的中國、中華民族完全有理由再創輝煌,也完全有理由讓這種輝煌延續更久。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只要有智慧和毅力,只要心系國家民族,只要無愧於心。
《鄭和下西洋》這部電視劇很長,也虛構了一些人物和事件,從某些方面講也有違背歷史的地方。但在我眼裡就如同上面所說是一部難得的精品。我有理由相信,劇中的輝煌,將是如今中國人現實中的輝煌。不容易的啊~

㈢ 《深海探秘》電影觀後感作文

哦,魅力無限的海洋!
——讀《海洋探秘》有感
在這不可思議的藍色星球,超過70%的面積被水覆蓋,其中大部分為蔚藍色的海洋.讀了《海洋探秘》這本書,使我開闊了眼界,對這神秘深邃的海洋世界有了全新的了解.
海洋的平均深度為3796米,相當於10座帝國大廈的總高度.幾十億年前,最初的生命在海洋中出現.今天,海洋已成為無數動植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家.各種承載著遊客或貨物的船隻在海上航行,同時又為我們同時又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礦物及其他多種產品.

海面到海底深淵,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人們通過一座海上的鑽井平台去開發海洋中的種種資源——石油、天然氣、海鹽和礦物質等等.海洋中的生物也有許多
用處:科學家通過海兔的神經對人類緊張情緒的形成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海螺研究出用於人類的強效止痛葯;又通過胎貝膠開發出了強力膠商品.科學家們正嘗試
著把海風、海浪和潮汐轉換為能源.在許多實驗性的設計里,人們利用流動的風或旋轉的水帶動發電機,從而產生電.這一切都是海洋給我們的恩賜.
海洋
雖然賜予我們許多資源,但是海洋也是危機四伏的.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人們曾認為它是一艘美麗豪華且永不會沉沒的巨輪,但1912年4
月14日首航時,不幸與冰山相撞,船艙被撕開,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這艘大船完全沉沒,由於救生船數量不夠,2200名乘客和船員僅僅105人在這次海
難中生還.除了冰山之外,大霧,暴風雨以及暗藏殺機的礁石都一直威脅著出海的每一艘船……
哦,富饒、美麗、神秘、危險的海洋!《海洋探秘》告訴了
我海洋的真面目:那平靜的海面,時而掠過陣陣海風,海浪拍擊沙灘清脆悅耳,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這則是海洋溫柔的一面;而狂風巨浪、暗礁險灘、洶涌
不可抗拒的海嘯與颶風,都是海洋兇殘的一面.細細品讀了這本《海洋探秘》,了解了一些我心中對海洋的疑問,更引發了我對海洋的莫大興趣.
海洋深不可測、奇妙至極,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事物在這廣闊的藍色區域,等著人們帶著好奇、探究的那顆心去觀察、探索、發現.讓我們努力保護這片深邃的大海,使地球永遠蔚藍.
海洋,魅力無限;海洋,魅力永在.

㈣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小學生作文該怎麼寫

柴靜,一位曾經當選中國記者風雲人物、央視十佳主持人的美女記者,一位思想銳利、口齒伶俐、目光犀利的「女漢子」,在2014年低調辭職沉寂一年後,又風塵僕僕地站上了演講台,向現場觀眾匯報她一年來所做的事情:調查大氣污染尤其是霧霾泛濫的真相。她也因此一夜爆紅,瞬間成為無數網友和無數「哥」心中最耀眼的女神。
就在兩會籌備之際,柴靜將她的調研資料都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關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臘八節,她站在了星光影視園的演講台上,面向觀眾和攝像機背後的大眾,心情起伏地講述著霧霾是什麼、它從哪裡來、我們怎麼辦?不需要任何講稿,那些想要說的話,已經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線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億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訪、一組組的對比、一個個的案例、一串串的數字,令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人們休戚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實在緊迫的問題。
拜訪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調研污染空氣的企業、事主及其背後的執法困境,柴靜用了數百個數據、幾十張圖表,為我們撥開霧霾背後的層層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這些問題的監管執法又很難落實。沒有嚴懲不貸的手段,就難有改進和創新,就會讓金山銀山和礦山毀掉青山綠水和藍天。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擔當曾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關心每個人健康,帶給每個人希望,這不是女神是什麼?
當然,個人調研畢竟並不專業,難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內在的關聯性還不直接,一些系統的解決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啟蒙引導的科普作用,讓人們對霧霾、空氣乃至水源清潔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倍加關注。有關注就會有監督,有呼籲便能有進步,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往往能決定至少是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我們衷心期待著互聯網的公民行動精神,能夠盡早盡多地從線上走到線下,能夠從一人一事一時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變。
據柴靜自述,促使她展開霧霾調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兒沒出世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因此她決定辭職,打算用相當一段時間照顧孩子,並幫助更多的孩子尋找霧霾的真相。柴靜這種因為心底有愛惜而去做什麼的初衷的確讓人感動,不過,我們不禁思索這樣的調查報告的撰寫者為什麼是柴靜?我們更加希望下一次這樣的報告不再是公益性質的個人調查,不再是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柴靜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黑匣子,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看見」,也需要讓更多的高層聽見,正如人民網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新的《大氣防治法》正在醞釀,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的權力將被加強,也許能就此長出「銅牙鐵齒」。然而,我們不應就此靜默等待,而應立即採取行動,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作為個體,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縱觀歷史,許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發於每個微乎其微的努力匯聚起來的力量。公眾監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低估的,因為它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網路覆蓋如此廣泛的今天,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我們豈能懶於作為?
從公權力部門抓起,落實各項法規,重拳懲治不作為的部門、鑽空子的企業、無視法的個人;從身邊改起,與有污染的企業、有揚塵的工地、冒黑煙的車輛、排油煙的飯店作堅決的斗爭;從自己做起,少燒煤爐子、少開私家車、少買排碳量大的企業產品……包括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書賺來的百萬稿費拍攝和製作了這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以及由此引發人們對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能源體制改革話題的升級式討論,也是一個喚醒人們麻木神經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若是人人都這么毅然決然地捍衛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人類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靜的呼喚讓人怦然心動。從自傳性作品《看見》到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我們驀然發現退隱一年的柴靜能夠再次走紅是必然的,因為當她把關注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放大到整個星球時,她就已經成熟了。

㈤ 《藍色星球》觀後感作文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我們偉大的地球母親海洋多於陸地。在海洋里,有著千千萬萬奇奇怪怪的生物。雖然海洋看上去和平美麗,但是這只是表面現象,想在海洋里生存並不容易。
海里有一種蟲,平時藏在海底的沙土裡,看上去就像一株植物,只要有魚游近,立刻彈起來把它吃掉。只是一種蟲就這么危險,可見海里處處是殺機。
為了生存,很多魚改變了自身的構造,就像萬年前猿猴演變成人類一樣。深海有一種烏賊,右眼始終往下看,左眼比右眼大很多,始終向上看,和普通烏賊一點也不一樣。這就是為了看到更多的地方,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
所有生物都有延續自己的本能,不管多難,總要繁衍後代。有一種魚,它們少的可憐,繁衍的後代存活率也低,它們必須找到最佳繁衍點。它們找到了,可是那裡有成千上百的鯊魚。可是,它們沒有退縮,在鯊魚的虎視眈眈下,它們還是每年趕到那裡繁衍後代。自然而然的,每年它們都會犧牲很多同類。
就像曾經的中國,是塊易得的肥肉。地廣,人多,弱小,不團結,小小的日本都能踩上一腳。那時的中國,腥風血雨,生靈塗炭,接近崩潰。落後就要挨打,一點也不假。現在的中國強大起來了,無數外國人千里迢迢地來到中國,其它國家更是不敢小瞧中國了。
在哪裡都是這樣,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想要生存就必須使自己強大起來,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㈥ 七個世界一個地球觀後感怎麼寫

BBC earth系列的紀錄片家喻戶曉,例如《脈動地球》、《藍色星球》,緊接著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觀影感是極佳的,各種恢弘的大場面以及不可多得的地圖以及板塊構造的動態圖,絕對高於課本知識,看完此片,我覺得八年級下冊的世界地理分區學起來會非常輕松。南極洲這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不受人類的污染,想要到達此處,你得忍受劇烈的海上顛簸、嘔吐、無法站立等,但南極依然是我的夢想聖地,有生之年必須踏上這片土地,它雖是「白色沙漠」,但充滿了生機,與生俱來的生態系統,無法模仿,也極難修復。看到日本、挪威和冰島可以對鯨魚進行合法捕撈,我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看著鯨魚即將死去的鏡頭,整個畫面就是一隻瀕死的大眼睛,偶爾轉動,等待死亡。那樣的絕望感覺心被針扎,同樣是這個地球的生物,為什麼人類可以主宰其他生命?屠刀不停逼近各種瀕臨滅絕的生物,現在世界上只剩下35頭南脊虎鯨,它們可能是當年逃過捕鯨大屠殺的倖存者,它們天生好奇又喜歡靠近人類,等待它們的就是捕鯨船的彎鉤和死亡!
南極大陸的主人就是憨態可掬的企鵝了,它們再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雖然也會被其他動物襲擊甚至吃掉,但這個屬於自然法則,心不動那麼痛。看到最後的拍攝花絮,攝影師最後流著淚、動情的說:這是他這一生最難忘的時刻,有幸登上這片土地,但是全球變暖使得這里的生物以及生態系統在迅速衰退,不知道它還能撐多久!最後我也哭了,因為我深知全球變暖對於地球母親的傷害,它是不可逆的,而且是致命的!
我想去南極洲,我想去北極,我想去月球,這是一名普通地理老師的夢想,一個個的白日夢~

㈦ 星球大戰7觀後感三年級300字

看電影頭天晚上我才發現,我要跟同學去看的是start wars 不是star trek,今天上車同學知道之後一臉黑,他跟我說,沒關系,你記住這是個"goods and bads"的電影就可以了。

完我真是特么的醉了,還真是個好人打倒壞人的電影,我還特么期待的有個迷人有頭腦的反派、有個曲折的情節、再加上扣人心弦的動作特效,可是電影玩了之後我
特么發現除了特效不記得什麼了。沒有冒犯星戰粉絲的意思,因為在我一個沒有星戰知識的小白來看,這無非就是一個沒有一點懸念的主角英雄養成記。我們的主角
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忽然有一天捲入了時代的大潮,她勇敢、正義、不屈最終打倒了紙老虎。
可能對星戰粉絲來講,背景音樂、字幕甚至不同場景的切換
都是一種傳承和經典的延續,但是對於我擼完final的口水觀眾來說,這不大對胃口。在路上我對這部電影滿心期待,希望它能吸引我走向這個充滿想像的世
界,我原以為它會像諾蘭的蝙蝠俠一樣抓住新觀眾的心,或許我看到的是一部承上啟下的作品。
拍攝技術上的細節我也不懂,但是感覺這上面看著還是很舒服的,尤其是最後一幕遠景的俯視。本來想給三星的,不過拿出一星來給忠實的星戰粉!

希望親親採納,你的採納是對我的支持,謝謝祝2016好運

㈧ 看完BBC紀錄片有什麼感想

兩個字震撼。

BBC紀錄片之所以吸引人,絕不僅僅是因為畫質好,畢竟他們拍的不是電器商店裡那些用來試機的風光大片,而是自然歷史類紀錄片,具有很強的科普和教育功能。

南部非洲的那個沖浪勝地之所以被BBC導演看中,也不光是因為浪大,而是因為那裡是海豚最喜歡的一個游樂場。每當巨浪來襲,總能看到一群海豚在浪花里竄來竄去,像是在玩沖浪。這一獨特行為才是BBC最關心的,同時也是觀眾最想看到的畫面。

這就要求我們盡量按照陸地拍攝的要求來拍海洋,盡可能地尋找海洋生物和陸地生物的共性,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從視覺習慣到情感都更容易對海洋產生共鳴。」

有這么一群認真執著製作人,製作出來的作品能不震撼嗎,簡直就是藝術!

㈨ 未來地球2025水資源觀後感

時間快進到2025年,我們的藍色星球——地球正變得越來越乾旱。地球變得更暖改變了未來地球天氣模式,多數地區降雨不足。隨著人口的增長,2030年,人類對水的需求將增長50%。
羅馬遭受了蝗災的侵襲,洛杉磯被熊熊大火吞噬,華盛頓發生了水災,因為大多河床的乾涸,整個美國則陷入了乾旱並引起了對水的爭奪。
如今,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似乎越來越難以被滿足。石油等碳基能源的儲量逐漸減少,此外,能源傳輸的設施已經過於老舊,無法面對將來對能源傳輸的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現問題,人類將面臨停電、無法工作和正常生活的危機。再加上地球的環境已經因這些能源而遭到破壞,人們需要找到更清潔的再生能源。
本片將帶領我們進入地球的未來世界。地球氣候在改變,我們可以通過採取一些行動減緩和減輕未來地球可能出現的災難。

閱讀全文

與藍色新球電影小學生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龍電影完整國語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839
電影院酷薯是什麼樣的 瀏覽:836
功夫熊貓電影觀後感30字 瀏覽:641
在電影的末尾英文翻譯 瀏覽:428
米蘭電影節含金量排名 瀏覽:178
電影白狐圖片 瀏覽:491
愛情電影混亂 瀏覽:889
女主角啊水是什麼電影 瀏覽:886
手機小電影網站鏈接 瀏覽:689
老爸的愛情電影頻道 瀏覽:341
有沒有和電影天堂類似的網站 瀏覽:960
周星馳電影里絕色名場面 瀏覽:934
日本動漫死神電影完整版 瀏覽:674
上映的電影在電影院播多久 瀏覽:525
平原槍聲電影演員表 瀏覽:945
古裝僵屍電影免費大全 瀏覽:882
關於越劇的電影大全 瀏覽:853
無聊的電影英文怎麼寫 瀏覽:721
武打片老電影大全國語 瀏覽:679
中影參股的電影院線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