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芳華》觀後感
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輕人在舞蹈室辛勤排練,汗水與青春交織,生動展示了生活與藝術的緊密聯系。馮小剛的《芳華》以一種更寬厚的視角致敬青春,影片中少有辛辣諷刺,而是通過細膩的描繪,讓觀眾看到內心的深情。
電影對演員的選擇極為嚴格,最終挑選出的女演員雖不艷麗,但脫俗清新,這與導演馮小剛的獨到眼光不無關系。苗苗和黃軒的表演,成功讓觀眾為之傾倒,成為銀屏上的素顏女神與國民初戀。
主角何小萍,以一個16歲的稚嫩笑容,步入文工團,心中滿是希望。然而,現實並非如她所想,入伍第一天即因軍裝問題成為異類,男舞伴因她身上的汗味嫌棄,假胸事件更是讓她深陷集體暴力的深淵。她的身世坎坷,承受著不應屬於她的重壓。
何小萍的練舞之路充滿了艱辛,她用汗水證明自己的堅持,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被排在服裝組,彷彿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機會。父親的離世,劉峰的處分,令她的希望一一破滅,彷彿一顆浮萍,在波濤中飄搖。
在一次騎兵連的慰問演出中,何小萍的救人為她贏得了生的希望,但她的心中只有劉峰,那個給予她全部希望的人。對林丁丁的恨與對劉峰的愛,展現了她復雜的情感世界。劉峰,這個流汗、流血、流淚的男人,在文工團被奉為活雷鋒,但他內心的崇高和忠厚,最終卻以「流氓」的身份被下放,命運的不公與時代的悲哀,都在他身上展現。
郝淑雯與陳燦,作為典型的軍二代,他們的人生軌跡卻大相徑庭。陳燦忙著在三亞拿地,最終的命運可想而知。林丁丁在情場周旋,最終嫁得華僑,圓了富太太的夢想。何小萍的獨舞,展現了她內心的掙扎與渴望,也讓人看到了那個時代舞蹈的青春與夢想。
《芳華》通過劉峰與何小萍的故事,探討了人性的弱點與社會的難堪。電影中的歷史事件,如毛主席去世、恢復高考和鄧麗君的CD等,展現了時代的縮影與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它提醒我們,平凡人成為英雄,必經萬千苦痛;英雄在成為英雄之前,也曾是平凡宇宙中的渺小塵埃。在蒼茫歲月里,平凡地活著,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② 電影《芳華》的觀後感是什麼
誰才是真正有芳華的人,有一片段一群治安袖標的人,純屬民族的毒瘤,犧牲的英雄們,難道就是為了保護他們?要是知道了,九泉之下不會安息!
③ 《芳華》觀後感開始怎麼寫
芳華觀後感:
《芳華》雖已是去年的老電影,可再次觀看時,心中還是五味雜陳,有著說不出的滋味。
這部電影實屬良心作品。它包含著文工團中文藝兵們一起訓練一起生活時的愉快;包含著何小平翩翩起舞時的優美和戰場上救助戰士們時的勇敢無畏;它有著戰場上戰爭的冷酷無情,也有戰士們的堅毅與誓死守衛;還有著六七十年代人們最美的年華。
當然,它包含了令人嚮往的美好回憶,但也帶著讓人避之不及的陰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團時遭人排擠,爛好人劉峰最終落得殘疾、受人欺負的結局。我不禁地想:為什麼好人總得不到好報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過得滋潤呢?難道正應了"壞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窮死」這句俗語?但其實啊,不是說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個度,像劉峰這「爛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當做理所應當,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況。
在電影的最後,劉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著雖簡朴面容卻帶笑。這也許就說的是好人看穿了虛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的改變。倒是劉峰和何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④ 集體中的寂寞者——電影《芳華》觀後感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劉峰和何小萍,而他們倆又是當時所在集體的特殊人物。劉峰是文工團的活雷鋒,平時不知幫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虧,以至於大家最後在神化他的同時忘了他是一個正常人。他的女神林丁丁說,誰都可以追求她,唯獨劉峰不行。因為他和別人不一樣,他是活雷鋒,是應該活在天上不沾染世俗的東西的。
何小萍在某種程度上和他相反,她因為出生的緣故低人一等,在其他人眼裡不配成為一個正常人。她偷了林丁丁的軍裝去拍照,沒有告訴其他人是為了趕在父親去世前讓他看一眼十年不見的女兒。她出汗多,每次跳完舞之後味道都比較重,不僅遭到女同學的嫌棄,而且連男生都不願跟她一塊合作。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女同學中的落落寡歡者。
他們兩人能走到一起,因為他們都被集體拋棄了。劉峰出於正常的男女之情追求暗戀多年的林丁丁,不過是沒控制住自己抱了抱她,結果多年的好形象轟然倒塌,瞬間變成了耍流氓的人。何小萍對周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徹底寒了心,不爭取上台演出的機會,只是默默做著整理服裝的事。當然,她也有用自己的方式對抗他們,如故意去送被貶到偏遠地區的劉峰,裝病不替補一個受傷的演員。
熱熱鬧鬧的文工團散夥後,退伍殘疾軍人劉峰靠著一隻手在底層艱難地求生,何小萍依舊是冷冷清清平平靜靜地活著。命運的波濤把他們推向一處,讓兩個寂寞的人在餘生彼此溫暖對方,做自己生活的中心者。
似乎每個集體中都有這種「不合群」的人,他們有些確實是自己有問題,不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引起他人的不滿。有些卻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沒有符合大眾的期待,不被主要人物理解而遭到冷落。這樣的他們本身是沒有錯的,相反的還有超出普通人的閃光點。個別的善難以抵擋大量的惡,他們無可奈何的失敗了。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熱鬧退去,穿過時間之眼,對錯真假都會露出真面目。那堅持做自己,不輕易被他人改變的人,也會慢慢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那時候大家也許會以一種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曾經的落寞者,承認他們是值得尊重的。
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
⑤ 電影《芳華》的觀後感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
觀影結束,不免有些許感慨。影片開頭,是蕭穗子的旁白,那個漂亮活波的女孩。可嘆蕭穗子的愛情,是因為她把最好的東西獻給了愛情,可惜愛情什麼也能留下,就溜走了。她在整個文工團裡面算是性格比較好的一個女孩,誰也不得罪,誰也不討好,所以走到了最後,生活也賜予了她很多美好的東西。而對她最寒心的是劉峰離開文工團的那一天,何小萍受欺負的那一天,她從來沒有站出來過,那個時代,善良的給予也顯得無比的奢侈。
林丁丁,那個笑里帶花的姑娘,初見就是一普通姑娘,沒什麼特別的,細看卻像是上癮一般,對她的笑產生了迷戀。可是為什麼就是這么一個讓人迷戀的姑娘,在劉峰受到處分時選擇了沉默,也許是當時劉峰跟她告白時的沖擊,也許是當時還不懂得怎麼處理感情的問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猜測,細節我們無從可知。但我始終相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得已,她們始終還是善良的。
時代造就了劉峰,讓他變成了「活雷鋒」;時代同樣毀了他,在他的心裡也就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作為「活雷鋒」給他帶來了些許榮耀,正是因為這些榮耀,才會顯得那對於林丁丁的那一點私心也要不得,成為別人眼中的沙子。劉峰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什麼事情都為別人著想,最後什麼也沒落著,可嘆人心。退伍後的劉峰跟人合夥做生意,車被聯防辦扣了,非讓交1000塊錢才能贖回車,劉峰不願意還被人打了,戰爭英雄也不過如此,現實的殘酷逃也逃不掉。
何小萍,本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女孩,面對嘲笑,她勇往直前,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可就是這么努力認真的姑娘,在她受欺負委屈時,沒有人願意對她施加援手,任憑善良在每個人的心中一點一點被摧毀。在小萍被人嘲笑,爸爸去世傷心時,劉峰陪在她的身旁,雖然話不多,卻足以暖人心。小萍最能感觸劉峰的善良,所以心裡對於那些傷害劉峰的人最憤怒。
影片當中的戰友情,也很讓人感動,比如劉峰在1979年中越戰爭當中保護戰友屍體,影片旁白說的'是那顆做英雄的心,然而我卻並不這么認為,我覺得那是一種使命的召喚,那是一種男人的擔當,更是對於戰友情最完美的詮釋。戰爭結束,文工團面臨解散,離別的那一天哭的稀里嘩啦,戰友情顯得彌足珍貴。在大家一起唱起那首戰友的歌時,我旁邊一對老人也輕輕的哼唱了起來。影片結束時,看到了那對老人在女兒的攙扶下走出了影院,不免感嘆時間的飛逝。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願你把握好自己的年華,願你心中的善良永不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