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林則徐》電影觀後感
《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看電影《林則徐》,我們別提有多興奮了。
影片剛開始,就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像壓了一塊石頭:英國殖民者為了掙錢,他們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殘害中華兒女,霸佔中國領土,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咬著牙,接著看了下去:清朝的道光皇帝為此十分著急,他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林則徐抱著「鴉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決心,他一上任就造了幾門八千斤大炮,邊積極備戰,修建炮台,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在和英國人的交戰中,他截獲22艘鴉片貨船,活捉了鴉片商人顛地,讓所有的鴉片商人交出了鴉片,在虎門銷毀,真是大快人心。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後,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川鼻草約》。真是奇恥大辱。廣大勞苦老百姓忍不下去,紛紛扛起大刀,背起鋤頭,打得英國侵略者落花流水……
虎門銷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而林則徐則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一生辦事兢兢業業,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幹、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能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確是非常地了不起,我十分敬佩他。當他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日思夜想、不吃不喝時,我為他深深擔心,責罵琦善這無恥小人。
我憎恨無能的清政府、仇恨侵略者,但林則徐剛直不阿、秉公辦事的光輝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
很小的時侯,就聽爸爸講述過有關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便對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它真實面生動地再現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帝國主義為了護大殖民統治,將大量的鴉片傾銷到我國,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後,來到了廣東。他帶領廣東人民與英國商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英勇頑強的廣東軍民,抵禦了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由於封建統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他聽信饞言後將林則徐流放到了尹梨。
當影片播放到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是一種毒品,長期吸食鴉片,不公危害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見,它的侵入,不僅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使我們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對它深惡痛絕。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但滅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還大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志氣。帝國主義其實就是一隻紙老虎,只要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敗這只紙老虎的。
當影片播放到賣國賊琦善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擺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臉時,我心裡頓時怒火中燒。我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喪權辱國的賣國賊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喪失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是民族的尊嚴。正因為這些賣國賊的存在,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才會遭到侵略者的踐踏、蹂躪。慈禧大後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為她的對內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對外一再賣國求榮,才導致我們的祖國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和蹂躪。這些賣國賊給後人留下的只是四個字,那就是——遺臭萬年!
做為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都應該把祖國放在心裡。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將激勵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為振興和捍衛中華民族面獻身。
㈡ 林則徐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林則徐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今晚,我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林則徐是一位清道年間的大臣,奉了皇上的命令去廣州清剿所有的鴉片。他用他自己聰明的才智把那些只為自己利益的英國人趕出了我們中國的土地。把那些榨取老百姓的官員都懲罰了。並且用火燒了廣州所有的鴉片,老百姓都非常的擁戴他。這件事讓英國人非常的氣憤,並且以此為借口來攻擊我們中國。林則徐很想帶著兵馬把英國人打回去,但是皇上卻害怕了,他罷了林則徐的官位讓他去了新疆。
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林則徐是一位熱愛百姓的清官,看到了那時導致中國敗而又懦弱的皇上,還看見了奸臣們的狡猾和幫助英國人攻擊自己的國家——中國,而受到懲罰的下場。
在影片的最後放了在老百姓的英勇斗爭下,英國人反而被打的逃走了。所以它告訴我們只要中國人團節起來,外國人就不敢再來侵略我們。
電影《林則徐》繪寫了林則徐從勵精圖治,堅決禁煙到得罪權貴的人生片段。開始的時候則徐看到國人乞討只為吸幾口鴉片…,他眉頭緊鎖,置辦進口大炮遇到困難時眉頭緊鎖,領發配新疆伊犁的旨謝恩時眉頭緊鎖,他始終都眉頭緊鎖,因為他時刻在擔心著國民的健康,御敵的武器,自己的救亡圖存的宏圖壯志能否實現。在別的官員想方設法討好洋人的時候,只有林則徐站出來,說「如不禁煙,國無可用之兵」。
百姓們真正發自內心地擁戴林則徐,當虎門銷煙時,民眾像慶祝節日似的吹著喇叭嗩吶,笑意盪漾在他們的臉上,融化在林則徐的心裡。當炮陣摧毀了英國艦隊時,民眾對於林則徐的崇拜更是五體投地。然而琦善來了,則徐離開了,離開前則徐看了一眼正在追趕英國軍隊的農民兵,雖然這一次勝了,可天津已經被攻陷。
歷史終究是歷史。有著自己的軌跡。不能要求享受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統治者們感受到其腐朽性。他們習慣了天朝大國的稱號,他們習慣了他們所謂的蠻夷之邦對他們俯首稱臣,習慣了,就不容易改變,他們哪知,西方侵略者正用他們所未知的方式打開中國的國門。
很喜歡電影的最後一句話:英國侵略者企圖用鴉片來麻醉中國,但無數中國人正是因為鴉片而清醒,從此走上強國之路。終於明白國慶六十周年閱兵式上,為何國旗護衛隊要走一百六十九步。因為中國是從那一年起開始受屈辱,開始覺醒,開始探索,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的號角正式吹響。一百六十九年走來,不知當年的林則徐看到今天想比較當初強大的國力,會發生怎樣的感想。一定還是那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歷經磨難,漸漸蘇醒。1840年的北京一片歌舞昇平,但在這安詳的背後是危機四伏,是列強對這片古老大地的虎視眈眈,而如今的北京天安門前也同樣是狂歡的景象,可我們也必須知道,狂歡的代價是什麼?是一代代革命先驅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是無數華夏兒女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信念。正是前輩們用生命鋪就的道路,我們才更要將它走得踏實,走得鏗鏘,走得漫長!
今天,我看了《林則徐》這一部電影,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林則徐的愛國精神感到敬佩。
清朝道光年間英國人在中國販賣壓片,想由此麻痹中國人的鬥志,還騙走了中國人的許多錢財,中國的經濟受到了壓迫。道光皇帝命林則徐去廣州禁煙,並封他為欽差大臣,林則徐去了廣州之後,扣下了英國准備拿到中國去販賣的壓片,並在虎門焚燒,百姓們個個拍手叫好,不服氣的英國鬼子見到這情景。不久便以維護英商利益為理由進軍中國的天津,林則徐與當地群眾一同奮戰,而就在這個時候道光皇帝卻聽信了另一個大臣的`傳言,撤了林則徐的官,拆了他的炮台,以破財消災的方法讓英國人出去,可沒過多久英國便又打進中國,此時林則徐雖然已沒了官,可還是帶著與他一起禁煙的那些群眾一起打英國鬼子,百姓們雖沒有炮,可百姓們人多力量大,把英國鬼子團團包圍,從此中國人民便站起來了,開始了反抗帝國主義的欺壓與統治。
看完這部電影,我為林則徐的愛國與勇敢感到敬佩,當他面對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把自已的官撤了時,他並沒有就這樣對自已國家的生死坐視不管,當他面對英國鬼子先進的武器時,他並沒有害怕,而是選擇了和百姓們一起扛起大刀與鋤頭對抗英國人。當我看到虎門的硝煙飄起的時候,我不禁為這禁煙收獲的成果感到高興,當我看到中國人吸壓片時的樣子與道光皇帝為求太平而給英國鬼子錢時,我不禁為當時政府的無能感到可恥,還為當時人們的無知感到心痛。歷史不能忘記,身為一個中國人,這一段屈辱使我們永遠會銘記在心,但我更為中國有林則徐這位英雄而驕傲,他的精神值得我們相傳。做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告訴我們,不管外來侵略者多麼強大,兇悍,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一定可以迎來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