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守夜》 | 斯蒂芬·金一直想寫,他就寫了
【美】斯蒂芬·金 著,鄒亞 譯,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
斯蒂芬·金
1947年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後在緬因州州立大學學習英語文學。197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隨即大獲成功。迄今已出版四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兩百多篇短篇小說,代表作有《肖申克的救贖》《綠里奇跡》《它》《重生》《守夜》和「《黑暗塔》系列」等,被《時代》周刊譽為「無可爭議的驚悚小說大師」。
《守夜》是斯蒂芬·金的短篇小說集,一共有20篇。上面這段文字是寫在《守夜》封里的一段話,用很簡短精要的語句描述了這本書里幾個故事的大概。
斯蒂芬·金的小說於我而言,有這樣的感覺:食之,如魚骨在喉;棄之,又心癢難耐。
我喜歡他的想像,和他筆下對人心恐懼的操控。像 《寵物公墓》 ,整個故事內容來講,其實並不算恐怖,但是,當你猜到男主人公企圖復活他的兒子那一刻,一種不知名的恐懼會從人心底深處慢慢冒出來,讓人從骨子裡感覺毛骨茸然。
不過,有時候我也看不懂他所要表達的想法。去年年初的時候看的 《睡美人》 就是這樣,知道他寫的人物情節、鳥獸神跡都帶有一定的寓意,奈何看不出來寓意是什麼,當時也是用了極度的耐心才看完了厚厚的上下兩冊,心裡期盼著看到故事結尾總能明白個所以然了,但事實並沒有。
我在看《守夜》前,並不知道它是一本短篇小說集,20篇里大約只看懂了一半吧。
《耶路撒冷鎮》和《夜班》這兩篇,我留下的印象還是相對較深的。
在以往的電影和小說里,耶路撒冷鎮這個地方基本已經能和吸血鬼劃上等號了,不過斯蒂芬·金的 《耶路撒冷鎮》 里吸血鬼的戲份並不多,他採用了書信體的格式,記錄下新住所出現吸血鬼,以及探索吸血鬼家族秘密的經歷。
這篇小說里對吸血鬼的描述是猙獰的臉、小貓的叫聲和可怕的紅窟窿,顛覆了我以往對吸血鬼男的英俊,女的貌美的印象。
由於小說主要是在寫發現吸血鬼後主人公的一些心理變化,斯蒂芬·金用了很多的環境描寫來襯托出一個陰冷、恐怖的氛圍,整篇小說的基調在他的筆下都是灰濛蒙的。
不過,這次我還發現了斯蒂芬·金獨特的幽默感:
我理解為,他想表述主人公和僕人用了一種介於「狂奔」和「溜達」之間的速度,逃離那個可怕的地方。這種幽默,還需要耐心多讀兩遍才能領悟。
地下室的下面可能還有地下室,說的就是 《夜班》 ,我覺得這篇比吸血鬼要來得恐怖許多,而且對人性的陰暗面刻畫地更加深刻。
故事大致是說,一個工廠的部分僱工被安排在節假日清理地下區域,那個地下區域有多惡心,可以盡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不知道這篇小說寫於哪個年代,反正勞工關系並不平等,那些負責去打掃的僱工都是被工頭威逼去的。
氣味難聞也就算了,關鍵出現了許多個頭跟貓一樣大的老鼠,那些老鼠長年累月生活在地下,早就忘記了人類的存在,見人就咬。
工人們開始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並用水槍來沖擊老鼠。
當發現老鼠變少了以後,有人發出了疑問:那些老鼠都躲到哪裡去了?沒多久,他們便發現了一扇從裡面閂住的木板門,原來地下室的下面還有一層。
這時候,大家都能猜出下面那層里有什麼了。在清理人員的選定上,人性陰暗、自私暴露無遺,主人公也是與工頭鬥智斗勇,最後,拖著工頭一起進到了門里。
接下來的情節讓小說的恐怖到達了高潮,有機會還是可以去找來讀一讀這段內容。總之,進去的人都沒能再出來。
至於這本小說剩下的18篇故事,我感覺沒這兩篇恐怖,不過題材涵蓋也非常廣,有未知病毒、靈異大門、絞肉機器、惡靈、戒煙公司等等,每一篇都絕無雷同。這就是斯蒂芬·金彪悍無敵的想像力啊。
當然,還是有幾篇看完以後,不明白他想表達什麼主題,可能是我的想像力跟不上他的節奏吧。即便是跟不上,我還是願意選擇繼續去讀他的小說。
斯蒂芬·金真的很厲害,有超過百部影視作品取自或改編自他的小說,他還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的「傑出貢獻獎」,「世界奇幻文學獎」的「終身成就獎」,美國推理作家協會「艾倫·坡獎」的「大師獎」。
他的文字里處處透露著他對寫作的熱愛與痴迷、執著與勤奮。
斯蒂芬·金一直想寫,他就寫了。
--完--
⑵ 俄羅斯電影<<守夜人>>里頭演吸血鬼女明星的是誰
片名:Night Watch
譯名:守夜人
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 Timur Bekmambetov
主演:康斯坦丁·哈賓斯基Konstantin Khabensky
符拉季米爾·門少夫Vladimir Menshov
維克多爾·維爾熱賓茨基Viktor Verzhbitsky
瑪利亞·芭羅歆娜Maria Poroshina
佳立娜·玖尼婭Galina Tyunina
國家:俄羅斯
類別:動作/科幻/驚悚/恐怖/神秘
片長:116分鍾
級別:NR(暴力)
首映日期:2004年6月27日
官方網站:http://www.dozorfilm.ru/
世界上充滿了異類生物。這些異類有光明的,也有黑暗的。他們可以進入冥界,可以完成被人類稱為魔法的種種行為。一千年前,代表光明的軍隊與代表黑暗的軍隊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惡戰。雙方勢均力敵,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雙方簽訂了一項為期一千年的合約和幾項模糊的協議。
時光荏苒,一千年後,兩支軍隊的首領-格謝爾(符拉季米爾·門少夫飾)和扎烏龍(維克多爾·維爾熱賓茨基飾)生活在今日的莫斯科。其他的巡查隊員都在他們的領導下工作。守夜人跟蹤黑暗的異己勢力,他們的使命是維持善與惡之間的平衡;而守日人的工作則是監視光明力量的活動,一旦善惡比例失衡就會引起戰爭、革命、毀滅甚至全世界的災難。
不久前剛剛開始外科工作的光明魔法師安東·格洛節茨基(康斯坦丁·哈賓斯基飾)是守夜人的一份子。安東曾犯下一個巨大的錯誤,在成年儀式前,安東曾由於無知而被巫婆利用,差點殺死自己未出世的兒子。安東的監視對象是住在樓上的吸血鬼科斯佳(阿列科謝·恰達夫飾)。雖然安東根本就不贊同一千年前的合約,但是他仍舊在巡查隊中工作。
日子一天天過著,但危險卻隨著千年合約的逐漸消散而漸漸顯露。一個擁有著無限潛能的小男孩出現了,而這個孩子就是差點被安東親手殺死的兒子--葉戈爾。葉戈爾擁有著打破光明黑暗兩派平衡的力量,誰得到他都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於是,為了爭奪終極力量的人魔大戰開始了。葉戈爾將走向光明還是走向黑暗?自此世界開始崩潰……
⑶ 守夜的劇情簡介
故事開始於英國努力進行戰後重建的1947年。飽受創痛的Kay正在街頭漫無目的地游盪,同時,Helen和Viv經營一家婚姻介紹所,幫助人們尋找愛情開始新的生活。但他們各自復雜的愛情生活卻沒那麼容易解決。Helen痴迷於她與Julia吵鬧無常的愛情,而Viv無法和一位有婦之夫一刀兩斷。Viv脆弱的弟弟Duncan藏著一個可怕的秘密,當記憶里的一張面孔重新出現,他的生活即將支離破碎
薩拉·沃特(Sarah Waters)是英國現代最優秀的女同性戀作家,曾多次入圍「柑橘獎」和「布克獎」。她的「維多利亞三部曲」跌宕起伏、細膩唯美,充滿暗黑荼靡的維多利亞時代氣息,被BBC改編成電視電影後倍受好評。「守夜」是薩拉·沃特06年第四部女性小說,在書中她第一次開始嘗試塑造男同性戀角色。故事圍繞二戰倫敦展開,採用倒敘的手法,講述四位主角的亂世愛情。命運的撲朔迷離,懸念的層層展開,背景的回腸盪氣,令「守夜」獲得了當年的石牆文學獎。此次仍然由BBC操刀,將它搬上了電視熒幕。
《守夜》的開卷便是結局,戰爭便是註解。戰爭打亂了生活原本的秩序,讓人們做了平時不可能做的事。夜晚救護值班員凱與上流社會的朱莉亞以及平民階層的海倫,三個女人之間的感情糾葛譜寫的一段傾城之戀。戰爭讓她們體驗強烈的恐懼和熾愛,她們盼望戰後的美好新世界到來。可當戰爭完結,愛卻已失守。原來戰爭也是愛情的催化劑;而和平意味著自由,自由的別離、誤解和背叛。
作為支線的是男同性戀鄧肯的自我認識和覺醒。鄧肯是個孱弱的年輕男子,有點自閉。二戰對於他意味著監獄、失去尊嚴、無法再逃避。戰爭將他的命運和曼迪聯系在一起,外人以為他們是叔侄,但其實不是。因為逃避太久,他忘記了自己的情感。直到曾經的獄友羅伯特意外來訪,禁忌的慾望騷動再次浮現。而那就像和平年代突然又扔出的一枚炸彈,那些曾經縈繞心頭,兩人共處一間牢房的回憶再次涌現出來...
BBC沿用了原著的倒敘解構,從1947年撲朔的平淡戰後生活開始,接著是1944年戰爭的跌宕起伏,最後到1941年謎底揭開。它形成了一種奇異的對照:在戰爭初,什麼都不在正軌上,卻反而讓人有所期待。故事的主人公對未來一無所知,他們的愛剛埋下種子,誰也不知道會結出痛苦的果。再回顧電影開頭,也就是故事結尾,所有的情慾都沉淪在廢墟里,只剩下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臉上寫著疲憊的虛無,你會覺得正如劇中人說的:「你所在的終點只是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