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幫我找篇關於戰爭電影的讀後感。 100到200差不多。 幫我找點經典點的。 一戰二戰的、
觀《太行山上》有感
上個星期四,學校組織了團員觀看了影片,因為是要看抗戰60年的影片,所以我認為會很無聊。但是在看完之後,我大有感觸。我們所看的影片叫《太行山上》,寫了抗戰時期八路軍和國民黨一起保衛太原的一段英勇事跡。當時戰火如荼,八路軍和國民黨同時反日,力保山西省。朱德總司令命令林彪率領一個師團在平型關攔住了日軍,打伏擊戰。而國民黨的軍隊就在側翼攔住日軍的退路。在發動前一天晚上下了暴雨,使山上發生了泥石流。使得八路軍的人死傷了。但是,這絲毫沒有阻擋他們的決心與去路。在第二天,在林彪的率領下,成功殲滅日軍1000多人。由於國民黨的軍隊貪生怕死,沒有攔住日軍的去路,使得日軍逃走了。八路軍打出了漂亮的第一仗。但是因為敵強我弱,國民黨實力弱、又苟且偷生於日軍於共產黨之間,太原很快就失守了。朱德帶領八路軍的1個師團逃到了臨汾。讓另一個旅長帶領2個師團在後面攔截日軍。幾天後,朱德和旅長順利在林分會合。日軍想乘機包圍臨汾將他們一網打盡,還在這關鍵時刻將共產黨交流的電台密碼破解了,可以隨時竊聽共產黨的對話。想不到八路軍依靠機智與勇敢成功的逃到太行山上,就這樣,太行山上的戰役開始了…… 太行山上的戰役驚心動魄,事跡感人。「獨臂將軍」單刀傷戰場殺敵;在電台密碼被破解之後,幾個師長又憑借他們的機智,通過明語(俄語)來交流,使得日軍不能正確得知共產黨的消息……從這些事跡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朱德領導的八路軍的英勇善戰、頑強殺敵,奮不顧身的精神。他們雖然人少,但是他們靠著人民群眾的力量,將日本帝國主義不敗的歷史破滅了。他們的團結,讓我切身感到了集體的力量。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班級現在的狀況,就是因為男女生不團結,大家都很散漫,所以才會有點傾倒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團結一心,將班級建設好。言歸正傳,八路軍勇敢的沖在最前線,與敵人拼搏、廝殺、甚至是肉搏戰。他們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槍沒了用刺刀,刺刀沒了就赤身上戰場。許多八路軍在搏殺時都與日軍糾纏到了一起,拉都拉不開。。。可想而知,八路軍在多麼分離拼搏啊。八路軍,用鮮血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Ⅱ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抗戰題材的電影,名叫《百團大戰》。
電影的開場,張自忠將軍英勇犧牲了,華北大部分地區被佔領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元帥准備打一場大仗撮一撮日軍的傲氣!當電影放映到一二零師的戰士們轉移火車道那一幕時,我被深深打動了!為了使敵人的火車改變軌道,無數年輕的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怎能不讓人為之震撼!他們用生命告訴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再苦再累甚至犧牲寶貴的生命也甘之如飴!與戰場上的英雄們相比,混進敵人內部的地下組織成員更是艱辛!為了順利完成攻佔敵人碉堡的任務,有一個地下黨成員必須假裝當漢奸,深入敵人內部。當時,全軍上下只有毛主席和朱元帥知道這項秘密行動。他的妻子誤以為他真當了賣國賊,連家門都不讓進,更不讓他見自己的兒子!最後,他飽受煎熬瞞天過海,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但他卻再也沒見過他的家人……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忍不住打開電腦搜索了百團大戰的相關資料——「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極大的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牽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時中國的大膽出手,也影響到其它國家也開始勇於在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強勢出擊,正面對戰。
看到這,我似乎明白了,老師所說的「你們這一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8月31日,也就是開學報名日,爸爸媽媽帶我去百盛影院觀看了一部叫《百團大戰》的電影,因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屏幕一開始就出現了一群手握刺刀的日本人,在我們的領土上,用」三光」政策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連剛出世的嬰兒也沒逃脫……彭德懷和左權兩位將軍知道後,立即趕去支援,看到的只是一幅殘骸的畫面和新媽媽手托嬰兒竭盡全力想讓寶寶脫離火海的場面……那場景讓人痛心疾首。看得我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敵人碎屍萬塊。
兩位司令隨即召開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將敵人趕出我們的領土,不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在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我們要反抗。隨後,我方調集兵力,全面部署,以破壞敵軍的鐵路、公路、橋梁等重要渠道著手。果然大有收獲,讓敵人損失慘重,也因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看到這,我們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都說:「這小日本,太兇殘了,就該打,就該打。」
敵人太狡猾了,武器又比我們先進,我軍損失慘重,在這緊要關頭,,毛主席下達命令:允許退縮,堅持抗日,兵力隨彭司令調用。就這樣,總共有一百多個團參加抗日,所以稱為《百團大戰》。為了炸毀敵人的鐵匣子—坦克,我軍一批又一批戰友倒下了,改用挖隧道方式進攻,敵人又使用飛機轟炸,又有一批戰士犧牲了,戰場上,每個人都視死如歸,全力抗敵,最後,敵人的白旗倒下了,我們笑了,看著滿山遍野的我軍的屍體,我們又哭了。今天的一切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要懂得珍惜。
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緬懷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愛國主義大片。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129師、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的第三天,八路軍原計劃出動二十二個團,可實際出動了一百零五個團,因此這場持久戰被稱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場戰役,影片中選取了三場最為典型的戰役來表現,分別是娘子關戰役、西營塢戰役和關家堖戰役。影片中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畫面,比如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死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下,比如許多老百姓積極參加八路軍隊伍,還比如許多八路軍慘死在日本人的槍下……
接下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因為日本人的兵力打不過八路軍,所以日軍請來了機甲車——一輛無堅不摧的軌道車。機甲車來了,一名上將看見一輛火車頭,問:"誰會開那個鐵傢伙?"一位士兵說:"我會。"另一位士兵說:"我跟著上!"第一個答話的士兵接著說:"扳道岔要板到左邊來。"那位上將命令道:"死也要拿下扳道岔,你們快走,火力掩護。"話音剛落,只見兩個士兵登上了火車頭。第一個士兵說:"我開,你加煤。"隨後,火車頭向著機甲車的方向開去。
與此同時,八路軍與正在看護扳道岔的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戰。每當八路軍將扳道岔板到左邊之後,由於來不及躲閃,都會死在日軍的槍下。即便是這樣,八路軍戰士仍舊前赴後繼,在扳道岔旁死了一批又一批戰士。
最後,一個八路軍營長沖了上去,當他被日本人打死之後,雙手仍然緊緊地握在扳道岔上。就在這個時候,飛馳而來的火車頭在最後一刻撞上了機甲車。機甲車瞬間被撞出了軌道,霎時,火光四起。看到這里,影院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八路軍戰士英勇抗戰、不畏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和我的同學們。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此,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倡導下,看了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為題材的8部電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寧國強為主演的《百團大戰》,這部電影以精緻的畫面,演員們精湛的演藝和感人的情節,給觀眾帶來了地場視覺和精神上的盛宴,令我感觸良深。
影片以我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百團大戰為故事情節,影片一開始就以張自忠將軍的死代表著抗日又一次失利為引子,為後面發起百團大戰埋下了伏筆。我最為感動的情節有兩處:一處是在對抗敵軍的裝甲列車時,我軍拚命攻擊,卻不起任何效果。一個一個的士兵到下了,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候,姚尚武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敵軍有運兵車和裝甲列車相撞。姚尚武和梁山成功搶奪到了無人的運兵列車,向敵人的裝甲車撞去,可卻發現兩輛火車不在一條道上。於是,一場拆道岔的爭奪戰就此開始,你爭我搶之下,始終沒有結果。眼看時間愈發緊迫,可八路軍遲遲未能扳下道岔,就在兩輛火車擦肩而過前的一瞬間,一營長一躍而上扳下道岔,兩輛火車終於相撞,姚尚武和梁山也成功跳車。可一營長卻被敵人射殺,他的'屍體跪在死人堆上,手裡緊緊握著扳道岔桿,八路軍戰士的必勝精神,為國捐軀的一腔熱血,使我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
第二個是臨近結尾的關家堖之戰,八路軍勢如劈竹,可卻在關家堖主峰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上去的戰士成批的倒下,就連毀滅敵方裝甲列車的梁山也在此犧牲。後來八路軍攻克了關家堖,彭德懷將軍踏著數以萬計的屍體登上主峰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心酸和八路軍捨生取勝的精神。
歷史看似已經過去,但它卻徹底融在我們生活的國家和社會血液里。歷史需要被銘記,尤其是抗戰。這段用無數民族英雄生命換來來之不易的歷史,百團大戰的信念與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
星期六,我看了抗戰大片《百團大戰》。影片主要講述了我們中國軍隊和日本法西斯作戰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兩個感受:
第一,日本人真殘忍啊!他們的政策是:殺光、搶光、燒光,在他們的鐵蹄下,一村子的人都被他們殺光了,就連正在生孩子的產婦都不放過。日本人的手段實在讓人厭恨,我都想沖進去打他一頓。這種深仇大恨,我們永世不忘。
第二,中國軍隊可真勇敢,雖然戰爭是殘酷的,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還是勇敢地向前沖。這部電影里旗手的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中: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這話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不怕死的精神。這場激烈的戰斗中,雖說我軍也犧牲了不少戰士,但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中國人必勝!最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場勝仗讓日本人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惹的,是不會屈服的,你們想打,我們就奉陪到底!
中國軍人真勇敢,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這么有意義的年份,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莒南電影院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百團大戰》。
看著《百團大戰》影片中催人淚下的畫面,感人肺腑的瞬間,每個人的眼晴都濕潤了。我們祖國能這樣日益強大與這些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分不開的。我們要記住這些為國捐獻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現在我們生活來之不易,作為革命接班人,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花朵,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做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努力吧!好好學習吧!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百團大戰》不但囊括歷史事件,塑造情緒線索,並且充分展示中國式的作戰理念和群眾智慧。不僅如此,影片中眾多戰爭場面頗具好萊塢氣質。
中國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憤的,那是的中國人民處於黑暗與戰爭當中,我們的新中國也因此誕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血與淚的戰爭,不會忘記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會忘記那些用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歷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銘記。那就是抗日戰爭,今天,我看了《中國近代史之百團大戰》之後,不禁感嘆,為了不受屈辱,人民奮起拼搏,保衛祖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至此開始了八年的全面抗爭,而百團大戰就是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了一百多個團,再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 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
看完了電影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Ⅲ 抗戰影片觀後感
《舉起手來》觀後感【一】
故事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大山溝里,講述了一群正義的中國人民與外賊抵抗,剿滅侵略者的故事。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餘,我深深地為他們英勇的行為叫好,被他們大勇無畏的精神所感動。我陷入了沉思:
這部電影以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動作向我們呈現了一的歷史史實。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從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踐踏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百年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壓,被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侵華戰爭,多少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被蹂躪,直至日本到現在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為什麼?因為中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府的軟弱無能,自不量力,更是因為中國的落後,貧窮才處處受人欺壓。
“落後就要挨打。”中國歷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證了這句話嗎?
為了使我們的祖國不再受欺侮,為了不再發生戰爭中那些血腥的事件,為了使南京大屠殺的悲劇不再上演,我們就必須振興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紀的曙光,是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我們的努力奮斗,關系著祖國的振興;我們的刻苦學習,關系著祖國的富強!
歷史為我們敲響警鍾:知恥而後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齡人,讓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祖國而奮斗!
愛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二】
沉重的心情溢於言表。曾經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qiāng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裡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
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qiāng,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
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後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Ⅳ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5篇
每一次唱起庄嚴的國歌,在那激盪人心的樂曲聲響起時,都不由自主的感到肅然起敬、激動萬分。因為它是在那烽火不斷的亂世中創作出來的,它表達了無數中國人抗戰到底的決心。那麼你看過什麼抗日電影呢?不妨寫一下觀後感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備撰寫「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1
戰爭,猶如一場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戰場,就等於隨時准備獻出寶貴的生命。戰斗的號角早已吹響,在戰場上拼搏、廝殺……周圍的兄弟一個個倒下,集結號卻還沒有響起。
集結號響了嗎?難道我聽不見?
這是一群頑強的戰士,不消滅最後一個敵人,他們絕不離開。47名戰士,47個奮斗的生命,在那一聲轟爆聲中升華。
我的戰友呢?戰斗結束了嗎?九連連長穀子地,他還活著,但被解放軍當做敵軍俘虜。他打聽到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怎麼回去,回到自己的部隊?
穀子地就是穀子地,就是有一股別人沒有的沖勁兒。他設法加入了解放軍炮兵部隊,南征北伐,他只為給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
或許是天意,或許是努力。穀子地這么多年來的找尋終於當年負責吹響集結號的吹號手。當穀子地內疚地說,戰斗那時,戰友們都聽到了集結號響,自己的耳朵被炮火震聾了,聽不見,執意要戰斗,結果犧牲了那麼多戰友……「集結號響了,我卻聽不見,聽不見!」可吹號手卻告訴他--集結號,沒有響,真的,沒有響!
每個故事都要有一個完美的收場。穀子地在煤礦下--當年血戰的舊窯場找到了47位戰友,建起了一座「九連紀念碑」。榮譽屬於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們。 縱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或許歷史會漸漸被人淡忘,曾經的那份兄弟情義卻絲毫不減,穀子地的腦海里時常浮起他的那些兄弟的影子:王金存,焦大鵬,姜茂才,呂寬溝……集結號,吹響了,這次真的響了。
看到最後,沒有淚。心裡只有一股無法平靜的波瀾:是為戰爭的殘酷,是為穀子地的執著,還是為在硝煙年代戰友情誼?
努力就會有結果。穀子地證明了這句話。在炮火中摸索前進,在硝煙中堅持戰斗,因為--集結號還沒有響,我們不能撤退,這是軍令!他們堅持!穀子地堅持!這場仗沒打完,他絕不放棄;不找到自己的部隊,不還戰友一個榮譽,他絕不放棄;不到最後,他絕不放棄。他從未放棄。從穀子地身上,我看到一種叫「堅持」的東西,一種叫「信念」支柱。
說到《集結號》,就不得不談到戰爭。「戰爭」二字足以顯示生命的脆弱,一場戰役之後,殘酷的戰爭讓多少有故事的人和他們的故事一起被歷史掩埋,被人們遺忘。「白鴿飛舞的年代,你不會認識我,我的綠軍裝是最普通的顏色。假如一天風雨來,風雨中會顯出我軍人的本色。」()如果沒有戰爭,或許他們已經忙著耕種了;如果沒有戰爭,或許他們還活得好好的;如果沒戰爭,或許一切悲劇都不會發生……
集結號響了,它召喚著我們去奮斗、去堅持,這不是戰爭的召喚,但要銘記歷史;這是前進的召喚,這是和平的召喚。你,聽見了嗎?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2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了一部動畫電影便是《地道戰》。雖然是動畫片,可講的並不是像普通的幼稚的動畫片一樣。主人公有麥包、麥米以及其他的十幾個剛上小學的孩子。講的.是,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的去上學的時候,老師提醒他們不能再打鬧了。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後一課....鬼子來了說著,只聽見「嘭」的一聲,守衛村莊的八路軍叔叔倒下了,老師帶著教室里的孩子們跑到了事先准備好的地道里。可是村莊里剩下的孩子和大人都被鬼子抓進了大牢...在地道里老師和同學們想了很多的辦法救村民們,在這之中也發生了很多的笑話;可是老師也差點被鬼子弄死。幸好老天有眼,有一句話這莫說「邪不壓正」,也就是說最後村民趕走了鬼子。
其實,我就是想說我們每一個都必須謹記國恥。可惡的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系列可怕,可恨,可恥的事我們一件都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死了多少個無辜的人,可是真的記得到這些的人有多少個。
現在的同學們不好好學習,每天想到的都是玩。覺得自己很聰明。是的,玩確實要玩,但是是要講方法的,不能只是玩。有人說:「學習的時候要拚命去學習,玩的時候就瘋狂地去玩」這也是一種方法。那些天生就聰明的人,你不學習,那麼你就會落後,有一篇課文講的就是:一個天生聰明的人沒有後天的學習就會從聰明人變成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連普通人都不如的「智障」。
忘記是誰告訴我:「聰明是前提,智慧更重要」。我同樣認為只有學習是我們打敗敵人的方式。小學的語文老師說:「落後就要挨打」我一直記住這句話,是為了提醒自己只有自己強大才不會被排斥;才不會落後;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才不會被人欺負。每一個人都得有一種意識在腦袋裡。這樣才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越來越好。
說到這里,我想到我們學校的種.種情況,我覺得有很多我們做的很不好,難道我們應該這樣嗎?同學們,醒醒吧!要記住:「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澤國雄於地球」。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3
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小的時候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小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不顧傷痛追擊。他的腦袋非常聰明,有一次他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小嘎子機敏、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打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的腦子里浮想聯翩 ,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和他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懦弱。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食物充足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愛有加,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小嘎子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天堂。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系更加密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我國的科技進化,因而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振興中華,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心潮澎湃;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懷著滿懷的心情。光輝的歲月已留下光輝的足跡,繁榮的祖國正在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龍騰虎躍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進化的要求,正確的認識祖國的歷史和未來,增強愛國的情懷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的五星紅旗,不斷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努力拚搏,真正地把愛國意志變成報國的信心。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把鮮血灑遍土地,才有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不能忘記「懦弱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我們身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心願,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江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的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強心和自信心。在祖國不斷的改革的時間中,一切要通過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小嘎子那樣,做生活中的強者,爭取做祖國的有用的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不斷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我們要不怕艱苦奮發向上,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將是:天藍、山綠、水清、經更繁榮、人民幸福、國力強盛。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4
誰從來沒有做過一個美妙的夢?誰從未有過美好的童年?當你坐在一個寬敞、明亮、涼爽的老師面前,你不覺得這是一種奢侈的幸福嗎?當我興奮地看著電視《小兵張嘎》時,我的心像洶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我被英雄張嘎子熱愛祖國、痛恨日本鬼子的精神所感動。
當你提到張嘎子時,每個人都熟悉這個人。小時候,我的父母被日本鬼子殺害,我和我唯一的親戚,——奶奶,張嘎子和奶奶一個人住在一起。為了掩護正在家中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毫不猶豫地英勇犧牲,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也被日本鬼子帶走。張嘎子非常憤怒。為了救鍾老舅,給祖母報仇,歷盡艱辛,找到了,成了。在後來的路上,張嘎子的「嘎」字引起了許多笑話。張嘎子不僅性格「嘎」,脾氣也很倔。俗話說,他像驢子一樣倔強。他雖然性格堅強,脾氣倔強,但頭腦聰明,每次都能為八路軍做出巨大貢獻。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腦海里充滿了想法,我也想到了自己。我總是想起張嘎子的形象。張嘎子和我年齡差不多。這與我相去甚遠。我看起來很虛弱,就像我生命中的弱者。我真的很慚愧。
現在生活條件很好。我們生活在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中。我們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和父母非常照顧我們。我們為什麼不努力工作呢?那麼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如果你想向張嘎子學習,就應該在最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
有關抗日的電影觀後感5
1940年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最困難的時期,就在此時,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部隊,主動發起百團大戰,它是抗日期間,對日作戰的一場大戰役!
五月十六日,湖北寶城,槍炮聲轟鳴,戰況相當激烈,「開炮,開炮!」這種聲音不斷的回響在戰場上。日寇憑借著充足的武器,向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眼看著敵人一步步地逼近,指戰員只好帶領我們暫時撤退,連長張自忠為了掩護戰士們順利後撤,守到最後,戰斗到最後!突然,這位戰士的腳步踉蹌了一下,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他,他慢慢倒下了,倒在了自己揮灑熱血的'土地上!
與此同時,一個村莊也遭到了日軍的侵略,殘暴的日軍將老百姓聚集在一起,用機關槍掃射。鮮血在噴灑,一聲聲嘶吼!這一刻,我看到同學們都攥緊了拳頭,怒目圓睜。這一次的侵略使許多的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我看著這場面,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心靈也在顫抖。存活下來的老百姓寥寥無幾,屈指可數,這次侵略,幾乎踏平了整個村莊!毛澤東主席得知這些消息後,非常氣憤,便於彭德懷司令和其他指戰員討論策略,他們的態度都很堅決,准備反擊,給日寇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號召老百姓,都來抗日,全民皆兵,保家衛國。在抗戰的各條戰線上,有的破壞日軍的鐵軌線、有的在敵人將要經過的地方安上炸葯,打的日寇落花流水,我的心裡痛快極了!
緊接著,另一場戰爭的警鍾敲響了,隨著日軍的不斷增援,我軍也因人員不夠,彈葯不足,略顯下風,敵軍趁機火力全開,槍聲轟鳴,塵土飛揚,看的我無比緊張,真想拿一支槍沖進戰場,同八路軍一起打日寇!「砰」的一聲巨響,一輛由我軍佔領的列車與日寇的增援兵列車相撞了,這一聲巨響彷彿吹響了戰斗的號角,「殺」呀!我軍瞬間被點燃了鬥志,猶如一隻只猛虎沖向敵人的陣地!打的敵人丟盔棄甲,我軍終於取得了難以想像的勝利!
影片結束了,我卻依然熱血沸騰。戰斗的場面彷彿歷歷在目,這場大戰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百團大戰勝利了!中華人民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