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圓明園》的觀後感300字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觀後感3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西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林圓,那就是圓明園,裡面由風景名勝的頤和園,萬春園和長春圓組成。裡面有名人名畫,各種奇珍異寶,還有許多記載著歷史的文物,但是在1860年毀於一旦。
是什麼讓圓明園毀於一旦呢?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頤和園,將圓明園里的奇珍異寶全部搶走,搬不走的就用大車運走,看到這里,我心裡很是憤恨,滿頭冒火,他們為了銷毀證據,把實在搬不走的用火燒掉,3000多人分布在圓明園的各處,一同開始放火,燒了三天三夜,美麗的圓明園燒成了一片灰燼。
後來,圓明園的銅牛頭、銅猴頭,竟在英國開起了拍賣會,拿著別人的東西,還正大光明的拍賣,真是太欺人太甚了,這也應證了一句話,落後就得挨打。
現在祖國的前進水平快速提升,像坐著火箭往上躥,我也不能落後,以後我要好好學習,不讓這一幕重現。以後我也要更加好好學習,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昌盛。
聽啊!那些人,燒圓明園的理由竟然是我們中國人不讓他們進去偷盜。他們竟然不知廉恥的對我們中國人民大聲的說出哪個蠻橫霸道的消息。他們的行為讓我咬牙切齒,他們的野心大的很。三天就三天,一個那麼美的園林就被他們破環的不成樣子了。他們搶完了,實在拿不走的,不!應該是搶不走的,就會破環原因是為了破環證據,他們真是可惡至極。
英法聯軍燒圓明園,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非但不去阻止。還有的隨軍的人說什麼:能拿走的盡快拿走,反正還要燒掉。我們中國為什麼到這種地步?再怎樣,我們都不能失去僅有的自尊啊!並且還那個不平等的條約。那叫什麼。那叫懦夫!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的屈辱,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並且我們還會記住「落後就要挨打」。
為了中國人的尊嚴,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我們祖國能不落後並且立足於全世界,也為了能夠抹去那一切一切的恥辱。我們應該站起來。因為祖國需要我們,祖國的未來我們扛的起!
看完《圓明園》這部電影,我的腦海中浮出了許多不同的畫面,不一樣的感受。
在我看來,英法聯軍壞的不能再壞了,在他們的眼中,財富比什麼都重要,在圓明園中放肆地搶劫,被搶的寶物數不勝數,還有些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這時,我的心頭隱隱作痛,這些寶物都是中國的,他們和盜匪有什麼區別?拿不走的,強盜就把它們砸碎,當那些寶物變成碎片的時候,我的心裡就會燃起熊熊大火,手也變的癢癢了,真想給英法聯軍的頭領一拳。當他們搶完寶物之後,還把圓明園給燒了,林氏家族的心血,中華人民的結晶,就這樣化成了一片廢墟。
皇帝也有責任,要不是他貪圖榮華富貴,我們就不會受人欺負,中華兒女就不會受盡屈辱,我們的家園就不會血流成河,中國就不會落後於別人。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我看了《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看完後我感到無比的惋惜和憤怒。
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集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築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千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可是,這樣一座有著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一把火被燒成一片廢墟,當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見到園中的奇珍異寶都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物品據為己有」的片段時,我的肺都快氣炸了,我們這個擁有黃河、長江和萬里長城的民族,這個擁有億萬錚錚鐵骨兒女的民族,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灰燼。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小小心靈受到無比的震撼,為了中國的繁榮富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我從記事以來,看過不少歷史影片,其中《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常常勾起我的深思,催我奮進。
至今,我仍愛到圓明園的廢墟去,面對那些已被齊腰深的野草埋沒的殘垣斷壁,我彷彿聽見這些石頭在向我講述它們舊日的風采和圓明園那悲壯的歷史。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的鐵蹄踏進了風景秀麗的北京西郊。這些兇狠的野獸不顧清朝官吏和中國人民的阻撓闖進了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他們被園中的陳設、奇珍異寶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的金銀珠寶裝進自己的腰包,每個侵略者的兜里都裝得滿滿的。帶不走的東西就用鐵斧木棒打碎,剎那間,貴重的器皿、美麗的綉品、珍貴的圖書典籍都被他們搶走了,毀壞了。
這些豺狼的罪惡激怒了廣大的愛國百姓,百姓們與這些豺狼展開了生死搏鬥,這些禽獸不如的侵略者殺害了上百個無辜百姓。
今天,在這瓦藍的天空下。在這灑滿熱血的黃土地上,那些殘留的石柱仍然挺立著,它好像在提醒炎黃子孫:「落後就要挨打!」
今年夏天,我讀了一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那就是《火燒圓明園》它讓我為圓明園感到深深的惋惜,同時,也激起了我對外國侵略者無比的憤怒與憎恨!
1852年,清王朝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英、法等八國聯軍進攻廣州。天津後直達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混亂。八里橋一戰,清兵敗北。不可一世的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將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洗劫一空,最後 還 放火燒了圓明園,並付之一炬。
我懷著憤怒與惋惜的心情讀完了這一篇文章,我從心底里知道,落後的國家就要挨打,貧窮的國家就要受欺凌,就是因為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才會使香港和台灣等地淪為外國強盜的殖民地,使圓明園毀於一旦。
這時,我又悟出一點道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所以,讓我們努力學習,將來做祖國的棟梁,不要再讓憤怒和惋惜的情景出現在我們21世紀少年的眼前!
圓明園,這樣一座由無數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拼湊而成的仙境,就在1860年10月18日至20日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還被他們放了火,最後化成了一片灰燼!
被英法聯軍掠奪、放火過後,那昔日多麼輝煌的圓明園竟然變成了幾根殘柱,這多麼令人氣憤啊!更可恨的是:當這些奇珍異寶流傳到國外時,他們竟然敢拍賣我們的寶物!這本來就是我國人的東西,而我們卻要用昂貴的代價來買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這讓哪一個我國人會不氣憤呢?
這些都是英法聯軍的罪惡,膽敢在我國人的土地上橫行霸道!他們難道不懂得什麼叫強盜嗎?難道不懂什麼叫羞恥嗎?那就告訴他們,他們就叫強盜;他們永遠不會羞恥!
如今的圓明園已被侵略者掠奪去了昔日的輝煌。一想到這些,我就感到憤怒與惋惜!
它主要講的是圓明園過去的輝煌與現在的灰燼。
圓明園以前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象徵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圓明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正在英軍准備燒圓明園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倉庫,裡面有英國特使送的大炮和槍。可是中國人卻沒有把他那落後的武器改進,要不然就不可能丟失了圓明園。圓明園匯集了中國古代所有人智慧的結晶。法國所有的宮殿加起來也頂不上一個圓明園,可是就這一奇跡卻「遭遇毒手」。所以英軍是千古罪人。
等我長大以後一定要振興中華,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為明天努力吧!!!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後,感到無比的憤怒與可惜,外國侵略者真是太可惡了,竟然毀了那麼美麗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它有幾百公頃,相當於好幾個福田花園呢!圓明園里的建築大多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以前的皇帝真聰明,居然把許多地方的名勝搬到了圓明園,讓妃子和自己大飽眼福,不用去別的地方,就能看見各地名勝。不幸的是,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給毀了。
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他們見了那麼多的寶物,瞬間瘋了,拚命地搶奪寶物,東西也拿了,還要毀壞建築。這幫可惡的強盜,還在圓內放大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小火連燒了五天五夜,圓明園只被留下了幾根燒不毀、炸不掉的殘垣斷壁。
當我來到圓明園,站在這些殘垣斷壁前,就能回想出,當時英法聯軍毀掉圓明園的情景,我覺得非常可惜。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讓祖國強大起來,不能讓圓明園的事件在中國重演。
今天朱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最令中國人感到恥辱的《火燒圓明園》。
這個電影主要演了:無能的皇帝逃避現實,在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聯軍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並殺害21名使節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這一切的一切,就是英法聯軍口中所說的文明!
清政簡直就是個無能的政府!讓我們最寶貴最珍貴的圓明園毀於一旦!那圓明園有著多少建築精華,就被一把火給毀了!令到我們中國人臉上多麼無恥!
我覺得人不能逃避事實,事實就是鐵證,不可改變,要去面對,不能退縮!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看完這一部電影,我感到無比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地350公頃,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它集國內外名勝40景觀,建成大型建築物145處,收藏著難以數計的各種藝術珍品和各種圖書文物。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一掃而光。不僅如此,他們為了銷毀證據,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放火。現在,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搖搖欲墜地立在那片廢墟上。
這些無惡不作的強盜,竟然敢在中國的領地上為所欲為。一座聞名世界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毀於一旦。他們不但毀壞了一座皇家園林,而且還破壞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這是中華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結成的智慧的結晶啊!
我感到無比憤怒,也十分惋惜。圓明園里珍藏著難以數計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卻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勝,也都被侵略者燒毀了。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無情的侵略者燒毀,化成了一片灰燼。
記得前幾天,我看了一個電影——《圓明園的毀滅》。電影講述的是:清代時期,那些皇帝都不懂得科學,認為那些具有科技性的望遠鏡等物品只是玩具,擺弄那些東西會使人玩物喪志,唯有第一代皇帝對科學有自己看法。最後清代越來越落後了,到了第九代皇帝咸豐時,英國又製造了鴉片,並且與法國聯軍,闖進了圓明園。軟弱無能的咸豐只能在鴉片的迷霧中迷失自己,最後逃往避暑山莊。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內又搶又劫,簡直無法無天了……看完了這個影片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憤怒」。我恨當時的皇帝軟弱無能,無法保住我國的歷史文物和各種奇珍異寶;不過我最痛恨的是英法聯軍,他們用盡了所有惡劣的手段,搶走、毀掉了中國的「寶」,燒掉了中國的輝煌的建築!
更可恨的是,他們竟然在拍賣會上拍賣圓明園內的銅牛頭、銅猴頭、銅虎頭!
本來就應該屬於中國的東西,可是中國有關方面卻花了重金才拿了回來。想到這里,我的腦海里不禁浮現出一幅幅英法聯軍搶奪、毀滅那些珍寶的畫面。我當時的第一念頭就是感到非常疑惑:他們這樣的做法,怎麼向他們的後代交代呢?我今生今世都不會忘記:那顆無比璀璨的明珠是怎樣被他們化成一片灰燼的!
這天我看了《火燒圓明園》後,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現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氣、可悲的時刻。
英法聯軍打入北京大門,而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洗禮」後,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奪東西。罪惡的火連燒三天,此刻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樁。
此刻,有一個問題浮此刻我的心頭:英法聯軍為什麼敢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務正業,把外國所謂的科技視為玩物喪志,可真正等敵人攻入國門時,卻手握落後的武器去防守,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想到,被他們視為「玩物喪志的東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沒有想到我們和敵方的實力是那樣的懸殊。可當清政府明白時,一切卻顯的那樣不堪一擊。由於清政府的無能,皇帝及大多數官員的貪生怕死,與入侵者簽定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太平生活。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手中能夠把握未來,使這段杯具不再重新上演。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後,我不禁為這中華民族擁有這樣偉大而宏偉的建築感到驕傲自豪,對偉大人民用這樣無窮的智慧感到贊嘆。而圓明園的毀滅,令我感到惋惜,我對英法聯軍那種殘忍的侵略手段感到非常生氣和憎恨。
圓明園的建築是多麼的宏偉,它是但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如果當時祖國強大,人民團結那麼英法聯軍也就不敢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圓明園毀滅。圓明園的毀滅是中華民族道的恥辱,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因該好好學習,不讓我國被別的國家侵略,我們要讓祖國變的更強大,保護我國的所有建築,和藝術才產。
在讀完《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之後,我感到了無限的悲哀。
我悲哀,是因為我覺得圓明園這樣的建築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它包括了我國五個半朝代的文化和歷史,經過清朝三個皇帝的擴建,圓明園的面積可比幾百個足球場,而這樣大的一個園林,就在外國人侵入國家的十三天里消失了。
我悲哀,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沒有能力去治理國家,沒有能力去抵抗,於是,把東西都送給了外國人。
如果外國沒有進攻,如果清政府可以將他們打回去;如果清政府沒有腐敗,如果還有如果,圓明園還會消失嗎?
我悲哀,因為它已經消失了。
②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10月5日,我觀看了歷史劇電影《長津湖》, 影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主要講述了志願軍九兵團臨危受命入朝參戰。
團隊在極其嚴酷、艱危的環境下,克服了難以想像的重重困難,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頑強地堅守陣地、機智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夜裡難以入眠,一個個壯烈、感人、觸目驚心的畫面一次次地浮現在我眼前。
在對美軍陸戰一師的圍殲戰斗中,楊根思帶領著他的連隊,身上穿著單薄的棉衣、腳下踩著厚厚的積雪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成功的穿插到了1071高地。
美軍以坦克開路,掩護步兵對小高嶺發起猛烈攻勢,楊根思的連隊機智勇敢殺敵,一次次擊退了美軍的進攻,但由於美軍的武器裝備太強大,連隊的戰士們接連不斷地倒下了。
最後只剩下楊根思一個人,多處負傷的楊根思看著即將沖入陣地的幾十名美軍,抱起了一捆大炸葯包義無反顧地沖下山去,與美軍同歸於盡。看到這里,止不住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當敵方轟炸機群瘋狂報復掃射時,為了將犧牲降到最低,雷公一個人開著載有標記彈的卡車一路被轟炸著向前,身上全部被火灼燒著,硬是撐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將車遠遠地開出去,最後壯烈犧牲。
彌留之際,他唱起家鄉的歌謠,微弱的呻吟著:「我疼啊,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看到這里,我控制不住地哭了出來。
長津湖戰役,我軍以劣勢技術裝備戰勝優勢技術裝備美軍,是整個朝鮮戰場局勢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志願軍官兵打破了美國人試圖在1950年的聖誕節前夕「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的計劃,迫使當時世界最為強悍的軍事超級大國,經歷了一次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
這次戰役的勝利,我們志願軍將士憑借的是的高超的戰略戰術、胸中的萬丈豪情、英勇無前的戰斗作風、鋼鐵般的意志、無堅不摧的信仰。
有許許多多將士在長津湖戰役中壯烈犧牲了,那不是一串串數字,那是有血有肉的靈魂,他們都和我們一樣嚮往著美好的生活。
可他們為了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祖國人民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用他們血肉之軀在中國邊境立起了一道鋼鐵長城,用錚錚鐵骨照亮了祖國的萬里山河。
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他們的精神樹起我們民族的精神豐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如今這平安盛世,正如他們所願。讓我們銘記歷史,致敬英烈!珍惜現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工作!
③ 優秀電影的觀後感跪求啊!四年級小孩寫的300~400字 謝啦我在線求
建國大業 觀後感 觀看完影片,我感受良多,首先,本片的拍攝和製作薈萃了中國電影的精英力量。在導演方面,除了韓三平、黃建新兩大名導外,還有陳凱歌和陳可辛等名導加入導演組助陣;在演員陣容上,170多名實力明星和知名導演加盟該片,可視之為對中國電影演藝隊伍的一次大閱兵,其中大多數的演員和導演積極主動地要求加入演出且不計報酬和角色,例如成龍、李連傑、黎明、劉德華、劉燁等等都甘願在電影中客串出場僅一二分鍾的角色。由此可知,僅僅3000多萬便完成了具有如此重大意義的影片,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愛國之心以及積極為國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熱情。 在電影中,我認識了許多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我敬佩於他們的運籌帷幄,敬佩於他們博大的胸懷,敬佩於他們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在白色恐怖下,聞一多先生義無反顧地在紀念李公朴先生追悼會上慷慨激昂地陳詞,痛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雖然因此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在他們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本色。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和平年代的黨員,他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引路人。我們現在所處的年代,不需要我們流血犧牲,但是,我們應該永遠擁有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氣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成立六十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更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們也應該盡一份綿薄之力!
④ 《隋唐》或《明清時期》的歷史題材電影,那位高手給我寫一篇300字的觀後感啊!!
寒假裡,我觀看了<<隋唐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它以北周楊堅滅北齊,建立大隋,血濺玄武門為背景,以秦瓊 、咬金 、成等人為中心,演繹了隋唐人物的英雄氣概.這部電視劇被吵得沸沸揚揚,幾個台同時熱播,但我看了,不禁發出了疑問:這部電視劇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麼好嗎?
第一,很多故事情節與<<隋唐演義>>不符.王婉兒是被宇文述殺死,不是宇文智及;和秦瓊一起進京的不光有王伯當、齊國遠、李如圭,還有柴嗣昌,宇文成都這時還沒有出現,所以齊國遠和李如圭並沒有在此時喪命;秦瓊進京時給他警告的是李靖,不是劉文靜; 秦瓊並沒有受過重傷,而且當時也沒有輸血的技術,更別說驗血型了,這個情節設計的實在有些荒唐;殺死文帝的不是煬帝,而是張衡,而且當朝掌握兵權的並不是楊林和宇文化及,是楊素和宇文述;李密也不是被程咬金硬拉上皇帝寶座的,他是殺了瓦崗舊主翟讓才坐上寶座,而李密也不是因為眾叛親離而失敗的,是因為在最後一戰中,他把能征善戰的秦瓊派去征蕭銑了;王世充的征討方式也和電視劇大不相同;在「秦王宮門掛帶」一集中,秦王沒有陷牢,他並沒承認自己勾引張、尹二妃;玄武門事變,發兵的是秦王李世民,不是太子和齊王。這些情節都違背了歷史,不知這部耗資巨大的電視劇要表現什麼!
第二,人物塑造的太假。秦瓊乃世之豪傑,並不像電視劇里塑造的那樣兒女情長,而且史書記載秦瓊「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頜虎頭」,不像演員黃海冰表現的那樣玉樹臨風。
李世民可稱為一代明主,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他不會天天把「以民為天」掛在嘴邊。李世民不像電視劇里表現的那樣願屈膝於李建成之下的人,導演把李世民塑造的太過於仁厚了。他不是不重視皇帝寶座,要不然,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為何娶了李元吉的愛妃,為何不斷埋怨李淵沒有及早立他為太子呢?
在這部電視劇中,羅成的形象塑造得也不好,他竟和表哥秦瓊差點成了情敵。劇中,羅成成了痴情者的化身,為了一個女人而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意志,這不符合羅成的性格特徵,而且羅成的妻子不姓單,姓寇,他們是在馬蹄上締結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的。
我覺得《隋唐英雄傳》的拍攝違背了歷史,它無法和《三國演義》相媲美,導演把這部電視劇現代化了,感性化了,但這正是我不願看到的。因為,它扭曲了英雄的形象。我認為這不是一部成功的電視劇。
⑤ 世界歷史觀後感300字以上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可以和那些男生們討論起二戰的事情了,他們大跌眼鏡,不知道我怎麼對軍事那麼清楚。
是啊,我以前和所有的女人一樣,關於軍事題材的電視,電影一律不看,而且對歷史這一段也學的很模糊。可是,真實的歷史,在電視上活生生的重現在我面前時,我可以熬夜看了個通宵,把它看完了。
歷史是無比的殘酷,我不得不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爭,
我佩服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天才人物,他們的事跡讓我感到自己愈加的平凡和渺小。
一個人可以讓世界充滿罪惡,比如希特勒,比如墨索里尼。
一個人可以拯救一個國家,比如羅斯福,比如戴高樂,比如彼得大帝。我常常在想,這些偉人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但是,在正與邪的斗爭中,正義永遠是勝利的一方!
這是我們每個人安全的活在世上的保證,感謝這些偉人,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把歷史拉進了正常的軌道。
我崇拜的周恩來總理,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又一次在看萬隆會議的影響資料上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敏捷的思維,出眾的口才,高貴的人格魅力,一生都是我學習的楷模。
歷史太長太悠久,我不知道該怎樣書寫才能表達我看了這個片子以後的感覺。只是感到自己才學太是淺陋,真是學海無涯啊,我所知道的,永遠都是那麼那麼的少!
⑥ 歷史二戰電影觀後感,從歷史角度考慮,不少於300字
日本二戰電影《吾為君亡》觀後感
1,首先我是名中國人,我承諾一生忠誠於我的祖國,也願意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為國家獻出生命。
我不是軍人,也不是鼓吹歷史充滿仇恨的憤青,更不是崇尚戰爭敬拜戰爭的右翼傾向分子。
下面我將要打出的文字只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後,自己的真實感受與想法。
2,毫不誇張的說,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曾數次流淚。我強制著試圖不讓我的淚水滑落,但是這些抑制不住的淚水卻在頑強地為那些青春年少,剛毅勇猛的戰士,為那些溫柔善良,和美堅韌的女人毫不吝嗇的涌流。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民族精神與民族靈魂。日本民族的精神與民族靈魂通過這部電影完整的展現出來,看了之後讓我肅然起敬,同時也心生惶恐。
我深深地理解為什麼日本在戰後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能夠從戰敗國的陰影中脫影而出,並由一片廢墟資源匱乏的彈丸島國一躍發展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也懂得為什麼大多數日本人的工作態度與人格素質及其他們的產品會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尊重與好評。
這些輝煌的成績體現了一個成功民族的精神魂魄所在。也正是他們這種堅韌,忘我,百折不饒,視死如歸,凝聚團結的民族精神與魂魄才托起了當今世界上一個繁榮強大的大和民族。
3,我們中國人在稱呼日本的時候總是「小日本,小日本」的叫著。日本的確小,國土面積小,個頭相對也小。但是他們的民族精神與國民信仰卻齊天之大。
人的生命最寶貴!但影片中,近乎每個士兵卻無畏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懼自己胸膛里的熱血,為了國家的榮譽與興亡毫不猶豫的去戰場赴死。
這種精神信仰比天還要大,這種民族氣節比天還要高。偉大的信仰與氣節是無邊無盡的。那些神風戰隊的成員,那些赴死的人,那些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生命,在他們每一顆鮮活跳動的心臟里誰又沒有親情,愛情,友情?
面對所有珍貴的情感,卻沒有人選擇逃避。每個人都在義無返顧的接受死亡。即使知道了必將失敗的結果,卻仍然赴死,這不是愚昧,更不是無知。這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國家精神在激勵他們要這樣做,必須去做。
生命之大,親情之大,愛情之大,友情之大,這些看起來最大的意識形態卻在國家,民族面前顯現的如此渺小,甚至無法比擬。
4,影片逐一為我們展現出親情,愛情,友情的珍貴,但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珍貴的情感來揭示戰爭的殘酷與反思。
人類永不停息的競爭社會里,國家和平的前提與保障是民族的強大與繁榮。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興盛,靠安逸封閉與努力創造是遠遠不夠的。
歷史告訴我們,真正和平的保證靠的是強大堅實的武力基礎,甚至靠的是強悍的侵略與擴張。
這種和平保障的侵略與擴張體現在一個國家民族的信仰上與這個國家的精神本質原動力基礎上。
美國是當今世界霸主。我們簡單回顧下美國的歷史就會不難發現,美國幾乎所有發達成果都是建立在侵略與擴張的前提下繁榮起來的。
美國建國2百多年,卻有1百多年在戰爭。現在的美國人都在說要和平要和平,實質上卻在骨子裡考慮著戰爭,考慮著如何在戰爭中繁榮。
5,1776年的美國,從那一年開始註定要與戰爭結盟。從墨西哥灣到菲律賓海沿線,從一戰二戰的肆虐到越戰伊戰的屠殺,從歐洲到亞洲,從美洲到非洲,從地中海到太平洋到南大西洋,美國式的侵略擴張幾乎橫跨了整個世界,就是這樣無數次的「正義自由」的戰爭,使美利堅人確立並堅信了他們的民族信仰與民族精神,繼而造就出一個在軍事領域,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有著豐厚碩果的戰略美國與霸主美國。
一位美麗善良的未婚妻跪俯在即將開著殘舊飛機去捨身赴死的飛行兵腳下,嘶聲的求著:「請帶我一起去吧,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