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黎明也是四大天王
黎明,1966年12月11日出生於北京,四大天王中最具文藝氣息,外表溫文爾雅,具有貴族王子氣質,擅長文藝片和電子音樂,被譽為「慈善天王」。
歌手、演員、導演、編劇、公司老闆、慈善家。影視歌,幕後與慈善成績斐然,華人娛樂圈最成功的代表之一。身兼香港公益金董事、名譽副會長,UNICEF香港委員會委員,華菁會名譽主席等公職,是UNICEF首位華人國際親善大使。因慈善公益方面的傑出貢獻,聯合國授予聯合國護照。港府授予榮譽勛章、銅紫荊星章。
黎明是最年輕的天王,一直以其謙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們愛戴。音樂上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動人心,經典歌曲有《今夜你會不會來》、《對不起,我愛你》、《我來自北京》等[18];中期以打造電音舞曲為主《全日愛》、《眼睛想旅行》、《看上她》等多首時代感強的電音歌曲,2001年黎明憑《三更之回家》奪得第三十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黎明是首位華人擔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1995年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華人國際青年特使,1999年獲選為香港公益金籌募委員會委員,199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獲香港特別行政頒發榮譽勛章,2009年獲頒銅紫荊星章。
(1)八號風球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命名過程
1990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結束,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斬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取而代之。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唱將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劍客」。
隨後1991年,郭富城爆紅旋風從台灣吹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到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四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1990年代香港樂壇所有獎項。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四人競爭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
1999年底,張學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不再領取任何獎項[5],宣告著「四大天王」音樂時代的結束。新世紀後,四人發展各不相同。
黎明主攻商業和幕後製作,培養新人;張學友主要是舉辦世界巡演和音樂劇;郭富城將重心放在影壇和舞台上;劉德華主攻電影和扶植新一代導演。四人在各自的領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傑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