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愛國電影觀後感1500字

愛國電影觀後感1500字

發布時間:2025-09-30 22:24:46

A. 愛國電影觀後感1500字以上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我重溫了幾部經典的愛國主義電影,感觸頗多。李向陽之所以成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為叛徒,畢玉璽之所以成為貪污犯,有著種種原因。

當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時,是什麼力量決定他們(今後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選擇正路還是邪路,如何堅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羅盤,決定人生的方向,決定人生的成敗。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確性呢?我認為加強對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是確保信念正確性的關鍵途徑。

一個理論薄弱的政黨,不可能有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可能擔負起自己的領導職責;同樣一個思想貧乏的人,不可能勝任現代社會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加強先進思想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參加工作後更為重要。每個人都是從社會中來的,並且今天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常和這個社會中一切不好的東西接觸,他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社會上的不良思想意識和習慣。為了保持自身的純潔,提高思想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人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修養。

那麼先進的思想理論都包括什麼呢?我認為能夠指導人們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積極改造現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等的思想理論就是先進的,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思想和理論,如馬列主義、中國傳統思想理論中積極的部分等。

通過什麼途徑可以獲得先進的思想理論資料呢?我認為有以下四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瀏覽互聯網。當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互聯網是信息的海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料。絕大部分書刊、資料都有電子稿,可以在互聯網上閱讀。如人民日報電子版不僅有時事,更有主流政治理論。方便、快捷、重要的是便宜,甚至免費。免費的精神食糧棄之不顧,實在是可惜。第二種途徑是閱讀圖書。圖書可以購買,或是借閱。第三種途徑是學校學習。這是傳統主流的,不必多言。第四種途徑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這一點我也是聽說的,年輕,還沒有太多的認識。

就我個人而言,怎樣做才算加強先進的思想理論學習呢?第一,學習崗位知識技能。第二,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外文化的精華,多閱讀史書典籍,如《史記》、《資治通鑒》、《孟子》等。第四,知道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盡量保持與時代同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持之以恆,更要有嚴謹的計劃。同時必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用實踐去發展豐富自身修養。

堅持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的學到些東西呢?思來想去,最後認為還是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中指出的共產黨員的修養方法是切實可行並且是受益終生的。雖然時代不同,但是精神、本質是不變的。對於個人來說,工作就是革命,就要有些革命的精神。下面是原文(用來提醒自己,時刻謹記並實行之):

對於我們最重要的,是無論怎樣都不能脫離當前的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而是必須結合這種斗爭去總結、學習和運用歷史上的革命經驗。這就是說,要在革命的實踐中修養和鍛煉,而這種修養和鍛煉的唯一目的又是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實踐。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高貴的無產階級的品質,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論、行動和工作中去,不斷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識中的一切與此相反的東西,增強自己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意識和品質。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傾聽同志們和群眾的意見和批評,仔細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細心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並且根據這些去檢驗自己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了解是否正確,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是否正確,去檢查自己的缺點錯誤而加以糾正,去改進自己的工作。同時,我們要根據新的經驗,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哪些個別結論,在哪些個別方面,需要加以充實、豐富和發展。總之,我們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具體的革命實踐相結合。

當前,我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掌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不僅因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學發展觀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新情況,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新要求。科學發展觀可學,可用,更可貴。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要使自己擁有下面的修養:第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修養;第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和處理各種問題的修養;第三,堅持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修養;第四,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的修養;第五,善於聯系群眾的修養。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自己擁有正確的,適應時代要求的,確保人生不走歪道的強大強大思想武器,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B. 電影《南京》觀後感 要1500字

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電影《南京》觀後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軍的大炮從上海轟到了南京。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轟炸之後,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並且開始大肆屠殺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為了追捕駐城軍人,對只要是手上有老繭的壯年男人進行屠殺;為了打發時間,強奸婦女,最令人發指的是,當時的日本軍人強奸的有10多歲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婦女,更有60多歲的老嫗!倖存者在講述當時的情景是,不禁淚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們都絕望的時候,由15位外國友人為難民們提供庇護的安全區成立了。他們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與日本士兵進行對抗,不顧個人安危。而正是他們15人組成的這個安全區,卻拯救了25萬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為了追捕南京駐城士兵將大量男性進行集體屠殺。100個綁成一路,到了揚子江邊的時候就10個幫成一堆,一個士兵負責一堆。最開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個揚子江邊慘叫連天。30分鍾過去後,日本士兵開始對那些沒捅死的人進行機槍掃射,掃射之後將屍體集中,淋上汽油,然後焚燒。短短的時間內,就殘忍的殺害了40萬南京人民。 在漫長的70年裡,倖存下來的人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和將這屈辱的歷史告訴後人的責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捫心自問,在經歷了如此的煉獄,在親眼看見親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歷史後,是否還有勇氣繼續生存下來,是否還有勇氣將自己屈辱、慘痛的經歷告訴後人,為歷史留下證據?又是否能夠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國友人一樣,勇敢的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區,當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後悔為中國人民所做的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但這句話我卻一直難以忘記。看完這部電影,也要我產生的巨大的內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費吹灰之力過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聽好聽的音樂、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戲、買漂亮的衣服,沒錢的時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餓了的時候在房間里叫父母做飯就可以。可是我卻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淪了,險些忘記了歷史。而作為一個生活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貨?是在互聯網上對當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為進行漫罵?還是對曾經的歷史一笑而過?都不是,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做好當下應該做的事,搞好學習。雖然像南京大屠殺一樣的殘局在當代社會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經濟、思想等方面,我們現在已經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來的侵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將來用國內的力量將中國發展壯大,來減少外來的文化侵略對中國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沒有忘記歷史最好的證據,也是我們能為我們的祖國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為,不願背叛,所以,選擇銘記這段歷史。

C. 觀《建國大業》有感1500字

1今天,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宣傳已久的建國大業,晚上看新聞才知道今天建國大業提前上映,就今天的觀影談一點自己的感受吧。 我進入電影院是早上九點半,電影院里就我和一位七旬老奶奶,人很少,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吧。 但應主要講述了從二戰結束,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的這段歷史,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長里,記述了將四年多的歷史事件,本人覺得有點趕,敘事交代的也不是很詳細,還有就是沖著主辦方說的揭示了一些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不過我沒有發現,大部分實事都在以前的學習或看的書籍中了解到過,總之,平淡大過了驚喜! 我認為,這還是一部不錯的教育影片,有很多發人奮進的場面,更加加強了我對於新中國成立的珍視,作為一個八零後,一名共產黨員,多多學習歷史,以史為戒,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還是很有效果的。 再來談談影片,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名人太多,有點搶了主演的戲份。由於有大量的明星加入,你總是分心去看這位明星演的什麼、哪位明星有多少台詞,分散了對影片想要講述的事件的注意力,而且,由於時長較短,在重要事件上,講述的太簡單。例如,北平的和平解放,只有幾個場景,把事件解釋的太簡單,和央視之前演過的《北平戰與和》相比,太淡了!還有對三大戰役、和談呀等等吧,都說的太少,但是又花了相當的時間敘述前面的《雙十協定》,有點頭重腳輕! 總之,作為一部獻禮影片,能聚集這么多演藝名人來參加,也是一種愛國熱情的體現,但是回歸影片中,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吧。畢竟觀眾要看的是影片中的事件,而不是大量明星。星光閃耀雖好,但是搶了故事的戲份,也讓人多少留有一些遺憾,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關注國產電影,祖國六十華誕生日快樂! 2 今天的標題很簡單,相信每一個人都寫過觀後感或者讀後感,但是對我來說我確實很愧疚,不是因為我沒有寫過,而是因為我沒有真心寫過,都是基於老師留了類似的作業才寫,今天是第一次有沖動想寫一下看完《建國大業》的感想,確切的說是被感動了,是被震撼了,被深深的觸動了。 我是個歷史的盲人,中學的時候不愛文科喜歡理科,所以上數學物理是我的最愛,尤其是物理大愛,歷史政治就會拋在一邊看都很少看的,能應付考試就可以了,也就沒有興趣去了解去尋找去獲得教材背後的故事。 勝利都是來之不易的。以前學歷史的時候, 經常會把一個戰役作為一個小標題,通常會說某某戰役由誰指揮、在哪裡、對方是誰、兩方的實力如何、最後結果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大多數情況是單純的從字面上看到了兩個字--「大捷」,這估計到哪裡都是褒義詞,值得我們驕傲和歡欣鼓舞的詞語,我當時的感受就是我們勝利了,我們又勝利了,從來也沒有想過「大捷」那些背後的事情。那是一次次的戰役並不是我們經歷考一次試,換句話說即便你是全校第一你也沒有把握每次都可以考第一,每次考試的時候還是會有壓力還是會緊張。那是一次戰役,無論是誰都沒有把握肯定會贏,每一次打下來都是艱苦的,困難的,決策者下了巨大的決心,執行者制定了嚴密的計劃,實施者奮勇向前。「大捷」來得異常艱苦,只是我們不在其中不知其味罷了,彷彿現在吃一粒米我們的感受和農民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戰爭有贏家就有輸家。贏家就有話語權,說了就算,但在沒有開打之前實力懸殊肯定是有的,力量強的一方就佔主導地位,當然不會坐下來跟弱於自己的一方談話,因為沒有必要,我強我說了算。可是真正開始戰斗之後才發現強者只是外強中干而已,這時候強弱掉了個個。 當淮海戰役失敗後,蔣介石和他的兒子蔣經國坐在門口的是台階上談論著未來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蔣介石真的很有遠見,很通透的了解這個時勢,雖然被打敗了但是還是個梟雄啊!當「他說:經兒,你在上海做得很好,我很欣慰」時,他就是一個父親,普普通通的父親而已,看見了自己的兒子很聽話很有能力就很欣慰了,親情到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的時候。這時候不得不提下宋美齡,人如其名真的很美,能一個人遠赴美國尋求援助雖說是迫不得已,但足以體現出她的能力和水平。不敢想像如果是我,丈夫的公司欠了別人很多的錢,資金無法周轉,我是否有勇氣去找別人借些錢來用呢,答案是否定的。 祈求和平,希望和平,是我們每個人的希望。日本佔領中國,有識之士奮起反抗,其實沒有一個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民族會怎麼樣,國家又會怎麼樣,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要怎麼樣,要斗爭,不要淪為亡國奴,為了自己的家人,為了自己的民族,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斗,未來很迷茫,心裡很沒底,但是信念卻從來沒有消失過,理想一直存於心中。還是在淮海戰役之後,淮海的勝利讓每個人都為之興奮,大家跳起了舞蹈,扭起了大秧歌,連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都忘情的歌唱,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大家擁抱在一起,淚水從臉頰流過,這可能是傷心的淚水,也可能是高興的淚水,這是難以控制的,摻雜了太多的情愫的淚水,估計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為什麼會哭,壓抑了太久了,能夠盡情地釋放,這是快樂的,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太漫長了,這條路走得很累很苦。毛澤東雖然沒有跟著一起唱,但是我相信他已在心中唱了千百回了,已經微醺的他,靜靜的靠在牆上,品咂著美酒,體會著其中的滋味...... 最後以宿雨涵有演唱的片尾曲《紅》的一句話最為結尾:我祈禱,我努力,沒有戰火的消息。 以上為我的感想,可能有很多的錯誤和偏見,我只是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別無他意。 以下不是感想的內容,《建國大業》的台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兩句。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原來看電視劇都是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現在體味來原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才是最恐怖的啊,整個個憑空消失了,找不到,這屬於宣告死亡,永遠存在未知性和不確定性,這才是恐怖的事情啊。 「報告團長,前面有個地主大院,院牆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彈都炸不開,請炮兵支援吧!」「照明彈。」「照明彈!」「報告司令員,報告司令員,突擊團已到達北平城下!」---至此我們才知道,那個炸不開的地主大院是北平的城門樓啊。這說明了三個方面:一我們的戰士太可愛了,只顧往前沖,不管前面是什麼都要解決掉,為了完成任務為了勝利不分白天黑夜,速度迅猛都到了北平了都不知道。二有時候不要只顧打,還是要抬頭看看的,路燈這個很必要。三 北京城門樓的質量太好了,古代的建築水平非常不得了啊,沒有豆腐渣工程。

D. 觀看建黨偉業觀後感1500字(兩篇)

篇一

電影講述的是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間的10年時間,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政府無能,社會灰暗。國家飽受外敵入侵之苦,實力上的差距使得清政府不斷的求和、不斷的賠償,就這樣,一個個貽害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平等的條約簽訂了。然而即使是作為戰勝國出使巴黎和會依然外交失敗,這才幡然醒悟:弱國無外交!

有志之士在黑暗中探索者救國圖存之路,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美學英學法學德,在實踐中一步步艱難前行。終於十月革命的醫生炮響為中國革命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稱之為「庶民的革命」。只有將廣大的無產者聯合起來才能救中國,只有「庶民的革命」才能為中國迎來新鮮的血液。隨後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一大批革命先驅達成共識,向廣大的工農兄弟宣傳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遍神州大地!漸漸地,國人認識到「庶民的革命」是拯救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

接著五四運動爆發了。全國的大學生無數的仁人志士的愛國熱情被徹底激發。「聲討國賊」、「救我中華」,這一聲聲聲嘶力竭的吶喊無不激盪著我們的心,不禁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在那動盪的年代,我們共產黨人為國家民族的存亡拋灑熱血的熾熱情懷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人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待;當宋教仁遇刺時,我恨不得上前一槍崩了那個刺客;當袁世凱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我恨不得上去一腳把他踩扁在腳下;當張勛跪在溥儀腳下痛哭時,我們並不為他的愚忠而感動,反而為皇權思想在國人的意識里潛存而憂慮;當蔣介石扮成醫護人員刺殺光復會成員陶成章時,我們為革命黨內部派系斗爭的嚴重後果而擔憂;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斗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所說的那些話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真諦。

完整部電影,我感概良多。被那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時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國家情牽百姓的先驅所感動,被那種為國獻身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折服。最記得蔡鍔與小鳳仙訣別時的那句話:「七尺之軀,已許國,難以許卿。」這不是借口,是一種擔當,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

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感到汗顏。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條件如此艱苦,但我們的前輩仍立志「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去書寫歷史的傳奇。

猶記得片中青年毛澤東隻身一人從湖南長沙遠赴北京,身無分文曲目無親,但卻還是帶著為赴法留學的學生籌款的在我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愕然,是什麼讓他如此自信,是什麼讓他如此強大?我深思…是理想,是信念,是青春的熱血和無比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他們別無選擇,必須行動起來拯救國家於水深火熱之中,否則只能成為亡國奴。或許是時勢造英雄,動亂的年代成就了一代偉人,更成就了一個民族!

篇二

作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理科生,對歷史也是不怎麼了解的「歷史愛好者」來說。看《建黨偉業》就是在看個熱鬧。然,它動用了如此多的明星。以至於我在繁雜的出場人物中感到信息量太大,腦容量太小,除了類似於鄧超,董潔,范冰冰,陳坤,劉德華,周迅等實在出名或者說有特點的明星之外。其他的更多是瞅著面熟,覺得親切。比如陳獨秀,比如李大釗的張嘉譯,比如小鳳仙的楊穎,楊開慧。甚至連袁世凱的扮演者是周潤發都沒看出來。毛澤東的扮演者如此出名的劉燁,胡適的扮演者如此出名的吳彥祖,還有包貝爾啊,都不太認識。像黃覺簡直就是我曾經的偶像啊,不知道他早在五年前演過這個。還有裡面的一個特別可愛,令我感到溫暖的一個男生,怎麼想都想不起來是誰。不是羋月傳中黃軒嗎。哎,至於裡面的歷史人物就更是錯綜復雜,什麼蔣介石,什麼鄧小平,什麼陸小曼!什麼梅蘭芳!什麼汪精衛,翟秋白,我連影都沒有看到好不好。鄧超飾演的那個一閃而過的角色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陳毅?我也是醉了。

確實是有點亂。亂到理不出頭緒。除了歷史知識的原因。我也可以想見這部電影被批評的程度。作為因建黨九十周年應運而生的主流電影。178位演員的明星陣容可謂豪華。大牌明星都得打醬油。將那麼錯綜復雜的歷史背景,人物關系,政治因素都擠在狹小的兩個小時之內。不是宣傳就是炒作嘍。愛國,愛黨,受教育嘍。

至於具體的批評聲音,豆瓣主頁不再允許影評出現,撤銷的討論區和打分。我不是很清楚。可能無非是兩個角度。一是影片的製作情節畫面方面。二就是關於歷史的抹黑,歷史態度這種所謂的硬傷方面。下面我只能以自己淺薄的意見,說說自己的觀點。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著相對單一的愛國思想。我們了解的歷史除了是教科書上那樣比較刻板的,僵硬的。就是電視劇中那樣神奇的,片面的。可以說,我從來沒有好好學過歷史。也不知道該相信誰,怎麼能讓一些事實變得真正的立體,鮮活,真實起來。怎麼樣還原歷史的真相,還原一個歷史人物的本來面貌。因為它們,離我還是遙遠。

我就在想,當有些人指點江山般的返回自己的見解的時候。他們都是真正了解了嗎?

關於這部《建黨偉業》我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對青少年來講,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而這樣的教育,就算是盲目的,不是那麼清晰理智的,也仍然是必要的。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精神。

;

E. 1500~2000字的抗戰影片觀後感

9月18日,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少先隊員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八年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

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F.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

觀後感一

觀後感二

觀後感三

觀後感四

觀後感五

閱讀全文

與愛國電影觀後感15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武打電影圖片 瀏覽:563
罪犯跟女警察日久生情悲壯的愛情電影 瀏覽:971
電影換個音樂可以很輕松 瀏覽:421
講電影的著名名言英文 瀏覽:805
電影失戀33天插曲英文歌 瀏覽:162
有一部電影是關於日本百合 瀏覽:444
電影台詞英文及分析 瀏覽:961
電影大全好小子 瀏覽:656
電影侍神令里的茨木圖片 瀏覽:254
今年成龍的電影 瀏覽:775
觀看二戰電影大全 瀏覽:903
韓國電影瘋子傻子痞子演員表 瀏覽:133
最新電影免費觀看網址大全 瀏覽:646
關於一個帶面具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92
first電影節短視頻 瀏覽:471
怦然心動電影男主角描述 瀏覽:858
周星馳跟邱淑貞合作的電影 瀏覽:76
愛國電影觀後感1500字 瀏覽:719
台灣拍的少數民族電影大全 瀏覽:761
追求夢想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