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電影觀後感
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我們做了錯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那麼,我們的父母,將是天底下最最傷心的人。
法律,離我們並不遙遠!它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不是一個縹緲的概念。它如此真實,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財產糾紛,故意傷害,過失殺人,侵權,遭遇假貨維權等等很多的事。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國的花朵,也將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然而,有些花兒枯了,有些棟梁朽了。為什麼?說來讓人扼腕長嘆!
那些擁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語不合,便抄起刀子,舉起拳頭,狠狠地揮向朋友,同窗。
其實,他們之間,並沒有不共戴天之仇。僅僅因為話不投機,便闖下大禍,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沒有理由傷害它!
2. 急求 法律電影觀後感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我觀看了《死囚168小時》,感受主人公在生命最後168小時的心路歷程,感慨萬千。
世人都害怕死亡,雖然我們明知生命終於終結的一天,但是我們絲毫沒有減弱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在不知自己的生命會在何時結束時,對死亡雖然會有恐懼感,但依然會享受生命的美好,不會因為自己中有一天會死亡而惶惶不可終日;但是,對死囚來說,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會在時間的流逝中加劇,正如電影中的死囚一樣。在故事的最後,主人公馬修還是被處以極刑,但是他在臨終的那句「I just wanna say I think killin' is wrong, no matter who does it, whether it's me or y'all or your government(我只是想說殺戮是錯誤的,無論是誰乾的,是我、你們還是政府) 」至今還在我的腦海中縈繞,久久地!
是的,我們都會說馬修應該被處以極刑,因為他的殘忍,他給被害者的家庭所帶來的創傷是無法彌補的;但是,我們又有誰關心過死囚生命的結束,會給他的家人帶來同樣的傷害,就像電影中的馬修的母親在自己的孩子被判刑之後的撕心裂的痛。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們又怎麼能夠因為一個人犯了法,就否定他擁有和我們一樣平等的生命。曲新久教授說「死刑是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剝奪一個人意義保留的、維持的一種狀態,導致極端的痛苦,於是就得為它找一個很好的理由。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理由是找不到的。」
死刑是最嚴厲的刑罰,是刑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的刑法是懲罰犯罪的有力的保障,無論是誰,只要犯罪,都應該受到刑法的處罰,我個人認為一個刑種的存在,必然是可以發揮其懲罰的作用;死刑作為刑法最嚴厲的懲罰,是否可以就相應的是最有效的懲罰手段?答案是否定的。死刑的執行,雖然對於其本人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折磨(包括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折磨),但是同時也剝奪了其為自己的犯罪行為作出彌補的可能。我認為刑罰的作用不僅僅是懲罰犯罪人,更應該是對受害者的家屬撫慰和對犯罪人的靈魂的拯救;只有受害者的家屬得到安慰和犯罪人受到教育,才會對社會帶來持久的、有效的效應。
在電影的最後,馬修終於說出了整個案件的真實情況,他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並誠懇的對受害者的家人道歉,這句道歉雖然不能夠挽回兩個年輕的生命,但卻讓兩個飽受痛苦的家庭得到了安慰,應該說,這才應是為刑法應該所保護的。馬修的整個變化,最大的功臣是修女海倫,他改變了馬修,也拯救了馬修,或許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部刑法所規定的死所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