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勵志電影觀後感作文
勵志電影觀後感作文三篇
導語: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下面是勵志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這個暑假,我觀看了一步勵志影片,名為《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家人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地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家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被主人公為夢想為生活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主人公開始是一個醫療機械推銷員。他所推銷的東西不容易賣出,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著,直到他賣出儀器。他的生活狀況並不好:不能按時交稅,也不能按時交不起房租和幼兒園的託管費。之後,他的妻子因為不能忍受過於貧窮,離家出走了。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他還是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依然對未來的充滿信心。經過他的努力,他得到在一家大公司的實習機會,最終他成功地成為這家公司的正式職員。幾年之後,他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十年後,他已是一位知名的金融投資家了。
他的故事使我深受啟發。讓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環境怎樣變化,我們都應該有股永不放棄的精神,應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當我們面對艱難困苦時,我們一定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因為這個信念會成為我們戰勝困難的動力。正是有了這個動力,我們才會不斷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就應該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學習中,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應是:即使這道題再難,我們也不應放棄,而是仔細地鑽研它,想辦法解決它,最終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去戰勝苦難。
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也應是如此。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就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它阻礙自己的前進的步伐,它就是想讓你放棄自己的夢想,可就是不能放棄,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實現夢想,也是成功的前提。我就要培養這種精神。這是我看《當幸福來敲門》後的最大的收獲。
今天我觀看了《美麗的大腳》,其實很久以前就看過,可是當片子展現那灰黃的背景和那群灰不溜秋的人,他們寒傖著、嗑碰著上演這些偉大的情感時,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淚水還是抑不住流了出來,我被美麗真切地感動了。影片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張美麗的故事。她被愚昧奪去了丈夫和孩子,為使農村的「娃兒們」不再愚昧,她開辦了一所鄉村學校。青年志願者夏雨的到來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山村躁動起來,山外的世界讓張美麗和孩子們驚奇和困惑,同時也看到了希望。後來夏雨苦於條件惡劣准備離開,但山裡人的淳樸感動了她,她決定留下來與山裡的.孩子共度一段難忘的時光,還說服丈夫帶張美麗和孩子們到北京見見世面。可正當張美麗滿懷雄心為孩子們的未來而奮斗時,她卻遭遇了一次奪命車禍……?
城市與鄉村,這是影片里最大的對照。故事的主要場景是一個西北的窮鄉僻壤,夏雨的到來把這個小山村與北京聯系了起來,把它置於現代大都市的高大背影里,也更彰顯它的貧瘠。它的貧瘠主要來自自然與精神兩個層面,小山村已經三年沒下過雨了,夏雨的洗臉水被珍惜地拿來給孩子們洗臉,最後還要給驢喝。三次重復利用水的細節,完全展示了這種自然貧瘠的程度。片中還有一個場面,他們在課室里上課時突然聽到一聲雷響,便全體飛奔出來,拿著壇壇罐罐到空地上擺放等雨,那一雙雙凝重的祈求的目光,卻等來了陰雲轉晴的絕望。生活的貧困帶來精神的貧瘠,山村人們平常最大的精神享受是看電影,電影片子很老,中間還會斷掉聲音,要人臨時來配上。這種場面總讓人覺得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與現代社會有整整半個世紀的差距。小學校也只有一個學歷不高的張老師,她不知道什麼叫電腦,還會把千里迢迢的迢字讀錯了。好不容易等來一個夏老師,她又很快就要回到城市裡去。在我的感覺里,鄉村與城市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城市人的養尊處優,使他們物化的心靈不再有關注的熱情,也永遠不會真正把自己完全奉獻給那塊貧瘠的土地。而鄉村人呢,城市是他們的希望,因為貧瘠,城市顯得那麼高遠,只有不懈的努力,獲取教育的機緣,才有機會進入那個新世界。我思考的是,每個城市人其實都是鄉村來的,可為什麼城市人總不願回望,面對鄉村的貧瘠像有一種先天的恐懼感呢?影片一些人物的起名有著深刻的含義,王樹,王大河,寄託了對水的美好願望;夏雨,真像一場精神的大雨,把現代城市的甘
露灑進這個寧靜的小山村,激活了所有的希望;而張美麗,她無疑是主角,她沒有選擇城市,沒有人能像她那樣,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貧瘠的土地,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真正實踐她人如其名的美麗人生。
平凡與超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常規軌跡,平平常常地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本是每一個平凡人不錯的選擇。只是張美麗沒有這樣安排自己,她總想「成功」,因為她深深知道生命苦於短暫和無常,總得做些有意義的事,來慰藉平凡的人生。她痛感愚昧的傷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愚昧落後的生存狀態,使孩子們能夠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文化的人。她是個堅定的理想實踐者,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教育後輩的責任,用她的母性去關愛孩子們。這也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完成了她一個平凡人的超越,也因此在她身上,我更多地看到一種豪情,一種英雄氣質。英雄氣質總是光芒四射的,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響了身邊的人。夏雨本也是個耐不住苦寂的城市人,她最終被感化,把心留給了這片土地,也完成了從平凡向不平凡的過渡,得到了人生的升華。影片還有一難得之處,英雄容易被塑造成高大全的人物,但片中的張美麗擁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慾,塑造了一個更為真實和豐滿的人間形象。
美麗與粗糙。何為真正的美麗?有人說,人是因為美麗才可愛,又有人說,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張美麗常說自己不成功,一是「腳大心大」,二是長相。對一個唯美的人來說,那一群黃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著,實在談不上美麗,當城市麗人夏雨靠他們一站,更顯得他們的寒傖。而影片探討的正是這「美麗」二字,把這種美麗放到外形缺失的背景中去展現,揭示了更為深刻的美的主題。張美麗的心靈是至純至美的,她所展現的「大美」讓人震撼。影片最後有一個鏡頭,一身城市衣著的夏雨縱身跳下高高的黃土坡,飛揚的塵土蒙滿了她的臉,兩行悲痛的淚水從粗糙的黃臉上流了下來。在這種精緻與粗糙的交會中,精緻的外貌被完全蒙蓋了,被包容在最本質的心靈內涵里。
女人與男人。影片所極力彰顯的教育事業是由兩個柔弱的女人來承擔的,張美麗把學校里的「娃兒們」都視為
己出,全心全意以「母愛」和人性的關懷去照顧和教育孩子們;夏雨不顧夫妻出現的危機,毅然把愛心傾注給山村的教育。相反,男人在這里卻缺席了,甚而充當了反角。村裡的「大款」逼張美麗喝完一整瓶白乾,夏雨的丈夫冷漠地遠離了她。女人總是溫柔與愛的象徵,她們對孩子們的關愛是人類走向光明的希望,在從貧困走向富裕的「成功」路途上,永遠閃耀著她們「人性關懷」的美麗光芒。而男人的缺失,不能不成為我們的一個思考點。
詼諧與酸楚。影片還透著一種淡淡的詼諧,張美麗跟王樹明明在暗中說些情人的體己話,卻要裝模作樣大聲地說著公家話,被夏雨戳穿後,還慌得摔了一跤。還有王樹給殘舊的電影配音,王大河的造句……但詼諧的背後有無盡的深思。那是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態,但那就是他們所應得的貧困和愚昧嗎?當然不是。我們國家已經發出了西部大開發的號召,農村的發展刻不容緩。當我們安逸舒適地躺在家裡的沙發上看《美麗的大腳》中那些因寒傖而起的詼諧畫面時,我們是否感到心裡湧起的一陣酸痛!想起要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改變他們貧瘠的命運,盡一個平凡人應負的社會責任。影片最後,電影放映員王樹將光束打到小學校舍上,把學校裝點成了一座庄嚴的聖殿,那庄嚴的畫面除了緬懷張美麗聖潔的人性光輝外,就是要喚起普通人心底的這種酸楚,被美麗感動,讓更多的張美麗、李美麗、王美麗能夠為這片土地獻上更多更美麗的關愛,這也許是影片主題的最大體現
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是一件藝術品。
沒有特效,沒有華服。不用讓你辛苦的戴上眼鏡在大屏幕前目不轉睛屏息凝神兩個小時兼帶大呼小叫,這部電影不負責鎖牢你的眼球,不負責點燃你的荷爾蒙,它只管兀自綻放著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美麗,彷彿夜半時分盛開的曇花,明明安靜而沒有高潮,卻每一秒每一分都是高潮,雍容華貴得需要用慢鏡頭去體會。《國王的演講》彷彿一出內斂而精緻的戲劇,在低調中醞釀出深厚,在深厚中鋪展出令人動容的力量。
喬治六世是一位口吃的國王,然而每個人的痛苦都有症結,他每次在講話中痙攣,都表現出不可抑制的恐懼。願意幫助他也有能力幫助他的人意識到——若結果是恐懼,則原因亦是恐懼。這個人,是語言矯正師羅格。
羅格與喬治六世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在日復一日的治療中,他們卻成為了永遠的摯友。然而戰爭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英國對德宣戰,喬治六世需要通過無線電對全體國民演講。事關重大,所有人的心都縮緊了:這是戰爭中的特殊時刻,是一切將至之前的寂靜,是宣揚正義、鼓勵勇氣之時,是蔑視強權、展現堅定之時,是容不得絲毫差錯之時。羅格守在國王身邊,引導他放鬆大膽,陪伴他完成這艱難而重要的演講。終於站在播音室,大門緊閉,只有國王和羅格兩人,國王坦陳羅格的幫助巨大,他無以為報,羅格調侃一笑,在最後時刻低聲說,不要多想,只當說給我聽,說給我這個朋友聽。時間准點,指示燈閃亮又熄滅,門外的王後緊張地閉上了眼,一眾大臣和工作人員都凝神屏息,國王終於開腔,有些緩慢,但不遲疑。在成千上萬的角落,曾經參加一戰的士兵已是平民,留下傷痕的臉平靜肅然;年邁的老人眼含悲憫,仔細聆聽國王的每一句言辭;工廠里的工人、軍隊里的士兵、宮廷中的仆佣、國王的母親和兄長,都在國王的演講中聽到了澎湃的激情、不屈的精神、強大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人們欣然,這是偉大的演講。
影片對國王的描述,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為當眾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裡,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喬治六
世的勇氣、隱忍與堅持,在面對缺陷時體現出了獨有魅力與張力。一次次的掙扎與努力,自然而然又令人肅然起敬。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而且因為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終於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國王的演講》在一個普通和細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感動人心的力量不一定個來自於宏大的命題,國王的口吃,同樣能讓人思索良多。
;Ⅱ 勵志視頻的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勵志視頻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昨天,學校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為我們系的學生播放了有關山西省內各校學生勵志成長成才的主題視頻。結束後,我回想著這些勵志人的事跡,感覺受益很多!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許多坎坷,面臨許多壓力,經受許多考驗。面對前行路上的重重障礙,我們有著各自的選擇。有的勇往前,有的繞道而行,還有的畏懼退縮。
成長中,我們難免會有生病難受的時候。但面對病魔的時候,我們只能咬牙承受著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誰都幫不了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戰勝病魔,戰勝痛苦。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黑也會有盡頭、雨再大也會有停的時候,烏雲永遠遮不住燦爛的陽光!
正如來自介休一中的王思軒同學一樣,本來去北京是為因媽媽懷孕期間弟弟缺氧而可能導致腦癌去檢查看病的。沒想到自己卻檢查出了腦癌,這對於王思軒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噩耗!
幸運的是王思軒同學的腦癌被成功的切除了,而且恢復的也很好,並且可以正常的生活。其中最令我為之敬佩的是他在手術前一刻還在釋然的傻笑。他不是不害怕,而是他樂觀的生活態度。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為什麼不可以微笑面對呢?哭有什麼用,那隻會讓自己的親人更加的擔心!他樂觀的生活態度是我們所要用心學習的。
你來自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將要去何方。成長的路上充滿的了艱辛,但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方向,決定了自己的道路就該一路勇往直前,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們前行的步伐。一切的挫折只為磨礪最出色的你!
李莉麗,來自平魯區平魯職中的一名學生。她的面孔一出現我瞬間驚呆了,她居然是我的小學同學。原來勵志人就在我們的身邊。她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乖巧的,愛學習的,積極向上的女孩子。視頻中說初三時她不幸遭遇車禍,幸運的是沒有生命危險。但車禍導致的病痛不得不使即將參加中考的她曾倆次休學。雖然如此,但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夢。承受著病痛的她憑借著自己從小就有的毅力努力學習,最終圓了自己的求學夢!這個示例就在我的身邊,所以給我的啟發也著實深刻。
你的性格決定你的命運,你的責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經歷就是你的資本。我們常常抱怨沒有機會,機遇沒到。但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可以把握住它嗎?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張斌,來自山西中醫針灸推拿學院。高中時,因母親患病常年卧床無法行動,孝順的他立志報考中醫針灸推拿學院。每天他都比其他學生加倍的努力學習,最終如願考入該校。大學期間,他不忘初心,開始了自己的醫學之路。漸漸的他愛上了他的專業。在學校的每個角落時常看到一位手持課本,背誦課本知識的青年。沒錯,那就是他!他刻苦專研每一門所學學科,只為精益求精盡快的為自己的媽媽治好病痛!
當我看完以上三個人物事跡後,我發現了他們都有的共同特點,那就是認真,堅持。其中還有中北大學的韓麗媛,他們都是在認真的為自己的目標堅持努力奮斗。雖然他們的經歷有所不同,但他們在困難面前始終是披荊斬棘一路向前,不曾退縮。
對於生活,對於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由於遲遲沒有付諸行動,結果只能是淹沒在時光的沙粒中。而我們也只能是停留在計劃中,或許有朝一日我們反思,發現我們因缺乏行動而不了了之,那將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直青春,所有的夢都待我們去一個一個的實現!我們不該再蜷縮在溫暖的被窩里看著無聊的肥皂劇偶像劇而碌碌的度過這個神奇年齡!用我們的行動詮釋我們的夢想。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經拉開,就一定要精心的演出;既然腳步已經邁出,風雨坎坷也不能退縮;既然我們已經把夢想播種在此,就一定要堅持到勝利果實的成熟。奮斗吧,青年!
你永遠無法知曉你驚人的潛力,除非你堅持到底
——劉成福
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就像普通人的大腦開發利用率不到10%一樣,倘若你不在某一件具體的事物中拼盡全力,你將無法享受到你驚人的潛力帶來的震撼。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在堅持的過程中你將看到你的生命在放出迷人的光彩!
人們總說成功的人是少數的,因為偉大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觸而就的,大家也常常認為堅持是乏味而難以恆久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堅持下來的人往往是少數而孤獨的,然而,如果人們能在生活中更好地組建起團結的隊伍或是積極大方地給予身邊的人以贊美和鼓勵,如此,成功的路上將是大多數的精彩代替了孤獨和乏味。在堅持的'過程有時不只是讓人感到乏味或許還有更摧殘身心的疼痛,因此要堅持下去就必須得有豁出去的心態和對理想的持續渴望,種種因素匯聚的力量就是無窮毅力。
實際中,我們的身邊常常是缺乏鼓勵者的,當遇到積極鼓勵我們的人,我們應珍惜他人的鼓勵和期許並加倍努力,如若沒有鼓勵,我們也不能放棄心中美好的理想。就像這個勵志視頻中的主人翁布洛克,他曾感覺他的能力很一般,甚至認為他可能達不到教練要求的目的地,但他在挑戰的過程中始終不放棄,即使其身體承受著烈火炙烤般的劇痛,他也咬牙堅持著,如今在商界有這樣一位草根出身的傳奇人物。他早年曾創辦了一家翻譯公司,然而剛開始的階段他就因此嘗盡苦頭。
他創辦的公司長期虧損導致他不得不背著用來裝貨物的編織袋到集市批發少量的小商品然後拿到居民區進行走街串巷式的一家一家地推銷,這樣的過程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直到後公司開始盈利他才轉手於他人。在後期他又轉而創立一家小型的互聯網公司,在這個公司里,日常的辦工桌就是他家裡的傢具,其他辦公設備都是二手產品,公司的伙食就是家常小炒,公司的會議就是一幫合夥人擠在窄小的客廳里討論,在外人眼裡,這簡直是幾個瘋子在胡鬧,然而他們卻樂此不疲,一直堅持著為共同的理想而拼盡全力,最終這個草根創建的公司在美國上市並成了如今國內市值最高的公司,他也一度登上了大陸首富的位置,它曾在一次演講中講到:「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言下之意:夢想是需要堅持的,一旦實現了你將會享受到其帶來的無窮驚喜。因此,不甘平庸的人們怎能輕言放棄。
生活中各種成功的事例都在講述著堅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古有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而能堅持追求心中理想之人方為有志者。倘若沒有對美好稀有風景的渴望怎會有那美好的理想,而若沒有持之以恆之心,怎能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後欣賞到那無比迷人的風景。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懈地追求並實現理想,人類的進步需要勇者領航。不甘平庸者,定當有追求卓越之進取心和百折不撓之意志力。人生短短數十載,不在年富力強時博一番事業怎能於晚年安詳揮手告別,不充分利用富盈的精力專研事業,怎對得起幾十年消耗的社會資源,最起碼對不起自己委屈的內心。安分守己、靜享平凡等待著的生活便
是一汪盪不起半絲漣漪的死水,那黑暗陰沉的安靜怎能成為生命的歸宿。對堅持的質疑者或許會認為,人生需要享受,何必那般不要命地吃苦奮斗,只要生活還過得去,安安心心地過好每一天就是勝利,但這聽起來或許更多的是對困難的逃避和幾分心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安於現狀沒有憂患的生是短暫的生,只有在憂患中不斷進取、不斷突破才是實現安穩生活的長久之計。當然,這里所說的憂患不是患得患失誠惶誠恐的消極憂患,而是在安穩中保持對不穩定因素的持續探求和關注並堅持改進的積極挑戰,因而在生活中不能畏首畏尾地止步不前,必須得下定恆久拼搏的決心。在沒有拼盡全力之前,你永遠沒有質疑自身能力的充分理由,而在成功之前,你不能說你已是拼盡了全力,失敗了可以換個狀態再來,放棄只能說明你在困難面前已是可悲的俘虜。總之,你沒有理由不堅持追求並實你的現理想。
放棄定當前功盡棄、功虧於一簣,而堅持著總有收獲,希望的光芒永遠只照在堅持者的路上。你永遠無法知曉你驚人的潛力,除非你堅持到底;你永遠不會收獲生命的驚喜,除非你堅持到底;你永遠不能實現生命的意義;除非你堅持到底!
這個暑假,我觀看了一步勵志影片,名為《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家人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地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家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被主人公為夢想為生活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主人公開始是一個醫療機械推銷員。他所推銷的東西不容易賣出,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著,直到他賣出儀器。他的生活狀況並不好:不能按時交稅,也不能按時交不起房租和幼兒園的託管費。之後,他的妻子因為不能忍受過於貧窮,離家出走了。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他還是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依然對未來的充滿信心。經過他的努力,他得到在一家大公司的實習機會,最終他成功地成為這家公司的正式職員。幾年之後,他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十年後,他已是一位知名的金融投資家了。
他的故事使我深受啟發。讓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環境怎樣變化,我們都應該有股永不放棄的精神,應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當我們面對艱難困苦時,我們一定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因為這個信念會成為我們戰勝困難的動力。正是有了這個動力,我們才會不斷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就應該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學習中,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應是:即使這道題再難,我們也不應放棄,而是仔細地鑽研它,想辦法解決它,最終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去戰勝苦難。
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也應是如此。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就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它阻礙自己的前進的步伐,它就是想讓你放棄自己的夢想,可就是不能放棄,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實現夢想,也是成功的前提。我就要培養這種精神。這是我看《當幸福來敲門》後的最大的收獲。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看勵志視頻故事:
第一組畫面介紹的是一位叔叔的事跡。由於他失去了胳膊,就用嘴學練書法,正如他所寫的「天道酬勤」,他最終在書法藝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許多人喜歡他的作品,爭相購買。
第二組畫面描述的是一個小姐姐的故事,她的年紀還那麼小,就沒有了手,可是她的意志很堅強,居然用腳練出那麼工整的字來,比我的字漂亮多了。跟她比,我真的很慚愧:我有手有腳,還不如那個沒手的小姐姐用腳寫的好看呢。
第三組畫面講的是劉偉大哥哥,他連胳膊都沒有了,卻能用腳彈出那麼美妙動聽的樂曲來,而且他還考上了大學。
以上視頻中的主人公都身殘志堅,他們的肢體雖然不健全,有的沒了手,有的甚至連胳膊都沒有了,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各自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
回頭想想我們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和挫折就怨天尤人,畏縮不前……和他們相比,我們有著健全的身體,有著優越的學習環境,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在學習或做事情上,我們像他們一樣努力過嗎?用過哪怕他們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努力嗎?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們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在堅強的意志面前,還有什麼困難能嚇到我們呢?
石家莊市橋西區北杜小學三年級:孫海琳曼
Ⅲ 勵志電影觀後感500字
看完了《八佰》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拚。
在這場戰斗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打開一個口子。
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
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沖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
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
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拚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