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滅燈之災結局

電影滅燈之災結局

發布時間:2025-10-13 18:18:09

⑴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中和" 、"意境" 之美

     

      要說的這部電影,年紀差不多要和我一樣大了。我很喜歡,希望你們也是。

    ( 本文僅從美學出發,內有部分個人觀感,若有不同,請多包涵。)

          1991年,由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張藝謀導演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國際上屢獲嘉獎。有媒體評價道,《大紅燈籠高高掛》幾乎是張藝謀形式和內容結合得最好的電影之一部電影對東方專制主義的嘲諷入骨三分。

 

    「中和」,作為中國古代基本審美形態之一,正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中和的審美特徵首先是強調適度,感情的適中,要對情感的表達加以節制,若是如同洪流決堤一般奔瀉而出,實際上有時候反倒會適得其反。其次就是多樣性的統一,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氣氛,顯得更加的恰到好處。而中和最根本、最高層次上的特徵就是天人合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最高層次天人合一的特徵在這部影片中體現較少,但是前兩個特徵,尤其是第一個,卻有很多地方得以體現。

      這部影片通篇並沒有直接提及中國傳統封建思想這幾個字,卻在無時無刻,用鏡頭,用意象,用色彩不多不少剛剛好的告訴你,中國傳統封建思想的可怕之處。電影是個悲劇。悲涼到萬劫不復,毫無盡頭。但是,很節制,這其中大哭大笑般的情感宣洩式的表達在影片中幾乎沒有。

    接下來,我們從一開始看起。

   

     

        電影一開頭由鞏俐飾演的大學輟學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現實,卻不得不嫁入陳家做四姨太太,雖不情願,可由於繼母的狠心、現實的殘酷以及中國傳統婚姻制度的弊端,不得不做有錢人的姨太太。

    一個對頌蓮臉部特寫的、固定的長鏡頭,沒有多餘的動作,也沒有過多變化的表情,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繼母的幾句關鍵性對話,眼眶裡有淚水  卻一滴也沒留下來。一方面,為了刻畫頌蓮堅強硬氣的性格,雖然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卻又不得不像家族大家長制度低頭的這樣一個無奈卻又悲憤的心理狀態;但一方面,也正是因為有節制的情感表達與對話,讓觀眾更加投入到頌蓮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中去,也能引發觀眾的觀影興趣。

 

          像對於頌蓮繼母這樣的表現形式一樣,貫穿整部電影,至關重要的,就是陳家大家長    ——老爺

 

    整部電影具有特色的,這個算是其一了。

    電影對於整個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老爺連一個正面的鏡頭都沒有,更別說是近景、特寫了。就算和頌蓮對話,鏡頭也只拍頌蓮一個人。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整部電影看下來,你就壓根不知道老爺長什麼樣,只有背影、側影、遠景、以及對話時的聲音。這樣有節制的表現手法有點特別,卻剛剛好,很到位。

    老爺,一個在中國封建社會沒落時期,傳統家族制度中的大家長,帶動著整個家族的走向,決定著這個庭院里四個女人、僕人們的起起落落,也決定著他們的悲歡生死。而女人們,更像是他圈養在各個庭院里的手中玩物一樣。這種表現方式,看不到的老爺的臉,彷彿像是這部電影中從未提及的中國封建傳統思想一樣,就像是一雙無形的手,有形似無形的操縱著整個庭院中人們的生死。

     

    而對於頌蓮悲劇性的結局以及家族中其他人的悲劇,應該有很多的哭泣鏡頭,但是大多數都是像第一個鏡頭似的,無聲的哭泣更是傳神。

  比如新婚第一個晚上,老爺去三院之後,頌蓮舉起燈籠照亮自己的臉龐,音樂突然響起,以及上移的逐漸拉近的鏡頭,從鏡子中拍攝的臉,她沒有流淚,沒有說話,只是一用手蒙了下臉,在燈籠紅光的映襯下,更顯得幾分悲涼;

   

    在老僕人告知頌蓮,雁兒醫治無效死了的時候,她其實是有所動容的,但是她沒有流淚,只是聲音變得顫抖,之後便借酒用來消愁。甚至在最後當她知道 正是因為她醉酒後向二太太不小心捅出三太太的情事,才害的三太太被抬進死人屋強行上吊的。她也並沒有哭,也許是事情的突然,讓人來不及哭。

  當她在冰天雪地里打開門,親眼看到三太太被弔死的樣子,憤怒與瘋癲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整個結局的悲劇色彩更為濃厚。她一句話也沒說,瘋了一樣的把三太太的院子的燈籠、自己院子被封了的燈籠全部點亮之後,放著三太太唱的戲曲碟片,滿地的黑色燈套,滿屏的幽幽紅光……鏡頭從屋外的遠景逐漸推進,慢慢放大的傳統戲曲的音量,越來越快的鏘鏘鑼鼓聲,以及帶有殺人字眼的歌詞…更加彰顯出封建社會女人生死無奈的悲劇色彩。

    從門框看過去恰巧能看到屋內頌蓮在一片紅燈籠的紅光中端坐在那裡,她面無表情,沒有說話。整個畫面安靜簡單。卻更加凸顯出其中內含的戲劇沖突,以靜制動。 如此一來,內斂有節制的表現形式幾乎使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推向了高潮。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便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點燈、滅燈、封燈,以及哪院點燈哪院錘腳,哪院點菜等一系列到處都是儀式感的家族傳統。 

      沒有明說它們都代表了什麼,每晚夜暮降臨點燈之時,四個院的太太們與丫鬟們需候在自家院口,等待著老爺的選擇。白發蒼蒼的下人拎著大紅燈籠伴著鑼鼓配樂聲,一路快步,把燈籠立在誰院門口,哪院就侍寢。這一段沒有人說話,除了拎著燈籠走過來的下人,也沒有人動,放下燈籠之後,全程也只有管家的大喊的一聲「某院點燈!」

    一人歡喜,他人憂啊。這樣有節制的話語,有節制的表現方式,使觀眾整個注意力都放在了紅燈籠上,這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情緒的帶動。並且每每點燈時,耗時較長的一個一個點燈、掛燈的特寫鏡頭,沒有配樂,掛燈籠的聲響似乎也格外的響,響徹庭院。滅燈也是,長時間的特寫鏡頭,以及吹滅燈籠時候的巨大聲響,沒有人說話,也沒有配樂,顯得更加的清冷…甚至最後封燈時無聲的,給一個一個紅色燈籠套上黑色燈套的這樣一個過程,紅與黑的對比使得情感的表達剛剛好。

這樣一個有節製表達情感的表現方式,不多不少,帶著你自己的心情跟著庭院中的女人們一起,隨著點燈、滅燈、封燈的這一過程,起起落落,歡喜寞落。

      其實這里也體現了審美的另一個形態——「意境」,也就是情景交融。

    掛燈籠、滅燈籠、以及最後封燈籠的這一系列場景,與庭院中女人們因此產生的不同心境與喜悲相互交融,襯得紅燈籠的紅光更加刺眼,也使最後封燈時候的黑布看起來更顯沉重。同時使得女人們由此而不同的心情更加深邃。

    時空轉換  —— 同一個庭院,卻因為燈籠呈現出不同的樣子,從而寄予著不同的情感。時而點燈紅彤彤一片,時而滅燈灰濛蒙一片,以及最後的封燈黑壓壓的畫面,此地的情景與彼時的情景融合在了同一個意境之中,因為此時彼時的對比,更顯凄涼、更具有悲劇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

    再道頌蓮起初來到府上的時候,表情從一開始不明白,故事講到了中間,也有一些人把真相透露給她,但事實上這只不過是「掛燈」這個簡單的「儀式」對她的一個玩笑。當影片把幾個女人的爭斗化在在哪個院點燈的時候,女人間不多的對話尤其精彩,話中有話,譏諷、冷眼,不多不少,無疑不是導演對人物蒙昧無知與悲劇性格的有節制的一個展露。

      最後電影的結局處理,又是一個夏天,又是迎接新的姨太太進府,又是同一個鑼鼓齊鳴的歡快景象,長的相似的庭院,同樣的錘腳點燈,彷彿預示著下一個頌蓮的開始,又一段悲劇的來臨,以新來的五太太與下人之間的幾句對話,直接揭示頌蓮最後瘋了的結局。

   

          她,瘋了。

      電影最後結束時,頌蓮穿著剛嫁過來時穿的學生裝,梳著同樣的麻花辮,六神無主的在點著紅燈籠的庭院里走過來走過去,伴著中國傳統戲曲以及鑼鼓聲,鏡頭也是逐漸的推遠推高。頌蓮一個人好似在一個四處禁閉的圍牆高掛著紅燈籠的庭院里,天色一點一點暗下來,本來整個畫麵灰濛蒙一片冷的甚至發青,然而一排排紅燈籠的點綴乍眼的有點攝人心魄。隨著頌蓮的走動,畫面的銜接也是採用逐漸疊影的效果,一層層的你會覺得整個屏幕到處都是大紅色的燈籠,起起伏伏,層層疊疊,如幻如影,如醒如夢。

      電影同時也藉此諷刺了這個時間的中國封建社會制度。雖然處於末期,社會的各個角落依舊藏污納垢著這些頑固的封建殘余,看似奄奄一息,卻富有極大的生命力,或深或淺的殘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可憐之人。頌蓮因為點燈、滅燈、封燈這一傳統代表的這個封建傳統的一夫多妻制以及封建大家族制度,見過了像玩物般的女人的生死,想要反抗卻什麼也改變不了,最終慢慢妥協甚至後來也逐漸變成這封建制度中的一份子,越陷越深,最終走向瘋路的結局。 最後的畫面,頌蓮在這紅燈籠的包圍中走來走去,卻永遠也走不出去。然而故事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悲劇而結束,一切如故。就像中國封建家族制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悲劇而徹底結束。頌蓮其實就代表了其他有同等遭遇的女性,雖然已到末期,但仍然有此等悲劇找不到出口,讓人無可奈何的唏噓不已。

      景還是那個景,此頌蓮卻非彼頌蓮了。

        最後僅僅一個簡單的畫面,悠揚悲涼的配樂,固定鏡頭好似永遠封固了這一畫面。春夏秋冬,晴天雨雪,她永遠如幻影一般的留在了這個牢籠,白日黑夜。像狗像貓,似人似鬼。她不住的走來走去,好似是昨天,更像是永恆。她永遠走不出來,永遠無人救援。這樣的結局使得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更為濃厚,也極富意境之美,悲劇的情感與點燈庭院的景相互交融,不同的情與相同的景重疊在一起,時空彷彿交替回轉,頌蓮穿著學生裝,梳著麻花辮,獨身一個人,拎著行李走進了庭院,左顧右盼著。

 

    篇幅冗長,內容繁雜,感謝閱讀,若能引起一星興趣,半點歡喜,都是可貴。

⑵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霸王別姬》在說兩個京劇藝人半世紀的悲歡離合,實則在言中國人對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時代的轉換與人物命運的轉折緊密相聯,社會性與民族性緊密相聯,信仰與現實緊密相聯,陳凱歌說他要拍一個關於「迷戀與背叛」的故事,於是他拍了這樣一個「真虞姬、假霸王「的故事,人性的錯位與災難的重擊為影片羅致了多面和豐富的戲劇性。《霸王別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國文化歷史及人性、影像華麗、劇情細膩。影片用中國文化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及其藝人的生活,有著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狀態的表述,更通過幾十年的時事風雲,透射出一股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考。片中人物的人生經歷猶如「戲夢人生」。《霸王別姬》兼具史詩格局與文化內涵,在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

閱讀全文

與電影滅燈之災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電影截圖有文字圖片 瀏覽:237
沖上雲霄電影粵語吉吉 瀏覽:24
可以看網路電影的網站 瀏覽:708
電影愛情贖罪 瀏覽:458
小王完整版電影 瀏覽:984
泰坦尼克號電影插曲英文歌 瀏覽:937
大學生對禁獵區這部電影觀後感 瀏覽:90
叢林海盜電影大全 瀏覽:941
哪些網站可以看到電影 瀏覽:531
英文電影說的慢的 瀏覽:959
搜狗的名字出自哪部電影 瀏覽:435
漫威系列電影觀後感英文 瀏覽:691
周星馳電影師承 瀏覽:569
詭嫿狐電影演員表 瀏覽:941
那些電影演員身材 瀏覽:196
看了半條被子電影寫觀後感 瀏覽:724
黎明電影哪一部最好 瀏覽:922
電影天堂官方網站是多少 瀏覽:687
哈利波特6英文版電影下載 瀏覽:341
東京新人導演電影節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