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劇男主人公眼睛被壞人用石灰迷瞎眼睛簡介在八十年代農村放過的老電影
越劇電影花燭淚》簡介:
黃善婆(屠笑飛飾)之子黃金龍(劉關根飾)趁洪水災打撈錢財,占為已有,在滾滾的濁浪中一連三篙,將落水呼救的女子白玉鳳(李勇勇飾)打入曹娥江中,奪其珠寶而歸。玉鳳被漁夫江郎(張志明飾)救起,義結兄妹。江郎將玉鳳送至婆家完婚。
洞房之中,玉鳳發現新郎竟是江上謀財害命的仇人黃金龍,恨不欲生。婆婆黃善婆是個口念彌陀心似蛇蠍的偽善者,在對玉鳳關懷備至的同時,母子勾結,燒毀見義勇為的江郎草棚,並用石灰瞎其雙眼,丫環茴香也被葯啞,並欲將玉鳳折磨致死。黃善婆六十壽誕之日,在前來送匾的御史(陳明水飾)面前,江郎唱道情控訴,玉鳳遞狀紙悲鳴,當眾揭露了黃氏母子的真面目,御史明察秋毫,將其正法,還百姓一個公道。
②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③ 有一部老電影裡面有個鯉魚精帶戲劇的
越劇追魚?《追魚》是中國1959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越劇膠片電影,由應雲衛執導,王文娟、徐玉蘭等主演。
書生張珍與丞相之女牡丹有婚約,後因父母相繼去世,便投奔相府。丞相見他無錢無勢,表面命他暫居在後花園碧波潭畔的草廬中讀書,心裡卻想找機會悔婚。
張珍心情苦悶,經常獨自走到潭邊哀嘆心事,潭中鯉魚精愛慕張珍的善良淳樸,遂變成牡丹的模樣到書房與他相會,二人情意投合。[1]
一日,張珍遇到真牡丹,呼牡丹「娘子」,丞相斥其傷風敗俗,將他趕出相府。鯉魚出府去追,丞相撞見,誤以為女兒要與張珍私奔,便將他們抓回府中。
兩個牡丹一時真偽難辨,丞相請包公來公斷,鯉魚精請出龜精變作包公亦出現在相府。在假包公巧妙暗示下,真包公得悉真情,為成全二人推辭不問,二人趁機逃走。
但丞相不肯罷休,又奏明聖上請張天師調來天兵天將追趕,鯉魚精將身世告之張珍,張珍不以為怪,反而更加看重這份真情。
關鍵時刻,觀音現身,願度鯉魚精修煉成仙,但鯉魚精不願成仙,轉為凡人與張珍結成夫妻。
④ 越劇老電影有哪些
【三看御妹】
【盤夫索夫】
【雲中落綉鞋】
【血染深宮】
【紅絲錯】
【碧玉簪】
【紅樓夢】
【五女拜壽】
【劈山救母】
【柳毅傳書】
⑤ 找一部老電影
導 演:徐偉傑
編 劇:顧頌恩
主 演:方雪雯 顏佳 江瑤 何炯華
上 映:1999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類 型:劇情片
紅絲錯 (1999)故事梗概
章員外膝下有兩位千金,大小姐榴月沉靜理性,知書達禮,二小姐榴花活潑率直,不拘禮法。榴月十九歲那年,章員外要為她擇婿。官宦人家的薛父認定兒子薛春林與榴月八字相合、門當戶對,因此要求薛春林在金榜題名之日迎娶佳人。但大小姐榴月與府中的私墊先生張秋人早已互生情愫,只是兩人礙於臉面,誰也沒有挑破。二小姐榴花熱心熱腸,有心成全姐姐與張先生的好事,因而 夜闖書房,欲令薛春林知難而退。誰知兩人一見鍾情,薛春林又將榴花誤認為是榴月,兩人共度春宵。此後薛上京趕考,榴花在家中發現已懷有身孕,於是章府上下大亂。因榴花執意不肯說出冤家是誰,含糊其辭之下令榴月誤以為張秋人就是禍端。張先生辯解無效,又恐章員外暴怒之下對榴花施以家法,只得 背上這只黑鍋,將榴花帶回家中,兩人做起了名義上的夫妻。一年後,榴花產下一子,薛春林也高中還鄉,興沖沖回來迎娶大小姐過門。章員外面對新任縣令的女婿,余怒未消,將張秋人告上公堂,榴花緊隨而至,薛春林終於發現意中人是花非月,而孩子姓薛非張。章員外為免家醜外揚,令兩對新人一起拜堂,但嘴上仍堅持薛春林與榴月成親。章夫人暗中調包,交換新娘,薛父自認算錯,再解八字,終於皆大歡喜,合家喜慶。錯,錯,錯,錯是對,對是錯,錯中有對,對中有錯,好一個有情有義的紅絲錯。
越劇古裝劇,顧頌恩1989年編劇。
寫學館教師張秋人和學生章榴月暗中相愛,章父欲將榴月許配官家之子薛春林。定親之夜,榴月胞妹榴花,為解姐姐苦衷,夜闖薛春林書房,意欲告知真情。不料春林誤當榴月來訪,兩人情意相投,不覺酒後成歡,致使榴花懷孕。三月後事發,章母嚴辭相逼,榴花有苦難告。張秋人為救榴花代人受過,安排榴花遠避山村,產下一子。不久,薛春林秋闈中試,返鄉為官,受章父之命抓拿張秋人,以挾女私奔論罪,榴花上堂遂使真相大白,張秋人冤案昭雪。章父迫於無奈,令兩對夫婦同行婚禮,但執意要將榴月許配春林,榴花嫁於秋人。兩對戀人苦求無效,被逼拜堂。誰知洞房之夜,挑開紅巾,發覺錯系的紅絲已被巧妙重系。
1989年由浙江嘉興越劇團首演。導演魏克玉,作曲顧家華,舞美設計陳曙光。何曉玲飾張秋人,呂惠娟飾薛春林,殷躍華飾章榴月,郝利民飾章榴花。在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中獲劇本一等獎。後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導演楊小青、魏克玉,作曲胡夢橋、顧達昌,舞美設計羅志摩,藝術指導金寶花。1990年由浙江越劇院電視部拍攝成越劇電視劇。導演張蓉樺、江濤,攝影鄭紀民。1991年由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錄像帶、1997年出版發行VCD。1995年獲文化部第五屆「文華新劇目獎」,主演方雪雯飾張秋人獲「文華表演獎」。江瑤飾薛春林,何賽飛、顏佳、周美姣、何炯華先後飾演章榴花、章榴月。1994年獲第八屆「華東田漢戲劇獎」。 1999年由浙江省電影公司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拍攝越劇藝術片。由徐偉傑導演、童牛副導演。方雪雯、江瑤、顏佳、何炯華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