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級學生觀看小王子電影觀後感
《小王子》,這是一個憂傷而神秘的童話,世人眾說紛紜,我卻看不懂那些太過於深奧的道理。我只能悄悄地跟著小王子的腳步,去探索他內心那個純潔無暇的世界。
人生路漫漫,我們一直在成長。而在成長過程中最難得的,就是保持一顆始終不變的心。不會忘了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成長的,正如小王子一樣,不會忘了那五十三分鍾是應該用來干什麼的。他,小王子,始終有一顆純潔的童心,他認為肉眼看不見事物的本質,只有用心靈才能洞察一切。他,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仙童。
難道為了忘記自己有酗酒的壞習慣而拚命喝酒的人就是長大了嗎?不,不是的。這不是真正的長大,這只是自欺欺人,這只是為了生活而長大的人,他們早已忘記了原來的自己,而深深迷醉於這個虛偽的世界。飛行員說:「他們會認為一棟值兩萬法郎的房子很漂亮,卻想像不到用玫瑰色紅磚蓋的漂亮房子,窗邊長滿天竺葵,鴿子在那個屋頂上棲息。」
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童年,但我們可以始終保留著一顆純真的心,盡情地去享受生活的饋贈,不管你多大年齡,時刻擁有著一份美好的心情。我們沒有權利去改變別人對虛假浮華的社會的沉醉,卻可以改變自己,不被外表所蒙蔽,始終保留著對最初的夢想的信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要忘記最初的意願,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2.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260字
小王子電影觀後感
在聽說一個好萊塢導演要拍攝《小王子》的時候,我想所有法國人的心情一定是崩潰的,他們的擔心和中國觀眾關於改編西遊記的擔心是一樣的:毀童年!更何況拍攝《小王子》這樣的經典,本來就是極不討好的,通常都會被評論虐成狗。
結果卻是:所有觀眾都被電影感動到哭成狗。這應該是今年收獲全世界最多淚水的動畫電影了。
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放映結束時,近兩千名觀眾和媒體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長時間鼓掌向影片主創致敬,在戛納為影片鼓掌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最經典標志,你可以出錢買任何東西,但是買不到戛納的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讓到場的導演馬克奧斯朋等人也情不自禁落淚。
故事其實很簡單,甚至是很老套,也絕對不是原書的電影版,而是由一老一少的友誼帶出了小王子的故事。當電影開始的時候,原書中那個飛行員已經老了,有一天,鄰居家那個「學霸」小女孩兒收到了一架有小王子插畫原稿的紙飛機,老人對女孩兒說起年輕時在撒哈拉見到過小王子的故事。童話就似如歌行板般地鋪展開來。
很多人把電影中原創的故事看作改編, 而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改編,不如說是電影導演為原著書寫了一段續篇,然後再把原著和續篇一起拍出來,於是原著與續篇之中就產生了一種類似緣起緣滅一樣的互文關系,從而將觀眾帶入老飛行員的視野里,在看電影的這一刻,我們就是那個回到平庸世界裡的老人,哪怕拼盡最後的力氣,也想回到小王子的沙漠里,再看一眼小王子。
在將這個透著法式哲思的雋永童話進行改編時,馬克奧斯朋最聰明之處在於,把書本來的故事作為戲中戲,以折紙靜態動畫表現出來,並且最大限度地剋制了美式煽情的簡單粗暴,同時又很好地將夢工廠和皮克斯的視覺風格和敘事方式放進了故事。
我們不難在這部法國動畫中看到經典的皮克斯動畫風格——在一部電影中講兩個故事:一個給孩子,一個給大人。給孩子的那個一目瞭然,是一個講述一老一少尋找小王子的故事。而給大人的那個則充滿無奈、心酸和感動的交雜,那是講給已經多多少少明白什麼是庸庸碌碌什麼是絕望人生的大人們聽的。在小女孩的故事線里,色調溫暖故事討喜,充滿對白與詼諧;而在小王子的部分,色調偏冷,故事溫暖中帶有感傷,色調充滿原著繪本版的感覺,分明是饋贈給大人們的童話。
從電影改編上來說,馬克奧斯朋已經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拍攝小王子最難的從來不是講完這個簡單的故事,而是拍出原著如此溫暖明媚卻又如此憂傷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電影能夠把原著的這份感覺拍出一半,也必定是全世界最感人的電影。
《小王子》做到了。
3.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
簡單寫一下觀後感。整場看下來,小王子的戲份比想像中少,故事的主線換成了老飛行員和小女孩,稍顯遺憾,但仍然精彩。最有感觸的是1.小女孩被媽媽批評時提起了爸爸:你現在和他一樣,只有工作……2.在聽老飛行員講了小王子最後的結局時,小女孩那失望傷心進而憤怒的情景。3.結局,當小王子終於回到B612星球時,玫瑰卻因為沒有人照料而枯萎。小王子沒有流淚,他說,我能看到她。
另外,小女孩的媽媽為了能讓女兒上個好學校,買下了因為旁邊有一棟破舊房子才降價處理的學區房,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簡直一模一樣,家長們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只是為了能買到好的學區房。更為諷刺的是,當小女孩為了找到小王子,來到成人們的星球時,曾經「自認為主宰著整個星球」的國王變成了一個開電梯的人,唯一沒變的是他依然認為自己是主宰一切的國王。那個自大的人卻為了金錢利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狗腿子。而曾經純真勇敢的小王子也被成人們成功洗腦,失去了自我。只有那個「數星星的人」看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錢有勢,財大氣粗,為所欲為。我不禁苦笑:看來還是金錢比較有用,這正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
關於配音,黃渤堪稱無懈可擊,無論是中年時期還是老年時期的飛行員都可以說是完美的。小女孩的配音_多多,在影片中作為主角有大量的台詞,這對只有八歲的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雖然有個別地方吐字不是很清晰,但也算是難能可貴了。故事中另一個主角小王子,
4. 《小王子》電影觀後感2016版
昨天去看了電影《小王子》,作為電影來說它很成功,正如各大網站的評分那樣,電影相當好看。但是作為名著《小王子》的改編電影,我還是想發表一下我的意見。
我們進入電影院時稍晚了一些,電影已經開始了,那個短發的學霸少女緊張的站在那裡,後面一連串的事件發生讓我感覺像是走錯了片場,直到那個飛行員老頭將小王子的紙條飛到小姑娘的房間我才意識到這真的是電影《小王子》,前面漫長而與原著毫無關系的開頭讓我感到了一絲奇怪。
作為小說改電影中最核心的內容,原著中的折紙動畫的那部分做的十分精細,所有人物的折紙樣貌都十分的精緻,讓人感受到和3D動畫不一樣的美感,精美的畫面、好聽的音樂,緩慢的敘述故事過程讓人相當的享受。
但是滿滿一本書的內容讓電影在不到三十分鍾里全部概括完成。包括其中小王子與飛行員的相遇,為了玫瑰奉獻的經過,在其他幾個星球的遭遇,書中作為精華為了建立羈絆和狐狸的對話以及小王子與蛇做交易離開地球的部分,都大幅度減少,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完全感受不到原著的魅力,反而像是突兀的加進去的一樣。
電影《小王子》反而像是在一個新的故事中加入了小王子的故事。新的故事在後半段的講述中變成了一個黑童話,相對於前半段的童話,在後半段的現實中,高傲的國王是個電梯駕駛員、喜愛脫帽的自大狂是警察,數學家則成為了壓迫剝削人民的代表者商人。而童話中的主角,那個失落的、憂郁的小王子成為了一個麻木的懦弱的「王子先生」,老師強硬的拉住小姑娘讓她讀書讓她成長的方式,無不讓人感受到現實的殘忍,大人的冷酷。
宣傳上說的「小孩笑成馬,大人虐成狗」應該說的是大部分人吧,但是我想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扭曲了我們心中的小王子,那個文藝而又憂郁的少年,或許看過電影的人會無法明白小說中那個小王子的帥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