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部電影,大約是2001年的,可能是法語片,講的是在大約越南抗擊法國人大約是1950年代的時候的事情,
《殺戮奠邊府》
法國
故事描述法國失去越南的奠邊府戰役的最後54天,這部罕見的法越戰爭影片並不像好萊塢戰爭片一樣突出英雄主義,卻將視角放在民族融合的問題上。由法國人、北非人、土著人和越南少數民族組成的法軍對敵情毫不知曉,戰爭目的為何也不清楚,但也沒有軍內的猜忌和爭斗,只有盲目行動,但敵人卻不知在何處襲擊
Ⅱ 一部歐洲電影,印象中可能是法國的,應該是90年代到0幾年之間的電影,記不得叫什麼名字了
法國電影《替身演員》 La doublure (2006)
Ⅲ 有個電影,裡面有個傻子 他腦袋中彈,只記得自己是法國人,當時是二
好像是
《光輝歲月》(1985)
法國
二戰期間,一支德國部隊開進了一個叫做聖勞倫斯的法國小村莊,被高度近視的神父誤認為是美軍。正當村民們敲鑼打鼓,夾道歡迎時,德軍的出現讓他們十分尷尬。德軍進駐小村莊,村民們不願幫助德國人,他們藏起食物,並不斷的給德軍添亂,笑料百出········
Ⅳ 為什麼電影誕生於法國
電影的發明,是早期電影史中非常重要的一章,過程極為復雜。電影是十九世紀後半期科技大爆炸的產物之一,當時一起被發明的還有電燈、電話、留聲機、汽車、飛機等等對我們今天影響深遠的東西。科學家早就希望能有一種手段來記錄運動,這是發明電影的動機所在,許多科學家為此展開了努力,並且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當時這就像一場競爭激烈的接力賽跑一樣,所以電影其實不存在單一的發明國家和發明者。當時至少有四個國家,在活動影像的技術領域具備最前沿的實力,分別是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後人把電影的發明歸功於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其餘幾個國家的人,並非完全服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電影發明先驅。這就涉及到對電影的定義,因為電影的發明是一個過程,它同時在光化學領域、材料學領域、機械製造領域的要求都非常高,包括了攝影機的發明、軟膠片的發明、公眾放映的實行等多個關鍵步驟,所以發明電影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某個人可以單獨辦到的,盧米埃爾兄弟只是被認為完成了臨門一腳,但前面的許多准備步驟,實際上是由多國科學家、發明家和工程師一起實現的。如果說科學家把發明電影當成一項科學研究,那麼同時也有產業家把它視為商業活動,這在電影剛發明的時候便是如此了。愛迪生早早就用電影視鏡來賺錢,而盧米埃爾家裡是工廠主,他們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也是收費的,這都說明電影的出現,還需要一定的產業准備。當技術和產業各方面都准備到位了,電影才算是被正式「發明」出來,盧米埃爾兄弟是那個被今天多數人記住的接生婆,不過我們也不應忘記這個孩子實際上有數不清的父親和母親。
Ⅳ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電影。這是我在2006年的時候在CCTV6上看到的一片電影,是法國的,關於孩子與母親的故事,
媽媽市場
三個孩子對媽媽一直不滿,媽媽太嚴格了,媽媽太嘮叨了,媽媽太無趣了,媽媽太不了解他們的需要了。天哪,換一個媽媽該多好呀。
這時,老神仙告訴孩子們,在這個城市的某處,有一個媽媽市場,他們可以到那兒任選一位母親。這可真是個天大的利好消息!三個孩子激動壞了,他們每人得到一個金幣,每人都有機會選一次媽媽。
女孩一進市場,就選中了一個優雅的母親,她很漂亮,濃妝艷抹,珠光寶氣。在小姑娘眼中,這樣的女人就是仙女,她真想像她一樣完美。可這位母親回家後,卻諸事不管,只顧吃喝打扮,只想聚會舞會。唉,這樣下去還得了,換!
第二次輪到二公子選了,他挑中了一個運動型母親,他認為這位好媽媽一定會陪他們玩野營游戲、踢足球、玩壘球。果真如此,這位媽媽成天把他們當上等兵一樣訓練,而且要求嚴格,三個孩子苦不堪言。沒辦法了,再換一個吧。
小兒子原本想挑甜點師,想想要是變成肥豬就不好了,於是就挑中了馬戲團媽媽,多好呀,沒事就在家玩空中飛人。結果,家裡成了馬戲排練場,一群雜技演員在家鬧哄哄,只好把這位媽媽趕出家門。這下可好了,沒有媽媽了,金幣也用完了,也不能再挑一位了。重要的是,誰也沒有親媽媽好呀。
終於有一天,媽媽奇跡般地回家了,她完全不知道媽媽市場的事,但孩子們一下子對她親近了許多,太令人開心了。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茜茜·斯派塞克的個人演技秀,所有媽媽包括親媽都由她一個人扮演,真不愧是奧斯卡影後!
Ⅵ 曾經看過一個電影,好像是法國的。講的是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從小就認識,他們互相讓對方做一件實
法國電影《兩小無猜》
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2&word=%C1%BD%D0%A1%CE%DE%B2%C2%20%B7%A8%B9%FA&fbl=1024
Ⅶ 跪求一部電影,好像是法國的。
找到了,叫情場世界波
《情場世界波》(法國)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30日 13:16 來源:
編劇:阿圖斯·德·彭格爾
導演:阿圖斯·德·彭格爾
主演:阿圖斯·德·彭格爾
格雷古瓦赫·穆蘭彷彿天生就被足球詛咒了一樣,剛剛來到這個人世,望子成龍的父母就因為爭論將來小穆蘭要成為足球運動員還是醫生而大打出手,結果不幸雙雙意外墜樓身亡。小穆蘭的倒霉日子從此便開始了……
少年時期的穆蘭對舞蹈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撫養他的爺爺奶奶卻堅決地打消了他要求學習舞蹈的夢想,命令他像其他孩子一樣去踢球。於是天生就對足球一點兒也沒興趣的穆蘭只能每天垂頭喪氣地來到足球場打發時間。唯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球場邊上,穆蘭和一個可愛的金發小女孩一見鍾情,然而一切美好的事情都還沒來得及開始,倒霉的足球就再一次打破了他的美夢。
25年後,平庸的穆蘭成了一個地位低微的保險文員,球場邊上那個可愛的金發小女孩始終是他心底的一個缺口,所以穆蘭仍然未婚。然而,令穆蘭始料不及的是,這種平淡卻也安逸的生活卻被一隻昆蟲打破了——年邁的奶奶天天都在打蒼蠅,因為蒼蠅曾經害得她的老公噎死,這天發生了不測,奶奶被打蒼蠅時碰倒的櫃子壓死了……
穆蘭無法接受這種事實,決定自殺,然後也許是命運的捉弄,他沒有死成,於是穆蘭決定前往巴黎,開始新的生活……
在巴黎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裡,穆蘭每天仍然百無聊賴地穿梭在忙忙碌碌的人海中做著他的保險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穆蘭無意間發現了公司對面樓上一位美麗的舞蹈老師,並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她,從此夜不能寐,每天來到女老師常去的餐廳和她遙遙相對,幻想著和女教師一起翩翩起舞……
在餐廳里默默的觀察了9天以後,穆蘭決定採取行動,他想出了一個自認為聰明絕頂的主意:偷走了女教師的錢包,然後給她打電話,聲稱揀到了她的錢包,約好第二天見面還給她,以此發展兩人的感情……客觀的說,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可是誰讓穆蘭和足球誓不兩立呢?原本天衣無縫的計劃卻因為第二天開幕的法國杯足球決賽變得完全失去了控制,穆蘭再度陷入了絕望……
精彩視點:
本片是法國著名的演員艾特·迪·彭吉雲(Artus de Penguern)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影片片長兩小時四十一分,雖然有些長,但是該片節奏明快緊湊,懸念環環相扣, 情節峰迴路轉。處處都有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情節轉換,雖荒誕而誇張,但又妙不可言,充滿了奇思妙想的智慧,讓人大笑不止之餘,不由得深為嘆服!
艾特·迪·彭吉雲早先曾在影片《天使艾美麗》里扮演那個在雙磨坊酒吧出現的失意作家,因此就風格而言,本片酷似男版的《天使艾美麗》。片中不少橋段都是對經典電影或者名人的效仿,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Ⅷ 電影[扁她 她是法國人]的男主角是誰啊
Trent Ford特倫特·福特
特倫特·福特的母親是英國空姐,父親是美國海軍的試飛員,兩人在科威特相遇。雖然出生在美國,但他十歲起便同母親搬回英國居住,後曾在劍橋大學拿到英文文學學位。他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是克爾斯騰鄧斯特的《深深地》,之後在羅伯特·奧特曼的群戲片《高斯福庄園》中短暫出場,扮演一位男侍,02年和派珀·佩拉博合作了《賞她一巴掌》,另外由於在《白宮群英》第四季中出演一位法國帥哥而為更多人認識。03年他和曼迪摩爾合作《千頭萬緒》,06年出演了喬恩沃伊特領銜的《九月黎明》,一部展現山地草場屠殺事件的歷史影片。有幸看過他戲份較多的不知名作品的人自不必說,即時是在邁克爾貝《逃出克隆島》中的短暫亮相出眾外形也能讓他瞬間抓住人們的視線。
特倫特·福特還是一位T台模特,曾和女星斯嘉麗·約翰遜一起拍攝過Calvin Klein香水的廣告。他也是熱門青春魔幻小說《晨光》系列的作者梅耶心目中在大銀幕上演繹Jasper Hale一角的最佳人選,但這個角色最終給了更年輕的傑克遜·拉斯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