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後一課中「使出全身力氣」寫下「法蘭西萬歲」什麼意思
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寫出了「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凝結了他的愛國深情,包含著他對祖國語言深切的愛。表達了法國人民必勝的信念。這也是法國人民的心聲。
Ⅱ <<最後一課>>賞析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九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燒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小說,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小弗郎士和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展現了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精神以及崇高的品質。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師和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本文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常被選為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中國也有譯文。
Ⅲ 電影《最後一課》里譚千秋講的歌德的名言是那一句急!!!
譚千秋:「你們要堅持!記住我的話!如果老師有什麼意外,這權當老師給你們上的最後一課吧!」
歌德:「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Ⅳ 《最後一課》讀後感 600字 在線等
讀了《最後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什麼!或許,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戰爭能讓一個人瞬間成長。但我想,誰都不喜歡這種」成長「方式吧!?
普法戰爭暴發後,從白發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樣地愛國!這,使我感動。
我不盡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也是如此,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但是戰爭對人民的損害卻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可惡的侵略者,該死的戰爭狂,無恥的叛國賊,他們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親父母,更對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覺得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麼,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當法國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侵佔,最後一堂法語課便顯得格外重要。「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國的法國國民心聲。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望採納~~!!
Ⅳ 法國名著最後一課的摘抄
最後一課」。據了解,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讀者,通過《最後一課》,了解到「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的語言」,懂得了「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時,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著自己的語言,就好像掌握了打開監獄的鑰匙」。法國在線整理法漢對照內容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Ce matin-là, j』étais très en retard pour aller à l』école, et j』avais grand-peur d』être grondé, d』autant que M. Hamel nous avait dit qu』il nous interrogerait sur les participes, et je n』en savais pas le premier mot. Un moment, l』idée me vint de manquer la classe et de prendre ma course à travers champs. Le temps était si chaud, si clair ! On entendait les merles siffler à la lisière bois, et dans le pré Rippert, derrière la scierie, les Prussiens qui faisaient l』exercice. Tout cela me tentait bien plus que la règle des participes ; mais j』eus la force de résister, et je courus bien vite vers l』école.
那天早晨,我去上學,去得非常晚,我好害怕被責罵,特別是,阿麥爾先生跟我們說過,他要考一考分詞規則,而我連頭一個字都不會。這時,在我的頭腦里冒 出了逃學、去田野跑一跑的念頭。天氣是那麼暖和,那麼晴朗!我聽見烏鴉在小樹林邊鳴叫,普魯士人正在鋸木廠後面的里貝爾草地上操練。所有這一切都比分詞規 則更吸引我,但我還是頂住了誘惑,加快腳步向學校方向跑去。
En passant devant la mairie, je vis qu』il y avait monde arrêté près petit grillage aux affiches. Depuis deux ans, c』est de là que nous sont venues toutes les mauvaises nouvelles, les batailles peres, les réquisitions, les ordres de la commandature ; et je pensai sans m』arrêter : ? Qu』est-ce qu』il y a encore ? ?. Alors comme je traversais la place en courant, le forgeron Watcher, qui était là avec son apprenti en train de lire l』affiche, me cria : Ne te dépêche pas tant, petit ; tu y arriveras toujours assez t?t, à ton école !Je crus qu』il se moquait de moi, et j』entrai tout essoufflé dans la petite cour de M. Hamel.
從村政府門前經過的時候,我看見許多人站在小布告欄前。這兩年來,所有的壞消息,諸如吃敗仗啦,徵兵征物啦,還有普魯士佔領軍司令部發布的命令啦,都是從那裡來的。我邊跑邊想:「又有什麼事嗎?」當我跑著穿過廣場的時候,正在布告欄前和徒弟一起看布告的瓦克特爾鐵匠朝我高喊:「小傢伙,不用趕得那麼急;你去得再晚也不會遲到的!」我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便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阿麥爾先生的小教室。
D』ordinaire, au commencement de la classe, il se faisait un grand tapage qu』on entendait jusque dans la rue, les pupitres ouverts, fermés, les le?ons qu』on répétait très haut tous ensemble en se bouchant les oreilles pour mieux apprendre, et la grosse règle ma?tre qui tapait sur les tables : ? Un peu de silence ! ?. Je comptais sur tout ce train pour gagner mon banc sans être vu ; mais, justement, ce jour-là, tout était tranquille, comme un matin de dimanche. Par la fenêtre ouverte, je voyais mes camarades déjà rangés à leurs places, et M. Hamel, qui passait et repassait avec la terrible règle en fer sous le bras. Il fallut ouvrir la porte et entrer au milieu de ce grand calme. Vous pensez si j』étais rouge et si j』avais peur ! Eh bien ! Non. M. Hamel me regarda sans colère et me dit très doucement : Va vite à ta place, mon petit Franz ; nous allions commencer sans toi.
往常,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是一片亂哄哄的嘈雜聲,斜面課桌的開關聲,同學們一起捂住耳朵高聲背誦課文的聲音,街上都聽得見。先生的大戒尺敲打著課桌:「安靜一點!」我打算趁這片嘈雜聲,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這一天不同於往常,一切都很安靜,就像是星期天的早晨。透過敞開的窗戶,我看見同學們已經整整齊 齊地坐在他們的座上,阿麥爾先生腋下夾著那把可怕的鐵戒尺,來回地踱著步子。必須推開教室門,在這一片靜謐中走進教室。你們想一想,當時我是多麼尷尬,多 么害怕!可是,沒有。阿麥爾先生看著我,沒有生氣,而是非常溫和地對我說:「快點回到座位上,我的小弗朗茨;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了。」
J』enjam le banc et je m』assis tout de suite à mon pupitre. Alors seulement, un peu remis de ma frayeur, je remarquai que notre ma?tre avait sa belle redingote verte, son jabot plissé fin et la culotte de soie noire brodée qu』il ne mettait que les jours d』inspection ou de distribution de prix. Du reste, toute la classe avait quelque chose d』extraordinaire et de solennel. Mais ce qui me surprit le plus, ce fut de voir au fond de la salle, sur les bancs qui restaient vides d』habitude, des gens village assis et silencieux comme nous : le vieux Hauset avec son tricorne ; l』ancien maire ; l』ancien facteur ; et puis d』autres personnes encore. Tout ce monde-là paraissait triste ; et Hauset avait apporté un vieil abécédaire mangé aux bords qu』il tenait grand ouvert sur ses genoux, avec ses grosses lunettes posées en travers des pages.
我跨過凳子,馬上坐到座位上。我從驚慌中稍稍定下神來,這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穿著他那件漂亮的綠色常禮服,領口系著折迭得很精緻的領結,頭上戴著那 頂刺綉的黑綢小圓帽,這套裝束,只有在上頭派人來學校視察或學校發獎時他才穿戴的。此外,整個教室也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庄嚴的氣氛。但是,最使我吃驚的是, 看到教室面,那些平常空著的凳子上,坐著一些跟我們一樣默不作聲的村裡的人,有頭戴三角帽的奧澤爾老人,有前任鎮長,有以前的郵遞員,另外還有其他人。所 有這些人都顯得很憂傷;奧澤爾老人還帶了一本邊角都已破損的舊識字課本,攤放在膝頭上,課本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
Pendant que je m』étonnais de tout cela, M. Hamel était monté dans sa chaire, et de la même voix douce et grave dont il m』avait re?u, il nous dit : Mes enfants, c』est la dernière fois que je vous fais la classe. L』ordre est venu de Berlin de ne plus enseigner que l』allemand dans les écoles de l』Alsace et de la Lorraine. Le nouveau ma?tre arrive demain. Aujourd』hui, c』est votre dernière le?on de fran?ais. Je vous prie d』être bien attentifs.
正當我對這一切感到驚詫莫名時,阿麥爾先生在椅子上坐下,用剛才對我說話的那種既溫和又莊重的聲音,對我們說道:「孩子們,我這是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 了。柏林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①兩省的學校只准教德語…新的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請你們專心聽講。」
Ⅵ 《最後一課》
我學過。。
那天早晨上學,我去得很晚,心裡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況且他說過要問我們分詞,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
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敗仗啦,征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裡思量:「又出了什麼事啦?」
鐵匠華希特帶著他的徒弟也擠在那裡看布告,他看見我在廣場上跑過,就向我喊:「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開玩笑,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還有老師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我本來打算趁那一陣喧鬧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靜靜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樣。我從開著的窗子望進去,看見同學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韓麥爾先生呢,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戒尺。我只好推開門,當著大家的面走過靜悄悄的教室、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臉多麼紅,心多麼慌!
可是一點兒也沒有什麼。韓麥爾先生見了我,很溫和地說:「快坐好,小弗郎士,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不等你了。」
我一縱身跨過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綉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後邊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其中有郝叟老頭兒,戴著他那頂三角帽,有從前的鎮長,從前的郵遞員,還有些旁的人。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郝叟還帶著一本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他把書翻開,攤在膝頭上,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
我看見這些情形,正在詫異,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了這幾句話,心裡萬分難過。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憐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這最後一課!現在我明白了,鎮上那些老年人為什麼來坐在教室里。這好像告訴我,他們也懊悔當初沒常到學校里來。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誠的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我正想著這些的時候,忽然聽見老師叫我的名字。輪到我背書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從頭到尾說出來,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又沒有一點兒錯誤,那麼任何代價我都願意拿出來的。可是開頭幾個字我就弄糊塗了,我只好站在那裡搖搖晃晃,心裡挺難受多頭也不敢抬起來。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么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現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傢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麼?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為了多賺一點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去幹活兒。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那麼專心,教室里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裡帶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用了多年的課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損了;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著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
可憐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何況又所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夠的勇氣把今天的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完了,他又教了一堂歷史。接著又教初級班拼他們的ba,be, bi, bo, bu。在教室後排座位上,郝叟老頭兒已經戴上眼鏡,兩手捧著他那本初級讀本,跟他們一起拼這些字母。他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抖了。聽到他古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鍾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鍾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注:在法語中「法蘭西」是一個字·「萬歲」是一個字.)
Ⅶ 原文《最後一課》法國德都
牛,那妞有愛國情懷的老師
Ⅷ 《最後一課》中精彩的片段賞析
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象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
把「字帖」比喻成「小國旗」,說明了阿爾薩斯是法蘭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爾薩斯一定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中。作者的這種寫法烘托出教室里濃厚的愛國氣氛。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監獄把人們囚禁起來使他們失去自由,比喻國土被侵略者佔領,人民失去了自由。打開監獄大門,比喻趕走侵略者,人民重新獲得自由。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比喻記住法國人民自己的語言。因為語言是民族的象徵,不忘記本民族的語言,就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另外,語言是人民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法國語言能夠把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感聚集成一種反侵略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趕走侵略者,使人民獲得自由。
Ⅸ 《最後一課》主要內容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師和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
Ⅹ 關於最後一課
http://www.ruiwen.com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常勝 2007-08-22
重點、難點:
1.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 小說的要素。
3. 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的作用。
【學習過程】
一. 背景介紹:
《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第二年(1873年)。普法戰爭是1870—1871年法國和普魯士的戰爭。1870年7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個掠奪性的戰爭,正如馬克思當時指出的,敲響了「第二帝國的喪鍾」。9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第三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阿爾薩斯、洛林等法國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屠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小弗郎士和鄉村教師韓麥爾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二. 作者簡介:
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的小說家。他一生共寫了12部長篇小說,一部劇本和4部短篇小說集。他的短篇小說有不少是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法國普通人民對侵略者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譴責了資產階級當局開門揖盜,致使法軍節節敗退,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罪惡。《最後一課》就是都德愛國主義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三. 小說文體簡介:
1. 文學體裁:小說是和詩歌、散文、戲劇並列的文學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說的概念: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廣闊地反映社會生活。
3. 小說的三要素: 人物、情節和環境。
4. 故事情節:情節是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5. 刻畫人物的方法:分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
6. 環境的種類及作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7. 小說分類:按篇幅長短分: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微型小說)。
四. 課文分析:
(一)通讀全篇後簡要地說出本篇小說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節。
明確:這篇小說中出現的人物有:韓麥爾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為代表的「鎮上的人」,普魯士士兵。其中,韓麥爾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說中起「穿針引線」作用的重要人物。
明確:從故事情節來看:這篇小說可分為課前、上課、下課三個部分,也可分為上學路上、上課之前、上課經過、宣布散學四個部分。
(二)最後一課和平日上課的情景有怎樣的不同?
明確:
平 日 上 課
最 後 一 課
氣 氛 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
安安靜靜,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樣。
學 生 課前學生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
課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 師 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踱來踱去,胳膊底下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
平時「我」遲到會遭老師的責罵
今天遲到,老師卻很溫和地叫「我」「快坐好」,
平時老師穿戴一般
今天老師穿著只在督學來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禮服。
後 排
板 凳 一向空著
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
個個看來都很憂愁。
(三)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課文第1-6 段中分別有這樣的描寫:
「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士兵正在操練。」 「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敗仗啦,征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
這些描寫的作用是:
① 寫了上學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
② 普魯士士兵操練和兩年來一直有壞消息,這就巧妙地暗示了時代背景。
③ 許多人圍觀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麼事卻未直接寫出;這使讀者產生懸念,吸引讀者急於讀下去。
(四)根據故事情節可把課文劃分成哪幾部分?
明確:小說以「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按上學路上、上課、散學的順序來安排情節。共分為四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開端。
寫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發展。
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轉變。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寫韓麥爾先生悲憤地宣布「最後一課」的結束。
(五)小弗郞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麼變化?找出描寫其心理變化的語句。
明確:小弗郞士的轉變在全篇反映得很明顯:
從天真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熱愛法語;
從無憂無慮的幼稚——熱愛祖國;
從不懂事、害怕老師——留戀、理解、同情、敬愛老師。
小弗郎士心情變化:
快樂—激憤——難過——懊悔——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對老師的愛戴。
韓麥爾身為法國人,卻不能教法語,被無辜趕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對老師深切地敬愛,同時還摻雜著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復雜的感情。
(六)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韓麥爾先生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熱愛自己工作的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
(七)小說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物當時的什麼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
明確:作者善於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刻畫 韓麥爾 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
1. 語言:
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么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現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傢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麼?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為了多賺一點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去幹活兒。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明確:小說通過先生在「最後一課」上所講的話,表現了他對祖國、對祖國語言、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祖國兒童深厚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以及對國土淪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2. 動作、神態: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
……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裡帶走似的。
明確:小說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內心激動、沉痛、依戀、悲憤的心情,表現了他崇高的愛國精神。
明確小說人物的分析方法:讀描寫——析形象——揭根源
(八)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1. 為什麼說「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3. 為什麼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明確:
1. 明天永遠沒完,拖的結果是連祖國的語言都還不會說,卻已經失去了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表現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如果牢記祖國語言,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愛國心和對敵人斗爭的意志,不會忘記恢復國土,爭取自由,所以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3. 小弗郎士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自覺地努力學習,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都學好。
(九)品味語言。
1. 讀24-29節。問題:①課文中「忽然」一詞在這里說明了什麼?②課文中「我——我——」兩個破折號表示什麼意思?該怎樣讀?③怎樣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
① 說明大家感覺這最後一堂課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到時間了。
② 從語言形式上看,兩個破折號表示哽住了,說不下去。應以悲憤的感情拖長。從內容看,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復雜心情。
③ 在最後分手時有很多話要講,但激動得說不出來,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這兩個字表示堅信法蘭西祖國必勝,讓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這是韓麥爾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
五. 總結課文
1. 歸納中心思想
文章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淪陷區的法國人民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2. 寫作特點:
① 用第一人稱的寫法。
② 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現心理活動。
③ 通過環境描寫襯託人物思想轉變,暗示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