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一部電影,法國俄羅斯合拍的Svadba譯名《婚禮》《愛,婚了頭》,有資源的好心人共享一下吧
這個是法國網站 Svadba 視頻的鏈接 http://video.google.fr/videosearch?hl=fr&newwindow=1&q=Svadba&um=1&ie=UTF-8&sa=N&tab=wv#hl =fr&newwindow=1&q=Svadba&um=1&ie=UTF-8&sa=N&tab=wv&view=2&r=3
2. 求一部電影
是俄羅斯與法國合拍的電影版本:Russkiy bunt (2000)
3. 關於俄羅斯電影《婚禮》
中文名稱:婚禮
英文名稱:Svadba
別名:愛,婚了頭
發行時間:2000年
電影導演:Pavel Lungin
電影演員:Marat Basharov
Mariya Mironova
Andrei Panin
Aleksander Semchev
Vladimir Simonov
Mariya Golubkina
Natalya Kolyakanova
Yelena Novikova
礦工米什卡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塔尼亞,在離開家鄉多年以後回到他的身邊。米什卡心裡除了美麗的塔尼亞從沒有過其他女人,所以他老老實實地不記前嫌,也顧不上媽媽的反對一定要娶她為妻。婚禮前,為了給新娘買耳環,米什卡被朋友慫恿著喝醉了酒,搶劫了別人。婚禮進行到一半,他被送進了局子,為了盡快出獄結婚,他看也沒看便在供罪書上簽了自己的名字,隨時准備逮捕他的警察局長跟著他回到了婚禮上。塔尼亞的爆發戶舊情人出現了,他帶人要搶走新娘子……一系列鬧劇以後,結局似乎是最喜劇也是最悲慘的:米什卡非常高興地收養了妻子和舊情人的私生子。
其他介紹
故事簡單的說就是俄羅斯一對新人舉行婚禮當天24小時發生的故事,具體的說,婚禮的地點是俄羅斯的經濟不發達地區,新娘曾經因為難以忍受貧困而到莫斯科去.....現在突然良心發現,回到家鄉尋找真愛。故事背後是俄羅斯當代的各種社會問題,什麼俄羅斯新貴、腐敗、民不聊生.....而電影背後則是俄羅斯人驕傲樂觀的「俄羅斯精神」。
電影的風格像庫斯圖里查 ,越是窮就越要狂歡,還像 米哈爾科夫 的《西伯利亞理發師》,前一秒鍾狂歡,後一秒鍾就落淚,前一秒鍾是鬧劇,後一秒鍾就變成悲劇,如此反復,還好結為是個happy ending。在「舊居」前幾天誰調侃到 庫斯圖里查 說「從這樣的國家出來混的,就先得政治上舉白旗」,至於這部《婚禮》看imdb上是法國投資的得了金棕櫚提名,是不是「政治上舉白旗」討論起來沒意義,不過精神上絕對不是,這就是俄羅斯偉大的地方。
影片的導演是曾以處女作《藍色計程車》(Taksi-Blyuz)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俄籍名導帕沃爾·羅金。可以說電影取材於當時俄羅斯人們的生活,自然也會將視角投注在他們的身上。一如印象中南斯拉夫人的精準、理性和民族性強烈一樣,帕沃爾·羅金的鏡頭同樣剖析並關懷著俄羅斯的處境及人民的生活。他在1990年的作品《藍色計程車》反映的是解體後新舊蘇聯人民在思想上的差異和對應生活的困境,獲得了戛納獎的最佳導演獎;1992年他以《月亮公園》(Luna Park)再度入圍戛納,剖析俄羅斯境內的反猶太情結,描述堅信國家主義的飛車黨首領,發現自己素未謀面的父親竟恰巧是猶太人的悲情故事;1996年在《紅色的生命》(Liniya Zhizni)中,他則以明快節奏描述一名法國人在莫斯科黑幫中的經歷,一方面也呈現出俄羅斯從斯大林時代到現今宛如無政府狀態的對比,相當犀利。
帕沃爾·羅金在千禧年的這部作品《婚禮》一反過往犀利尖刻的冷靜批判和暴力陽剛的風格,以一場烏龍婚宴為題材,甚至將鏡頭從莫斯科移至鄉間礦場,將視角從政治及社會亂象中轉移,帕沃爾·羅金希望用一出充滿歡笑的幽默喜劇來更深入刻畫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實景。雖然基調瘋狂幽默,但是帕沃爾·羅金仍舊放進了許多嚴肅的思考,諸如貪污瀆職、金權政治、經濟困境等。可以說,帕沃爾·羅金帶給了我們全然不同以往的俄國片情調:幽默、辛辣、狂歡享樂、痛快解嘲,笑聲不斷、峰迴路轉,歡樂背後的靜默,又不免聞到一絲欲哭無淚的味道。除了導演才華洋溢、劇本貼近真實生活和演員集體演出優異的特色之外,這部《婚禮》更是畫面豐富、節奏明快。執掌攝影的是曾獲斯德哥爾摩影展最佳攝影的亞歷山大波羅夫(Aleksandr Burov),婚宴醉酒嬉鬧、狂歡宴飲的歇斯底里,加上意外重重的狀況頻傳,波羅夫生動而紀實地捕捉到了每個精彩的鏡頭,一舉入圍當年的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的獎項。整部影片不時上演的笙歌樂舞,還有一桌桌豐盛的婚宴,加上喜宴張燈結綵的熱鬧風情,都透過他精準的鏡頭變得更加活潑起來。對於這部《婚禮》,也許故事的內容終究不過是生活百態,但是本片不僅給了我們全新的俄片觀影經驗,就電影本身而言,它也是一出節奏痛快辛辣的喜劇,確切地說也許應該是一出寫實的悲喜劇!
不同於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Pavel Lungin專愛描寫普通俄國人的生活。imdb的 一位網友曾說:如果你想了解俄國,一定要看這部「婚禮」,因為有關於俄羅斯生活的一切在這部電影中都有體現。
另外,影片主演Marat Basharov曾主演過「72米」等片,是一個長著典型俄羅斯面孔的充滿陽光氣息的大男孩。
4. 求幾部好看的俄羅斯或法國的電影
◆【喜劇】◆
◇《TAXI》系列(共三部):法國電影史上最賣座(觀影人次最多),呂克.貝松 Luc Besson 擔任製片編劇,擁有法國第一票房記錄!
◇《你丫閉嘴》:備受中國觀眾喜愛的法國喜劇,主演 讓·雷諾 Jean Reno 傑拉德·德帕迪約 Gerard Depardieu 也都是法國影壇大腕級的人物,搞笑而不誇張,絕對值得一看!
◇《兩小無猜》
◇《任性天使》
◇《天使愛美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法國總統希拉克和總理若斯潘都曾在公開場合對該片大加贊揚
◇《埃及任務》:第28屆法國凱撒獎 (最佳男配角、最佳美術……)取材自法國最受歡迎的漫畫
◇《皇牌警差》 ◆【偶像】◆
◇《初吻》:蘇菲·瑪索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而蘇菲·瑪索也憑藉此片成為歐洲影壇著名的小明星!
◇《芳芳》: 愛情,總是在猶豫,其實,只是自己不敢去愛,女人無奈的叼著一根拉長的口香糖,試圖貼近它的愛情,男人輕輕的後退,留給女人慢慢的等待。 ...蘇菲·瑪索,樊尚·佩雷主演
◆【動作】◆
◇《暴力13區》:2005年法國電影展,最受中國觀眾喜愛的影片,歐洲街頭運動與中國功夫的完美結合
◆【人物】◆
◇《梵谷傳》:法國電影節「愷撒獎」最佳男主角。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大畫家梵谷搬到巴黎近郊的奧維而,在那裡度過的自殺之前幾十天的生活
◆【動畫】◆
◇《勇猛的小紅狼》非常不錯的一部法國動畫片,無論情節還是畫面;語速和句子都很適合初級\中級法友!
◇《高盧奪寶》:幕;法、德兩國首次大蹲屎獻韉畝
5. 求法/俄2000年合拍電影<上尉的女兒>片源,曾在CCTV6播出過!
《上尉的女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5jBkbfYb3hj4zeow8xfmXQ
《上尉的女兒》是1959年前蘇聯電影。根據普希金的同名小說改編。
6. 求電影名,講的是俄羅斯一個樂團,在解散好多年以後,最終實現夢想到維也納(還是巴黎記不住了)演出的事
交響人生
安德烈(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Aleksei Guskov 飾)被盛贊為音樂天才,曾經當過俄國最偉大的交響樂團「波修瓦」的著名的樂隊指揮。但因拒絕驅逐樂團里的猶太樂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迪米特里·納扎羅夫 Dmitri Nazarov 飾)而被解僱,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現在的經理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讓他留在樂團當清潔工。安德烈在無意之中發現了一份傳真,法國巴黎最大的普萊耶音樂廳邀請「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兩周之內給予回復。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樂夥伴重新聚攏起來。被樂團流放之後,他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群混雜在莫斯科街頭的最普通的人,從計程車司機、搬運工、跳蚤市場的地攤攤主到色情電影的配音演員,做的都是勉強維持生活的底層工作。他們決定頂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開復仇
7. 《鄉愁》的拍攝背景是什麼
《鄉愁》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1983年拍攝於義大利的一部影片。雖然名義上是由義大利、法國和蘇聯合拍,但其內在精神卻具有非常濃郁的俄羅斯韻味。在很多普通影迷看來,也許會覺得影片過於平淡過於瑣碎,而且蘊涵其中的夢幻般的色彩以及那種揮之不去的猶豫之情也顯得過於細膩過於強烈,但這恰恰是這部在世界電影史上有著極為經典意義的影片最值得欽佩和回味的獨到之處。片中那優美得如同畫卷般的景緻,以及導演寄予整部影片的那種蘊涵著濃濃詩意和深刻的哲學意味的銀幕語言,都把「鄉愁」這樣一個主題發揮到了極致。事實證明,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上,也許真的沒有哪個民族的藝術家比出生和成長在俄羅斯這片土地上的藝術家更適合表現「鄉愁」這樣的題材了,而作為電影大師的塔可夫斯基,又顯然是這些俄羅斯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在這部堪稱是詩歌影像化的傳世之作中,講述的其實是一個讓人有些抑鬱和傷悲的故事。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位詩人,而他來到義大利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搜集俄國農奴制下的作曲家貝留佐夫斯基的生平資料,並打算以此寫成一部歌劇劇本。他的庄園主見他富有音樂才華,便把他派往義大利學習。在那裡他獲得了成功,不僅先後舉辦了多場音樂會,同時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在這部影片中,與詩人同行的是一位義大利女翻譯,她年輕貌美、秀色可餐,朝夕相處的經歷也讓她對俄國詩人充滿了慾念。但詩人的目光卻被一位人們稱之為「瘋子」的當地人多米尼克深深地吸引,並產生了暗中保護他的願望。這讓女翻譯大惑不解。終於,他們兩個人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女翻譯也因此提前出走。
就在詩人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的時候,女翻譯卻在不久後又從外地打來電話,聲稱多米尼克正在她所在的那個地方發表演講,而且已經整整講了3天。聞聽這一訊息後,詩人立即前往那裡,卻看到在廣場的銅像上的多米尼克,正往自己的身上倒汽油。隨後,多米尼克當眾自焚身亡。而剛才站在台階上、廊柱下默默傾聽他演講的人們,卻沒有一個上前去解救他……
在影片的結尾部分,萬念俱灰的詩人最終還是經受不住鄉愁的折磨,回到了農奴制度下的俄國,並在不久後選擇懸梁自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8. 求推薦德法俄合拍的電影
俄羅斯方舟 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 (2002)
一名當代電影人與另一個來自19世紀的法國外交官(Sergei Dontsov 飾)發現自己置身於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的宮殿中,周圍的人完全看不到他們。兩人結伴在宮殿中徘徊,見證了暴怒的彼得大帝用鞭子抽打他的將軍;凱瑟琳女皇的私人生活;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後的晚餐以及1913年最後一場輝煌盛大的宮廷舞會。短短100分鍾內,親身經歷了俄國200多年的歷史……
本片榮獲2004年阿根廷影展最佳外語片獎、2003年德國相機獎劇情片榮譽獎、2003年西班牙奇幻電影獎最佳男主角(Sergei Dontsov),最佳劇本和最佳導演、2004年尼卡獎最佳美術指導、2003年舊金山影評人協會榮譽獎、2002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視覺獎。
27個遺失的吻 27 украденных поцелуев (2000)
炙熱的夏天,米奇(Shalva Iashvili)遇到了讓他愛的五臟六腑都碎掉的女孩——西貝拉(Nutsa Kukhianidze )。可是熱情如火的西貝拉在跳下長途車,被亞歷山大(Yevgeni Sidikhin )抱個滿懷的時候就愛上了這個老男人——米奇的爸爸。
小鎮里炙熱的天氣里,大人們對蠢蠢欲動的情慾遮遮掩掩,卻還是難逃孩子們好奇的眼睛。西貝拉和米奇窺視著大人世界裡林林種種的景象,萌動著少年人的春心。西貝拉答應米奇可以在這個夏天吻她一百下,然而她也大聲的宣布她愛亞歷山大。
西貝拉的愛強烈奔放,米奇的愛執著細膩,他們奮力的追逐著心裡的愛戀,直到西貝拉的離去,遺失給夏天二十七個吻。
小偷 Вор (1997)
1952年的蘇俄還沒有褪去戰爭的陰霾,6歲的桑亞和母親卡嘉在一列火車上偶遇一位風度翩翩的軍人托楊,於是桑亞又有了父親。
卡嘉非常享受婚姻帶給自己的甜蜜,而小桑亞似乎也開始接受這個崇尚武力的繼父。但有天他們卻發現托楊其實是一個以軍人身份做掩護的慣偷。托楊總是帶著他們奔走於各地,在一個地方混熟後,便製造機會把鄰居家洗劫一空,然後又尋找新的目標。
後來托楊因為盜竊進了監獄,在惟一的一次探訪機會中,小桑亞在大雪中追趕著囚車呼喊自己的父親。
後來卡嘉死於難產,桑亞也進了孤兒院。多年後的一天,當桑亞再一次見到托楊時竟然內心滿懷激動,然而此時的托楊已經認不出他來了。
9. 求電影,法國俄羅斯合拍的Svadba譯名《婚禮》《愛,婚了頭》,有資源的好心人共享
種子文件見附件,俄語原聲,外掛英西葡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