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祖賢獲得過哪些獎項
★
處女作《今年的湖畔會很冷》攝於1984年,獲得多項台灣金馬獎。
獲得第20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
1987年的《倩女幽魂》,這部影片已經成為香港電影中一部永恆的經典
,也足以使王祖賢這個名字在華人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四項台灣金馬獎
★
四項香港金像獎
★
第三十二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
第十六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作品獎
★
1992年《倩女幽魂ⅲ道道道》獲得當年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電影展最佳女主角
*補充資料:
王祖賢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華人女演員之一。
她憑借三部《倩女幽魂》系列成功地在亞洲娛樂圈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與張曼玉、鍾楚紅、關之琳並稱90年代初香港影壇「四大名旦」。
「小倩」的形象不僅在中港台地區風靡一時,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經典的女鬼形象,更遠播日韓和東南亞地區,使王祖賢成為在當地最受歡迎外國女演員之一!
●在日本與韓國,王祖賢連續好幾年被日韓兩國影迷選為最喜愛的外國女明星,最喜愛的中國女明星!
●日韓兩國2005年被韓國影迷票選為最想念的中國明星以占總票數的52%勝出排在第1位!
② 盤點哪些中國導演斬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4月18日晚,第十二屆法國電影展映活動在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法國電影展映活動的代言人正是中國著名當代導演,內地「賀歲片之父」馮小剛導演。同時,馮小剛導演本人也被法國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變身「騎士」的馮小剛幽默宣稱功勞全是太太徐帆的,還笑稱當晚出門要找匹馬騎回家。法國大使盛邀其去法國拍《非誠勿擾3》,馮小剛欣然應下,表示「很期待」。
受授勛章:
我現在是騎士了
昨晚馮小剛偕夫人徐帆出席授勛儀式,劉震雲、張國立、陳凱歌等圈內好友均到場助陣。馮小剛受勛後表示:「感謝法國授予我騎士勛章,這是對我作品的一個表彰,我感到非常榮幸。」被問及感受,馮小剛幽默回應:「嗯,我現在是騎士了,待會出門得找匹馬騎回家了。」隨後又解釋說,騎士是一種精神,而自己至少還是比較仗義執言的。有記者開玩笑問他勛章的多少功勞該歸功於徐帆,馮小剛呵呵笑著說:「沒什麼多少,這全都是她的功勞。」
好友調侃:
他跑得快看得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張國立、劉震雲等馮小剛多年的好友也出席了昨天的授勛儀式,還紛紛拿老友開涮。劉震雲透露,馮小剛得知將被授勛後打電話給自己,問到底什麼叫做「騎士」。「我跟他說,騎馬的人叫做騎士。身為騎士,肯定比一般的人跑得快,也看得遠。我祝賀他在獲得中國騎士稱號之前先獲得了法國騎士勛章。」張國立則調侃說:「我今天來是走一下流程,下次等我受勛的時候就熟悉了。」
獲邀拍片:
拍我想說的東西
授勛儀式現場,法國大使公開表達了對《非誠勿擾》的喜愛,並盛情邀請馮小剛到法國去拍《非3》。馮小剛欣然應允,他說:「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我很期待去法國取景拍電影。」但也強調只會拍自己想說的東西,不會為所謂的「國際接軌」改變初衷。馮小剛還提到,他垂涎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很久了,希望能將其搬上大銀幕。
法國「文學藝術勛章」於1957年由法國政府文化部設立,以表揚在文學界或藝術界有傑出貢獻的人物,或者表彰在世界范圍內、為宣傳法國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者,尤其看重在法國文藝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獲此殊榮的中國導演們:
張藝謀獲得 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
2006年2月10日,法國駐華大使高毅(左)在北京將「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授予中國導演張藝謀。正在北京參加第三屆法國電影展映的法國電影代表團全體成員出席了授勛儀式。
李安導演佩戴法國騎士榮譽勛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7166_1.html/ ]
在李安導演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在全球熱播之際,法國文化部又為他頒發了法國騎士榮譽勛章,真是喜上加喜。這部《少年派》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都獲得了雙贏,在國內上映4天就破億,而且評價極高,在國內做到了零宣傳零差評,眾多圈內導演、明星都自發自願的大力推薦該片,這不僅是李安的首部3D作品,更是技術與故事合一的精彩電影,就連開創3D電影先河的詹姆斯·卡梅隆都大力推薦「它不可能更好了,你一定要踏上這段令人驚奇的旅程,必須親自眼見為實。」
賈樟柯獲得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軍官勛位
2009年12月22日,法國駐華大使蘇荷代表法國政府,向中國導演賈樟柯授予「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軍官勛位,表彰他對當代世界電影做出的貢獻。頒獎辭稱:「作為當今中國電影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賈樟柯以他驚人的洞察力,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當下的境遇,他為迅速變化的世界提供了來自中國文化的觀點。」賈樟柯在接受勛章時表示:「中法文化交流如此密切,是因為我們那麼需要在彼此的凝視中了解自己。一種文化只有參照另一種文化,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問題,因而,我們應該不懈地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共分三等,最高等是司令勛位,第二等是軍官勛位,第三等是普通騎士,2004年,賈樟柯獲得了普通騎士勛章。
2013年王家衛二度獲此勛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這不是王家衛第一次獲得「法國文化藝術勛章」,2006年他便有過收獲。不同的是,當年他獲得的是「騎士勛章」,這一次是文化藝術「最高榮譽司令勛章」。法國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頒授勛章,頒獎理由是王家衛將香港文化帶到法國,影響力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得到肯定。
「法國文化藝術勛章」於1957年創立,以表揚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對推廣藝術文化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1963年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賦予了該勛章以「等同於騎士爵位的成就」。王家衛與法國淵源頗深,曾憑《春光乍泄》獲戛納最佳導演獎,《花樣年華》獲得過有法國奧斯卡獎之稱的凱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2013年他的《一代宗師》又在法國引起熱潮。
請採納,謝謝
③ MovieKids電影協會的大事記要
2004年8月26日 MovieKids電影協會正式成立
2005年9月 協會換屆,第二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4月 協會換屆,第三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5月 拍攝深圳大學城第一部校園DV《綠.白.紅》;攜手英語協會舉辦了英語電影配音大賽; 組織「青春在歌唱」紀念五四運動87周年主題放映。
2006年11月 協會換屆,第三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6年12月 協會在北大未名BBS上開通版塊MKFA,擁有屬於自己的版塊
2007年4月 協會電影放映100期慶祝
2007年5月 協會在sohu開通協會博客,博客名——always be moviekids
2007年10月 協會換屆,第四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8年6月 協會面向深圳大學城的全體師生徵集會衫設計。經過民主投票,江曉影設計的會衫以高票入選,成為協會會衫
2008年9月 協會換屆,第五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8年9月 協會電影放映150期慶祝
2009年3月 協會電影放映180期慶祝
2009年5月 舉辦「激盪的歲月」紀念五四運動電影展映活動 ;協會換屆,第六屆核心小組成立
2009年6月 榮獲院十佳學生社團及社團個人(會長 趙小蓁)稱號
2010年5月 協會換屆,第七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0年6月 榮獲院十佳學生社團稱號
2010年9月25日,展映廣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畢業生陳遠良作品《空谷十年》
2010年10月~12月 全球電影新潮流回顧展(法國、波蘭、日本、香港地區)
2011年5月 協會換屆,第八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1年5月 聯合深圳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組織「農夫山泉杯首屆大學生電影論壇暨金雞百花獎獲獎影片高校巡展活動」,連續一月每周末放送國產優秀電影
2011年6月21日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於晚7點在國際會議中心,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總支主辦、電影協會承辦舉行《建黨偉業》電影放映活動
2012年5月 協會換屆,第九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2年9月 協會開通認證新浪官方微博@MovieKids電影協會
2012年9月 獲得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十佳社團、十佳社團負責人(李靜雅)
2012年11月24日 與深圳雅圖影院合作,為同學們提供免費觀影機會。
2012年11月~12月 響應深圳市委「飲水思源」節水宣傳微電影製作大賽,組織協會微電影拍攝活動
2013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3年5月 第10屆法國電影展展映期間,電影協會與深圳的宣傳公司合作,獲得免費觀影券16張,通過網路申請的方式,免費發放給會員
2013年9月 開展「新生展映月」活動,服務於整個深圳大學城,電影協會每周在網上發起電影放映投票活動,依據投票結果與,真正使學子以主動的身份參與到電影放映活動中。
2014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一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4年10月20日 於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國際會議中心承辦《打工老闆》首映式及導演主演分享會
2015年5月 協會換屆,第十二屆核心小組成立
2015年6月 承辦First青年電影展深圳大學城站活動
2015年10月25日 「MovieKids工作室」成立
④ 哪些明星出席了成都站的第六屆法國電影展
今天,2009年第六屆法國電影展映成都站拉開帷幕,本次影展將持續到13日,在星美西南影都、星美沙河影城、星美學府影城和雙楠電影城舉辦,共有12部長片及2個短片單元上映。與往屆一樣,本次影展在12日,13日將邀請法國電影代表團來蓉與成都的影迷親密接觸。12日《孤獨二兄弟》、13日《倫巴》以及《法國姑娘》的導演和演員將到影院與觀眾見面。 相關資訊: 4月1日至4月30日,法國電影聯盟(旨在向全世界推廣法國電影的機構)將與法國駐華大使館一同,分別於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地舉辦第六屆法國電影展映。 本屆電影展精選一系列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許可引進,最新製作完成的優秀法國長片與短片電影。這些將會在眾多影院上映的法國影片期望給廣大中國觀眾展現各具特色的優秀的法國電影全景。所有影片將保持原聲對白,並配以中文字幕。放映結束後將舉行公眾討論會。 影展期間,著名女影星茱利葉·比諾什領銜,國際知名導演和演員組成的十多人的代表團將來華與中國觀眾見面。 其他的導演演員以及電影發行商和製片商也將參加代表團。代表團將與中國媒體合作推廣法國電影。 本屆電影展開幕式將於4月9日在北京舉行。開幕電影為塞德里克·克拉皮斯導演,茱麗葉·比諾什及羅曼·杜里斯領銜主演的《巴黎故事》。北京展映活動結束後,代表團將前往上海,成都和廣州與各地中國觀眾見面。
⑤ 一部法國電影全世界只剩兩個人是什麼電影
孤獨二兄弟 Seuls two (2008)
孤獨二兄弟的劇情簡介 · · · · · ·
第6屆法國電影展映長片-《孤獨二兄弟》
空空如也的光之城:巴黎,你見過未!......
吉爾維是巴黎的警察,因為笨拙而固執,成為警局裡的笑柄。
多年來,他一直不放過任何追捕滑稽狡猾的盜賊科蒂斯的機會。然而科蒂斯每次都能逃脫並嘲笑他。一天早上,前晚追捕科蒂斯失敗後,吉爾維醒來發現巴黎街頭空無一人。全空了嗎?還不全是,另一個人正開著一輛F1賽車在空曠的街上飛馳,這人正是:科蒂斯!現在世上只剩下我們的兩個英雄,也許正是埋葬仇恨的機會……但這不能靠科蒂斯的正直或者頑強,對於吉維爾來說,科迪斯最合適的位置就是呆在監獄里,而且什麼也不能阻撓他完成任務。
⑥ FIRST青年電影展的相關介紹
FIRST 青年電影發展計劃由訓練營、實驗室、拍片季、創投會4個環節構成,通過各環節的常態化操作,對不同階段的青年電影人進行分類孵化。通過影展的資源平台,聚集電影行業專家、商業品牌、營銷公司等,以多種形式改善青年電影人的學習交流與創作環境,豐富電影語言及促進電影類型的多樣化。 FIRST每年度優選具有藝術/ 商業前景的青年導演入選創投會提案,向專業點評嘉賓及電影公司闡述自己的作品理念和經濟及社會價值。他們有可能來自FIRST 的競賽單元及訓練營、拍片季、實驗室。同時這個單元也面向社會開放。FIRST 建立中低成本影片與資本的對話溝通機制,並從早期階段就推進項目與資方接觸,不斷通過多重方式提高創投會的項目簽中率。
FIRST 創投會歷屆的點評嘉賓包括:謝飛、徐崢、徐楓、安曉芬、克里斯提諾·波頓、周黎明、曹保平、蘆葦、陳德森、管虎、李迅、彼得·紐曼、王紅衛、張一白、程育海、杜揚等及超過40 家以上的行業電影公司代表出席。2015年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將與更多投資公司、電影公司、媒體等合作,篩選更具藝術和商業價值的項目,極盡FIRST創投會的資本平台價值。 作為我們扶持青年電影,培育青年電影才俊的重要一步,FIRST特別設置了青年電影人訓練營。
作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青年發展計劃的重要單元,每年度邀請國際著名電影人為12名來自世界各地高等電影院校的學員帶來為期4天的免費訓練課程,倡導「兵上談紙」踐行理念,通過體驗式教學和針對性探討,分享世界前沿的電影觀念和運作方式,幫助青年電影人在理論學習與創作實踐之間架起一座堅實的橋梁。通過不斷實踐與探索,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配置更符合學員真實需求的課程內容,通過八年來累積的優質資源及培育經驗,2015年第九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舉辦期間,將會為眾學員帶來更獨特的訓練營體驗。
曾經來到FIRST電影訓練營的導師有:紐約著名獨立製片人彼得·紐曼(Peter Newman)、義大利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Cristiano Bortone)、好萊塢製片人邁克爾·安德林(Micheal Andreen)、法國電影聯盟大中華區總代表伊莎(Isabelle Glachant)、中國第一編劇蘆葦、著名導演、編劇曹保平。
此外,經過嚴格篩選的學員們,將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深入體驗電影製作的魅力。在為期四天的緊張課程中,學員們之間將需要展開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FIRST聯席電影界前輩及優質的商業品牌資源,為具有短片經驗正往長片創作階段進取的青年電影人,提供拍攝短片的全線資源配給。
2014年FIRST與中韓合資企業東風悅達起亞聯合舉行拍片季共徵集短片、劇本項目378個,推選出三部優秀短片並孵化彭思樹《戰後一夜》、黃莉《黑暗中的足球》、郭子敬《夜》三部優秀劇本,並得到蘆葦、梁靜、陳德森、克里斯提諾·波頓、管虎、郭在容、張瑞希等著名影人的支持。
⑦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
關於金爵獎:「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每年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16部左右的參賽影片均為世界首映、國際首映或亞洲首映片。「金爵獎」參賽影片主題豐富,風格迥異,既有影壇前輩的新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崛起之作。參賽影片經電影節選片人和境外選片顧問推薦,由選片委員會統一遴選,送交國際評委會最終評判。國際評委會由至少七位國際業界知名專業人士組成,有導演、製片人和演員等。評委會的構成受業界、媒體及大眾的極大關注,因為這體現了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國際評委經討論選出獲獎影片,並頒發各項大獎。
評委會主席:
湯姆·霍伯:英國導演
湯姆-霍伯的最新影片《悲慘世界》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歌曲等8項提名,並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最佳音響效果獎。另外,《悲慘世界》也獲得了2013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獎。截止到目前為止,這部影片全球票房已達4.38億美元。
湯姆曾憑借執導《國王的演講》獲得了奧斯卡獎,這部2010年的影片獲得了奧斯卡12項提名,數量比同年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多,並贏得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該片還獲得了7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傑出英國電影獎。與此同時,霍伯也因執導這部影片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國王的演講》還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人民選擇獎,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英國電影,電影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美國製片協會獎年度最佳製片人,歐洲電影人民選擇獎最佳歐洲電影。影片全球票房達4.14億美元。
評委:
米歇爾·西蒙:法國影評人
巴黎第七大學美國研究所名譽副教授,法國電影雜志《正片》編委會成員,法蘭西文化電視台記者和製片人。他著有電影專著15餘本,包括:《庫布里克》,《羅西文件》,《卡贊論卡贊》,《洛西之書》,《布魯曼》,《一個新世界的征服者》,《好萊塢通行證》,《莎茨貝格》,《從攝影到電影》等。其中,《安哲羅普洛斯理論》和《電影小星球:世界著名導演訪談錄》被翻譯成中文出版。他也是紀錄片《60%的完美男人:比利-懷爾德的肖像》(導演安妮-特萊斯哥特)、《伊利亞-卡贊:局外人》(導演安妮-特萊斯哥特)、《眾口一聲:曼科維茨》(導演呂克-貝勞德)、《預知弗朗西斯科-羅西電影紀事》(導演克莉絲汀-林平絲卡)的聯合編劇和采訪者。此外,他曾在二十餘個電影節中擔任過評委,包括戛納、柏林和威尼斯電影節等。
克里斯·克勞斯:德國導演、作家
1991至1997年在柏林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目前他在該學院教授劇作理論。2002年出版了首部小說《欲蓋彌彰》,並執導了同名電影,獲2002年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2003年又獲新面孔獎和第六屆西班牙馬洛卡普雷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6年克勞斯執導了他的第二部電影《四分鍾》,該片在2007年2月首映前就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得到了廣泛關注,之後獲得了超過45個國際獎項,其中包括2007年德國電影獎的最佳影片,200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以及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劇本等4個獎項。他在2009年至2010年間創作導演的《調查日記》又獲得了十餘個獎項,影片男女主角分獲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男女主角,以及最佳布景設計獎,並提名2012年塞維利亞歐洲電影節最高獎。2013年,作為編劇和導演的他,憑借自己的最新作品《昨日之花》贏得托馬斯斯特里馬特獎最佳編劇。
克斯羅·馬素米:伊朗導演
畢業於德黑蘭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的電視電影系,他執導了一些中短電影,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影片《童年》在第四屆黎明國際電影節上廣受好評,1987年克斯羅完成了其故事片處女作《任務》。身為電視電影導演兼編劇,馬素米於2003年完成他的第七部故事片《代價》,憑借這部影片他摘得了第十八屆伊斯法罕國際兒童青少年電影節金蝴蝶獎最佳導演,並榮獲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馬素米的下一部影片,也是其三部曲的第二部《太過遙遠的地方》為他贏得開羅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2012年他憑借《熊》再次問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
他的主要作品有《任務》(1987),《沉重的時代》(1989),《州長》(1993),《夜曲》(1993),《著迷》(1999),《為了飛行的羽毛》(2001),《代價》(2003),《太過遙遠的地方》(2006),《風從牧場吹過》(2008),《熊》(2012)。
伊利·曼佐:捷克導演
伊利-曼佐是捷克最著名的電影和舞台劇導演之一,同時也是一名電影、舞台演員。1958年-1962年間在布拉格電影學院主修電影編導。當時誕生了整整一代電影工作者,開創了 「捷克電影新浪潮」風格。
1965年他拍攝了首部電影《深海珍珠》,1968年以《嚴密看守的列車》備受國際矚目,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69年導演的電影《失意的雲雀》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1989年《舊時代結束了》獲得蒙特利爾、拉斯維加斯、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7個獎項。2006年《我曾侍候過的英國國王》獲得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最佳捷克電影金獅獎,最佳捷克導演金獅獎等。
寧浩:中國導演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圖片攝影系。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洛迦諾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塞巴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之後的作品《綠草地》入選2005年柏林、香港、莫斯科、聖塞巴斯蒂安等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2006年,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寧浩拍攝了喜劇《瘋狂的石頭》,在兩岸三地引起轟動。受到媒體和觀眾的高度贊揚,獲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2009年執導上映的《瘋狂的賽車》以1千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被稱之為新生代的「鬼才導演」。
余男:中國演員
目前中國最具發展潛質的青年演員之一,新一批藝術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自2000年主演電影《月蝕》後,就展現其精湛演技。尤其在《驚蟄》一片中的表現,為她囊括該年度中國境內幾乎所有重要的獎項,更憑著《圖雅的婚事》在柏林奪得金熊獎。
作為一位出色的中國女演員,余男一直以她的國際路線和特例獨行而倍受矚目。能熟練用英、法兩門外語的余男,更將演藝版圖拓展至歐美大陸,曾參與了法國電影《狂怒》、好萊塢動作片《權杖》、《極速賽車》等片的演出。2012年《敢死隊2》中戲份最多的3個主演中唯一的女性,余男可謂一枝獨秀,這也是好萊塢動作片第一次啟用中國女藝人挑大樑出演女主角。
其它主要作品有:《權杖》、《左右》、《基因決定我愛你》、《雙食記》、《紡織姑娘》、《無人區》、《殺生》、《敢死隊2》等。此外,她還出任了2007年釜山國際電影節、2008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和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 主席:
陸川(中國導演、編劇)
評委:
阿魯娜·瓦蘇德瓦(印度影評人)
崔東勛(韓國導演、編劇)
加里·庫爾茨(美國製片人)
白露娜(法國演員)
⑧ 今年法國CANNES電影節有哪些中國電影被入圍了
證人沒有入圍
只有《沒有你在》、《採油日記》、《現實是過去的未來》三部
⑨ 國際電影節是怎麼分級別的
國際電影節分為A類、B類。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B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突出特定的主題。
(9)廣州法國電影展映十六屆擴展閱讀:
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分別為:
1、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2、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3、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4、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5、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6、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7、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8、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9、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0、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
11、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
12、印度-印度國際電影節;
13、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
14、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
15、愛沙尼亞-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⑩ 請問一個法語電影的片名
沒看過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