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比立時電影修女

法國比立時電影修女

發布時間:2022-05-24 12:28:40

1. 想看修女傳1959年上映的由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P-jCw1OzAeol8tqpLiOJ7Q

提取碼:dqad

《修女傳TheNun'sStory(1959)》

導演:弗雷德·金尼曼

編劇:RobertAnderson

主演: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伊迪斯·伊萬斯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59-06-18

片長:149分鍾

又名:艷尼傳

《修女傳》由四度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弗雷德·金尼曼執導,是奧黛莉·赫本的代表作之一,曾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

主角嘉比雅(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飾)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璐克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

不久璐克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比利時淪陷後,璐克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撤去了她修女的誓願,請求還俗退出了修道院。

2. 求《修女傳》1959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奧黛麗·赫本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TUeFmsf1RJSvrfYTW3gtcA


提取碼: 7juj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導演: 弗雷德·金尼曼
編劇: Robert Anderson
主演: 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伊迪斯·伊萬斯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59-06-18
片長: 149 分鍾
又名: 艷尼傳
《修女傳》由四度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弗雷德·金尼曼執導,是奧黛莉·赫本的代表作之一,曾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
女主角嘉比雅(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飾)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璐克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璐克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比利時淪陷後,璐克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撤去了她修女的誓願,請求還俗退出了修道院。

3. 《修女傳》的劇情

奧黛麗.赫本主演電影中比較嚴肅的一部,對修女生涯的學習過程和修女對宗教信仰的內心矛盾都有深刻的描述。女主角嘉比兒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璐克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璐克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比利時淪陷後,璐克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決定請求還俗。

4. 《修女傳》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修女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N_GUNw8sa7LG0tmlKqRXg

提取碼:co3n
《修女傳》
導演: 弗雷德·金尼曼
編劇: Robert Anderson
主演: 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伊迪斯·伊萬斯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59-06-18
片長: 149 分鍾
又名: 艷尼傳
《修女傳》由四度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弗雷德·金尼曼執導,是奧黛莉·赫本的代表作之一,曾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
女主角嘉比雅(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飾)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璐克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璐克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比利時淪陷後,璐克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撤去了她修女的誓願,請求還俗退出了修道院。

5. 求赫本所有所演的電影的名字

奧黛麗赫本的十部經典電影
1.《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導演:威廉·惠勒
風情指數★★★★★
看點: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完美組合
如果沒有奧黛麗·赫本,或許《羅馬假日》只會作為一部平庸的二流愛情電影被少數人記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變得不同。23歲的赫本,把這個故事變成了一個童話,把這個電影變成了一個夢。有多少人看了這個電影,都會想著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飾演的美國記者那樣,在如畫詩情的羅馬邂逅這樣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給自己譜寫了人生童話般的開始。第一次擔綱影片主演的她,就憑借該片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可謂前無古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赫本和該片的服裝設計海德共同設計的服裝也獲得了最佳服裝獎。
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因為赫本在影片里那種清新秀美的短發型,將赫本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這種後來被稱為「赫本頭」的發型也受到了無數時髦女性的青睞,風靡世界。赫本偏瘦的體型也使減肥美容業興旺起來,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裝、帽子、太陽鏡,也都風靡一時。
在攝影棚里觀看影片樣片的導演威廉·惠勒曾為赫本由衷地贊嘆:「這部電影一定會使她成為全世界的情人!」五十年以來,他的大膽論斷得到了完美的證明。

2. 《龍鳳配》(Sabrina,1954)
導演:比利·懷爾德
風情指數★★★☆
看點:戲里戲外都有故事
這一次,赫本飾演的不再是高貴的公主,而是一位窮苦司機的女兒。影片講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長子——一個不解風情只專注事業的男人經歷種種誤會,最終墮入愛河,結為連理的故事。
看上去,這是個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時的奧地利導演比利·懷爾德執導,兩位當時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萊·鮑嘉與赫本配戲,使這部電影依然獲得不俗反響。
此時的赫本雖然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後,但她畢竟只是主演了一部電影的新人,因此同兩位紅透半邊天的男明星合作,赫本還是十分緊張。
脾氣很大的鮑嘉瞧不起奧黛麗·赫本,說她不會演戲。在他看來,赫本是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居然與他這位巨星配戲,簡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靜地默默忍受他對自己的蔑視。
不過赫本卻因為飾演這部電影,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譜寫了一段愛的篇章,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兩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龍鳳配》終於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龍鳳夢。

3.《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
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的合作。
這是一部由義大利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根據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編的電影。奧黛麗·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及亨利·方達共同主演。
這部電影曾經由於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無法按期拍攝的尷尬。在懷孕息影期間,赫本把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譯本《戰爭與和平》讀了一遍又一遍,她越來越被書中的貴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動,想要塑造這一人物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但是,身體狀況又使得她猶豫不決。
導演勞倫梯斯則對赫本顯示了足夠的耐心,他決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後再讓赫本出演這個苗條消瘦的年輕少女娜塔莎。赫本也被導演的誠意深深打動,但是後來由於身體虛弱而小產,極度痛苦的她對是否拍這部電影又產生了動搖。
最終赫本強烈的職業責任心戰勝了內心的軟弱,丈夫菲熱也認為扮演娜達莎的這個吃重的角色這件工作,可能會把那占據她全部心思的極度痛苦驅散,使她重新振作起來。於是影片得以順利拍竣。
盡管影片的劇本由於改了又改,最終和原著距離已經相當大,再也談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兒》(Funny Face,1957)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精妙絕倫的舞技
「每一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應該都會夢想和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奧黛麗這樣說,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美夢。
《甜姐兒》,原是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爾1927年在百老匯演出的一出音樂舞台劇。他平常對和他合作的演員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對赫本卻非常佩服。因為赫本習舞多年,甚至還曾決心獻身芭蕾藝術,因此她的舞技讓這位舞蹈之王也無法挑剔。阿斯泰爾對和赫本合作,將這出音樂舞台劇在銀幕上完美再現也充滿期待。他在影片拍攝前曾說,「這是我和偉大而可愛的赫本合作的最後也是唯一的機會了,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這部電影敘述的是紐約格林威治村一家書店的女店員,由於被一位時裝攝影師看上並加以培養,而成為世界名模特兒的故事。當然影片最精彩的並不是他們倆後來發展出來的戀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樂。
《甜姐兒》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樂片,由於她那精彩絕倫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爾搭檔,影片又獲得了成功。由於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兒」一時成為赫本的代名詞。

5.《修女傳》(The Nun's Story,1959)
導演:弗·辛尼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非洲
《修女傳》改編自根據真人真事而寫成的自傳體小說。影片講述了一個修女的故事:少女嘉百麗進入一個比利時的女修道院而成為修女路加。然而在比利時剛果醫院曾幫助過福雋納提醫生的路加在二次大戰爆發後, 卻因為一些規條, 讓她無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臨一些心靈上的掙扎。
為了塑造好人物,奧黛麗專程去見了小說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偉大的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修女,從中汲取了演好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養分。因此她刻畫角色的心靈沖突相當傳神,令人信服的詮釋了一個虔誠正直的修女何以會憤然還俗。影評家認為本片是她演技發揮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獲得了當年的紐約影評家協會和英國影藝學院的最佳女演員獎,並繼《羅馬假日》、《龍鳳配》之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拍攝外景,劇組來到非洲。赫本開始不習慣這兒的氣候,後來漸漸喜歡上了非洲。她說在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純朴最善良的人們。
大導演弗·辛尼曼匠心獨運,使該片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修女傳》重又把赫本推上萬人矚目的高峰。

6.《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導演:布萊克·愛德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奧黛麗在坐月子期間讀了電影劇本《蒂芬尼的早餐》,這是喬治·阿克塞爾羅德根據特魯曼·卡波特的著名中篇小說改編的。故事主要是圍繞一個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年輕的賣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
派拉蒙公司把拍攝此片列入計劃,聘請奧黛麗·赫本擔任女主角。請年輕有為的導演布萊克·愛德華執導。開始時,奧黛麗一想到自己要演這部電影就心中緊張,因為這部片子有許多令人厭惡的外觀,女主人公那烏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畢竟霍莉這個形象和她以前飾演的清純無邪的形象有相當距離,赫本也擔心觀眾無法接受。
但是,赫本憑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時,並沒有將她本人的風度,氣質強加於霍莉身上,也沒有把霍莉演成一個風騷、一無是處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並又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這部影片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愛。《華盛頓郵報》曾經報道:有幾個大學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達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種擺不掉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們拉到電影院去看——霍莉·戈萊特麗」。
影片的插曲《月亮河》更是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不久前還入選為「二十世紀最經典歌曲」。

7.《謎中謎》(Charade,1963)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的多面才華
少婦蕾吉(赫本飾)在夫婿被人謀殺後發現自己也開始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的勾當, 竊取並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蕾吉正苦於歹徒的騷擾時, 一個叫做彼得·賈許瓦(加利·格蘭特飾)的男子的出現了,並協助她逃離一次次危險。蕾吉感激彼得,對他傾心不已,然而沒想到最終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謎中謎》這部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片,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它嘗試把纖弱的奧黛麗·赫本陷於恐怖的深淵之中,從而使赫本在這樣的情境中流露出獨特的女性美。對於以前從來沒有拍過此類影片的赫本來說,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是赫本依然獲得了成功。
赫本通過影片也展現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華,比如這部電影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話就是赫本自己加進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裡坐的一場戲中,她很優雅地問:「你為什麼不進來,我又不會咬你。」停了一下之後,她接著說:「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則是赫本靠在格蘭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頭看著他時,突然不按劇本即興地說:「你看!我把你的西裝都弄濕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別擔心,它自己會干。」赫本非常喜歡兩人之間有趣的對手戲。影評則說這部電影是「上乘的輕松喜劇片」。這也是導演杜寧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8.《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導演:喬治·顧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爐火純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時,奧黛麗就對記者說過,她最大的願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這是根據英國劇作家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改編的音樂歌舞劇。故事的的內容是:語音學家希金斯用一個貧苦的賣花姑娘伊莉莎做糾正語音、語匯和舉止的試驗,使她改掉方言土語和種種不文雅的舉止,把她訓練成一個看上去高貴、闊綽的斯文小姐,而最終希金斯本人也愛上了越來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終於由蝶蛹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舞台劇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魯斯扮演的。當時的朱莉年僅18歲,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樂歌舞劇《窈窕淑女》在百老匯演出大獲成功。但是,當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時,他們決定選擇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攝時赫本卻遇到相當大的困難。由於這部影片是根據舞台音樂歌舞劇改編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許多支歌。奧黛麗雖說在《甜姐兒》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過歌,但在目前這部片子里,奧黛麗的聲音卻遠不能勝任。音樂導演向她攤牌了,告訴她說,她花了數周所錄的歌曲統統作廢,每支曲子都得找別人唱,重錄。為這事,奧黛麗心情沮喪自不必說。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無論是樸直而缺乏教育的賣花女,還是雍容華貴的淑女,她演來游刃有餘,恰到好處,這證明赫本的藝術造詣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遺憾的是,該片雖受到影評家和觀眾的推崇,成為音樂劇的代表作之一,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金獎,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卻未能獲獎。

9.《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1967)
導演:梅爾·菲熱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獲奧斯卡影後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譯為《盲女驚魂記》)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懸念氣氛不亞於希區柯克的力作進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漸趨化境的表演技藝。
她飾演一個瘦弱的盲女人,要對付闖入家中的強壯歹徒,並憑借智慧最終取勝。那麼,這位盲女採用了什麼方法呢?原來她把燈泡打碎,切斷電源,使對手陷入黑暗之中。因為這是她的家,她已走過成千上萬次。所以原本兇猛的歹徒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成了「盲人」。這樣的情節設置,為表演提出了許多難題:比如她拿東西,既不能象正常人那樣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又不能象在陌生地方那樣跌跌撞撞。無疑,出演這樣一個角色,對赫本來說又是一次新鮮而刺激的挑戰。
為了體驗盲人生活,找到真實感覺,赫本到盲人學校請教老師,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對眼睛有害的隱形眼鏡。最終在影片中奧黛麗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動過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0.《直到永遠》(Always,1989)
導 演:斯皮爾伯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早已有著「人間天使」美譽的奧黛麗·赫本終於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這部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飛行員彼特似乎一心忙於自己的工作,對親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視而不見,並且從不對女友說出自己的愛。而他的女友多琳達則是一個野丫頭,她總是一身飛行員裝飾,不故作溫柔,還喜歡同飛行員們一起喝酒。當彼特最後一次飛行開始的時候,他對多琳達說了那幾個字,但卻被飛機的引擎聲蓋住。在行動中,彼特為救最好的朋友阿爾而犧牲了生命,不過,他的魂魄卻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帶回這個世界。起初,他為失去心愛的女人而絕望,但最後他促成了女友與別人相愛後,才安心地離去。
赫本在片子飾演的就是那個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貴,令人懷念,並且整部影片在斯皮爾伯格的精細鏡頭設置下,唯美而華麗,讓人賞心悅目。盡管在這部影片中,奧黛麗飾演的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但是,作為她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電影,還是值得赫本迷們深深懷念,看著作為銀幕上天使的她,也想著同是天幕下的她。

6. 尋一部電影,奧黛麗赫本的

是謎中謎
編劇: Marc Behm / Peter Stone (I)
導演: 史丹利·杜寧Stanley Donen
主演: 卡里·格蘭特 / 奧黛麗·赫本 / 沃爾特·馬修

上映年度: 1963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又名: 謎中迷/花都奇緣結良緣

美國女子珍納.蘭伯特(原名蕾吉)在巴黎准備離婚時,丈夫卻遭謀殺,並且接到美國大使館巴索隆尤先生來點,才知其夫與德茲潘、吉利恩、史哥比、卡森戴爾五人在大戰中私吞二十五萬美金的公款,美國政府為了追回公款,希望蕾吉能夠給予協助,依據資料記載卡森戴爾於大戰中腹部中槍已身亡,巴索隆尤囑其小心另外三人的追殺奪財。

蕾吉四處為三人所逼,幸賴在渡假時初識之男子彼得.賈許瓦的協助,蕾吉亦對他傾心不已,眾人在追尋巨款時一一遇刺身亡,巴索隆尤告知蕾吉:彼得行跡可疑並隱瞞事實,蕾吉四面楚歌不知所措,最後在亡夫的遺物中發現二十五萬美元的謎底,德茲潘最後被殺,死前寫下「戴爾」兩字——由於彼得曾自稱是卡森戴爾的兄弟……蕾吉只好向巴索隆尤求援,彼得拚命追尋蕾吉欲取得二十五萬美元,蕾吉不知何人為戴爾,巴索隆尤欲奪取二十五萬美元反為彼得所殺,蕾吉才知道巴索隆尤原來是……!

蕾吉仍然執意將巨款交還美國大使館,最後真相大白,原來彼得竟是......

相關評價

作為一部一流的懸念影片,《謎中謎》的風格卻是迥異於同種類型的電影的,它大膽地在緊張懸念中融入了風趣幽默的喜劇色彩,這種情況極為少見,影評人則贊譽該片為「上乘的輕松喜劇片」,兩位主演加利.格蘭特和奧黛麗.赫本配合默契,他們的款款深情看起來就像是真實的,其他幾位主演,如沃爾特.馬修,詹姆斯.科布恩的表演也很出彩。

影片非常賣座,而赫本還因此片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頒發的最佳女主角獎

作為一部一流的懸念影片,《謎中謎》的風格卻是迥異於同種類型的電影的,它大膽地在緊張懸念中融入了風趣幽默的喜劇色彩,這種情況極為少見,影評人則贊譽該片為「上乘的輕松喜劇片",兩位主演加利.格蘭特和奧黛麗.赫本配合默契,他們的款款深情看起來就像是真實的,其他幾位主演,如沃爾特.馬修,詹姆斯.科布恩的表演也很出彩。影片非常賣座,而赫本還因此片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頒發的最佳女主角獎。

關於演員:

Audrey Hepburn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自小便表現出對音樂舞蹈的濃厚興趣。當沉浸於成為一各芭蕾舞藝術家的夢想之時,二戰爆發,家園和藝術學院先後被毀,令她自覺前途越來越暗淡。

1948年,赫本與母親(父母於1938年離異)遷至英國倫敦,進入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並開始在一些音樂劇擔任角色。1951年,赫本在義大利演出,坐在台下的法國著名女作家高萊特夫人一眼便認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請她到紐約好萊塢出演這個角色,這令赫本在好萊塢一舉成名,並為她開啟了美國之門。

1953年她輕鬆通過了由威廉惠勒導演的《羅馬假日》的試鏡,並與好萊塢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這部影片。該片風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一頭黑色短發,外貌優美脫俗,體態輕盈苗條,在金發性感女郎風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赫本不僅俘虜全世界億萬青少年的心,同時連評論家們也都不知不覺被她吸引,該片令她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與此同時她還因在百老匯戲劇《翁丹》中的表演榮獲托尼獎。

從50年代到60年代,赫本完成自身的轉型,結束了她幻想的純潔世界生活階段,逐漸從虛幻世界走到了現實生活中。1954年9月,赫本與美國著名男演員Mel Ferrer結婚。在事業上,她開始嘗試飾演不同類型的角色。她主演了許多影片,如《戰爭與和平》(1956年)、《甜妞兒》(1957年)、《黃昏之戀》(1957年)、《綠廈》(1957年)、《孩子們的時刻》(1962年)、《謎中謎》(1963年)《巴黎假期》(1964年)、《窈窕淑女》(1964年),其中那些儀態萬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她的表演質朴而富於激情。在她主演的影片《龍鳳配》(1954年)、《修女傳》(1959年)、《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和《等到天黑》(1967年)中,赫本表現出色,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60年代後期她曾長期息影,激流勇退的原因,可能是她意識到今後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她必須接受自己不復年輕的事實,而實際上,她也需要時間來撫養她的孩子。1976年,赫本與第二任丈夫Andrea Dotti的婚姻發生危機,這成為赫本冒險復出影壇的原因之一。同年,她在影片《羅賓和瑪麗安》中露面,緊接在又拍攝了《血統》(1979年)、《鬨堂大笑》(1981年)兩部影片,但赫本的復出並未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均不成功,這使赫本決定從此息影。

1989年,赫本最後一次面對攝像機,是在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直到永遠》中扮演一個身著白色長袍的纖弱天使。

1993年1月20日,赫本死於癌症,享年63歲。

7. 修女傳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

《修女傳》的故事帶領觀眾進入外人難得一見的修道院世界:女主角嘉比雅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路加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

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路加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

比利時淪陷後,路加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沉默和自製。

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路加修女在一個特殊又非凡的情況之下,在決定命運的秋天,撤去了她修女的誓願,退出了修道院。

她在風平浪靜後向世界公開了她的傳奇以及私人故事。

劇情:

《修女傳》是由弗雷德·金尼曼執導,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59年6月18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女主角嘉比兒的修女生涯及其後期對宗教信仰質疑的故事。

8. 童年看過一部非常感人的動畫片電影,誰能告訴我是什麼名字

龍龍與忠狗

卡通「龍龍與忠狗」改編自國際知名作品 Ouida "A Dog of Flanders", 溫馨感人,知性感性並重。藉由少年龍龍的心路歷程,見證生命的酸甜苦辣。
故事的背景是在19世紀的比利時 法蘭德斯。有一天,一位修女造訪了安特衛普鎮的大教堂。這位修女仰望著魯賓斯「聖母升天」畫,回憶一下子墜入到20年前……
少年龍龍和爺爺以幫人運送牛奶為生,生活過得相當清苦。一日,龍龍和爺爺在路上撿回了被五金行老闆欺負得奄奄一息、棄置於路邊的老犬阿忠。這樣的緣份展開了龍龍與阿忠的患難情誼。龍龍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成為像魯賓斯那樣偉大的畫家。
爺爺不忍心將阿忠送還給可惡的五金行老闆,所以只好拚命地賺錢替阿忠贖身。這讓原本已經十分貧窮的家境變得更加清寒。緊接著,沒有能力看病吃葯的爺爺撒手歸天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村子此時居然又發生了大火,沒想到村人居然認為龍龍是縱火犯,讓悲傷又無助的龍龍根本無處遁逃。
得不到村人的關愛和失去爺爺的龍龍,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大教堂。在彌撒過後的寂靜教堂里,龍龍終於如願地看到了魯賓斯的另外兩幅畫。龍龍心想「我已經感到非常滿足了…」,他的臉上寫滿了幸福無比的表情,現在,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的阿忠就躺在他的身邊,龍龍和阿忠就這樣地躺在肅靜的氣氛中,默默地離開了這個人世…

9. 請問照片上的人是誰

圖中是《修女傳》女主角嘉比雅,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飾。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

10. 奧黛麗赫本的故事好看嗎有劇照嗎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十部經典電影
1.《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導演:威廉·惠勒
風情指數★★★★★
看點: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完美組合
如果沒有奧黛麗·赫本,或許《羅馬假日》只會作為一部平庸的二流愛情電影被少數人記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變得不同。23歲的赫本,把這個故事變成了一個童話,把這個電影變成了一個夢。有多少人看了這個電影,都會想著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飾演的美國記者那樣,在如畫詩情的羅馬邂逅這樣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給自己譜寫了人生童話般的開始。第一次擔綱影片主演的她,就憑借該片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可謂前無古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赫本和該片的服裝設計海德共同設計的服裝也獲得了最佳服裝獎。
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因為赫本在影片里那種清新秀美的短發型,將赫本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這種後來被稱為「赫本頭」的發型也受到了無數時髦女性的青睞,風靡世界。赫本偏瘦的體型也使減肥美容業興旺起來,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裝、帽子、太陽鏡,也都風靡一時。
在攝影棚里觀看影片樣片的導演威廉·惠勒曾為赫本由衷地贊嘆:「這部電影一定會使她成為全世界的情人!」五十年以來,他的大膽論斷得到了完美的證明。

2. 《龍鳳配》(Sabrina,1954)
導演:比利·懷爾德
風情指數★★★☆
看點:戲里戲外都有故事
這一次,赫本飾演的不再是高貴的公主,而是一位窮苦司機的女兒。影片講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長子——一個不解風情只專注事業的男人經歷種種誤會,最終墮入愛河,結為連理的故事。
看上去,這是個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時的奧地利導演比利·懷爾德執導,兩位當時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萊·鮑嘉與赫本配戲,使這部電影依然獲得不俗反響。
此時的赫本雖然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後,但她畢竟只是主演了一部電影的新人,因此同兩位紅透半邊天的男明星合作,赫本還是十分緊張。
脾氣很大的鮑嘉瞧不起奧黛麗·赫本,說她不會演戲。在他看來,赫本是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居然與他這位巨星配戲,簡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靜地默默忍受他對自己的蔑視。
不過赫本卻因為飾演這部電影,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譜寫了一段愛的篇章,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兩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龍鳳配》終於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龍鳳夢。

3.《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
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的合作。
這是一部由義大利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根據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編的電影。奧黛麗·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及亨利·方達共同主演。
這部電影曾經由於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無法按期拍攝的尷尬。在懷孕息影期間,赫本把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譯本《戰爭與和平》讀了一遍又一遍,她越來越被書中的貴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動,想要塑造這一人物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但是,身體狀況又使得她猶豫不決。
導演勞倫梯斯則對赫本顯示了足夠的耐心,他決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後再讓赫本出演這個苗條消瘦的年輕少女娜塔莎。赫本也被導演的誠意深深打動,但是後來由於身體虛弱而小產,極度痛苦的她對是否拍這部電影又產生了動搖。
最終赫本強烈的職業責任心戰勝了內心的軟弱,丈夫菲熱也認為扮演娜達莎的這個吃重的角色這件工作,可能會把那占據她全部心思的極度痛苦驅散,使她重新振作起來。於是影片得以順利拍竣。
盡管影片的劇本由於改了又改,最終和原著距離已經相當大,再也談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兒》(Funny Face,1957)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精妙絕倫的舞技
「每一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應該都會夢想和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奧黛麗這樣說,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美夢。
《甜姐兒》,原是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爾1927年在百老匯演出的一出音樂舞台劇。他平常對和他合作的演員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對赫本卻非常佩服。因為赫本習舞多年,甚至還曾決心獻身芭蕾藝術,因此她的舞技讓這位舞蹈之王也無法挑剔。阿斯泰爾對和赫本合作,將這出音樂舞台劇在銀幕上完美再現也充滿期待。他在影片拍攝前曾說,「這是我和偉大而可愛的赫本合作的最後也是唯一的機會了,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這部電影敘述的是紐約格林威治村一家書店的女店員,由於被一位時裝攝影師看上並加以培養,而成為世界名模特兒的故事。當然影片最精彩的並不是他們倆後來發展出來的戀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樂。
《甜姐兒》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樂片,由於她那精彩絕倫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爾搭檔,影片又獲得了成功。由於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兒」一時成為赫本的代名詞。

5.《修女傳》(The Nun's Story,1959)
導演:弗·辛尼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非洲
《修女傳》改編自根據真人真事而寫成的自傳體小說。影片講述了一個修女的故事:少女嘉百麗進入一個比利時的女修道院而成為修女路加。然而在比利時剛果醫院曾幫助過福雋納提醫生的路加在二次大戰爆發後, 卻因為一些規條, 讓她無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臨一些心靈上的掙扎。
為了塑造好人物,奧黛麗專程去見了小說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偉大的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修女,從中汲取了演好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養分。因此她刻畫角色的心靈沖突相當傳神,令人信服的詮釋了一個虔誠正直的修女何以會憤然還俗。影評家認為本片是她演技發揮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獲得了當年的紐約影評家協會和英國影藝學院的最佳女演員獎,並繼《羅馬假日》、《龍鳳配》之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拍攝外景,劇組來到非洲。赫本開始不習慣這兒的氣候,後來漸漸喜歡上了非洲。她說在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純朴最善良的人們。
大導演弗·辛尼曼匠心獨運,使該片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修女傳》重又把赫本推上萬人矚目的高峰。

6.《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導演:布萊克·愛德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奧黛麗在坐月子期間讀了電影劇本《蒂芬尼的早餐》,這是喬治·阿克塞爾羅德根據特魯曼·卡波特的著名中篇小說改編的。故事主要是圍繞一個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年輕的賣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
派拉蒙公司把拍攝此片列入計劃,聘請奧黛麗·赫本擔任女主角。請年輕有為的導演布萊克·愛德華執導。開始時,奧黛麗一想到自己要演這部電影就心中緊張,因為這部片子有許多令人厭惡的外觀,女主人公那烏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畢竟霍莉這個形象和她以前飾演的清純無邪的形象有相當距離,赫本也擔心觀眾無法接受。
但是,赫本憑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時,並沒有將她本人的風度,氣質強加於霍莉身上,也沒有把霍莉演成一個風騷、一無是處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並又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這部影片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愛。《華盛頓郵報》曾經報道:有幾個大學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達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種擺不掉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們拉到電影院去看——霍莉·戈萊特麗」。
影片的插曲《月亮河》更是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不久前還入選為「二十世紀最經典歌曲」。

7.《謎中謎》(Charade,1963)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的多面才華
少婦蕾吉(赫本飾)在夫婿被人謀殺後發現自己也開始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的勾當, 竊取並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蕾吉正苦於歹徒的騷擾時, 一個叫做彼得·賈許瓦(加利·格蘭特飾)的男子的出現了,並協助她逃離一次次危險。蕾吉感激彼得,對他傾心不已,然而沒想到最終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謎中謎》這部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片,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它嘗試把纖弱的奧黛麗·赫本陷於恐怖的深淵之中,從而使赫本在這樣的情境中流露出獨特的女性美。對於以前從來沒有拍過此類影片的赫本來說,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是赫本依然獲得了成功。
赫本通過影片也展現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華,比如這部電影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話就是赫本自己加進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裡坐的一場戲中,她很優雅地問:「你為什麼不進來,我又不會咬你。」停了一下之後,她接著說:「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則是赫本靠在格蘭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頭看著他時,突然不按劇本即興地說:「你看!我把你的西裝都弄濕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別擔心,它自己會干。」赫本非常喜歡兩人之間有趣的對手戲。影評則說這部電影是 「上乘的輕松喜劇片」。這也是導演杜寧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8.《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導演:喬治·顧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爐火純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時,奧黛麗就對記者說過,她最大的願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這是根據英國劇作家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改編的音樂歌舞劇。故事的的內容是:語音學家希金斯用一個貧苦的賣花姑娘伊莉莎做糾正語音、語匯和舉止的試驗,使她改掉方言土語和種種不文雅的舉止,把她訓練成一個看上去高貴、闊綽的斯文小姐,而最終希金斯本人也愛上了越來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終於由蝶蛹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舞台劇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魯斯扮演的。當時的朱莉年僅18歲,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樂歌舞劇《窈窕淑女》在百老匯演出大獲成功。但是,當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時,他們決定選擇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攝時赫本卻遇到相當大的困難。由於這部影片是根據舞台音樂歌舞劇改編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許多支歌。奧黛麗雖說在《甜姐兒》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過歌,但在目前這部片子里,奧黛麗的聲音卻遠不能勝任。音樂導演向她攤牌了,告訴她說,她花了數周所錄的歌曲統統作廢,每支曲子都得找別人唱,重錄。為這事,奧黛麗心情沮喪自不必說。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無論是樸直而缺乏教育的賣花女,還是雍容華貴的淑女,她演來游刃有餘,恰到好處,這證明赫本的藝術造詣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遺憾的是,該片雖受到影評家和觀眾的推崇,成為音樂劇的代表作之一,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金獎,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卻未能獲獎。

9.《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1967)
導演:梅爾·菲熱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獲奧斯卡影後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譯為《盲女驚魂記》)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懸念氣氛不亞於希區柯克的力作進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漸趨化境的表演技藝。
她飾演一個瘦弱的盲女人,要對付闖入家中的強壯歹徒,並憑借智慧最終取勝。那麼,這位盲女採用了什麼方法呢?原來她把燈泡打碎,切斷電源,使對手陷入黑暗之中。因為這是她的家,她已走過成千上萬次。所以原本兇猛的歹徒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成了「盲人」。這樣的情節設置,為表演提出了許多難題:比如她拿東西,既不能象正常人那樣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又不能象在陌生地方那樣跌跌撞撞。無疑,出演這樣一個角色,對赫本來說又是一次新鮮而刺激的挑戰。
為了體驗盲人生活,找到真實感覺,赫本到盲人學校請教老師,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對眼睛有害的隱形眼鏡。最終在影片中奧黛麗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動過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0.《直到永遠》(Always,1989)
導 演:斯皮爾伯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早已有著「人間天使」美譽的奧黛麗·赫本終於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這部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飛行員彼特似乎一心忙於自己的工作,對親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視而不見,並且從不對女友說出自己的愛。而他的女友多琳達則是一個野丫頭,她總是一身飛行員裝飾,不故作溫柔,還喜歡同飛行員們一起喝酒。當彼特最後一次飛行開始的時候,他對多琳達說了那幾個字,但卻被飛機的引擎聲蓋住。在行動中,彼特為救最好的朋友阿爾而犧牲了生命,不過,他的魂魄卻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帶回這個世界。起初,他為失去心愛的女人而絕望,但最後他促成了女友與別人相愛後,才安心地離去。
赫本在片子飾演的就是那個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貴,令人懷念,並且整部影片在斯皮爾伯格的精細鏡頭設置下,唯美而華麗,讓人賞心悅目。盡管在這部影片中,奧黛麗飾演的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但是,作為她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電影,還是值得赫本迷們深深懷念,看著作為銀幕上天使的她,也想著同是天幕下的她。

閱讀全文

與法國比立時電影修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湘潭市萬達電影院在幾樓 瀏覽:556
泰國那個拳王電影 瀏覽:687
陳情令完整版大電影 瀏覽:329
電影英文經典長對白 瀏覽:390
周冬雨和日本演員的電影 瀏覽:424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是一部什麼電影 瀏覽:824
前蘇聯的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166
電影英文形式 瀏覽:79
愛戀法國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127
電影流浪地球音樂賞析 瀏覽:140
父愛如山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485
87電影院限制宅男 瀏覽:927
白血病電影網新陽 瀏覽:971
有個電影講17世紀法國妓女的 瀏覽:824
英文電影動畫形象 瀏覽:167
台灣最好的喜劇電影 瀏覽:710
法國微電影bd 瀏覽:204
哈爾濱國際廣場電影院影訊 瀏覽:706
地板岩漿完整版電影 瀏覽:469
電影三個天使完整版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