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跪求法國與音樂有關的文藝電影,像放牛班的春天類似的。
海上鋼琴師
這個殺手不太冷(很感人)
剪刀手愛德華(機器人和人的愛情)
勇敢的心
(震撼)
冷山
天堂電影院
雲上的日子
女人香又名聞香識女人
阿甘正傳(相當勵志)
霸王別姬(這是張國榮鞏俐張豐毅拍的,其經典目前無人超越!超級棒)
美麗人生
希望幫到你
『貳』 請問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啥意思
放牛班是一種俚語稱呼。在台灣,所謂」放牛班」就是初中的不升學班,專給那些被認為沒有出息的差生開設,學生基本上都出生於社會最底層的家庭,很多人家裡很窮。放牛班制度一直是台灣教育制度的一個為人所詬病的污點。
在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因為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因此該片的台灣譯名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的「放牛班」在台灣的意思就是垃圾班差班。
美國自由寫手格魯維爾的作品《放牛班的奇跡》這本書中也有對放牛班這個詞語的描述,書中的放牛班裡的學生大多來自貧民區,家庭破碎、參加黑幫、吸毒販毒,頑劣不化。
『叄』 法國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怎麼樣貌似還得過奧斯卡獎…
一位指揮家追憶自己童年在輔育院的一位啟蒙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育,這幫特殊學生。沒有獲得奧斯卡。挺不錯值得一看
『肆』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通過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不是通過真實故事改編的。
影片劇本靈感自1945年的音樂片《關夜鶯的籠子》,導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7、8歲時看過這部電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在劇中有一位大音樂家莫朗奇,影片剛開始他的母親就過世了,莫朗奇回到老家參加母親的葬禮,而就在老家回憶的時候,一位自稱皮比諾的童年玩伴找了過來,給了他一本回憶錄,一起回憶起那段灰暗又充滿光明的童年。
在當時有一所全封閉的的學校,而莫朗奇和皮比諾都是這里的學生,但是這里的學生不是失去雙親就是打架鬧事的,全都是問題學生,很多人都沒有正眼看待這群孩子,覺得都是問題學生,是社會的渣渣。
老師就越來越壓迫他們,學生也越來越來叛逆,久而久之行成惡性循環,成了大多數師生所謂的「臭名昭著」的學院。
克萊門特.馬修,一個懷揣音樂夢想的教書匠,就是在這樣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分配到這所「池塘底」學校。他到來的第一天,負責學校日常起居的大叔就被調皮的學生使壞砸到了眼角。
馬修親眼看到調皮的學生是如何叛逆如何刁蠻,校長哈森是如何的蠻橫不講理,體育老師又是如何的強勢打壓,這一切都讓他感到心力交瘁。桀驁不馴的學生,和老師們似乎都站在對立面,成為了永遠解不開的死敵。
馬修原本也想像其他老師一樣,熬完一段時間就走,可是偶然一次,他發現了孩子們唱歌很有天賦,音樂夢想在心裡重新燃燒,他打算用歌聲重新感化孩子們。
他組建了合唱團,偷偷的唱,那些純粹的天籟之聲,像是從天堂傳來,如春風化雨,漸漸感化了孩子們的心靈。
他開始深夜為孩子們寫歌。就是因為這樣這群孩子一個個都開始改變了,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就這樣,董事會前來參觀,而當孩子們在董事會面前唱歌的時候,校長哈森在董事會面前極力的吹捧自己,而且將合唱團的功勞歸於自己,馬修雖然無奈卻也沒有抗議,而且看著孩子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也並沒有說什麼。
但是之後的一場蓄意已久的大火,讓他斷絕了與孩子們的緣分。大火中並沒有一個人受傷,校長哈森卻失去了晉升資格,自私且殘酷的哈森惱羞成怒,解除了馬修的教師資格。
無奈的馬修走出了校園,無數的紙飛機伴隨著孩子們的歌聲傳了出來。當馬修提著行李,攥著紙飛機離開的時候。
他說:我想告訴全世界,可我又能告訴誰呢?克萊門特.馬修,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失敗的學監。克萊門特.馬修。馬修一輩子也沒能成為音樂家,可是他卻拯救了一個天賦異凜的音樂家,他拯救了一群孩子的未來。
(4)法國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克萊門特·馬修老師
他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他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熱愛音樂事業,把最無私的愛奉獻給孩子們。
2、少年皮埃爾
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但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異常敏感孤僻。長相帥氣,是學生中的代表人物,因為家庭原因為人喜歡惡作劇,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聲嘹亮,音色俱佳,頗受馬修老師的器重,長大後成為首屈一指的大音樂家。
3、拉齊校長
最惹人討厭的人,自私自利,為人冷酷,完全不考慮孩子們的感受,而且喜歡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最後被聯合投訴而下台。
『伍』 求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或《天使愛美麗》的電影英語影評~
《天使愛美麗》:
Brilliant Colors
If ever I needed a movie bbed, this one would be it. Normally, I prefer subtitles, but the visuals in here are so incredible that trying to read the subtitles distracts me from taking in all there is to see.
Man, there is a lot to see: brilliant, beautiful colors in scene-after-scene. They alone make this DVD worth owning. The story is decent, pretty interesting but nothing super. The humor is "French," meaning different from what we normally laugh at in North America. The story also, to be honest, gets frustrating after awhile, as Amelie goes on too long with her charade. If you've watched it, you know what I mean.
However, this is so uniquely and beautifully filmed that I can put up with a so-so story. As the lead actress, Audrey Tautou, is cute and fun to watch and the addition of humor to the romance story helps. There is almost no profanity in here and a few very quick nude shots which must be the reason for the "R" rating, otherwise it would be an easy "PG."
《放牛班的春天》:
A wonderfully uplifting film
The locale for this French sub-titled film is a locked fortress-like school for poor boys from broken homes, WWII orphans and juvenile delinquents, very Dickensian in feel. The principal of the school,is a detestable man who abus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equally. You've seen the plot before, of course, and some of the characters are "stock" sorts. But the acting of the lead, the teacher who "saves" the students by luring them into singing, is portrayed charmingly by Gerard Jugnot. Mostly bald, a bit stocky and no beauty, he is nonetheless disarming. The boy soprano, Jean-Baptiste Maunier, has a wonderful voice, and the chorus is splendid. Particularly fine was the score, almost entirely original, by Bruno Colais. I was looking for something inspiring on this bitter cold inaugural day in the U.S. Les Choristes made my spirit soar and reaffirmed that kindness, generosity of self and the gift of music still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people's lives.
『陸』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法語名字發音
Les Choristes 音標 [lε] [korist]
音譯過來 讀成:
les : 類
cho : ko
ri : (喝一)
stes : 斯特(輕聲)
連起來讀: 類 ko (喝一)斯特
放牛班的春天 英文片名: 《The Choir Boys 》
『柒』 有關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演員
熱拉爾·朱諾
法文名:Gérard Jugnot
生日:生於1951年5月4日,法國巴黎
星座: 金牛座
介紹:
出生於法國巴黎的傑拉爾·朱諾年少時雖是個好學生,但多嘴犯貧一直是他頑固不化的品性。1969年,上高中的傑拉爾和一位老師組建了電影愛好者俱樂部,並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8mm短片。在學校里,他與蒂埃里·萊爾米特、米歇爾·布朗、克里斯蒂安·克拉維耶、和瑪麗-安娜·夏澤爾等人私交甚密。在他以優異成績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的兩年後,對表演的熱望讓他坐立不安,以致最終決定退學,義無反顧的同幾位好友成立了Splendid劇團並一起購買了家被廢棄的劇院。
盡管幾人齊心協力苦心經營,但最開始的幾年一直平淡無奇,直到1978年,傑拉爾和同伴一起出演了由他們的戲劇改編的電影《Les Bronzés》,影片取得巨大成功,也為幾人的表演歷程開啟了全新的篇章。外貌平常並禿頂的傑拉爾開始頻頻出演電影,1987年,他憑《Tandem》中的精彩表演獲得第一次愷撒獎最佳男演員提名,隨後以《Une époque formidable……》、《Marthe》和《放牛班的春天》再獲3次愷撒獎提名,其中最成功的《放牛班的春天》成為法國電影近年少有的老少皆宜的作品,吸引了法國本土850萬觀眾的青睞,評論界給予了傑拉爾前所未有的贊譽。除了表演,傑拉爾還是異常活躍的編劇和導演,才華橫溢的他最近還開始嘗試製片工作。
1984年憑借影片《警察皮諾》(Pinot Simple Flic)而名聲大燥,成為法蘭西最知名的「警察」演員。在法國本土,具有非常強的票房號召力。2004年7月14日,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授予其「榮譽騎士」稱號。
熱拉爾·朱諾 Gérard Jugnot作品列表:(一共 70 個作品)
作為導演熱拉爾·朱諾 Gérard Jugnot的作品 (數量:7)
Pinot simple flic
Une époque formidable...
Casque bleu
Fallait pas!...
Meilleur espoir féminin
Bou
Monsieur Batignole
作為演員 熱拉爾·朱諾 Gérard Jugnot的作品 (數量:52)
Que la fête commence...
遠行他方 Valseuses, Les
法官與殺人犯 Juge et l'assassin, Le
致命的女性 Calmos
大活寶展奇才 Jouet, Le
怪房客 Locataire, Le
克萊因先生 Monsieur Klein
Herbie Goes to Monte Carlo
Septième compagnie au clair de lune, La
Bronzés, Les
Bronzés font ski, Les
Dracula père et fils
Coup parapluie, Le
Pour 100 briques t'as plus rien...
Père Noël est une orre, Le
Papy fait de la résistance
戀情 Just the Way You Are
Pinot simple flic
Rois gag, Les
Tandem
穿梭時空大逃亡 Mille et une nuits, Les
Secrets professionels Dr. Apfelglück, Les
Une époque formidable...
Casque bleu
累得要命 Grosse fatigue
Fallait pas!...
Fantôme avec chauffeur
An 01, L'
逃逃碰著黑 Trafic d'influence
Meilleur espoir féminin
Oui, mais...
襲擊行動 Raid, Le
唱詩班男孩/歌聲伴我心/放牛班的春天 Choristes, Les
Clefs de bagnole, Les
Enfoirés dans l'espace, Les
Trois petites filles
Bou
Profession: acteur
Volpone
Bronzés, le père Noël, papy et les autres, Les
Compositeurs/réalisateurs, dialogue impossible?
Monsieur Batignole: le making of
Un jour dans la vie cinéma français
Restauratec
Monsieur Batignole
2001 - l'odyssée des enfoirés
Ami jardin, L'
Au n... Mari!
神奇的旋轉木馬 The Magic Roundabout
Il ne faut jurer... de rien!
Brigades tigre, Les
Bronzés amis pour la vie, Les
Un printemps à Paris
作為編劇熱拉爾·朱諾 Gérard Jugnot的作品 (數量:9)
Bronzés font ski, Les
Père Noël est une orre, Le
Pinot simple flic
Une époque formidable...
Casque bleu
Fallait pas!...
Meilleur espoir féminin
Monsieur Batignole
Bronzés amis pour la vie, Les
作為製片人熱拉爾·朱諾 Gérard Jugnot的作品 (數量:2)
Bou
Monsieur Batignole
『捌』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賞析
(一)
說實話,我一直對法國電影心存敬畏。沒看正片之前看故事梗概,感覺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司空見慣的師生故事而已,而這么乏味老套的架構,大概也脫不了我想像中的法國藝術片慣有的面目可憎。
然而我錯了。這是一部輕松愉悅,並給人帶來實實在在的藝術享受的電影。它一點也不壓抑沉悶,而是活潑輕快的,還略帶那麼一點詼諧幽默,但它也不會像通常的法國喜劇片如《鬱金香芳芳》那樣的聒噪吵鬧。它是潮濕溫暖的記憶,是輕輕飛揚的柔風,你就那樣蒼白地面對它,不會喜悅,也不會悲傷,只會感動,而且是回味無窮的唏噓感動,像我,則更會心存感激。
我終於成功而完整地看完一部法國文藝片,這是我的奇跡,而改變我對法國電影的普遍刻板印象,則是《放牛班的春天》的貢獻和可喜之處吧。
(二)
這部電影當然也不會是深奧晦澀的了。一個其貌不揚的老師來到一群野性難馴的孩子中間,接下去會發生什麼故事,我們基本上可以猜到十之八九。但馬修這個人物的獨特魅力在於,他的懷才不遇和落拓,他的悲憫和眼底溫柔,乃至他暗戀學生的母親,滑稽幽默的言行舉止和非常顯眼的禿頭,都使他像個善良而和藹可親的父親。他不是完美的,但是立體生動的,是一個說服力很強的可親可信的老師形象。
至為關鍵的,是馬修真正懂得開啟孩子的心靈。
在他到來之前,"池塘之底"是一個典型的專制殘暴的寄宿學校和教育制度的縮影。哈珊校長及他以下的教工,都是暴戾而簡單片面的,一概地只看到孩子們叛逆、偷竊、抽煙、打架的一面,也習慣了用嚴厲的懲罰方式如禁閉、毒打虐待學生;而學生在皮球效應下也反彈得更為厲害,總是想方設法地報復整蠱老師,也因此導致師生間日益緊張的關系氛圍。從純粹意義來說,"池塘之底"不像個學校,而是師生間,成人與孩子間冷漠對峙的戰場。
馬修來了之後也只不過是一個新學監,他無力全面地改變現狀,卻可以對犯錯的學生寬容地放一馬,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挽回孩子的尊嚴。更重要的是馬修懂得尊重每一個孩子,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天賦。他組建合唱團,分析每一個孩子的音色,給他們安排合適的角色,用老話來講,是懂得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其實也是在暗示、激發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有他人所不可替代的價值,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人生社會中找尋到自己的位置。導演克里斯-巴哈蒂自己解釋說這部電影要講的就是生命的意義。就這點來說,馬修可謂是孩子們真正的啟蒙導師,也因此馬修能夠漸漸贏得孩子們的信任,獲得他們的真誠依託。影片最感人的橋段是馬修離開"池塘之底"時帶走了佩皮諾,那一天剛好周六,終於圓了佩皮諾在周六可以等到"父親"的願望。佩皮諾跟馬修的離去,是對馬修所施行的教育方式的最好回報。而莫杭志後來成為著名的音樂家,更是馬修教育理念頗有成效的明證。
與之相對照的是,影片還設置了蒙丹這一角色,他被心理學家作為試驗品投送到"池塘之底",因為"實驗品"的特殊身份和更惡劣的品性,他沒有得到應該的關愛,而是遭遇更過分的歧視和虐待,還被誤會錯怪為盜竊學校10萬法郎資產的小偷,懷恨在心的他最終一把火燒了學校宿舍。這種暴力舉動可以說是對專制教育制度的最直接而又極端的報復和抗議。如果我們撇開庸俗的教育話題不談,也可以從中看到導演的人文關懷。
本片導演的叔叔,更著名的導演雅克•貝漢說:孩童時代的面孔,連同內心深處的情感對我們是如此珍貴,以至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時期的記憶永遠無法磨滅。聯系本片那些心靈有著缺陷的孩子,其實他們內心深處記住的是兩種截然對立的回憶:他們的不幸是他們或者因各種原因(比如"二戰","二戰"也是成人發起的戰爭)被成人拋棄,或者逾越了成人世界制定的規則,辜負了成人對他們的暫時期望,就被以哈珊校長為代表的成人世界排斥在自由正常的生活之外,承受粗魯殘暴的辱罵、毆打或者禁閉。這種愚蠢野蠻而形而上的處理方法給孩子們帶來的是顯然是更大的心靈災難。蒙丹的縱火,便是最明顯的反面教材。孩子們的幸運在於他們遇上了馬修。馬修的偉大或者說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真正懂得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與溝通。他的民主平等意識,他的寬厚仁慈,善良耐心,就像一縷縷春天的陽光,撫慰照耀孩子們殘缺受傷的心靈,還給他們一個明媚溫暖的未來與世界。這兩種記憶,相信也是深植於作者心中的經歷感慨和本片的故事來源及情感源泉。
(三)
現在來看,馬修的確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教師形象。影片中那個乾瘦的數學老師也懂音樂,可是他並沒想到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音樂帶來的快樂,而是一天天麻木下去,到最後連說笑也不會了;哈珊校長也聲稱他有教育夢想,可是他此刻只是個人人討厭的自私、虛偽、邀功諂媚(在公爵夫人面前說組合唱團是他出的主意)的暴君。馬修之所以贏得尊敬,是因為他在對待孩子問題上有與眾不同的足夠的信心與耐心。而他慧眼識天才,發掘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和個性,開啟他們的音樂智慧,這都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眼界再放寬一點,不是每個不幸的孩子都可以遇到馬修這樣通情達理的而且還是音樂家的老師的,盡管有點落魄。
所以馬修終究是一個帶有理想色彩的被寄託了美好願望的人物形象。他也不再是"失敗的音樂家,失業的學監",而是心靈救贖者和光明使者。這也許是因為導演自身有幾十年的音樂修養的緣故,音樂及音樂家的作用有所美化而誇大。但不可否認的是,本片的音樂也因此運用得出神入化,不僅絲絲入扣地銜接劇情,而且烘托影片氛圍,推動劇情發展,是音樂與劇情結合得相得益彰的絕佳典範。
片中共出現三首完整的插曲,都是抒情柔緩的優美之作,分別對應故事敘述的時間與節氣,從寒冬到初夏,也逐步反映音樂漸漸融化孩子們冰封的心靈,影片的整體情緒也隨之漸趨歡快明朗。如"在迴旋的風中轉向,展開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尋通往彩虹的路,揭開春之序幕""夏日的微熹,驛動的夢,我的心燃起,驟然飛舞飄離大地""歡樂的震顫,一切在跳躍,榮辱恐懼拋諸腦後,遠離孩子們的困擾,無窮哀傷全無蹤影""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等等,從這些歌聲中可以聽到孩子們對音樂及馬修的感恩,也似乎可以聞到他們漸漸開朗樂觀的氣息。而音樂及馬修作為身處"池塘之底"的(黑暗中的)孩子們的指路明燈和希望之光的隱喻,也是昭然若揭。尤其第二首歌響起的時候,整個校園似乎都被空靈悠揚的童聲清唱包圍,沉浸在聖潔的音樂世界之中,"池塘之底"曾經的陰暗和殘酷好像一掃而光,一切都是如此的祥和安樂,連數學老師也跑來為孩子們伴奏,而一向不近人情的校長,竟也自顧自地在辦公室里學孩子們折紙飛機玩。可見音樂的感染力之巨大無窮。
如果有這部影片的原聲碟,我推薦收藏。
影片在音樂之外的其他方面俱表現出色,尤其是對節奏和整體基調的把握非常純熟,一點也不像初次出手的作品。導演敘述之流暢,轉場之自然,情節之清晰利落有條不紊,都顯現出手法嫻熟功底深厚,如果不是因為導演出身電影世家,耳濡目染,便是藝術相通,天分過人。要拿華語片來比較的話,處女作即能達到這種不溫不火恰到好處的風范,似乎只有李安的《推手》才有相似感覺。《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人性贊美詩,就是不知假使離開音樂題材,克里斯-巴哈蒂是否還會有如此過人表現。
『玖』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放牛班春天》觀後感
我是.....,因為即將要畢業了,所以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
影片大概講述了一位老師如何將一群調皮的也男孩幫助他們找回信心,重新給他們希望。
我認為這部影片很感人,一位充滿愛心的音樂代課老師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問題少年的學校,但同時,馬修老師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煩。還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院長,不但沒有耐心去好好的教導那些孩子們,而且還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不僅如此,本身也是一位貪慕虛榮的人。可馬修老師卻與這位院長形成了對比,他心中充滿對這些孩子們的愛,對於孩子們犯的錯,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而是給予他們能夠改過的機會。 劇中我最喜歡馬修老師他不顧院長反對,硬是要將學生組一個合唱團,他要讓這群小天使高聲歡唱生命之歌,他還自己編步譜子。另一位是不屑參加合唱團的男高音莫翰奇,但他老是在掃地時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馬修老師聽見,覺得悅耳動聽,於是安排一場獨唱,獲得全場觀眾的贊賞。 這群孩子我覺得由於院長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所以養成了他們的調皮搗蛋,但大部分孩子還是本質是善良的。他們從一開始不服從馬修老師,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課時間,都吵吵鬧鬧,一會兒在黑板上亂畫,一會兒罵老師禿頭、亮光頭,老師也笑笑不當一回事,經常氣得馬修老師七竅生煙,但是當老師被院長解僱時,海派悲觀禁閉的孩子們不敢出來送行,在窗口押動著小手,紙飛機從窗口落下,這些都是把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送給馬修老師的祝福,孩子們都捨不得這位有著父愛般的老師。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還有就是因為他愛好音樂,可以說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非常喜歡馬修老師,感謝馬修老師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愛。
電影裡面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對於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只是先天的環境造就了先天的行為. 我很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
而老師給予我們的鼓勵,讓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及承擔未來的力量。不會忘記,所以當馬修老師被開除離開時,看到教室窗口有那麼多紙飛機飄落,寫滿了孩子們最真摯的祝福。
而叫自己很感動的是在快結尾處,老師指揮全班合唱一曲。那個最具天分的男孩因為過錯被晾在一邊,神情顯得格外落寞。第一節音樂結束時,老師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驚喜,而後則帶著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演唱。
相信我們在畢業後感恩並時時刻刻不忘記自已的老師。
『拾』 有沒有與《放牛班的春天》類似的法國電影
《北郊36》是 放牛班的春天 原班人馬演的,但個人認為不如後者。此外,像 蝴蝶,計程車,虎口脫險, 歡迎來北方 無價的女人,都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