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相當於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故金制棕櫚枝作為獎杯,因此稱做「金棕櫚獎」,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1)法國戛納電影節王博文擴展閱讀:
金棕櫚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
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
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采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祖母綠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細節令每一個金棕櫚獎座都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母親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
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臻寶傑作——金棕櫚獎座。
Ⅱ 曾在法國戛的人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兩個華人是
曾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有香港導演(王家衛)、台灣導演(楊德昌)。
Ⅲ 連續四年贊助法國戛納電影節的抗衰護膚品牌叫什麼名字是UNIQNE BF蓓爾芳婷嗎
是的,是UNIQNE BF蓓爾芳婷。
Ⅳ 第63屆戛納電影節上這是誰啊是走光了嗎
李菲兒,又名李菲,內地女演員。1987年10月3日出生於遼寧。畢業於中 北 國 際演藝專修學校。因出演黃曉明版《鹿鼎記》中曾柔一角而被觀眾熟知。代表作品有電視劇《鹿鼎記》《鎖清秋》《大秦帝國》《歡迎愛光臨》,電影《日照重慶》《我們約會吧》等。
http://ke..com/view/1288918.htm
首發命中,望採納,謝謝。
Ⅳ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還是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
葛優,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金鷹獎、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還是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華人演員。他憑借喜劇出名,以正劇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79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198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從而正式出道。1992年,因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一角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憑借電影《大撒把》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1997年,在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甲方乙方》中飾演姚遠一角。1998年、2002年、2004年三度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主演電影《夜宴》。2008年,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中飾演秦奮。2011年8月,憑借《趙氏孤兒》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12月簽約英皇娛樂。 2013年12月19日,葛優主演的賀歲喜劇電影《私人定製》在全國上映。2016年12月16日,主演的劇情片《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
Ⅵ 作文2016年5月3日,第69屆戛納電影節在一片噓聲中落幕
股酸溜溜的滋味,驀地湧上了心頭。是啊,當你肩上背起那沉重的書包,當步入校園的那一刻起,自由、歡樂,如同過眼煙雲,消失得無影無蹤。上學期間,你也許會常聽到表揚,可更多的還是批評。人都是愛慕虛榮的,誰不想得到大家的認同?可越是這樣,你需要付出的就越多。每天早出晚歸、挑燈夜讀,也不足為奇。最難受的就是每天要餓著肚子上課。盡管這樣,還是要認真學習,搞不好還得挨老師和家長的一頓臭訓。什麼倒霉的事都出來了。想到這一切,淚水不禁在眼眶裡打轉……開學第一天,永遠是我們「世界末日」的開始!
Ⅶ 憑借《花樣年華》在第53屆戛納電影節榮獲最佳男主角的人是誰
憑借《花樣年華》在第53屆戛納電影節榮獲最佳男主角的是梁朝偉。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台山市。1982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從此正式進入演藝界。
1994年,梁朝偉憑借電影《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97年,梁朝偉憑借電影《春光乍泄》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0年,梁朝偉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同時,憑借這部影片梁朝偉又一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Ⅷ 戛納電影節在法國哪個部舉行
南部城市戛納。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
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
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接受菲利普·艾藍傑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Ⅸ 戛納電影節中獲獎的中國人
1993年,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1994年,張藝謀導演帶著影片《活著》來到戛納,並一舉獲得評審團大獎,同時男主角葛優憑藉此片獲得戛納影帝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