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中英文術語解析
在電影劇本中,FADE IN 和 FADE OUT 分別表示影片的開端和結束,通過淡入和淡出的視覺效果,為觀眾呈現故事的起承轉合。
轉場方式如CUT TO、DISSOLVE TO、FADE TO,根據導演意圖選擇,用以平滑場景之間的轉換,營造不同氛圍。
場景標題EXT.、INT.分別表示外景、內景,EXT./INT.後緊跟具體地點,而DAY、NIGHT則標識時間背景。
INTERCUT描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發生的情節,通過鏡頭交切展現復雜故事線;而FLASHBACK則通過閃回手法,回溯重要情節。
角色對話中的輔助性描寫如(beat)、(pause)指示對話節奏與停頓,(in French/German/Chinese...)標記角色使用的外語,(English subtitles)則提供英文字幕。
(MORE)表示角色話語未完,待續至下一頁;(CONT'D)用於對話未完或被中斷時,確保對話連貫性。
(O.S.)表示角色雖在場但觀眾無法直接看見,僅能通過其聲音感知;(V.O.)則代表角色內心獨白或旁白,提供更深層次的視角。
(into phone)和(hangs up)描述電話對白的動態過程,體現角色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SERIES OF SHOTS與MONTAGE都是組合鏡頭或畫面的手段,前者注重邏輯順序,後者則能跨越時空,渲染情緒或氛圍。
每條A)、B)、C)代表一個鏡頭或畫面,通過組合構成故事片段,豐富劇本內容。
㈡ 電影英語術語
電影工作人員稱謂
director 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助理導演
procer 製片人
playwright 編劇
cameraman 攝影師
assistant cameraman 攝影助理
stagehand 舞台工作人員
lighting engineer 燈光師
prop man 道具員
art director 布景師
film cutter 剪輯師
sound engineer 錄音師
script holder 場記員
distributor 發行人
cast 演員陣容
film star 電影明星
leading role 主角
supporting role 配角
guest player 客串
stuntman 特技替身演員
extra 臨時演員
lighting 舞台燈光
property 道具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鏡頭
editting 剪輯
sound recording 錄音
sound effects 音響效果
mixing 混錄
bbing 配音
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
好萊塢最早的八大影業是指米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華納(Warner Bros.)、聯美(United Artists)、環球(Universal)、哥倫比亞(Columbia)和雷電華(RKO)八家。
這八家電影公司創立組成的美國電影協會(MPAA)為所有在美國上映的影片分級,並為美國電影的利益進行游說。當時的八大影業全是壟斷企業,特別是前5家公司,不但壟斷了電影製作、發行各個環節還擁有自己的院線,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迫於美國反壟斷法而出售了自己的院線(但目前大電影公司又開始介入影院經營,如索尼已擁有美國最大院線20%的股份)。由於失去院線加上電視普及的沖擊,八大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並導致雷電華在50年代破產,但因為迪斯尼(Walt Disney)的崛起,填補了雷電華留下的空位。
之後好萊塢開始進入蕭條期,20世紀70年代,原來的第一大公司米高梅逐漸衰落,而被聯美收購,但聯美的好日子尚未開始,就因為投資了影史上最最虧本的「巨片」《天堂之門》而破產,反而要米高梅來收拾殘局,組成了米高梅/聯美(MGM/UA),八大影業變為七大。與此同時,一些小公司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立並嶄露頭角,象三星(TriStar)、新線(New Line)、卡洛可(Carolco)、奧利安(Orion)等,但它們始終沒有達到七大的規模,三星和新線直到被大公司收購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初,好萊塢開始復甦——大購並開始了。先是依舊衰弱的米高梅被CNN的母公司特納廣播收購,特納已經有了新線和城堡岩(Castle Rock——《肖申克的救贖》、《綠里奇跡》等名片的製作公司)兩家電影廠,並很快發現米高梅的爛攤子很難消化,於是特納在留下米高梅唯一值錢的東西——世上最大的影片庫來充實自己的電視節目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米高梅/聯美的老片的DVD是由華納發行的原因),就把米高梅轉手給了一家義大利金融財團,唯一讓米高梅感到一絲希望的是特納沒有奪走007的嬡ā?br />
1985年,即使《星球大戰》三部曲的發行也未能使福克斯擺脫破產的陰影,澳洲人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及時出現並收購了它,媒體大亨默多克確實有起死回生的絕招,在新聞集團的運作下,福克斯不但恢復了昔日的輝煌,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美國第四大電視網FOX。日本的索尼收購了CBS唱片後也在1989年從可口可樂手裡收購了哥倫比亞和三星,組成了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Columbia-TriStar),盡管新公司一開始連續多年的虧損讓索尼不堪重負,但索尼並不願放棄。而索尼的同鄉松下在收購環球及其母公司MCA後,發現盈利遙遙無期,也未能給其影音硬體的銷售帶來多大好處,便將MCA售與了加拿大酒業巨頭西格瑪。迪斯尼通過《小美人魚》也重展雄風,並且為了區別其兒童片的發行,迪斯尼成立了專門發行「大人片」的試金石(Touchstone)和好萊塢影業(Hoolywood Pictures),並將三個發行品牌集合為博偉發行公司(Buena Vista——BV)。
但進入90年代後,憑借《本能》、《終結者》系列等成功巨片春風得意的卡洛可卻開始遇到了大麻煩,它的規模無法承受連續進行的大投資,《割吼島》的失敗讓它血本無歸、掏空家底,《星門》的上映讓卡洛可徹底破了產,它的影片庫出售給了米高梅。時代華納在90年代收購了特納廣播,新線和城堡岩也就加入了時代華納。
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新世紀,七大公司全部都成為了跨國傳媒集團的一部分:迪斯尼收購了美國最大的獨立片商Miramax和ABC電視網;派拉蒙被擁有MTV的維亞康姆(Viacom)收購,並建立了UPN電視網;福克斯重組為福克斯娛樂集團並建立了美國第三大獨立片商福克斯探射燈(Fox Searchlight);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AOL)合並;西格瑪收購了寶麗金後,由於發生巨額虧損,又被法國媒體巨頭維旺迪購並,重組為一家新公司維旺迪-環球(Vividen-Universal);米高梅盡管仍未恢復元氣(其市場份額甚至不及Miramax等獨立片商,海外發行權也委託給了福克斯),但也建立了自己的有線電視網,並且既收購了卡洛可影片庫後,又收購了奧利安、寶麗金影業等破產公司的影片庫,重新擁有了世上最大的電影庫。當然,新成立不久的夢工廠(DreamWorks)也開始顯露實力,但無論從其市場份額還是涉及業務的深度廣度來說要成為新的第八大還有距離。
2004年,長久的談判之後,其間經歷索尼的猶豫和華納的放棄,索尼影業終於傾30億美元巨資,並負擔了米高梅的20億高額債務,確定了對米高梅集團的收購,而最終的收購工作也將在2005年年中完成。通過這次收購,索尼取得了米高梅豐厚的影片庫,也為進一步佔領電影之場做好了准備。這次收購也就意味著,曾經的八大又少了一家。
因此,現在八大影業已成一種俗語,指的是好萊塢的主流片商,真正稱的上「大」的目前只有6家,也就是美國電影協會(MPAA)目前的6個成員:索尼影業(Sony/Columbia)(包括米高梅(MGM/UA)),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華納(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環球(Universal)。
㈢ 電影常用術語
對於柏林、戛納、威尼斯這些影展來說,評審電影只要有幾位、十幾位精英就夠了,但奧斯卡可就大大不同。它是由約五千名電影專家用絕對民主的辦法評選的(投票)。入圍奧斯卡和獲獎對電影的票房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一次我們就來看看有關電影"票房"的表達以及各大電影節的說法。
1. The box office took in over 100 million in the first two weeks.
票房在頭兩周內就破了一億美元。
Box office 指的是賣票的地方,不管是賣球票還是賣電影票的地方,都可以稱作 box office。例如跟朋友約好去看電影,你可以說:"I'll see you at the box office." 那就是說,我們在賣票的地方見面。此外,box office 也可以用來指電影或球賽的"票房",或是賣座的情況。例如,"Can you believe that? Scary Movie actually did very well at the box office." (你能相信嗎?Scary Movie 這部片子的票房賣座居然非常地好。)注意到了沒,老美說一部電影的票房很好,不是用 "The box office is very good." 而是用 a movie did very well (at the box office),別搞錯了。
如果要提到實際的票房收入,則不妨用 took in 或是 grossed 這兩個動詞 (均為過去式),例如,"Over the weekend, the top 10 movies grossed over 100 million at the box office." (排名前十名的電影周末票房總收入超過 1 億美元。) 或是 "The box office of the top 10 movies took in over 100 million over the weekend."
2. Who do you think is going to win the 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or this year?
你覺得今年誰會贏得奧斯卡男主角?
我注意到很多人看到 Academy Award 時都無法聯想到這個詞指的就是奧斯卡金像獎,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因為他們把奧斯卡金像獎都直接翻成了 Oscar Award,但事實上比較常聽到的用法應該是 Academy Award 才對,Oscar 其實是那座小金人的名字。但有時候 Oscars (加上 -s) 也可指奧斯卡頒獎典禮 (Academy Award ceremony)。比方說 "Who do you think is going to win the Academy Award, umm.. I mean, Best Actor at the Oscars this year?" (你認為誰會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贏得今年的男主角?) 當奧斯卡頒獎嘉賓宣布獲獎得主的時候,通常說的是:"The Oscar goes to…"
通常一部好的電影都會標示自己有哪幾項被提名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實際獲獎 (winner of...) 的又有哪些,諸如 Best Picture (影片),Best Actor (男主角),Best Actress (女主角),Best Cinematography (攝影),Best Costume Design (服裝設計) 等等。除了 Academy Award 之外,國際上知名的 Golden Globe (金球獎) 和由柏林國際影展(Berlina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所頒的 Golden Bear (金熊獎),以及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頒發的金棕櫚獎(Palme d'or)也是在看電影宣傳時常會見到的字眼。
㈣ 電影英語術語
看看夠不夠:
film instry 電影工業 cinematograph 電影攝影機, 電影放映機
cinema, pictures 電影院 (美作:movie theater) first-run cinema 首輪影院
second-run cinema 二輪影院 art theatre 藝術影院
continuous performance cinema 循環場電影院
film society 電影協會,電影俱樂部 (美作:film club) film library 電影資料館
premiere 首映式 film festival 電影節 distributor 發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審查署 shooting schele 攝制計劃
censor's certificate 審查級別 release 准予上映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A-certificate A級(兒童不宜) U-certificate U級 X-certificate X級(成人級)
direction 導演 proction 製片 adaptation 改編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編劇
scene 場景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燈光 shooting 攝制 to shoot 拍攝
dissolve 漸隱,化入,化出 fade-out 淡出 fade-in 淡入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鏡頭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輯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錄音
sound effects 音響效果 mix, mixing 混錄 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後期錄音合成
studio 製片廠,攝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電影製片廠 set, stage, floor 場地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動式攝影小車 spotlight 聚光燈 clapper boards 拍板
microphone 麥克風,話筒 boom 長桿話筒 scenery 布景 filming shooting 電影攝制
camera 攝影機 shooting angle 拍攝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遠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寫,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background 背景
three-quarter shot 雙人近景 pan 搖鏡頭 frame, picture 鏡頭 still 靜止
double exposure 兩次曝光 superimposition 疊印 exposure meter 曝光表 printing 洗印
影片類型films types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電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聞片,紀錄片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 filmdom 電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藝片 musicals 音樂片
comedy 喜劇片 tragedy 悲劇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 sowordsmen film 武俠片
detective film 偵探片 ethical film 倫理片 affectional film 愛情片 erotic film 黃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衛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預告片
cartoon (film) 卡通片,動畫片 footage 影片長度 full-length film, feature film 長片
short(film) 短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silent film 默片,無聲片
bbed film 配音復制的影片,譯製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無聲電影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聲電影
cinemascope, CinemaScope 西涅瑪斯科普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變 形鏡頭式寬銀幕電影
cinerama, Cinerama 西涅拉瑪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全景電影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對白 subtitles, subtitling 字幕
credits, credit titles 對原作者及其他有貢獻者的謝啟和姓名 telefilm 電視片
演員actors cast 陣容 film star, movie star 電影明星 star, lead 主角
double, stand-in 替身演員 stunt man 特技替身演員 extra, walker-on 臨時演員
character actor 性格演員 regular player 基本演員 extra 特別客串 film star 電影明星
film actor 男電影明星 film actress 女電影明星 support 配角 util 跑龍套
工作人員technicians adapter 改編 scenarist, scriptwriter 腳本作者
dialogue writer 對白作者 proction manager 製片人 procer 製片主任
film director 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助理導演
cameraman, set photographer 攝影師 assistant cameraman 攝影助理
property manager, propsman 道具員 art director 布景師 (美作:set decorator)
stagehand 化裝師 lighting engineer 燈光師 film cutter 剪輯師
sound engineer, recording director 錄音師 script girl, continuity girl 場記員
scenario writer, scenarist 劇作家 放映projection reel, spool (影片的)卷,本
sound track 音帶,聲帶 showing, screening, projection 放映 projector 放映機
projection booth, projection room 放映室 panoramic screen 寬銀幕
㈤ 請問電影中術語「第四面牆」的英文是什麼
1. 在電影中,術語「第四面牆」的英文是 "the fourth wall"。
2. 這個術語用來描述虛構作品中的場景,尤其是戲劇和電影,其中角色似乎直接與觀眾交流,好像存在一個實際的牆一樣。
3. 通常,角色不會意識到第四面牆的存在,但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打破第四面牆」,即意識到觀眾的存在並與之直接對話。
㈥ 英語電影術語
關於電影的類型: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literary film 文藝片、musicals 音樂片、comedy 喜劇片、dracula movie 恐怖片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literary film 文藝片:文學藝術影片的簡稱。文學性和藝術性並存,區別於商業電影。
musicals 音樂片:音樂片是類型片的一種,指以音樂生活為題材或音樂在其中佔有很大比重的影片。
comedy 喜劇片:喜劇片指以笑激發觀眾愛憎的影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恐怖片」是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
(6)電影英文專業術語擴展閱讀:
演職人員名稱:assistant cameraman 攝影助理、property manager/propsman 道具員、art director 布景師、stagehand 化裝師、lighting engineer 燈光師、film cutter 剪輯師、sound engineer/recording director 錄音師、scenario writer, scenarist 劇作家、direction 導演、distributor 發行人
㈦ 拍電影時導演喊的Rolling和Action都是什麼意思啊
一、Rolling:表示開機,直接翻譯為旋轉。在膠片時代表示膠片已經在攝影機中跑起來了,經費已經燒起來了,要抓緊拍。
二、Action:意思是開始或開拍,是在拍片現場,各單位準備完畢後,導演用來命令演員開始表演的口頭用語。此時拍攝進行中,直到導演喊停。
在電影或者電視拍攝現場導演、劇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經常用一些「專業術語」在進行交流,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能快速反應出問題,提高了在片場的工作效率。
(7)電影英文專業術語擴展閱讀
其他相關術語:
1.NG
英語「NO GOOD」的縮寫。指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導演對演員的某一場戲不滿意,讓演員再來一次,即為NG。
2.攪片
指底片或影片在攝影機或放映機中攪成一團。有人戲稱之為「沙拉」。
3.機點陣圖
機點陣圖,標明有攝影機位置的場景平面圖。是攝影設計或攝影台本表達方式之一。從機點陣圖上可以看出攝影角度的變化和每個鏡頭的拍攝范圍。
4.speak
錄音師已經准備好錄音機,並已經開始運行錄音機時喊出「Speak」。一般喊在攝影師的「running」之後,導演「action」之前。國內喊法一般為「錄音開機」。
5.ready
「Ready」一般為導演指示各部門完成所有準備進入待命狀態。國內導演一般喊「准備」或「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