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典泰國電影推薦必看的
經典泰國電影必看:《天才的槍手》。
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電影在作弊手法之外,更多探討的是教育問題,教育的階層問題。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天才高中生小琳專出奇招幫同學在考試得高分來牟取暴利,她接下天價新任務,要在國際會考STIC中傳答案,小琳找另一名記憶力極佳的天才學生班克,策劃一場跨時區的完美作弊。
《天才的槍手》
《天才槍手》(英文名:Bad Genius)是2017年上映的泰國懸疑犯罪電影,由納塔吾·彭皮里亞自編自導,塔尼達.涵塔威瓦塔、哇素冬.比亞隆納編劇,茱蒂蒙·瓊查容蘇因、查儂·散頂騰古、依莎亞·賀蘇汪、披納若·蘇潘平佑主演。
故事取材於2014年牽涉了上萬名考生及幾十家教育機構的亞洲SAT大規模泄題事件。綜合票房排在票房榜第二位,打破了泰國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在IMDb的評分為7.6分。爛番茄新鮮度為100%,爆米花指數為93%。
影片講述了高智商少女小琳在貴族學校結識有錢但成績差的同學格蕾絲與小巴,從此開始考場作弊生涯,更是與另一名記憶力超強的學霸班克策劃了一場橫跨兩大洲的作弊大事件。
Ⅱ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泰國電影
《鬼影》是泰國恐怖片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作品,這並不是因為電影擁有著能多麼刺激眼球的血腥畫面,而在於其巧妙設置的懸疑以及尤為出色的氛圍渲染,於此中那飽含愛意的悲情怨念,更使電影不止於驚悚,還有著能打動人心的感動。
文/夢里詩書
Ⅲ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Ⅳ 2017年度日本最賣座十大海外電影公布,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票房破百億
2017年度日本海外電影發行收入最佳的十部影片由日本文化通信社公布,迪士尼真人版《美女與野獸》以124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位居榜首,這是迪士尼作品連續兩年在海外電影票房上奪冠,而且在十強影片中占據四席,顯示其在日本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美女與野獸》自4月27日上映以來,連續七周成為日本院線票房冠軍,僅用42天就突破了百億日元大關,僅次於《冰雪奇緣》的37天紀錄。其日本聲優版也獲得了好評,推動影院增加排片以支持。
另一部熱門影片《神奇動物去哪裡》在日本獲得了73億日元票房,排名第二。預計其新系列很快也將出現突破百億的佳作。相比之下,《速度與激情8》在日本的票房表現平平,僅收獲40.5億日元,位於十強末尾。
去年十強中,30億以上作品佔五部,40億以上佔四部,而今年的十強全部超過40億,標志著日本院線新世紀以來首次出現海外電影大規模進軍的情況。這預示著長期以來日本電影院線本土電影主導的局面將逐漸轉變。
以下是2017年度日本院線海外電影發行前十強的座次及票房:
1. 《美女與野獸》124億日元
2. 《神奇動物在哪裡》73億円
3. 《神偷奶爸3》73億円
4. 《加勒比海盜5:最後的海盜》67億円
5. 《海洋奇緣》51億6,000萬円
6. 《歡樂好聲音》51億1,000萬円
7.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46億3,000萬円
8. 《愛樂之城》44億円
9. 《生化危機:最終章》42億7,000萬円
10. 《速度與激情8》40億5,000萬円
從這份表格可以看出,日本觀眾對合家歡動畫IP的追捧程度非常高,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和《海洋奇緣》在票房上超過了國內表現。而《神偷奶爸3》這種動畫電影則不如中國觀眾的接受度。中國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反應程度遠高於成熟度較高的日本觀眾,這也解釋了為何《速度與激情》、《加勒比海盜》、《生化危機》、《星球大戰》等系列電影在中國的反響遠超日本。綜上所述,日本電影市場相對成熟,而日本觀眾對於好萊塢大片的偏好程度低於對合家歡動畫電影的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