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MAX3D《十二生肖》的電影評價怎麼樣
IMAX版本《十二生肖》的取景拍攝覆蓋八個國家和地區
成龍稱這是與好萊塢最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都是實景拍攝而不是依靠一塊藍幕,所以真的非常累」。
成龍因為這部影片還獲得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員」和「一部影片中身兼職務最多的電影人」!
IMAX3D版本的效果就不用說了,我記得網上有評價,提前在試片會感受了IMAX3D《十二生肖》的人,說:成龍都快撞到自己身上了!!!
Ⅱ 十二生肖的電影怎麼樣 主要內容是什麼
總體來說還不錯啦 10億的票房 群眾有時候眼睛還是比較雪亮的 看一下歡快一點咯
在電影《十二生肖》中,成龍扮演的JC為領取國際文物販子勞倫斯開出的巨額獎金,四處尋找「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後四個獸首。在尋寶過程中,他與中國文物專家關教授的學生Coco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被關教授和coco的愛國情懷所感動,一向惜金如命的JC在最後關頭放棄了金錢,轉而幫助Coco全力挽救國寶,最終將尋回的獸首歸還給中國。
反正各種歡快啦
Ⅲ 十二生肖電影怎麼樣
正在看
Ⅳ 成龍電影《十二生肖》評價如何
一部「如果始終熱愛成龍的粉絲,可以去瞅瞅」的電影。據說是成龍的第101部電影,但是卻沒有創造票房與口碑的101奇跡。盡管有忠實粉絲豪邁地呼籲:「成是香港的,龍是中國的,成龍是世界的。歲月是上帝的,科技是人類的。電影藝術是永恆的。導演萬歲!」
今天發現其實有很多觀眾吐槽成龍電影,「技術與時俱進,觀念永無長進」「 動作場面沒新意,3D效果非常爛,笑點很乾,還要主旋律,還要說教……」但是想來,成龍大哥也是60好幾的大哥了,前幾年本想著捧紅龍太子,無奈龍太子吸毒事件讓成龍大哥也頹唐蒼老了許多,一大把年紀還得親自上陣,實在無法做到的動作才敢用替身。
如此想來,我們的成龍大哥,半輩子取悅觀眾,沒功勞也有苦勞。至於大哥近年來所拍電影,特別特別特別有興趣的粉絲可以去追一追。
以上。
Ⅳ 你如何看待法國電影
我覺得法國的電影真的都非常的浪漫,像我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天使愛美麗還挺好看的,雖然說是喜劇片,但是也把它拍得特別的有浪漫的感覺,就讓人更加肯定了法國時尚漫之都這樣子稱號。所以我認為那些喜歡浪漫的人就適合去看法國的電影。
Ⅵ 最近法國歸還12生肖中,鼠首和兔首,那麼,在成龍電影12生肖里,算是提前預測嗎是一種巧合還是營銷手段
皮諾家族歸還鼠首和兔首,說白了就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他們家族是搞奢侈品銷售的,希望更深入的打入中國市場。而且這兩個獸首在09年時被法國人拍走,不過不是皮諾家族。所以個人認為成龍大哥前提是尊重事實,其次商業電影么肯定是賣座好才行!
Ⅶ 成龍的《十二生肖》一如既往是武打片,對於這部電影評價如何
《十二生肖》里的最大賣點還是成龍大哥本人。動作場面很多,基本上屬於從頭打到尾。「槍火追擊、高空落傘、山路追車、樓梯滑翔、刺激爆破」,還運用了歐美電影中常出現的各種高科技。很多危險的場景都是成龍本人親自上陣,不用替身。對於很多成龍影迷來說,就這一點已經足夠吸引他們去看。
電影的主題還是關於「愛國」。准確來說,也是致敬為追回祖國文物作出貢獻的人,主題很好。
印象最深刻的場面就是結尾處,成龍摔倒在火山下面,渾身是傷,龍首在他的身邊。
最後看完電影,就真的只記得「追回十二生肖」這一點。
總之,電影最終呈現出的效果與成龍本人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故事劇情是電影的靈魂,其次才是打戲和特效,沒了靈魂的動作片,只能空有其表,白辛苦一場。
Ⅷ 成龍大哥的《十二生肖》能讓法國人還銅首,什麼水平
是非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水平,這影響力來自電影本身,也來自成龍自己。
Ⅸ 求《十二生肖》電影深度解析
下面這篇影評可供您參考:
《十二生肖》:一部生硬的喜劇獻禮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101,是一個很奇妙的數字,按照國人傳統思維方式中習慣性的以百為節點,而作為一個電影人,第101部電影無外乎是一種超越和紀念。2012年年底,成龍攜其第101部影片《十二生肖》擠進被老虎和飢荒壓抑著的賀歲片市場,而影片大打「成龍作品」的旗號,也似乎在預示著一個演員到創作者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算得上成功嗎?
主觀上看,《十二生肖》是一部標準的「成龍作品」,簡單的劇情,正面的角色,淺顯的幽默和到皮不到肉的打鬥,旁枝末節的增添一些小科技和大挑戰,結局上最終肯定回歸主流價值觀。或許,在經歷過《紅番區》、《我是誰》、《警察故事》等等這些「成龍作品」後,影迷對成龍的期待已經超過電影本身,而更多是對於成龍在人體極限做出的新挑戰。所以影片在進入宣傳期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關於成龍玩極限運動、高空垂降、流血受傷等花絮的宣傳,而對於劇情和藝術創作方面多則避而不談。更何況,《十二生肖》的上映檔期正逢《少年派》與《一九四二》酣戰階段,兩位大導演面前恐怕就連成龍本人也會對自己講故事的能力自慚形穢吧。
事實證明,在離開了唐季禮式的硬朗打鬥和陳木勝的警匪情緣後,此次成龍自導的《十二生肖》就好像把這12個動物的頭像捏合在一起,多少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幽默滑稽的打鬥戲成為貫穿全局吸引觀眾的唯一亮點,而在整體的劇情設置和節奏把控方面,成龍要學的還有很多。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內容充滿了當年《飛鷹計劃》式的懸念和冒險,然而作為一個賞金盜賊,人性從貪婪向正義的轉變過程生硬而草率,以至於後半部分的非動作類劇情松垮拖沓。最讓人茫然的是「叢林奪金」這一段劇情,簡直就如同是整部影片中「增生」出來的腫瘤一般,粗糙浮躁,無論從內容上還是畫面上都與整部影片極為不協調。對於海盜的調侃和戲謔充滿了山寨感,人種和語言上的幽默在經過後期的配音之後變成了一大敗筆。從這段失敗的劇情可以清晰的看出,成龍秉承了香港導演的精髓,然而這精髓不是唐季禮或陳木勝,而是王晶和黃百鳴。照葫蘆畫瓢,可成龍偏偏選了一堆歪瓜裂棗。
影片《十二生肖》集合了內地、香港、日韓、歐洲等多國明星加盟,然而長達122分鍾的時間里,更多的觀眾從這部「成龍作品」只看到了一個成龍。按照昔日作品的概念來看,成龍的電影中,女主角通常是也僅是一種花瓶式的存在,無論是梅艷芳、張曼玉還是高圓圓、楊采妮,女主角在成龍作品中的作用無外乎是哭泣、尖叫、誤解、被綁架、獲救。除去女主角的軟肋,通常男主角或者男反角更容易在「成龍作品」中有所發揮,如之前的謝霆鋒、王力宏、吳彥祖、古天樂等,至少是貼合著劇情的啟承轉折而存在著。然而在本次的《十二生肖》中,除了成龍以外,一眾的男女配角正反人物皆如同臉譜化一般的在畫面前飄過,揮揮手帶不走一絲雲彩。由此可見,成龍在指導監督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劇情比重的把控存在很嚴重的不平衡性。剪輯手法稚嫩且邏輯很模糊,過度的主角烘托或許不是個人功利主義的體現,但無疑一眾的配角成了這位新導演練手的犧牲品。
前邊說道過,在藝術和經驗上的欠缺,令影片《十二生肖》在早期宣傳的過程中就一直大打「極限牌」和「科技牌」,而這兩張牌在影片中出現的頻繁程度已經達到了賣弄的程度。片頭的輪滑速降部分,剪輯硬傷頻頻,節奏混亂很難給人以刺激的速度感,叢林冒險部分特效拙劣得令人發指,簡直充滿了山寨氣息。甚至作為重頭戲的片尾高空肉搏部分也是漏洞百出和剪輯凌亂。這些被當做重頭戲的劇情真的遠不及造假工廠中佳能相機的那段打鬥戲更出彩。
樂觀些,其實《十二生肖》是一部非常充滿謀略的影片,謀略指的並不是劇情安排上的精妙,而是影片中此起彼伏的「民族大義」的口號,也正是這口號讓成龍與黃百鳴式的商業喜劇區分開來,從而上升到一種「喜劇獻禮片」的新高度。或許不遠的將來,我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喜劇演員成龍,還可以看到一個類似於施瓦辛格或里根一樣的,從銀幕走出的香港特首。至於導演成龍……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