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弄出來的
現在中國都採用院線制,像奧斯卡院線、星美院線等等,他們都統一歸中影集團管理,同時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各個影院,個個影院將自己一天的收入、場次等告訴其所屬院線,該院線每周、月進行統計整理,並及時地將數字上報中影集團,最後由中影集團計算全國票房總成績。
㈡ 現在的電影票房有多少是真的 一堆刷票房的
明白人,刷票房、刷評論、刷評分……雇水軍到處刷存在,雇自媒體大吹特吹……
刷票房肯定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利益」……觀眾不可能一部部的電影去看,肯定會從知名影片中挑選……那麼刷出名氣來,自然就會有人觀看……觀眾在選擇電影時除了選擇自己喜愛的類型,也會選擇口碑好、票房高的電影…… 客戶有需求,那麼刷票房就有利益可圖……不管影片是好是壞,觀眾被忽悠買了票那麼商家就賺了這筆錢,商家不可以說電影沒達到觀眾期望值就給觀眾退錢這一說,商家有無數借口可以搪塞過去,總之從觀眾拿錢拿票這一刻起商家已經「贏」了…… …… …… ……
結果就是
電影票房越來越怪,你10億,那我20億,你30億,我就40億,你上座90%,我上座率就100%,甚至出現了上座率超過100%的奇葩現象,偶實在不理解這上座率如何達到108%左右超過100%的?這假造的也忒沒底線了吧????
……
票房與口碑本來是為了方便觀眾的,比如你要看日劇,很簡單隨便找部收視率的日劇片子絕對不錯,你看好萊塢大片,看一下票房和口碑就知道哪部電影精彩好看,這樣的話,觀眾不用滿世界找資料選擇電影,還要提心吊膽萬一是爛片該怎麼辦(看一部惡心的爛片幾天都反胃不舒服)
但如果貼子、新聞、評分、評論、票房等皆成了商家欺騙觀眾購票的「手段」,那麼只能說這個郭x佳的影視圈已經「沒了誠信」
㈢ 什麼叫刷票房
就是電影發行方買票,而且只買位置較好的座位,造成電影很火的假象,吸引普通用戶購買
㈣ 你們見過哪些刷票房的方式或方法
很網友認為之所以刷票房是因為電影不好看,現實確實如此,雖然《後來的我們》有如此高的票房,但上映之後的評分一路狂跌,從開始的豆瓣評分7.0分到現在的6.3分,從票房和評分的差距就可看出其中必有貓膩。
㈤ 為什麼現在電影票房動不動就好幾億,高的嚇人,票房記錄刷新的也很快
中國人多市場大,現在物質發達了,看電影的人多了,自然會比國外市場票房高
㈥ 電影這么多票房是怎麼掙錢的啊
電影上映過後,於3個月內通過中影集團結算客戶所有的收益,在我們結算玩以後會在10個工作日的時間內把客戶的權益返還給每一個客戶。結算信息是由第三方進行統計(會計師事務所),所有的打款賬戶都是接受銀行監管的。收益分為四大類:電影票房的利潤,網路版權收益,電視台的分紅,海外流量版權費。
1丶電影票房的利潤
電影在各大院線(電影院)上映三個月之後,結算所有的利潤,返還給客戶,具體佔多少比例,可加微信討論。在貓眼專業版上面可查看實時票房,不會作假。
2丶網路版權收益
網路版權收益指的是電影從電影院下映之後,會上架到各個APP播放平台。如:騰訊、愛奇藝、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是根據點擊量來進行計費,一個視頻最低的點擊量是按2元一次,這個分紅是按我們投資者所參與的比例來進行分紅。
3丶電視台分紅
電視台分紅跟網路版權是一類性質,電視台會進行一定量的拍檔播放,根據播放次數所得來的錢進行分紅。
4丶海外流量版權費
根據影片的情況來定,如果是跨國性質的電影,國外對該影片的播放量也會分給我們一部份,進行分紅,
㈦ 刷票房的意思
所謂刷票房,就是指幽靈場電影。
幽靈場定義:所謂的電影「幽靈場」指午夜時分院線排出場次,而且場場爆滿,為的就是沖高票房。這種虛高現象,正在影響中國電影業的發展。
幽靈場目的:
一做給排片經理看,票房好,第二天的排片率一般會升高;
二做給觀眾看,票房、口碑好,羊群效應會造成更多的人掏錢買票,攤低成本;
三做給以後的投資商看,這導演每部影片都熱賣,你可以投資啦。
㈧ 電影票房是如何造假的
近年來,影視數據造假問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各種票房注水、收視率造假、點擊量虛高等案例不時發生。有人竟用200元買幾千萬點擊量,刷數據票房就能大賣。
曹可凡圖
㈨ 電影刷量是什麼意思
刷票房,本來沒有那麼多人看,
製片方或者院線放刻意的去製造票房,有的甚至用其他電影的電影票代替某一部電影的電影票去冒領票房,總之這種行為是不齒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