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外線能用肉眼看見的嗎
你能想像一種你從來沒見過的顏色嗎?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當然能,我們的想像是無限的。但答案其實是,不能。不過,研究者Jereffy Tibbetts堅持認為,他自己可以看到另一種顏色。他和幾個朋友都參加了一個實驗,試圖改變視力,能夠看到人類通常無法看到的紅外線。雖然目前實驗還沒有完全結束,但似乎他們的實驗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幾位眼科專家懷疑這個項目的目的和安全性,更不用實驗結果是否經得起推敲。
Licina和Tibbetts計劃定期服用維生素A2來控制這種功能,這是一種人類通常不會攝入的維生素。實驗者嚴格按照食譜進食25天,將一定劑量的維生素A2與營養粉混合在一起,全天就喝這種粉充的水,以確保他們沒有攝入任何維生素A(他們也可以食用不含維生素Ad的食物,例如花生等)。實驗者假設,補充維生素A2可以降低視錐能夠吸收的波長,將可見光的范圍擴展到紅外線的部分。但是這份食譜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引起食慾不振和情緒不穩定。
專家懷疑這份食譜是否真的能影響視力。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眼科系的Jim Ver Hoeve認為這份食譜毫無用處。他說,「Tibbetts和Licina說,攝入另一種維生素A就能改變感光細胞的特性,可是我覺得維生素A2對感光細胞能吸收的波長沒有任何影響。」
讓其他人冒險改變飲食維生素A攝入量也是這個實驗受到詬病的地方。Ver Hoeve說,「人體缺乏維生素A可能對視力造成傷害,會造成夜盲症。」而且,這種影響有時是不可逆的,可能會削弱免疫系統,甚至導致死亡。但是Tibbetts和Licina認為沒問題,至少對於實驗這25天來說沒問題,他們說一旦變回原來的飲食結構,視力將在幾天之內恢復。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專家都持批評態度。視覺科學家Benjamin Backus說,「這個實驗的原理很容易理解。用維生素A2代替維生素A,就會喪失一部分看到藍色光(波長較短的光)的能力。你也可以擴大感光的范圍,但是代價是對原來的感光范圍內的光喪失一定的敏感度。」
Tibbetts和Licina(還有5位實驗者)研究了六個月的文獻,制定了營養方案,然後開始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為了檢測他們的眼睛是否真的能看到紅外線,實驗者製造了一個視網膜電圖儀(ERG),可以佩戴在眼睛上。實驗者調整ERG,讓它只在光為紅外波長(大於730納米,可見光的波長范圍是400到730納米)的時候閃光。Tibbetts承認,這個系統並不完美,在不同的波長之間有一些盲點,但是這個團隊上傳到網路上的圖表顯示,他們的眼睛真的對波長950納米的紅外光有反應。
Ver Hoeve對這個實驗提出的另一個質疑是它的可重復性,而且實驗沒有對照組。但是Licina說,他們分別記錄了每個實驗者服用維生素A2前後的視力情況。
紐約州立大學的Backus對實驗結果更加樂觀,不過他很奇怪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他說,「我並不反對做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情,但是在這個實驗里,我不知道回報是什麼。僅僅為了獲得一種很酷的視覺效果,還不值得冒這么大的風險。」
但是Tibbetts和Licina的看法則不同。他們希望增強人類的能力,但是他們也想揭開這個科學過程的神秘面紗。他們努力使營養食譜變得更好理解,雖然不是所有的實驗者都嚴格遵循了這份食譜;在使用這份食譜的6個人中,只有三個人堅持了兩周以上。「只要你遵循這個規則,任何人都能看到紅外線,」Licina說。
(作者:Alexandra Ossola;via popsci)
『貳』 紅外線肉眼可以看見嗎
光譜兩端一端我們看到的是紅色,另一端我們看到的是紫色,這是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再往兩端延伸還有光線,但是延伸的光線我們肉眼看不到(肉眼頻譜范圍有限),紅色以外的光線就稱為紅外線,紫色以外的光線就稱為紫外線,只要提到「外」線都是看不到的。希望能幫助你
『叄』 請問電影院廳裡面有監控攝像頭嗎
電影院廳裡面是有監控攝像頭的,但電影院攝像頭的主要功能並不是為了監控觀眾席,而是方便放映員查看電影放映時,廳里的大屏幕是否有斷片、卡帶等突發情況。
有的電影院的攝像頭觀眾席也會覆蓋到,但是否為「360度無死角」,則需要根據影院安裝的監控設備的具體性能而定。放映廳內設置夜視監控可以起到安全作用。觀眾席上會發生抽煙、聚眾騷亂的情況,雖然影院會有巡場員,但不能保證突發情況下能夠及時趕到,但通過監控可以及時發現這些突發情況,方便工作人員及時提醒觀眾的危險行為或者制止騷亂。
(3)電影院紅外監控肉眼能看見嗎擴展閱讀:
每家影院都有防盜版的義務,而影院所投放的影片都會有特定的密鑰編碼和機器代碼,所以要防止觀影者在觀看電影時有偷拍行為。這些情況,工作人員通過監控能及時觀測到並制止,也能通過監控發現一些觀影者長時間對著熒幕拍照影響其他觀眾的情況。
窺探隱私的違法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偷窺、偷拍他人卧室、浴室等隱私場所,或者竊聽、散布他人隱私。但電影院屬於公共場所,即使不告知觀眾也不屬於偷拍行為。
『肆』 監控攝像頭的紅外燈照理說是不可見光,但為什麼很多我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是亮的
紅外光不可見。但那個是燈泡工作時的顏色,並不是紅外線的顏色。
『伍』 紅外線監控晚上照人清楚嗎
如果只是單純使用紅外線的監控器,晚上能照到人,但是效果很差。
紅外線夜視,就是在微弱光線的環境下, 紅外線作用零件會發出人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線光線去照亮被拍攝的物體,沒有紅外線濾光鏡,不再阻擋紅外線線進入CCD(圖像感測器), 紅外線經物體反射後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所看到的是由紅外線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時可拍攝到黑暗環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因為普通彩色攝影機用CCD只能感應可見光,這就造成夜間所拍攝影像很不清晰或看不到影像。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生產紅外線夜視攝影機的公司採用「紅外線LED+感應紅外線彩色CCD」的技術,這些產品部分解決了夜間監控的需要。
『陸』 電影院的紅外線攝像頭有用嗎今天看電影時,看到邊上一對情侶在互摸。攝像頭都看得到嗎
其實都看得見,我兼職的電影院有一個女的已經被列入拒絕對象了,每次帶著不同的男人在電影院……而且每次還帶著她女兒……
『柒』 電影院的紅外攝像頭可以穿透衣服嗎
這問題從紅外攝影的原理開始說起。可見光是380~760納米波長的電磁波,低於該波長的是紫外線,高於該波長的是紅外線,肉眼對於二者均不可見(恩,我指人類)。數碼照相機在感測器(CMOS或CCD)前加裝了濾鏡,只允許可見光通過,吸收其他波長光線。這也就是為什麼過濾紫外線的UV鏡對於數碼相機只起保護作用。紅外線攝影是一種另類的拍攝方式,讓紅外線通過鏡頭到達感測器上,實現紅外線成像曝光。這意味著需要摘除感測器前的濾鏡,讓紅外線進入。事實上進行紅外線攝影的實現手段不止這一種:1.使用鏡頭紅外線濾鏡。紅外線濾鏡能吸收可見光(或吸收一部分可見光),讓紅外線透過。對於一些較早期的數碼相機,感測器前的濾鏡過濾紅外線效果並不徹底,不傷害機身的情況下即可實現湊合的紅外攝影。當然它需要長時間曝光,這對感測器的壽命是十分有害的;2.對相機動手術,摘除原有的感測器濾鏡,加裝紅外濾鏡,只允許紅外線透過(或也允許少量可見光通過)。這類方法比較有效,但成本較高,相機除了紅外攝影就不能幹別的事兒了。數碼紅外攝影有波長的類別。780~1000納米的紅外線,感測器有較高的敏感度,而超過1000納米波長的則敏感度低,失去攝影意義。在可利用的波長類,有不同的濾鏡。630納米以下的濾鏡能獲得濃烈的色彩、680左右的紅外濾鏡能獲得適中色彩、850納米左右的近純紅外黑白略帶紅藍色、850納米以上的是純紅外,即呈現出黑白影調。你發現規律沒?波長越低越允許可見光通過,故而有一定的顏色信息;波長越高的可見光干擾越少。紅外攝影的初衷:刑偵上用它攝錄肉眼難以看清的犯罪痕跡;科研上用它來記錄隔離實驗;文物保護部門用其鑒定文物。生物體本身就屬於輻射源,它一直在輻射著不可見的紅外線,實現透視的原理並不復雜,捕捉肉體紅外線,盡量弱化可見光干擾。但你要搞清楚,並不是所有的衣服都能透視。純棉料的衣服會吸收紅外光線,而尼龍及混棉衣服則會透射紅外光
『捌』 紅外線看得見的嗎
太陽光中就含有遠紅外線,可是你無法在日光浴時單獨的享受遠紅外線,但自然界中卻有某些特殊物質,本身能夠吸收人體或周圍能量再自行轉換為遠紅外線放射出去。歸類有以下三種:
1.陶瓷奈米粉末 ( Ceramic Powder )
2.備長炭奈米粉末 ( Long Carbon Powder )
3.電氣石奈米粉末 ( Tourmaline Powder )
★遠紅外線的功效
1.改善微細循環
2.提升免疫系統功能
3.增加皮膚活性
4.改善關節疼痛
5.提高身體含氧量
6.促進新陳代謝
★遠紅外線的實際運用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遠紅外線普遍被用在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上 ,主要是利用遠紅外線促 進血液循環的特性,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列舉如下:
1.醫療:酸痛貼布、陶 瓷健康儀。
2.工業:遠紅外線省油加速器。
3.紡織:遠紅外線織品。
4.美容:遠紅外線烤箱、遠紅外線瘦身艙
回答者:踩火車 - 經理 四級 2-16 21:39
太陽紅外線的發現
赫謝爾心中有個疑問,平常他所觀測的陽光,不同色的色光所含的熱量都相同嗎?
1800年,他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讓陽光通過三棱鏡,產生七彩光譜,利用三支塗黑酒精球的溫度計(較能吸收輻射熱),一支置於可見光某一色光中,另二支置於可見光外作為背景值的測量,發現從紫光、藍光、綠光、黃光、橙光到紅光,溫度依序增高!
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發現在紅光區域旁,肉眼看不見光線的地方,溫度居然更高,這里有眼睛看不到的光!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肉眼不可見的光,稱為「紅外線」。
不過,要補充說明的是,事實上太陽發出的能量以波長5800A的綠光最強,侯西勒之所以測到波長越長、溫度越高,是因為在他的實驗中,折射的過程,發生了長波長光線能量較集中,而短波長光線能量較分散的現象。
今年(2000)剛好是紅外線發現200周年;現在,人類已經可以利用紅外線偵測做許多事:天文學、醫療、保全、軍事、資源調查、衛星雲圖、海溫觀測等等各方面。
回答者:wswss11986 - 大魔法師 九級 2-16 21:39
紅外線是國外著名科學家赫歇爾在一次科學實驗中發現的,他發現在太陽的可見光線以外存在著一種神奇的光線,人的肉眼無法看見這種光線,但它的物理特性與可見光線極為相似,有著明顯的熱輻射。由於它位於可見光中紅光的外側,故而稱之為紅外線,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很寬,介於0.75——1000微米之間,在紅外線中,波長較短的為近紅外線,而遠紅外線是紅外線中波長最長的一段紅外線。根據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劃分的標准不盡相同,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波長在2.5微米以上的紅外線稱為遠紅外線。
遠紅外線是電磁波的一種;它是不可見光,但卻具備可見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遠紅外線的主要物理特性如下:
1、發射性:
因為遠紅外是屬於光線范圍的電磁波,所以它與光線一樣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傳導,這就是遠紅外的發射性。
2、滲透性(滲透力):
雖然遠紅外是屬於光線的電磁波,但在滲透力上與其它可見光不同。遠紅外具有獨特的穿透力,其能量可作用到皮下組織一定深度,再通過血液循環,將能量達到深層組織及器官中。這就是遠紅外線的滲透性。
3、吸收、共振性:
根據基爾霍夫輻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輻射體,必然是良好的吸收體。在同一溫度下,輻射體本領越大,其吸收本領越強,兩者成正比關系,所有含遠紅外的物體,既可以輻射遠紅外線,也可以吸收遠紅外線,輻射與吸收對等。而人體每時每刻也都在發射遠紅外線,據測定:人體發射的遠紅線波長在9.6微米左右,所以,健龍牌健康系列產品中所產生的遠紅外線的波長在8----15微米,和人體表面峰值正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並可轉化為人體的內能,極為密切影響到人類生命的起源、發生和發展,所以我們又稱這一波長范圍的遠紅外線為生命光線。因此,遠紅外線具有良好的吸收、共振性。
『玖』 電影院有紅外線攝像頭嗎昨天和女朋友接吻可能被看見嗎π_π
看見了又怎樣,現在大街上接吻的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