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院吃的玉米

電影院吃的玉米

發布時間:2021-08-06 20:21:04

A. 為什麼邊看電影要邊吃爆米花

消遣啊!又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吃…磕瓜子也行啊!

還有一種就是電影里的解釋

2013年,萬達院線賣爆米花的收入高達3.9億元。現在人們不總是張嘴閉嘴說互聯網思維嗎?好像它無所不能似得。可是,誰能用互聯網思維賣爆米花賣到這個程度?所以,說回來,不如看一看電影院里的爆米花思維是怎麼回事兒。
萬達最近發布了一則消息,讓很多人大吃一驚:2013年,萬達院線賣爆米花的收入高達3.9億元。對比起來,王家衛費那麼大勁,拍出來《一代宗師》,也才賣了不到2.9億的票房。

現在人們不總是張嘴閉嘴說互聯網思維嗎?好像它無所不能似得。可是,誰能用互聯網思維賣爆米花賣到這個程度?所以,說回來,不如看一看電影院里的爆米花思維是怎麼回事兒。
電影《和莎莫的500天》劇照

這種原產自南美的零食被帶到美國後,迅速就流行起來,尤其是趕上蒸汽機的發明,使得大批量生產成為可能。在19世紀末期,你去馬戲場啊、集市上啊,都能看到人們捏著脹鼓鼓的爆米花扔嘴裡嚼——一個地方除外:電影院。

當時的電影院可是徹徹底底排斥這種聞起來香噴噴、嚼起來嘎嘣脆的零食的。安德魯·斯密斯在《爆米花的歷史》一書中解釋道:當時電影院的經營者還是極力想走高端路線——說起來就是現在許多人常說的,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大庭廣眾之下嘎吱嘎吱嚼東西,地上還灑滿不慎掉下的爆米花,這場景又成和體統。

但總有頭腦靈敏的小販敏銳地發現商機。雖然已經無可查證,但肯定有人先在電影院門口支起了攤位,開賣爆米花。生意還不錯,進出電影院的男男女女們,常常會買上一包,帶進去邊看邊吃。這顯然是電影院方不願看到的,他們在門口豎起告示,警告人們不得在觀影過程中吃爆米花。 可是,歷史之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人們依然會偷偷摸摸的帶進去,完全不加理會。

之後,大蕭條到來了。很多企業陸續倒閉,電影院也不例外。但是,有個叫茱莉亞·布雷登的寡婦卻境況相反。她在早前,成功說服了電影院管理者,進到影院里去賣爆米花。1931年那一年,她設在四家電影院里的爆米花攤位就給她帶來了1.44萬美元以上的利潤。現在看起來,這個數字並不太大,但要知道,當時一桶石油的價格才6到15美分。

很多電影院倒掉了,那些決定轉型做出改變的除外。一位名叫R·J·麥坎納的連鎖影院的老闆,發現他們門口那位賣爆米花的老人家竟然能通過這不起眼的零食置辦了一處房產、一個農場和一個商店。他決定在電影院大廳里也裝上一台這個裝置。恭喜他吧,不但熬過了大蕭條,而且開始盈利。

這時候,誰還會在乎咀嚼的聲音和地板上的垃圾?電影界開始流傳一種戲謔的說法:找一個爆米花攤位,圍著它蓋一座電影院吧。

那些眼下風光不在的人人網、博客中國等大佬們,都深切更感受到技術革命帶給商業的變化。電影院里的爆米花也是——很快,家用爆米花機就出現了,很快,微波爐又出現了。人們自己製作爆米花,帶著去影院不行嗎?

但是影院爆米花還是活了下來,而且還活的很好。你知道嗎,電影院里的爆米花,甚至比外面賣的貴很多,更不用提比自製的爆米花更貴了。《電影院里爆米花為什麼賣得貴》一書的作者估計,單純考慮原料成本,電影院爆米花的利潤能達到90%以上。但是為什麼人們還會買?除了自製的時間成本之外,他還給出一個理由:電影院里提供了不同於自製爆米花的產品:「電影院故意強調爆米花的氣味和聲響,使爆米花『聽得見和聞得見』。通過使用黃玉米(比白玉米爆出的玉米花更大)……爆米花好像加了奶油。」

爆米花能夠在電影院里活下來,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文化。存在得久了,它就成了一種傳統、一種文化了。而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即便落伍,也不會那麼快死掉。作家劉心武到游歷美國時,被一個朋友帶著去一家富麗堂皇的電影院看電影,一進去,就聞到了濃烈的爆米花味道。他那朋友毫不猶豫買了直徑是十多厘米的一大桶,告訴他,看電影要邊看便吃,「這是典型的美國文化」。

後來,美國文化傳遍了全球,包括電影文化在內的軟實力,為許多後發國家所學習、接受。這則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還有一種說

現在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看電影怎麼能手上沒東西呢?
而最好的解決就是用爆米花,邊吃邊欣賞劇中情節,
似乎別有一番滋味,而有人乾脆把這當成傳統一樣。

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是屬於電影文化的一部分的.

如果有爆米花這種食品相伴,能夠更好的享受肥皂劇帶來的樂趣.是多麼的享受啊!

以上綜合轉載

B. 請問各位朋友,有沒有在電影院上班的,我發現一般電影院的爆米花都很好吃,有知到他們的原料,玉米,油,

電影院的爆米花都是加了糖精的對身體不好,如果真的很想吃的話淘寶搜索「美式微波爐爆米花」

C. 為什麼電影院的爆米花很好吃,是什麼原因。他們用的是那種爆米花機,請朋友們指點

只是你自己沒嘗試去做而已,其實自己做的沒什麼差別

D. 為什麼電影院的爆米花很好吃

E. 電影院怎樣爆玉米才均勻才脆

先把玉米粒用沸水燙熟,然後過涼水,晾乾備用。那樣會比較脆。

具體做法:
1,紅菜椒去籽洗凈,切成1cm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須,用鋒利的刀逐排削下玉米粒,或用手(大拇指外側和指肚部位)剝粒。
2,大火將平底煎鍋燒熱,撒入生松子仁,調小火干焙。要用鍋鏟翻炒或經常晃動煎鍋,使松仁滾動,顏色均勻。當焙至松仁全部為金黃色時,盛出攤在大盤中晾涼。
3,大火燒沸煮鍋中的水,將玉米粒放入,將水再次燒開。調中火煮5分鍾,然後取出瀝干水分待用。
4,大火燒熱炒鍋,倒入油,待油溫升至六成熱時(油麵上方有輕微煙氣),先把香蔥粒放入煸炒片刻,隨後再放入玉米粒和紅菜椒片,調入鹽和白砂糖翻炒片刻。
5,沿鍋邊加入約1湯匙(15ml)量的清水,以免菜太干,蓋上鍋蓋悶3分鍾。
6,打開鍋蓋,加入烤好攤涼的松仁,大火翻炒均勻即可。

F. 電影院可以帶油炸的玉米吃嗎

理論上說:如果沒有規定,那就是可以得。
但是,首先在面子上就過不去,其次,電影院不是你一個人的,你要顧及他人感受。

G. 看電影時為什麼要吃爆米花

有個叫Andrew Smith的蛋疼的傢伙寫了一本書來介紹爆米花在美國的歷史……

Popped culture: a social history of popcorn in America

他的理論是:爆米花+電影的組合是大蕭條的產物。

大蕭條之前的電影院的定位是「高檔娛樂場所」,類似於今日的大劇院的感覺。那時的影院經營者實際上不希望顧客在街道上買「低檔」的爆米花。尤其是考慮到早期電影多是默片,就算場下有音樂伴奏,爆米花嘎吱響也是不爽的事情。

但是大蕭條的沖擊使得很多高檔電影院倒閉了。剩下的影院不得不降低票價,這時他們發現可以靠賣零食的辦法來賺取利潤。而那時的零食里,爆米花的利潤是非常高的——畢竟它的成本無非是玉米,而玉米便宜得要命。何況那時候又出現了電力驅動的爆米花機。

因此電影院開始尋求以爆米花為主的盈利模式,二者的結合從此開始。

H. 為什麼看電影非得吃爆米花

我認真的分析一下 1。不飽。可以的不的不吃一個半小時,其實也就吃了一大把玉米粒。如果你一個小時都在吃飯,估計要橫著出來了。 2。不影響其他觀眾觀影。 1)吃起來沒有聲音。如果大家都嗑瓜子,電影院的音效就廢啦。 2)沒有太重的氣味。如果大家都吃臭豆腐,久而久之大家會窒息的。 3。不影響自己觀影。只要機械的抓一顆,張大嘴,丟進去,上下牙齒開合三到四下,吞咽。。就完畢了。如果是吃鴨爪。(我曾經吃過)。腦神經一部分就放在牙齒運動上,一走神還會把肉剔出來吐掉,把骨頭咽下去。而且還要不斷地找餐巾紙擦手。而且男朋友轉過頭意圖吻我的時候我又不好意思拒絕說「sorry啊我嘴巴里有一隻沾滿油的動物的腳。」 4。價錢合理。一部電影60-80RMB。如果零食超過30,就羞愧地感到自己不是來看電影,是來吃東西的了。 5。容易清潔。不會粘得到處都是。就算不小心踩扁了,也很容易掃掉。 PS國外很多電影院的爆米花是加鹽不加糖。適宜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人群。 大概就是這樣。因為這些原因。可能在很久很久之前,某一個人湊巧帶了一包媽媽用鐵鍋放的爆米花去電影院看電影。之後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然後就漸漸成了穩定的電影院消費品市場的「台柱」啦。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吃的玉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