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2021年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觀影人次、2021年中國觀影人年齡分布
2021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基本完成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電影行業也逐漸從2020年的寒冬中恢復過來。全年累計實現票房470.3億元,較2020 年同比上升231.6%,復甦跡象已逐漸浮現。但從觀影人次的區域以及時間分布來看,後疫情時期,電影消費者的需求結構依舊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電影觀影人次大幅度回升
2016-2019年,國內觀影人次不斷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全國電影觀影人次為17.3億人,與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國觀影人次出現斷崖式下跌,僅為5.5億人,較2019年下降近68.21%。而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達到了11.67億人次,同比上漲112.2%。
整體來說,受益於我國強有力的疫情管控,電影行業在2021年迎來「觸底反彈」,各項指標均繼續延疫情前趨勢發展。
B. 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50億元,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取得如此成績,說明中國的電影市場日趨成熟,未來或許能成為推動全球影視繁榮的新興力量。
中國電影起步得早,起步時正是百廢待興之際,從一無所有到落後於人再到全球市場第一,中國電影的成長也代表了一輩人的成長。總票房預售突破450億元,說明了中國電影市場日益繁榮,代表中國電影市場正是變得稍微成熟的時候。中國電影正在逐步地變好,國人逐漸把目光轉向中國電影的市場,也說明了國人對中國電影的期望和未來的發展充滿了希望。
中國電影市場為何發展如此之快?
一切文娛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經濟之上,經濟的發達是可以通過文化產品表現出來的,好萊塢之所以能夠霸佔全球靠的是他的工業體系,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的繁榮發達程度決定著電影文娛市場的繁榮。從改革發展到現在,完善成熟的工藝是我們現在要做的,我們要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產業體系以《流量地球》為開端,中國電影製作已經進入一個標准化制式時代。
C. 2021的電影票房已經破200億,為何今年電影市場那麼好
有一組數據,十分的歷史性的意義,就是截止到2021年4月18日,我國2021年的中國電影票房突破了200億元,這還是在發生疫情的情況下,對於今年電影市場這么好,我覺得,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三、電影製片方和電影院的宣傳效應。一部電影知名度的高低,在前期其實絕大部分因素來自於電影製作方和院線的努力宣傳與配合,對准備上映的電影不間斷的進行宣傳和預熱,大方向大渠道的,通過各種平台進行預告,各種網劇進行上映,相互配合,在電影還沒上映之前就始終維持著較高的熱度,造足了聲勢,也是影片上映之後火爆的原因。
所以,隨著電影院服務水平的逐漸完善,電影製片質量的逐漸提升,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情侶,小孩,甚至是中年人,都會選擇去電影院進行觀看,極大的觸動了電影行業的經濟水平,讓電影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
D. 2021春節檔票房創影史紀錄超30億,拿到如此高的票房是因為什麼亮點
我國電影市場每年的春節檔都會刷新新一次的票房紀錄。所以許多電影都會爭相前後的選搶在春節檔上映。因為我國春節是人流量流動最多的時候。而且往往在春節檔看電影基本都是一家人前去。所以電影院的收入非常之高。畢竟春節期間,是我國非常傳統的日子。在春節期間,許多消費指數都會大漲。市場也會非常良好。所以基本上選在春節檔的電影,如果再加上口碑質量本身就非常好的話。那麼就會極大地吸引許多的票房贏得票房神話。無論是在前年,去年還是今年春節檔電影的話題的熱度一直從未消失,減弱。《唐人街探案》第二部就曾經選在春節檔上映,而且與之對打的有非常競爭力的《捉妖記》二,當時大家都爭相看好《捉妖記》二的票房認為《唐人街探案》第二部在春節檔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競爭力,但是事實相反的是《唐人街探案》第二部在上映不到幾日票房立馬超過了《捉妖記》第二部。之前名氣並不是特別大的《流浪地球》宣布在春節檔上映之後,也是創造了票房神話。但這也是許多電影真香前後強在春節檔上映的原因。因為不僅能收獲高票房,而且票價還是會跟隨著春節的原因一路狂漲而不會受到銷量的影響。但是我們電影市場還是要理智。
E. 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這一數值究竟有何意義
可以說這些數字代表著國產電影的進步與驕傲。面對以往的電影片票房牢牢被國外電影所壟斷,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很復雜,比如:國內觀眾的“崇洋化”、“挑剔性”、“嚴格性”造成這些原因無可厚非是給予國產電影的排斥與蔑視,但是國產電影自從近些年來更是突飛猛進,出現了一大批很優質的電影。比如《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無論是在網上與現實中的觀眾評價都很高,我國愛國主義電影《戰狼》更是突破了幾十億的票房,不得不令人振奮人心,也從側面印證了只要中國電影敢於創新、敢於拼搏、甘於奉獻一定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三、實事求是方是道
我們無論做事還是演電影最主要的還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方顯真,敢於真實才能令人敬佩,甘於奉獻才能令人銘記,“假功夫”“花拳綉腿”不可能長久的。
F. 2021中國電影總票房472.58億元,這一數據說明了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我國的電影總票房拿到了472.58億元人民幣,這個數據說明了電影行業的發展很不錯,哪怕是在疫情接二連三的打擊下,還能夠拿到這么高的票房,這也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後,盡管2021年的票房成績很客觀,但是這一年撲街的電影也不少,年初有陳建斌和周迅主演的《第十一回》票房撲街,後來又出現了《第一爐香》、《熱帶往事》等多部票房撲街的影片,2021年票房過十億元的電影也寥寥無幾,除去春節期間和國慶期間的電影,也就只有《中國醫生》票房超過十億元了。
G. 2021年度票房突破250億,與往年相比情況如何
今年的票房相對往年可以說提升不少,並且首個百億比往年來的也更快一些,由此也可見疫情使得人們對於電影的期待值增高,為票房貢獻了不少。在往常的時候,大家其實對去電影院看電影還並沒有太高的興趣,很多的人有由於日常工作生活比較繁忙,很少會到電影院裡面去看看電影,除非有一些真的非常不錯的電影作品才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這樣的一種心情,使得今年的電影票房相對於往年來說是有很大提升的,特別是100億票房的到來比以往早了很多。以往的時候,除非有特別受到大家關注的電影作品,電影票房才會不斷提升。如果只是平平無奇的電影作品的話,基本上不會受到太多人的關注。但是今年無論是怎樣的電影作品,實際上都獲得了影迷們的期待。多數人並不是為了這部電影作品去的,只是為了能夠到電影院裡面去看電影,所以說這為今年電影事業的發展助力不少。
H. 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一: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2021年5月27日,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終於突破了250億元的數值,為2021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統計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在得知2021年上半年票房突破250億元的這個消息後,各個新聞媒體也分別在各自的社交平台官方賬號上報道了這則新聞,並回顧了2021年上半年比較受歡迎的幾部電影,引起了許多網友和粉絲們的注意。很多網友在看到“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的新聞後,紛紛都在評論區中留言說:“2021年上半年的票房成績真的很不錯啊!”並在評論區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電影2021年下半年票房成績的期待。不得不說,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大家對中國電影的票房成績還是非常關注的。
I. 2021中國電影年票房472.58億,我國的電影市場有哪些特點
我國的電影年票房可謂是年年攀高,2021年中國電影年票房以472.58億的成績,宣告著電影行業已經從寒冬中蘇醒,從這驚人的票房數字,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電影市場存在著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主旋律影片受到追捧、商業爆米花片仍舊是主流、影片上映時間集中。
從2021年春節檔起至年底,《你好,李煥英》、《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等一系列優秀的國產主旋律作品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主旋律電影因其符合普適性原則,其中蘊含的情感能夠引起大多數中國人的共鳴,並且影片拍攝的手法都比較細致入微,大多數是從細節入手去刻畫人物之間的情感從而成功牽動起觀眾的情緒,讓人沉浸於影片當中,因此票房成績都很好看。
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大家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還存在哪些特點呢?
J. 中國電影200億之後怎麼繼續增長
2021年中國票房之所以如此令人振奮,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國產電影的給力表現,目前票房前十中,除了3月26日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其餘9部皆為國產片。其中排名第一的《你好,李煥英》和第二的《唐人街探案3》分別拿到54.07億和45.14億票房,第三名《送你一朵小紅花》為11.96億。
撤檔2020年初,《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奪冠》《急先鋒》《囧媽》《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七部電影各自展開猛烈的宣傳攻勢,被視為「史上最強」的春節檔正蓄勢待發。其中,《唐人街探案3》的數據更是一騎絕塵,接連打破了多項預售紀錄。但誰都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熱鬧的新年氣氛,1月23日,七部電影先後發文宣布撤檔,電影院開始關閉大門,影院員工暫時停業,紅紅火火的春節檔迅速跌至冰點。只是,當時的電影從業者還難以想到,這一停工,便是178天。
復工從冬到夏,這段時間對中國電影而言,是無比漫長的「至暗時刻」。2月起,多家影院上線外賣業務,解決為春節檔准備的零食飲料。再之後,有電影轉網、有電影人轉行、還有一些影院徹底關門……半年的時間里,從業者們能做的只有等待。終於,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低風險地區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報復性觀影」成為熱門話題。久別重逢,影院觀影也有了新的規則:實名售票、交叉隔座、全程戴口罩、上座率不超過30%、原則上禁止售賣飲料零食……短短幾天內,多地影院迅速准備就緒。20日凌晨,幾家影院率先開啟零點場,甚至有影院打出「1元特價觀影」的口號,吸引觀眾回歸,《第一次的別離》成為第一部在復工當天首映的新片。
四月十八日,全國電影票房正式突破200億元前十大票房電影中,只有《哥斯拉大戰金剛》一部外語片。由於進口片量較大,國產片的表現給了市場一定的信心。另一方面,這類影片大多都是靠元旦、春節和清明節檔獲得,檔期外的電影院依然冷清。
接下來的5檔擁擠電影,以及即將上映的《速度與激情9》,將繼續推動票房增長。許多從業人員表示,即使進口片不能達到爆發前的供不應求程度,只要國產片能延續開年的良好勢頭,繼續穩步前進,今年就有可能給整個市場帶來驚喜。
由於 IP的影響力,《速度與激情9》很可能獲得高票房在去年的流感之後,今年又是一個完整的電影年。市場真正復甦了,200億票房成績才剛剛開始,國產片的工業化和類型化仍在路上。《你好,李煥英》貢獻了200億票房的四分之一,而《我妹妹》則成為清明檔爆款,親情題材和女導演在業界都成了新的變數。
方勵:重新定義電影類型
將來肯定是融媒體時代。電影人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一件事是堅定不移的:提升做電影的觀念。之前僅僅是拍電影,接下來可能還要做品牌,這包括類型,系列, IP等等。迪斯尼,漫威之所以能讓用戶開竅,是因為品牌已經建立。語篇電影目前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內容品牌,如果將來做到這一點,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最終,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總結說,讓更多的觀眾看到更多好看的電影,既是電影市場推廣的目的,也是對電影製作、創作和製作人員的尊重。電影界的「出界」本身就是對電影人的最高標准和要求。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找到影片的目標觀眾,要精確定位,要了解觀眾的喜好,要選擇合適的渠道,這些過程都需要藉助娛樂化的思維,讓電影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打動人,滿足使用者的多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