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西有多少個鄉鎮
山西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
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
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晉源街道)
古交市
陽曲縣(黃寨鎮)
清徐縣(清源鎮)
婁煩縣(婁煩鎮)
大同市
轄4個市轄區、7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
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口泉鄉)
新榮區(新榮鎮)
大同縣(西坪鎮)
天鎮縣(玉泉鎮)
靈丘縣(武靈鎮)
陽高縣(龍泉鎮)
左雲縣(雲興鎮)
廣靈縣(壺泉鎮)
渾源縣(永安鎮)
陽泉市
轄3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南大街。
城
區
礦
區
郊
區(蔭營鎮)
平定縣(冠山鎮)
盂
縣(秀水鎮)
長治市
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八一路。
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潞華街道)
長治縣(韓店鎮)
長子縣(丹朱鎮)
平順縣(青羊鎮)
襄垣縣(古韓鎮)
沁源縣(沁河鎮)
屯留縣(麒絳鎮)
黎城縣(黎侯鎮)
武鄉縣(豐州鎮)
沁
縣(定昌鎮)
壺關縣(龍泉鎮)
晉城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
城
區
高平市(東城街道)
澤州縣(南村鎮)
陵川縣(崇文鎮)
陽城縣(鳳城鎮)
沁水縣(龍港鎮)
朔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政府駐。
朔城區
平魯區(井坪鎮)
山陰縣(岱嶽鎮)
右玉縣(新城鎮)
應
縣(金城鎮)
懷仁縣(雲中鎮)
晉中市
轄1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榆次區。
榆次區
介休市
昔陽縣(樂平鎮)
靈石縣(翠峰鎮)
祁
縣(昭余鎮)
左權縣(遼陽鎮)
壽陽縣(朝陽鎮)
太谷縣(明星鎮)
和順縣(義興鎮)
平遙縣(古陶鎮)
榆社縣(箕城鎮)
運城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
鹽湖區
河津市(城區街道)
永濟市(城東街道)
聞喜縣(桐城鎮)
新絳縣(龍興鎮)
平陸縣(聖人澗鎮)
垣曲縣(新城鎮)
絳
縣(古絳鎮)
稷山縣(稷峰鎮)
芮城縣(古魏鎮)
夏
縣(瑤峰鎮)
萬榮縣(解店鎮)
臨猗縣(猗氏鎮)
忻州市
轄1個市轄區、1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忻府區。
忻府區
原平市(南城街道)
代
縣(上館鎮)
神池縣(龍泉鎮)
五寨縣(硯城鎮)
五台縣(台城鎮)
偏關縣(新關鎮)
寧武縣(鳳凰鎮)
靜樂縣(鵝城鎮)
繁峙縣(繁城鎮)
河曲縣(文筆鎮)
保德縣(東關鎮)
定襄縣(晉昌鎮)
岢嵐縣(嵐漪鎮)
臨汾市
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堯都區。
堯都區
侯馬市(路西街道)
霍州市(鼓樓街道)
汾西縣(永安鎮)
吉
縣(吉昌鎮)
安澤縣(府城鎮)
大寧縣(昕水鎮)
浮山縣(天壇鎮)
古
縣(岳陽鎮)
隰
縣(龍泉鎮)
襄汾縣(城關鎮)
翼城縣(唐興鎮)
永和縣(芝河鎮)
鄉寧縣(昌寧鎮)
曲沃縣(樂昌鎮)
洪洞縣(大槐樹鎮)
蒲
縣(蒲城鎮)
呂梁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離石區永寧中路。
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鳳城鎮)
中陽縣(寧興鎮)
興
縣(蔚汾鎮)
臨
縣(臨泉鎮)
方山縣(圪洞鎮)
柳林縣(柳林鎮)
嵐
縣(東村鎮)
交口縣(水頭鎮)
交城縣(天寧鎮)
石樓縣(靈泉鎮)
❷ 太原有什麼地方適合聚會,吃喝住玩一條龍
青草坡庄園呀。
地址: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上安村
遊玩項目:農家樂主題餐廳、青草坡香草園、鄉村客棧、採摘園,觀光農業園等
公交行車路線:五龍口街與經園路交叉口往東,路北,東客站站台乘坐904路(東客站—陽曲停車場)公交車至 陽曲縣廣場站 下車,轉乘15路縣城公交(黃寨—青草坡),發車時間:07:20,11:00,14:30,18:30,即可到達。
❸ 山西有多少個縣分別是哪個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區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64萬(2015年底)。轄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
具體縣名看圖:(圖有點大,可以另存後放大看)
❹ 山西省多少個縣
太 原 市
杏花嶺區小店區迎澤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
晉源區
古交市
陽曲縣(黃寨鎮)清徐縣(清源鎮)婁煩縣(婁煩鎮)
大 同 市
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
大同縣(西坪鎮)天鎮縣(城關鎮)靈丘縣(城關鎮)
陽高縣(城關鎮)左雲縣(城關鎮)
廣靈縣(城關鎮)渾源縣(城關鎮)
陽 泉 市
城區礦 區郊區
平定縣(城關鎮)盂 縣(城關鎮)
長 治 市
城區郊區
潞城市
長治縣(韓店鎮)長子縣(城關鎮)平順縣(城關鎮)
襄垣縣(城關鎮)沁源縣(城關鎮)
屯留縣(城關鎮)黎城縣(城關鎮)武鄉縣(城關鎮)
沁縣(城關鎮)壺關縣(城關鎮)
晉 城 市
城區
高平市
澤州縣(南村鎮)陵川縣(城關鎮)陽城縣(城關鎮)
沁水縣(城關鎮)
朔 州 市
朔城區平魯區
山陰縣(岱嶽鎮)右玉縣(梁家油坊鎮)應縣(城關鎮)
懷仁縣(城關鎮)
晉 中 市
榆次區
介休市
昔陽縣(城關鎮)靈石縣(城關鎮)祁縣(城關鎮)
左權縣(城關鎮)壽陽縣(城關鎮)
太谷縣(城關鎮)和順縣(城關鎮)平遙縣(城關鎮)
榆社縣(城關鎮)
忻 州 市
忻府區
原平市
代縣(城關鎮)神池縣(城關鎮)五寨縣(城關鎮)
五台縣(城關鎮)偏關縣(城關鎮)
寧武縣(城關鎮)靜樂縣(城關鎮)繁峙縣(城關鎮)
河曲縣(城關鎮)保德縣(東關鎮)
定襄縣(城關鎮)岢嵐縣(城關鎮)
臨 汾 市
堯都區
侯馬市霍州市
汾西縣(城關鎮)吉縣(城關鎮)安澤縣(城關鎮)
大寧縣(城關鎮)浮山縣(城關鎮)
古縣(城關鎮)隰縣(城關鎮)襄汾縣(城關鎮)
翼城縣(城關鎮)永和縣(城關鎮)
鄉寧縣(城關鎮)曲沃縣(城關鎮)洪洞縣(城關鎮)
蒲縣(城關鎮)
運 城 市
鹽湖區
河津市永濟市
聞喜縣(城關鎮)新絳縣(城關鎮)平陸縣(城關鎮)
垣曲縣(新城鎮)絳縣(城關鎮)
稷山縣(城關鎮)芮城縣(城關鎮)夏縣(城關鎮)
萬榮縣(城關鎮)臨猗縣(城關鎮)
呂梁市
離石市孝義市汾陽市
文水縣(鳳城鎮)中陽縣(寧興鎮)興縣(蔚汾鎮)
臨縣(臨泉鎮)方山縣(圪洞鎮)
柳林縣(柳林鎮)嵐縣(東村鎮)交口縣(水頭鎮)
交城縣(天寧鎮)石樓縣(靈泉鎮)
❺ 山西都有什麼鎮。什麼市啊
山西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 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
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晉源街道)
古交市
陽曲縣(黃寨鎮) 清徐縣(清源鎮) 婁煩縣(婁煩鎮)
大同市 轄4個市轄區、7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
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口泉鄉) 新榮區(新榮鎮)
大同縣(西坪鎮) 天鎮縣(玉泉鎮) 靈丘縣(武靈鎮) 陽高縣(龍泉鎮) 左雲縣(雲興鎮)
廣靈縣(壺泉鎮) 渾源縣(永安鎮)
陽泉市 轄3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南大街。
城 區 礦 區 郊 區(蔭營鎮)
平定縣(冠山鎮) 盂 縣(秀水鎮)
長治市 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八一路。
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潞華街道)
長治縣(韓店鎮) 長子縣(丹朱鎮) 平順縣(青羊鎮) 襄垣縣(古韓鎮) 沁源縣(沁河鎮)
屯留縣(麒絳鎮) 黎城縣(黎侯鎮) 武鄉縣(豐州鎮) 沁 縣(定昌鎮) 壺關縣(龍泉鎮)
晉城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
城 區
高平市(東城街道)
澤州縣(南村鎮) 陵川縣(崇文鎮) 陽城縣(鳳城鎮) 沁水縣(龍港鎮)
朔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政府駐。
朔城區 平魯區(井坪鎮)
山陰縣(岱嶽鎮) 右玉縣(新城鎮) 應 縣(金城鎮) 懷仁縣(雲中鎮)
晉中市 轄1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榆次區。
榆次區
介休市
昔陽縣(樂平鎮) 靈石縣(翠峰鎮) 祁 縣(昭余鎮) 左權縣(遼陽鎮) 壽陽縣(朝陽鎮)
太谷縣(明星鎮) 和順縣(義興鎮) 平遙縣(古陶鎮) 榆社縣(箕城鎮)
運城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
鹽湖區
河津市(城區街道) 永濟市(城東街道)
聞喜縣(桐城鎮) 新絳縣(龍興鎮) 平陸縣(聖人澗鎮) 垣曲縣(新城鎮) 絳 縣(古絳鎮)
稷山縣(稷峰鎮) 芮城縣(古魏鎮) 夏 縣(瑤峰鎮) 萬榮縣(解店鎮) 臨猗縣(猗氏鎮)
忻州市 轄1個市轄區、1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忻府區。
忻府區
原平市(南城街道)
代 縣(上館鎮) 神池縣(龍泉鎮) 五寨縣(硯城鎮) 五台縣(台城鎮) 偏關縣(新關鎮)
寧武縣(鳳凰鎮) 靜樂縣(鵝城鎮) 繁峙縣(繁城鎮) 河曲縣(文筆鎮) 保德縣(東關鎮)
定襄縣(晉昌鎮) 岢嵐縣(嵐漪鎮)
臨汾市 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堯都區。
堯都區
侯馬市(路西街道) 霍州市(鼓樓街道)
汾西縣(永安鎮) 吉 縣(吉昌鎮) 安澤縣(府城鎮) 大寧縣(昕水鎮) 浮山縣(天壇鎮)
古 縣(岳陽鎮) 隰 縣(龍泉鎮) 襄汾縣(城關鎮) 翼城縣(唐興鎮) 永和縣(芝河鎮)
鄉寧縣(昌寧鎮) 曲沃縣(樂昌鎮) 洪洞縣(大槐樹鎮) 蒲 縣(蒲城鎮)
呂梁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離石區永寧中路。
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鳳城鎮) 中陽縣(寧興鎮) 興 縣(蔚汾鎮) 臨 縣(臨泉鎮) 方山縣(圪洞鎮)
柳林縣(柳林鎮) 嵐 縣(東村鎮) 交口縣(水頭鎮) 交城縣(天寧鎮) 石樓縣(靈泉鎮)
05年數據
❻ 太原哪有趕集的啊 時間 地點
山西省太原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太原市轄6個區3個縣1個市,分別是: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古交市。
小店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小店區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分別是:塢城街道、營盤街道、北營街道、平陽街道、黃陵街道、小店街道、北格鎮、西溫庄鄉、劉家堡鄉。
迎澤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迎澤區轄5個街道1個鎮,分別是:橋東街道、文廟街道、柳巷街道、老軍營街道、廟前街道;郝庄鎮。
杏花嶺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杏花嶺區轄10個街道2個鄉:巨輪街道、三橋街道、鼓樓街道、杏花嶺街道、壩陵橋街道、大東關街道、職工新村街道、敦化坊街道、澗河街道、楊家峪街道、中澗河鄉、小返鄉。
尖草坪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尖草坪區轄9個街道2個鎮3個鄉:柴村街道、光街道、上蘭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匯豐街道、新城街道、尖草坪街道;向陽鎮、陽曲鎮;馬頭水鄉、柏板鄉、西墕鄉。
萬柏林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萬柏林區轄14個街道、1個鄉: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興華街道、萬柏林街道、杜兒坪街道、白家莊街道、南寒街道、東社街道、化客頭街道、小井峪街道、長風街道、王封鄉。
晉源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晉源區轄2個街道4個鎮,分別是:義井街道、羅城街道,晉源鎮、晉祠鎮、姚村鎮、金勝鎮。
清徐縣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清徐縣轄4個鎮5個鄉1個街道:清源鎮、東於鎮、徐溝鎮、孟封鎮;馬峪鄉、柳鄉、西谷鄉、王答鄉、集義鄉;東湖街道。
陽曲縣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陽曲縣轄4個鎮6個鄉,分別是:黃寨鎮、大盂鎮、東黃水鎮、泥屯鎮、高村鄉、候村鄉、凌井店鄉、楊興鄉、西凌井鄉、北小店鄉。
婁煩縣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婁煩縣轄3個鎮5個鄉,分別是:婁煩鎮、杜交曲鎮、靜游鎮;廟灣鄉、馬家莊鄉、蓋家莊鄉、米峪鎮鄉、天池鄉。
古交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
古交市轄3個鎮7個鄉4個街道,分別是:河口鎮、鎮城底鎮、嘉樂泉鄉、馬蘭鎮、梭峪鄉、邢家社鄉、閣上鄉、岔口鄉、原相鄉、常安鄉、屯蘭街道、東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園街道。
❼ 陽曲縣多少村莊
概述
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54公里,總面積2070.67閏平方公 陽曲縣地圖里,總土地面積309.5萬畝,耕地面積52.38萬畝,全縣總人口14萬人。全縣轄4鎮6鄉:黃寨鎮、大盂鎮、東黃水鎮、泥屯鎮、高村鄉、候村鄉、凌井店鄉、楊興鄉、西凌井鄉、北小店鄉。
黃寨鎮
碧山村、牧角村、十合村、大直峪村、小直峪村、錄古咀村、黃寨村、上安村、西蔡村、官圪垛村、東蔡村、崗上村、柏井村、小牛站村、城晉驛村、莎溝村、小屯庄村、大屯庄村、北鄭村、南鄭村、中社村、北塔地村、龍興村、南留南村、南留北村、寺庄村、上庄村、北留村、宋庄村、下安村、大牛站村、北郁利村、南郁利村、北崗村等。
大盂鎮
大盂村、南高庄村、上原村、沙河村、古城村、三道村、景庄村、三畛村、卷子頭村、陽店村、李家溝村、張家溝村、大泉溝村、小泉溝村、東南窊村、南家莊村、北家莊村、金家崗村、圪針溝村、灘里村、石嶺關村等。
東黃水鎮
轄:西洛陰村、南洛陰村、北洛陰村、西盤威村、水泉溝村、河上咀村、馬駝村、圪墩腦村、范庄村、大漢村、吉家崗村、牛家灘村、蒲子村、紅溝村、坪塘凹村、小漢村、鄭家寨村、東盤威村、東萬壽村、石溝東村、東黃水村、故縣村、西殿村等。
泥屯鎮
轄:思西村、思北村、思東村、歸朝村、白家莊村、伽東村、泥屯村、代庄村、中兵村、東青善村、西青善村、蘆家河村、陽坡村、蘇村村、付家窯村、小楊家井村、張家莊村、松樹村、南路村、西溝村、山根底村、北路村、黑窪村、大楊家井村、岔上村、安溝村、方山村、石家莊村、後交村、耀子村、赤泥社村、南龍泉村、北龍泉村、泉庄村等。
高村鄉
轄:高村村、辛庄村、王文嶺村、北白村、宋川村、南白村、西興庄村、蟠龍准村、河庄村、鳳凰村、諸旺村、峪庄村、馬頭村、北社村、興社村、白水村、杏溝村、溝北村、西南窊村、馬坡村等。
侯村鄉
轄:橋溝村、青龍村、會溝村、南塔地村、大碾溝村、西黃水村、下庄村、堯子溝村、張拔村、洛陽村、西萬壽村、黃道溝村、上崗村、王家腦村、小崗頭村、常峪村、漢嶺村、店子底村、上陽寨村、下陽寨村、王興坪村、西龍庄村、韓寨村、侯村村、趙庄村、輝家溝村、石城村等。
凌井店鄉
轄:東郭湫村、西郭湫村、寺南村、西牛村、小坪村、大方山村、灣里村、後溝村、小方山村、凌井店村、後街村、西頭村、蒿子坡村、石堯溝村、坡里村、東漢湖村、西漢湖村、煙里村、堯溝村、河村村、安塘村、南庄村、南社村等。
楊興鄉
轄:楊庄村、石坡頭村、桃子灣村、水頭村、楊興村、坪里村、鄯都村、八里岔村、堂兒上村、蘆子溝村、史家莊村、杜家莊村、石槽村、龐家莊村、南溫川村、北溫川村、黃土坊村、籍營村、楊家掌村、連點村、賈庄村、麻黃溝村、袁家莊村等。
西凌井鄉
轄:龍王堂村、麻地港村、坪地堯村、西凌井村、泉水溝村、庄兒上村、東溝村、西溝村、韓庄村、官莊村、上善姑村、下善姑村、劉家嶺村、前嶺底村、 太原市陽曲縣北小店鄉後嶺底村、柳林村、青崖槐村、前斧柯村、榆樹梁村、後斧柯村、伙路坪村、五梯村、峁上村、韓南溝村等。
北小店鄉
轄:北小店村、梁庄村、大卜村、蔓菁村、神堂溝村、范家莊村、將軍庄村、石庄村、海子灣村、箭桿村、多子村、六固村、安家莊村、掃峪村、淤坪村、西坪村等。
❽ 山西有多少個鎮
山西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 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
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晉源街道)
古交市
陽曲縣(黃寨鎮) 清徐縣(清源鎮) 婁煩縣(婁煩鎮)
大同市 轄4個市轄區、7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
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口泉鄉) 新榮區(新榮鎮)
大同縣(西坪鎮) 天鎮縣(玉泉鎮) 靈丘縣(武靈鎮) 陽高縣(龍泉鎮) 左雲縣(雲興鎮)
廣靈縣(壺泉鎮) 渾源縣(永安鎮)
陽泉市 轄3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南大街。
城 區 礦 區 郊 區(蔭營鎮)
平定縣(冠山鎮) 盂 縣(秀水鎮)
長治市 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八一路。
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潞華街道)
長治縣(韓店鎮) 長子縣(丹朱鎮) 平順縣(青羊鎮) 襄垣縣(古韓鎮) 沁源縣(沁河鎮)
屯留縣(麒絳鎮) 黎城縣(黎侯鎮) 武鄉縣(豐州鎮) 沁 縣(定昌鎮) 壺關縣(龍泉鎮)
晉城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
城 區
高平市(東城街道)
澤州縣(南村鎮) 陵川縣(崇文鎮) 陽城縣(鳳城鎮) 沁水縣(龍港鎮)
朔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政府駐。
朔城區 平魯區(井坪鎮)
山陰縣(岱嶽鎮) 右玉縣(新城鎮) 應 縣(金城鎮) 懷仁縣(雲中鎮)
晉中市 轄1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榆次區。
榆次區
介休市
昔陽縣(樂平鎮) 靈石縣(翠峰鎮) 祁 縣(昭余鎮) 左權縣(遼陽鎮) 壽陽縣(朝陽鎮)
太谷縣(明星鎮) 和順縣(義興鎮) 平遙縣(古陶鎮) 榆社縣(箕城鎮)
運城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
鹽湖區
河津市(城區街道) 永濟市(城東街道)
聞喜縣(桐城鎮) 新絳縣(龍興鎮) 平陸縣(聖人澗鎮) 垣曲縣(新城鎮) 絳 縣(古絳鎮)
稷山縣(稷峰鎮) 芮城縣(古魏鎮) 夏 縣(瑤峰鎮) 萬榮縣(解店鎮) 臨猗縣(猗氏鎮)
忻州市 轄1個市轄區、1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忻府區。
忻府區
原平市(南城街道)
代 縣(上館鎮) 神池縣(龍泉鎮) 五寨縣(硯城鎮) 五台縣(台城鎮) 偏關縣(新關鎮)
寧武縣(鳳凰鎮) 靜樂縣(鵝城鎮) 繁峙縣(繁城鎮) 河曲縣(文筆鎮) 保德縣(東關鎮)
定襄縣(晉昌鎮) 岢嵐縣(嵐漪鎮)
臨汾市 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堯都區。
堯都區
侯馬市(路西街道) 霍州市(鼓樓街道)
汾西縣(永安鎮) 吉 縣(吉昌鎮) 安澤縣(府城鎮) 大寧縣(昕水鎮) 浮山縣(天壇鎮)
古 縣(岳陽鎮) 隰 縣(龍泉鎮) 襄汾縣(城關鎮) 翼城縣(唐興鎮) 永和縣(芝河鎮)
鄉寧縣(昌寧鎮) 曲沃縣(樂昌鎮) 洪洞縣(大槐樹鎮) 蒲 縣(蒲城鎮)
呂梁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離石區永寧中路。
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鳳城鎮) 中陽縣(寧興鎮) 興 縣(蔚汾鎮) 臨 縣(臨泉鎮) 方山縣(圪洞鎮)
柳林縣(柳林鎮) 嵐 縣(東村鎮) 交口縣(水頭鎮) 交城縣(天寧鎮) 石樓縣(靈泉鎮)
❾ 陽曲縣的建制沿革
春秋屬晉。晉頃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孫祁盈觸法,大夫魏獻子(舒)治理政務,分原祁氏之田為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等七邑。據考,晉盂邑即為今大盂一帶。戰國時,析晉陽邑部分在今黃寨鎮黃寨村東置狼孟,為趙邑。《讀史方輿紀要》載:狼孟縣,俗名黃頭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黃頭寨即今黃寨村,遺址尚存。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以郡統縣,置狼孟縣,隸屬太原郡。西漢復置盂縣。漢初,以太原郡21縣和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後改置為代國。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時狼孟縣、盂縣、汾陽縣均隸屬於並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時改狼孟縣為狼調縣。
東漢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建武十四年(38),廢太原國復置太原郡。期間,廢汾陽縣。狼調縣、盂縣先後屬太原國、太原郡。
漢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陽曲縣(在今定襄縣境內)荒廢,曹操遷陽曲縣民於今太原市北郊區陽曲鎮一帶新置陽曲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陽曲鎮漢時陽曲故治也。陽曲縣與狼調縣、盂縣同屬太原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太康五年(284),復置太原郡。陽曲縣、狼調縣、盂縣同屬之。東晉廢盂縣,改狼調縣為狼孟縣。北魏廢狼孟縣並入陽曲縣,隸屬肆州永安郡。北周時改屬肆州雁門郡。
隋唐兩代分合頻繁。隋開皇初年,文帝以姓楊惡其曲名,改陽曲縣為陽直縣,十六年(596)更名為汾陽縣,並分置盂縣。大業初又廢盂縣並入汾陽縣,大業末改汾陽為陽直縣,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東黃水鎮故縣村。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陽直縣、撫城縣同屬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撫城縣為烏河縣。三年(620),分陽直縣地置汾陽縣。七年(624),廢陽直縣,改汾陽縣為陽曲縣,並在今東黃水鎮西、南、北洛陰村一帶分置洛陰縣。貞觀元年(627),李世民將州、縣加以並省,烏河縣並入盂縣(今盂縣),洛陰縣並入陽曲縣。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一帶蘇農部落少數民族內遷,置燕然縣,八年(634),僑置於陽曲境內(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並入陽曲縣。自此,縣境統稱陽曲縣。
唐初屬並州太原郡,開元十一年(723)後屬太原府。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北漢降宋,太宗惡晉陽人民負隅頑抗,毀晉陽城,降太原府為並州軍事,移並州治於縣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七年(982),因榆次地非要會,將州治從榆次遷至縣南唐明鎮,並遷縣治於太原城西郭外。熙寧三年(1070),廢平晉縣入陽曲縣。政和五年(1115),復置平晉縣。金天會年間,實行路、府(州)、縣三級地方行政。太原為府,陽曲縣治移入府城,為太原府治所在地,屬河東北路太原府。
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實行中書省、路、州、縣四級建制,陽曲縣先後屬太原路、冀寧路,為路治所在地。
明洪武年間,廢冀寧路,復置太原府,並承襲元制,設山西為行中書省(後改為山西都指揮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駐陽曲縣城。清襲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為山西行省,以陽曲縣城為省會,並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陽曲縣城。太原府隸一州八縣,陽曲縣為府直隸縣,縣治所駐縣前街(今太原市縣前街)。
中華民國初,廢除府、直隸州、州的建置,裁府留縣,實行省、縣兩級建置,後又於省、縣之間增設道的建置,以道轄縣,陽曲屬冀寧道,省直轄縣,縣衙駐府城皇華館(今太原)。
民國16年(1927),廢道。陽曲縣為山西省會、一等縣。
民國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劃為7個行政區(政治區),陽曲縣屬第四區。11月,日本侵略軍侵佔太原,民國陽曲縣政權移駐河口鎮,皇華館改駐日偽陽曲縣政權,並在今黃寨鎮黃寨村設陽曲辦事處。同年12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成立,駐楊興村,隸屬山西省第一行政區政治主任公署。
民國27年(1938),閻錫山調整行政區劃,陽曲縣改屬第八行政區。9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同蒲鐵路為界,鐵路東成立晉察冀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習稱東陽曲縣),同年改稱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溫川鄉麻黃溝,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鐵路西成立晉綏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習稱西陽曲縣),縣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隸屬晉西北第八專署。次年,西陽曲縣劃歸晉西北第三專區。
1942年9月,東陽曲縣東部地區與盂縣西部地區合並成立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先後駐溫川鄉麻黃溝和盂縣銅爐,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10月,西陽曲縣改屬晉西北第八專署。
1943年1月,在東黃水、黃寨、侯村、小返等地組建東陽曲縣中心區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駐今東黃水鎮馬駝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秋,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改稱第二專署,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和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
1945年2月,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凌井店鄉凌井店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西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9月後,西陽曲縣政府先後改駐今古交市解家灘、縣境西庄鄉官莊村),隸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第八專署。至此,陽曲縣境內出現西陽曲縣、東陽曲縣、盂(縣)陽(曲)縣三個抗日民主政府並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國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國陽曲縣政府仍駐皇華館。9月,撤銷盂(縣)陽(曲)縣建制,原盂(縣)陽(曲)縣所轄地區歸東陽曲縣管轄,縣政府先後駐凌井店、石槽、賈庄、楊家掌、北溫川等村,隸屬冀晉區第二專署。日偽時期,恢復道制,陽曲縣屬偽雁門道,道尹公署駐榆次,陽曲縣仍為一等縣。
1948年8月,經華北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晉中行署。東、西陽曲縣民主政府合並,成立陽曲縣人民政府,治所在今縣境高村鄉辛庄村。同年11月2日,黃寨解放,3日,陽曲縣人民政府遷到黃寨村,隸屬晉中行署第一專署。次年3月,晉中行署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合並,陽曲縣改屬太原行署第一專署。4月24日,縣城(今太原城)解放,陽曲縣人民政府接管小組隨軍入城,在皇華館接管民國陽曲縣政府。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陽曲縣改屬忻縣專署。1958年,陽曲縣劃歸太原市。此後,陽曲縣建置歸屬再無變化。
❿ 太原有什麼度假別墅推薦的嗎
明樂山莊
庄園擁有中外優良品種的各色時令水果、蔬菜達上千種。它是集休閑觀賞、採摘娛樂、健身垂釣、餐飲住宿、會議度假、拓展訓練、體育比賽、夏令營活動基地等十二大功能的大型生態庄園。
遊玩項目:採摘 百鳥園 游泳館 馬術表演 垂釣等。
地址:位於晉中市榆次區修文鎮西白村的明樂農業生態庄園,緊傍黃金走廊108國道,毗鄰常家莊園。
開放時間:08:30—12:00,14:00-18:00。
交通
自駕車:二廣高速公路-- G108—終點。
青草坡庄園
來到庄園,您既能夠游覽古老五爺殿、漢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點等歷史古跡;還可以獨居鄉村古院、品嘗風味土菜,時令快樂採摘;更可以攜妻帶子、邀朋聚友,體驗歡樂農耕,盡享田園生活。
遊玩項目:農家樂主題餐廳、青草坡香草園、鄉村客棧、採摘園,觀光農業園等。
地址: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上安。
交通
五龍口街與經園路交叉口往東,路北,東客站站台乘坐904路(東客站—陽曲停車場)公交車至 陽曲縣廣場站 下車,轉乘15路縣城公交(黃寨—青草坡),發車時間:07:20,11:00,14:30,18:30,即可到達。薰衣草庄園
太原薰衣草庄園,庄園被譽為太原最浪漫的田園,又稱「薰衣草庄園」。庄園在「唯美、浪漫、閑適」的主題下,將文化創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深度體驗,為人們提供全新的浪漫休閑空間。園內每逢花期,花海連綿、花香四溢,做到了真正的一望無際的紫色花海。
遊玩項目:薰衣草、馬鞭草、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等鮮花齊放,花海連綿。木屋、鞦韆、特色站台、LOVE字母等景觀照相攝影。
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楊家峪河裡頭村。
交通
1.太原市火車站乘坐9路公交車,於【下庄站】下車,下車後可乘坐私家麵包車(費用約5元/人)直達庄園。
2.太原市火車站乘405路公交車,於【東溝村站】下車,下車後步行15分鍾即可抵達庄園。採薇庄園
採薇庄園是集綠色餐飲、茶藝、休閑度假、會議接待、農事體驗、紅泥浴場、素質拓展、越野車體驗、夏季滑草、秋季採摘、冬季滑雪於一體的四季型生態主題庄園。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並不斷營造特色吸引市民親近自然、休閑消費、享受生活。
遊玩項目:滑雪花草、採摘、真人CS 窯洞、越野賽車。
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水溝村。
交通
乘坐公交852路至小返中學站下車,前方30米即到。葡峰山莊
葡峰山莊方圓25平方公里,種植葡萄50 000畝,依託清徐葡萄特有的山地棚架栽培方式,以葡萄為核心開發了這個匠心獨具的觀光旅遊景點。3 000米葡萄長廊、6 000畝大田葡萄、極具滄桑感的葡萄文化博物館、風格迥異的葡農小院、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遊玩項目:葡萄採摘。
地址:太原市清徐縣西南迎風村。
交通
下元坐905路車直達清徐汽車站。打車30-40元就可以到達。富通莊園
富通山莊位於榆次區烏金山腳下,坐落於太原榆次的交界處。已經開發成熟的園區佔地近350畝,建築面積達到69980餘平方米,日光溫室30餘棟,其中特色別墅溫室(將別墅和溫室聯建)有10棟。
遊玩項目:休閑觀賞、採摘娛樂、健身垂釣、餐飲住宿、會議度假、拓展訓練、體育比賽、夏令營活動基地。
地址:榆次北外環中段王杜村東烏金山收費站旁。
交通
太原府東街--G208--府西街--府東街--G108--東安路--東安路東巷--五龍口街--經園路--朝陽街--朝陽街互通式立交橋--G2001--G20--G108--武龐線--太榆輔道--環城北路—終點。梅苑山莊
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山西省太谷縣郭堡水庫旁,毗鄰太原-長治公路,距太原市51公里,交通便利。山莊建築物利用自然地貌,採取環繞山頭的自然布置,形成山襯水托的特點。植物以松柏,龍爪槐,爬山虎,山蕎麥為主。地下水水質優良,適宜飲用。中心有賓館一座,別墅九棟,150個標准床位;「游園垂釣人間境,閑情逸致快活林」。
遊玩項目:釣魚、果品採摘、動物觀賞、滑雪、水上遊艇、游泳館、桑拿、保齡球、網球等。
地址:太原市太谷縣郭堡水庫旁,毗鄰太長(太原-長治)公路。
交通
山莊緊臨太長高速和省道102公路。宇文山莊
宇文山莊是一家農家樂休閑度假山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AAA景區。
遊玩項目:迷你滑雪、雪上冰車、雪上飛碟、真人cs、高空攀岩、沙灘越野、遠古射箭 、碰碰球、水上沖關。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區柏板鄉宇文村東面。
交通
勝利橋東842支線直達宇文山莊門口。龍池山莊
龍池山莊位於城市主幹道建林路與馬澗路延伸段,項目以西與原生態的自然山體相鄰,龍脈伴山;北面毗鄰白馬澗龍池景區,大兆風水;是國家級4A風景旅遊區和多功能度假休閑區之傳世級人居巨作。項目佔地8.6萬方,總建5.0萬方,由120套獨棟別墅構成,是新區首個純獨棟的別墅項目,亦是蘇州別墅項目中罕有的集皇家氣質、山水資源、人文脈絡、城市臻席於一身的庄園級別墅作品。
遊玩項目:觀硯樓、龍泉寺、童樂苑、採摘園、垂釣園、見龍橋、棗林別墅、山村農舍、西湖白樓、石林飛瀑。
地址:太原市位於陽曲縣候村鄉橋溝村。
交通
乘坐904路到達南塔地村站、步行416米到達。
庄頭村鄉村旅遊客棧
庄頭村鄉村旅遊客棧是我市初具規模的農家樂特色村莊。舒適的農家小屋,可口的農家飯菜,經濟實惠的消費,是市民休閑的去處。
地址:庄頭村鄉村旅遊客棧位於崛山圍山之巔,太鋼城郊森林公園之中。
交通
下元乘坐12路公交車呼延村西下車崛山圍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