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揭秘盜版電影的產業黑鏈,盜版電影市場為何會火熱
對於我個人來說,看電影分場合分“動機”
場合來說,我去影院看電影看的是氛圍,有朋友拉我去私人影院看電影,我說不去,因為沒氛圍,氛圍是什麼,比如上的科幻大片我都去影院,有IMAX看IMAX,因為像火星救援地心引力這樣的片子特技,音效,3D本身就是你在影院才看的出來的,才能感受的,人家賣點也在這里,你下個盜版1080P看著沒意思啊,還有喜劇片也是,看電影這么多年來我覺得影院氛圍最好的就是看泰囧的時候,一個大廳200多人一起笑,吃著爆米花和朋友一起拉低笑點,你在家裡看盜版可沒這個情景,還有就是作為死粉去貢獻票房的,你說哈利波特上續集我一定去影院,“情懷”“情懷”
電影票太貴,電影院如果免費的話,你看還會不會有盜版 而盜版商或其他什麼人就可能拿DV在電影院把電影拍下來發到網上,有盜版商,主要是愛好者。 想想國外收入和電影票價,再看看國內的,你就知道了。
❷ 揭秘合肥華潤萬象城英皇電影城 究竟有多高端
沒去過,解釋下
❸ 揭秘:為什麼電影院的座椅大多是紅色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檢測認證中心主任 陳江:影院約定俗成的選擇紅色有幾個原因,一個就是影院這個環境是比較暗的,如果觀眾進入到一個比較暗的環境中,他會產生一些壓抑感,紅色對人起到一個興奮的作用,這樣可以減輕他的這種壓抑感;另外紅色它也比較抗臟。
除此之外,陳主任告訴記者電影院選擇暗紅色的座椅還跟人眼的敏感程度有關。為此記者來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咨詢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教授、主任醫師 郝燕生:確實紅顏色和我們的視覺還是有關系的,燈都關掉以後,變得很暗的時候,我們人眼這時候的敏感性呢,藍光是最敏感的。而位於光譜最遠端的紅光呢,這時候變得非常不敏感了,就是說等於是我們看的很弱,或者是根本就看不見了,這時候沒有這些額外的光對我們的影響,那我們的視覺效果就非常的好。
通過記者的層層驗證和專家的解釋我們得知。目前市場上電影院的座椅的確以暗紅色居多,不過,從事了多年電影技術質量檢測的陳江主任告訴記者,如果追求影片最佳的畫面效果,暗紅色的座椅並不是最佳選擇。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檢測認證中心主任 陳江:放映的時候銀幕會反射光,反射到觀眾這片區域來,特別是觀眾,我們講的這個座椅區,反射到這個座椅上,紅色還會產生二次反射,再反射回到銀幕上,這時候紅色就會影響畫面的一些顏色,從保證畫質來講的話呢,應該是黑色是最理想的,其次是深灰色。黑色它的反光比較弱,對影像影響比較小。
雖然目前市場上電影院多數選用暗紅色座椅,但對於追求極致畫面效果的觀眾來說,選擇黑色座椅近乎全黑的影廳環境觀影才是最理想的。
❹ 排片率是什麼意思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排片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影院黃金時間、影片質量、影廳大小、影廳數量、影片長度、拷貝數量、跑片時間、人員安排、通道使用等。此外,還有地理位置、交通、天氣、風俗習慣、語言類別、作息規律、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消費人群、特殊要求等。
而票房在以前指戲院、車站、碼頭等出售票券的地方——亦稱「售票處」,舊時指票友聚會練習的處所。現在指電影、戲劇等因賣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4)揭秘電影院擴展閱讀:
截至2015年,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鍾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占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著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著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但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
❺ 揭秘:為什麼現在有的明星只演電影而不出演電視劇
為什麼有的明星只演電影不演電視劇?
第一、 主要是成本原因。只演電影不演電視劇的,都是電影大咖,一線明星。比如成龍,黃渤,葛優,章子怡,黃寶強,周潤發這些。片酬很高,電視劇的製作成本承受不了。他們成名之初可能也演過電視劇,但一旦躋身電影大咖,也就意味著跨入了演藝圈金字塔的最頂層,沒有必要再自降身價來出演電視劇。
第二、新人或者小演員需要電視劇去混個臉熟,積攢人氣。但真正的電影大咖,他不需要電視劇這種東西來達到目的。電視劇對於觀眾來說是免費的,可能大家在家一邊玩著手機一邊看,甚至一邊洗腳一邊看,它是屬於快餐型的,電視劇所獲得的「人氣」它不是絕對的,它不具有絕對的參考價值。而電影則不同,它是需要你花真金白銀去電影院觀看的,看電影它具有某種「儀式感」,你願意花錢坐在電影院里在大熒幕下觀看某個電影演員的表演,聽電影講述某個故事。
當一個演員在電影中具備了號召力,這種人氣就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它不是電視劇這種免費快餐的人氣可以比擬的,因為有人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你的電影,這種心理意義和看電視劇是完全不同的,這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個演員真正在觀眾的心理具備了某種份量。
❻ 80後 在線觀看 80後電影
電影《80後》
電影片名 80後 原名:天長地久 影片類型 愛情 片長 105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出品人:韓三平 張逸雲 邵以丁 李芳芳 總製片人: 裘華順 總監制:韓曉黎 史東明 姜 濤 總策劃:陳煥宗 導演/編劇:李芳芳 攝影指導:LYLE VINCENT 美術指導:韓春臨 作曲:林海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新原野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製作公司 新原野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 自由魚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年份 2010年 上映日期: 2010年6月25日
演職員信息
導演 Director 李芳芳 演員: 出品人:韓三平 張逸雲 邵以丁 李芳芳 總製片人: 裘華順 總監制:韓曉黎 史東明 姜 濤 總策劃:陳煥宗 導演/編劇:李芳芳 攝影指導:LYLE VINCENT 美術指導:韓春臨 作曲:林海 類型:愛情 片長:105分鍾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新原野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2010年6月25日
[編輯本段]原聲音樂
演員:劉冬是女一號沈星辰
黃明是男一號明遠
伊娜是女二號聞嘉
陶帥是男二號陳墨
簡介:由年輕女導演李芳芳執導,劉冬、黃明等主演的青春愛情片《80』後》於2010年6月25日在中國正式上映。這部影片主打青春愛情牌,故事內容來自於李芳芳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80後的生活狀態以及對愛情的理解。
這是一個關於愛和遺失的故事,以及人們如何面對這樣的事實——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片中男女主角經歷了長達十五年的愛恨糾纏,他們不僅要遭遇家庭變故、生離死別、愛恨情仇,更要面對他們自己內心深處——少年時的傷痕。十五年,他們一直在為掙脫心靈的枷鎖和宿命的羈絆而掙扎。對待彼此的不同態度和方式,讓他們作出了不同選擇,更讓他們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
有三個8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遇到同一個問題:世界上是否原本就沒有永遠的愛,就如同沒有純粹的白?成年之後,他們歷經坎坷,嘗過愛恨之後驚覺慨嘆:我們都絕望地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人!從始至終,這三顆相似而又不同的靈魂相依為命,以各自的生命來求索「愛」這個復雜難解的謎題。
影片描繪了一個失去親人的少女為了獲得愛情和事業成功努力打拚的故事,從年輕人的經歷中折射出從九十年代初至今的現代中國史,獲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提名。
主演劉冬、陶帥、伊娜等均為新人演員
主題曲 張靚穎《這么近那麼遠》插曲 陳楚生《天長地久》
劉冬飾 沈星辰
綽號:冬冬
出生日期:1984年12月5日
身高:169cm
體重:47kg
血型:A型
特長:舞蹈、鋼琴
喜歡的食物: 日料 韓料
最大的願望:周遊列國
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
《原諒》飾 李蓉 話 劇:《無常女吊》《靈魂拒葬》
陶帥飾陳墨
伊娜 女二號 飾演聞嘉
09年膠片電影《80'後》女二號 飾演聞嘉 導演:李芳芳 此影片入圍第二十二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0年6月25號全國公映
09年國家話劇院《牛虻》飾演女一號瓊瑪
實習大戲《原罪》飾演女一號曹繼雯
畢業大戲《復活》飾演謝基尼娜
話劇《多雨的夏天》飾演二芹
《大雪地》飾演大翠
《群猴》飾演馮霞造 80後懷念的動畫片
《聰明的一休》
聰明的一休(一休さん),日本動畫片,日本東映動畫出品,於1975年10月15日到1982年6月28日在日本播出,共296集,播出時間長達8年之久。故事講的是,在室町幕府時期,曾經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與母親分開,到安國寺當小和尚,並且用他的聰明機智解決無數的問題,幫助那些貧困的人、教訓那些仗勢欺人的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83和1988年由遼寧兒童藝術劇院編譯了其中的104集,在中國大陸播放後,引起的極大反響,一休成為80後中國兒童心目中的英雄,他在思考時盤坐用手指在頭頂打轉的樣子也為許多兒童仿效。
《希瑞》
《非凡的公主希瑞》是當年引進的美國懷舊80後動畫片的旗艦作品
《哆啦A夢》
小叮當伴我實現~所有的夢想——那個時候,他還被稱為「小叮當」或者「機器貓」……80後最喜歡的動畫片之一
《藍精靈》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忍者神龜》
雖然拍了3D電影,但是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在電視機前的快樂。想想就是從那會開始
《黑貓警長》
在西方,黑貓是不詳之物,但是在中國,80後從小便認識了這樣一位正義的神探……
《大鬧天宮》
它,從幼年到中年,經歷了歲月的清洗和生活的磨練;它,見證了中國動畫的盛衰榮辱……
《聖鬥士星矢》
《聖鬥士星矢》(日語:聖闘士星矢,英語:Saint Seiya)是日本漫畫家車田正美的代表作,1985年12月起開始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直至1990年11月在《V Jump》上發表完結篇。漫畫很受80後青年的歡迎,其後還推出動畫以及小說故事。中國中央電視台於1992年播放,造成中國大陸觀眾風靡一時的效果。 《美少女戰士》 《美少女戰士》,漫畫家武內直子的生涯代表作。自從1991年連載開始,不僅成為當時acg界的變身戰斗系美少女作品的開山鼻祖,其作品與角色的魅力也超越時空,至今仍在日本與歐美擁有者非常強大的影響力。現有漫畫版、劇場版、TV版、真人版等多個版本。
《80後》首周末票房500萬 破10年無明星票房紀錄 網易 2010-6-29 23:50
對此,導演李芳芳向記者表示:「我感謝那些給與《80後》機會的院線人士和電影院經理們,使得我們這些年輕導演、年輕演員有機會讓觀眾了解我們。我們上周在四個城市做免費試映活動也是這個目的。看的人越多,影院人士和觀眾將越了解這部電影。我相信只要給我們年輕人一個機會,... 4條相同新聞>>
「80後」熱捧《80』後》自信能與世界盃搶觀眾 伊秀女性網 2010-6-28 15:30
這位李安的同門小師妹在自己處女作中用一種全新的鏡頭語言和講故事的方法,講述了「80後」一代人的愛與怕,尤其受到「80後」觀眾追捧。同時,影片的走紅也引起了各界熱議,李芳芳表示:「一部電影怎麼可能囊括一代人?我的電影當然有我自己人生閱歷局限,我特別希望《80』後》只是一個開始,...
鄭愷李晟演繹「富二代」 《離愛》接棒《80後》 新浪 2010-7-2 15:55
作比較,電影《80》後貫穿了非典、申奧等伴隨著80後成長過程中的大事件,以及鋁制鉛筆盒、舊磁帶等「懷舊」物件,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而電視劇《離愛》不僅同樣用80後團隊作為主創,更是融入了很多爭議性話題,還原了80後的生存現狀,... 6條相同新聞>>
外籍友人包場觀看《80』後》 被電影深深打動 新民網 2010-7-2 17:28
一位肯亞的觀眾告訴記者,這一次觀看過程中,自己深深被打動了,「中國的80後是以很勇敢的群落,在電影里我看到了中國80後的勇敢,我們也更了解中國的年輕人的生活和故事。」 除了被本身故事打動,一位以色列觀眾表示其實其中的愛情非常的凄美,「這是一個關於中國年輕人特別凄美的故事,... 2條相同新聞>>
尋找你自己的影子 十款80後適用手機推薦 三好在線 2010-7-2 07:18
而近期以名為《80後》的電影也是登陸各大院線,從這部電影里你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幾款80後適用的手機產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吧。 尋找你自己的影子 80後適用手機推薦 ...
80後的獨家記憶 7款熱銷游戲筆記本推薦 三好在線 2010-7-2 07:18
最近一部關於「80後」的電影《80後》十分受到歡迎,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這是一部描寫「80後」的電影。如今的「80後」也同樣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一代人從最初的小霸王游戲機過度如今的電腦游戲,...
張靚穎主唱《80後》主題歌《這么遠那麼近》 新華網山東頻道 2010-7-2 07:37
近日,張靚穎主唱的電影《80後》主題歌《這么遠那麼近》在各網站熱播。先期推出錄音室版本後,張靚穎又推出電影版本。她說,錄音室版本的歌曲偏重於樂隊改編,而電影版的以 鋼琴的抒情風為主線,... 9條相同新聞>>
80後婚房必備 5款時尚一體電腦薈萃 21CN 2010-7-2 05:33
80後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似乎一直以來都在承載著某種歷史使命。...聯想B3一體電腦可以讓消費者獲得豐富的娛樂體驗,通過顯卡以及內置的軟體,它將呈現像電影院一樣的3D視頻效果,配合隨機附贈的3D立體眼鏡,... 3條相同新聞>>
《80後》導演:揭秘電影與品牌新營銷模式 粉絲網 2010-7-1 10:56
青春史詩題材電影《80後》,一部無大牌明星、無大投資、無特技的「三無」電影,獲得農夫山泉TOT紅茶約7千萬元的非植入廣告式贊助,合作新模式加上巨額資本,已成業界傳奇。日前,《80後》導演 李芳芳,...
帶上紙巾看《80後》的三大原因 國際在線 2010-7-1 13:49
這是一部祭奠每個80後青春的電影…… 這是一部要你帶上紙巾觀看的電影…… 說實話沖《80後》這電影名字和這個體裁我原本不是很想去電影院看,因為它太像主旋律電影,...
杭州日報:《80後》是寫給杭州的情歌 新浪 2010-7-1 16:13
不同於其他現實題材的電影,《80後》里沒有「蝸居」的痛苦,也沒有就業的痛苦,只有少年們在校園里優雅地跳著西方宮廷小步舞曲式的集體舞,畢業儀式上「長亭外,古道邊」歌聲中的陶醉。雖然有殘酷,但更多的是保鮮膜下的真空愛情。因為取了「80後」這個略顯敏感的片名,... 4條相同新聞>>
❼ 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電影的冷知識
近日,我采訪了多位影院經理,為觀眾解開心中的疑惑,不僅讓您「漲姿勢」,也讓您了解一下影院經理的苦衷。在這個「消費者是上帝」的日子裡,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共同創造和諧文明的觀影環境。
以下是時光君為您奉上的「電影院冷知識」大集錦,獨家揭秘影院與觀眾「相愛相殺」的幕後故事:
1.絕大多數影廳內確實裝有夜視攝像頭,但並不是為了監控觀眾,主要為監督放映質量和安保需要,比如幫助顧客找回在影廳內丟失的物品。至於情侶們還能不能愉快地看電影了?影院經理表示每天忙得很,「真沒工夫盯著您看」。
2.為什麼大部分影院不放完字幕就亮燈?這樣看電影很缺少儀式感啊!首先是因為影院要縮短清掃時間,這樣每天就能多放幾場電影。但是如果大部分觀眾都集中離場,影院為安全考慮必須亮燈,畢竟能看完字幕的觀眾還是少數人。
3.盜錄影片是違法行為(這個大家都知道),但看電影時拿起手機攝屏錄下精彩片段,回頭發個朋友圈也有麻煩。趕快放下您的手機吧,根據3月1日起實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影院有權要求不聽勸阻的盜錄者離場。
❽ 為什麼去電影院看了很多國產電影都感覺被騙錢了
中國電影市場真是一個熱中有冷,爛中開花的神奇存在。高票房電影已經被翻來覆去地研究了個透,炮灰電影看似「沉默的大多數」,但仔細打量這些奇葩,同樣是觀察中國電影的一個維度2013年就要過去了,票房贏家們很懷念它。截至今年12月8日24時,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突破了200億元大關。在2005年,全年總票房才剛剛過20億元,2010年則剛過100億元。就算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來,中國電影市場正熱得滿臉通紅,眼瞅著就要發燒。另一組數字是,2013年全國電影院平均上座率僅15%,投入市場的影片有700多部,其中能盈利的不足10%。
國產驚悚:「你神經病啊」
以前人們還可以說,國產驚悚片就是中國足球,但現在恆大得了冠軍進了世懼杯,只留下國產驚悚片孤獨地扮演著扶不上牆的阿斗。在2013年票房炮灰電影里,國產驚悚片是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映的國產驚悚片有將近20部,票房在幾百萬到一千多萬不等,七成以上都是賠錢的。這些電影的網站評分幾乎都在5分以下,評論中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早就知道國產驚悚片全是爛片,我就是犯賤/腦子抽了/閑得蛋疼才會來看。」國產驚悚片=爛片已經是公認准則,但每部爛片都各有各的神邏輯。霍思燕主演的《午夜火車》里,女主收到一張不知道哪裡來的火車票,莫名其妙地上了車,車上有個男的,限制級鏡頭時有出現。最後發現自己失憶了,原來她小時候玩煙花爆竹燒死了包括自己小玩伴在內的一車廂人,而這趟火車就是當年那個列車長承包的,聚集起死難者家屬,一起去上墳。當女主角意識到我國鐵道部還沒有提供包火車業務時故事就結束了。最讓觀眾疑惑不解是,車上的男人是她自己分裂出來的另一個人格,但這段跟最後揭開謎團完全沒有關系。吐槽無力的觀眾只能認為這是為了展示影片的宣傳口號:「不只有恐怖,還有感情和愛。」關於這部電影最生動的影評標題為:《朋友是影城的經理,我想看,她告訴我說這電影沒人看除非你包場》。
中國國情是,不允許電影里真的有鬼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因此國產驚悚片只能不斷製造靈異事件,把恐怖因素指向一個又一個神經病。日子久了觀眾也對這種模式有所准備,有點蛛絲馬跡他們就立刻明白了,這就是趙又廷的台詞:「你神經病啊!」《搏擊俱樂部》式的精神分裂橋段也被導演們重復到泛濫,在《咒·絲》、《女蛹》等片中都有這種劇終才揭秘某個角色只是精分人格的故事模式,非常地「走進科學」。在神經病們中還經常跳躍著莫名其妙的激情戲,純是為了放在預告片里增加噱頭,多半和情節沒有關系。當「神經病梗」被用濫之後,更奇葩的橋段出現了,那就是做夢。
《校花詭異事件》專門討好學生中愛驚悚的人群,打出「女高怪談中國版」的宣傳語,安排校花女主角在一個詭異的旅店裡不斷遇到恐怖事件。恐怖橋段變笑點,觀眾已經見怪不怪了,電影的驚人創意在於,旅店裡的人都變成了鬼,校花以紫薇自殺的姿勢墜崖,這時忽然逆轉,校花在做噩夢。下一個鏡頭一秒鍾變小清新,男女主角演了一點校園純愛MV,電影結束了。創作上固然有限制,但創作者的思路匱乏,對「驚悚」的低層次理解也顯而易見。參加過國產驚悚片宣發的小魚說,國產驚悚片常見的宣傳手段就是渲染恐怖,但最近幾年受眾見多識廣,刺激點不斷提高,再加上這個類型的國產片幾乎是「臭名在外」,創作者幾乎已經才盡。大批量粗製濫造的國產驚悚片不斷涌進影院,和前幾年部分電影的成功有關。2009年的《午夜計程車》成本200萬,票房1200萬,2010年同等規模的《午夜心跳》收獲了3200萬的票房,2011年《孤島驚魂》撞了楊冪走紅的大運,票房收獲9000萬元人民幣。這幾年是國產驚悚片的開荒年,沒有知名演員、導演,甚至沒有好劇本,只要宣傳嚇唬人就有票房,因為驚悚片愛好者是一個固定人群,很容易被忽悠進電影院。開荒時代的驚悚爛片賺得盆滿缽滿,熱錢涌進了這個行業,國產驚悚片的好日子也到了頭。大部分驚悚片不需要大投資,急功近利的資方拚命壓縮成本,讓這個類型的電影成了不知名導演和演員的集中展示區。這時驚悚片粉絲們也漸漸明白了這些電影的含金量,不再因為恐怖的海報和通稿而進影院,國產驚悚片們淪落到院線不想排,觀眾不看也直接打一星的境地。
大家一起「囧」
國產電影宣傳有一套固定的庸俗語匯:超強陣容、賀歲巨獻、老戲骨、萬眾期待、網路熱議……這幾年他們最愛用的一個詞,非「接地氣」莫屬。學院派對此的評語是:「戲劇是反現實敘事,接地氣什麼時候成了好電影的標准了?」接地氣可以是某一種電影風格,卻被跟風跑的中國電影人用成了一個褒義詞。但凡都市題材的電影,動輒就標榜自己「接地氣」,你們考慮過「地氣」的感受嗎?
絕大多數這類電影只是對高票房電影的機械模仿。《人再囧途之泰囧》走紅之後,囧字成了低成本國產喜劇最喜歡的字眼。《臨終囧事》明明是講殯儀館的故事,硬要往「囧」上攀,最後搞成了四不像。男主角小時候被雷劈過不會笑,觀眾以為導演要搞雷喜劇了,話鋒一轉說他家祖傳開棺材鋪,從大山走進城找的工作還在殯儀館。你以為導演要來中國版《入殮師》了,男主角卻在殯儀館里各種見鬼,觀眾剛准備迎接一部國產驚悚片,溫情戲緊接著又來了。如此天馬行空,宣傳方卻說這是
「接地氣」、「展現小人物悲歡」。另一部囧字頭的《囧人之越撓越囧》,鐵了心要復制泰囧式的繁復挫折,設計了一對七年之癢的夫妻,丈夫靠妻子發家卻在外麵包小三,妻子找偵探拍證據想要丈夫凈身出戶。兩夫妻相互算計,小偷騙子全用上了,故事卻單薄到只靠相互追著跑來解決。喜歡看輕松喜劇的人沖著「囧」進了電影院,看得一頭霧水只記住了一個「跑」字。難道一直在地上跑就是「地氣」的精髓?直接用網路熱詞的電影更是爛出了新水平。先請體會一組片名:《光的棍》、《午夜微博》、《負二代》、《不要迷戀姐》、《別跟我談高富帥》……不祥的氣息撲面而來。創作者們一個人在家裡憋創意,網路上億萬人一起攢創意,電影從網路里得靈感也無可厚非,但通常簡單粗暴地移植熱詞意味著拙劣地追逐「潮流」,最終形成極其土鱉的文化產品。鑒於電影有生產周期,他們
呈現的是半年到一年前的熱門段子。演員們面癱地來一句「太給力了」,基本上就把電影送進了虧錢的絕路。《別跟我談高富帥》里,白富美和男朋友吵架,進山度假遇到了男屌絲,先吵架再相互了解再陷入愛河的俗套劇情再次上演,她的閨蜜一直忠心耿耿,忽然一變臉就成了勾搭前男友的壞女人。白富美住的旅館是大學生消費水平的農家樂,整個畫質看上去像中學生DV作品,碰上了憂愁,白富美就脫光了跑到河裡去邊洗澡邊思考,導演藉此順利展示了肉體。整部戲看上去
像胡鬧,一位觀眾看完的感想是:「拍這戲大概幾百萬吧?大家站在黃河邊上把300萬人民幣換成硬幣往河裡扔,扔一個小時也比拍這電影有意思。」據「中國電影票房吧」數據,這部電影的票房是2萬。有了這些電影的襯托,《富春山居圖》還是挺好看的。「跟風、模仿,是國內每個行業的通病,不只是電影。」麥特文化傳媒總裁陳礪志說。他發現在《致青春》之後,同類型題材電影項目明顯增多乃至泛濫,而因為80後都市情感題材的熱門,明年「閨蜜題材」必將大熱,跟風者眾。但他對大多數趕時髦的電影都不看好:「今年上半年的幾部片子都有其特殊屬性,例如《致青春》能引發全民懷舊。但跟風者做不到這些,只有市場才能去教訓他們——必然血本無歸。」另一方面,陳礪志也認為市場環境在變化,以小博大的電影勝算在降低:「平均每周有七八部電影上映,其中一定有大片,這樣的市場容量留給小片的機會越來越小。」想成為黑馬顯然不能只靠跟風亂貼標簽。
電影中的三聚氰胺?
喜羊羊走上大銀幕,每年春節都能輕松順利過億,兒童片再度成為投資熱點。喜羊羊給了資方無窮的想像:成本低、受眾廣、製作不麻煩,甚至情節也不費腦子,不就是狼抓不到羊嘛。兒童片,不管是動畫的還是真人的,就此成為低質量電影的重災區。和皮克斯那些全家觀看的高分動畫電影不同,國產動畫電影幾乎都是孩子愛看,家長陪睡玩手機的狀態,電影網站上關於此類電影的低分評價都是被迫進電影院的成年人留下的。今年8月上映的《高鐵英雄》票房78萬,由常州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合作出品,購買了1998年著名日本動畫片《鐵膽火車俠》的版權,但CG效果慘不忍睹,表情僵硬動作緩慢,高鐵俠形象簡單得像兒童畫,劇情則是幼稚的「拯救世界」。帶孩子看片的家長認為「直接把98年電影放上銀幕也比這個好」。動畫片太幼稚,真人兒童片卻太不像孩子。主打今年暑期檔的兒童電影《小神來了》,山寨《小鬼當家》,講述三個孩子在家碰到蠢賊的故事,小童星們裝腔作勢地在家商量捉賊大計,過分地賣弄可愛,完全是「大人臆想的可愛的小孩」,而沒有孩子該有的稚氣、純真以及說話的磕磕絆絆。再加上柳岩和邱啟明在片中扮演一對情
侶,讓電影氣氛更加奇怪。暑期檔里這部電影僅有65萬票房。一部名為《西柏坡2:王二小》的動畫片,用動畫做了個兒童版的抗日神劇。王二小的故事被重新演繹,他和小女孩棗花一起出抗日奇招,最終犧牲,票房40萬。縱然有炮灰,但也有運作得好的兒童片成了票房黑馬。《我愛灰太狼2》有喜羊羊系列的噱頭,動畫當引子,主要是真人演,劇情在大人看來沒有邏輯,上線18天收
獲票房7251萬;《洛克王國2聖龍的心願》累計票房6556萬元;《巴啦啦小魔仙》4702萬元,靠的都是已有游戲、電視劇的品牌效應。成年人頻頻以「弱智」、「低級」來形容國產兒童片,最嚴重的說辭是「電影中的三聚氰胺」。指導最新一部「小魔仙」系列的導演於人覺得這些意見情有可原:「確實存
在太多劇情簡單的作品。」於人很早就從事兒童影片工作,早年國內的工作習慣是「一定要寓教於樂」,以說教姿態拍電影,自然比不上迪士尼的吸引力,但這幾年有電視動畫的示範,影片又漸漸趨於低幼處理。尤其是用已經形成產業鏈的品牌做電影,對創作者的限制更多,於人就聽說某兒童品牌要拍電影,對導演最多的要求就是展示玩具環節不能少,重復動作以帶動兒童消費習慣。
瑞格奇跡副總裁邢芳正從事兒童動畫工作,她直言國產兒童片從創作到技術還都很不成熟,「產業整體水準落後」。「從《大鬧天宮》到現在創作者的斷檔,折射出來的是過去二三十年教育的失敗:原創力量枯竭,學外國又學不到根基和精髓。」
作者:王英俊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❾ 關於電影院
建議看下 美國FBI檔案大揭秘 很長知識 也有很
多離奇的空難 懸念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