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電影的側面光,頂光,逆光,面光,側光
(一).順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陰影被遮擋在人物後面,在畫面的構成上沒有明顯的明暗關系。順光使被攝體亮度均勻柔和,也更容易遮擋皮膚瑕疵,而與此同時也會缺乏立體感和塑形感,容易拍成俗話說的「大餅臉」。
優點:成像清晰,色彩、線條、形態、氣氛都能得到真實的還原。
缺點:呆板,立體感弱,缺少縱深。
(二).逆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是相反的。主體人物的邊緣有明顯的光線輪廓,畫面有明顯的明暗反差。逆光又被稱為「輪廓照明」, 是人像攝影中最講究的一種用光方式,畫面效果十分生動,且富有造型特點。
優點:逆光具有很強的塑形感,有利於勾勒輪郭,表現空間層次和營造氣氛。
缺點:因照度極其不均,所以在曝光上很難把握。
(三).側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成90度的夾角關系。主體人物有明顯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光線的方向和明暗關系十分明確。側光使被攝人物有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被稱為「質感照明」。
優點:被攝主體一側受光便會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使形態、線條、質感得以突出。
缺點:側光運用在人像攝影中,容易暴露皮膚的瑕疵,形成明暗過渡不均的「陰陽臉」。
(四).側順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成銳角夾角關系。側順光兼具順光與側光兩種光線的特徵,它既保證了被攝主體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對比得當,有很好的塑形效果。側順光是最常見的外景婚紗用光,也是單光源補光較理想的光線。
優點:側順光拍攝出的畫面中有豐富的影調和層次,不僅有利於表現人物的造型,還可以突出立體感。
缺點:亮部和陰影部分的光比以及面積比例掌控很關鍵。
(五).側逆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成鈍角夾角關系。側逆光兼具逆光與側光兩種光線的特徵,採用側逆光照明,被攝者面部和身體的受光面只佔小部分,陰影面佔大部分,人物的一側有明顯的輪廓光,能很好地表現被攝對象的立體感,層次豐富。側逆光拍攝出的畫面易產生很好的光影效果。
優點:側逆光具有很強空間感,畫面層次豐富且生動活潑。
缺點:容易因測光不準確而使畫面曝光過度或不足。
(六).頂光、底光
頂光顧名思義就是從頭頂上照射下來的光線,又叫骷髏光。最具代表性的頂光就是正午的陽光,這種光線使凸出來的部分更明亮、凹進去的部分更陰暗,它會使人物的眼睛、鼻子下方出現難看的陰影。在外景婚紗拍攝中,應盡量避免使用頂光,如無法避免,則可以將反光板放置在人臉下放,消除陰影。
底光是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它往往會使被攝主體顯得殘暴,純粹的底光容易形成陰險、恐怖、刻板的效果。底光更多出現在舞台戲劇照明中,而在外景婚紗拍攝中較少用到,但低角度的反光板、廣場的地燈、橋下水流的反光等也帶有底光的性質。
② 肖雄都演過哪些電影啊
電視作品
大空戰《紙風箏》
1992年《皇城根兒》
1994年《長天烽火/大空戰》飾安容
1997年《軍吻》
1999年《壯志凌雲》飾薛喜蓮
2002年《黑金》飾肖楓
2002年《結婚十年》飾法官
2002年《圍屋裡的女人》飾阿芸婆
2003年《我心飛翔》飾李爽
2004年《中國故事》
2007年《諜戰古山塘》飾郁夫人
2008年《幸福里九號》
電視電影
《愛情魔鏡》
2000年《楊守敬與呂蓓卡》合作演員:王學圻
電影作品
1980年《他們在相愛》
1980年《山重水復》
1981年《苦果》
1982年《逆光》
1983年《張衡》
1984年《電梯上》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飾盛夏
1985年《凈土》
1987年《鴛鴦樓》
1987年《匿名電話》
1988年《弧光》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0年《嫁到宮里的男人》
1991年《小雪》
1992年《天堂回信》
1999年《大進軍——大戰寧滬杭》
2005年《靠山屯的雪爬犁》
話劇作品
《霸王別姬》
《雷雨》
③ 求問類似這樣的比如在很多香港電影裡面都會出現的逆光衣服頭發邊上發光的效果是怎麼做到的港風復古發光
找到對比最明顯的通道,飢灶點擊復制出來,再Ctrl+L移動滑塊調動色階,用套索工具框出你乎慶想要有反光的部位,點出框外部位(del) 點擊通道下面爛頃扮的小圓圈,再返回原圖層,新建一個圖層,點擊吸管工具點擊框內,再點出,正片疊底就完成了,這是一個比較麻煩的方法,不想麻煩你買個補光燈吧.....
④ 逆光攝影的拍攝技巧
逆光攝影是攝影愛好者最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它同樣是為畫面的情緒而來。圖片的生命在於表現力和它傳達的情緒,光,是畫面的筆墨,它譜寫了畫面最原始的基調,一切技術層面的東西,都是為畫面的主題而生。取景框里的人物在逆光之下 ,讓人感動到哽咽……或憂郁,或清新,或唯美,這都是逆光帶給我的一種強烈的感染力。
下面來看看攝影師梁小鐵分享給我們的拍攝逆光的小技巧和經驗心得吧。
1.展現逆光中輪廓的美
【輪廓】逆光拍攝中一個獨特的魅力便是對主體輪廓生動的表現。用逆光照亮主體的輪廓,讓光在主體身上勾勒出生動的線條的同時,逆光更可以讓模特的頭發展現得更加出眾。
【大光圈】這里我使用了我最喜歡的50 F1.4,大光圈標頭虛化的空間感著實令我著迷。拍攝光位處於模特右斜後方畫面左上角的天空,頭發的輪廓很漂亮。我放了一塊反光板橫置於模特的左前方,這樣來可以形成模特眼中的眼神光。
2.逆光渲染主體的氣勢
【情緒】這組照片中,我想表現的是一種率真的范兒。我讓逆光的光源處在構圖中重要的位置,並讓光線漫過主體,試圖讓迎面而來的光來加強模特的氣場,讓畫面的情緒更具感染力。
【環境】拍攝的環境是在一個較為封閉的室內,鏡頭同樣選擇的是50 F1.4,光圈打到F2,既保證成像的質量,同時也保證虛化的空間感。使用全局測光,EV+0.7保證畫面的亮度,同時也可以使從窗外漫進來的光更加強烈。中心構圖,我想使模特的氣場更加強烈和直接。模特背後的逆光與模特相映襯,並把模特推到了畫面的前方,畫面的情緒得到加強。
3.焦點變化營造靜態 「動感」
【移焦】通過焦點的移動,可以營造一種靜態中的「動感」。想到這樣的方法,得益於電影《南京南京》,很佩服電影里短焦大光圈的移焦運用,給人以極強的空間感。這種方法可以舉一反三,同樣可以用在這種清新的片子裡面。
【對焦點】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想表現女孩兒本身的歡快,依舊用的50 1.4 這種大光圈鏡頭,製造淺景深,在迅速拍下第一張照片時,女孩兒不經意地輕輕轉了一點頭,我隨即將對焦點移到她的耳環,OK,後期再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正是我想要的感覺。
逆光攝影是攝影愛好者最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它同樣是為畫面的`情緒而來。圖片的生命在於表現力和它傳達的情緒,光,是畫面的筆墨,它譜寫了畫面最原始的基調,一切技術層面的東西,都是為畫面的主題而生。取景框里的人物在逆光之下 ,讓人感動到哽咽……或憂郁,或清新,或唯美,這都是逆光帶給我的一種強烈的感染力。
下面來看看攝影師梁小鐵分享給我們的拍攝逆光的小技巧和經驗心得吧。
1.展現逆光中輪廓的美
【輪廓】逆光拍攝中一個獨特的魅力便是對主體輪廓生動的表現。用逆光照亮主體的輪廓,讓光在主體身上勾勒出生動的線條的同時,逆光更可以讓模特的頭發展現得更加出眾。
【大光圈】這里我使用了我最喜歡的50 F1.4,大光圈標頭虛化的空間感著實令我著迷。拍攝光位處於模特右斜後方畫面左上角的天空,頭發的輪廓很漂亮。我放了一塊反光板橫置於模特的左前方,這樣來可以形成模特眼中的眼神光。
2.逆光渲染主體的氣勢
【情緒】這組照片中,我想表現的是一種率真的范兒。我讓逆光的光源處在構圖中重要的位置,並讓光線漫過主體,試圖讓迎面而來的光來加強模特的氣場,讓畫面的情緒更具感染力。
【環境】拍攝的環境是在一個較為封閉的室內,鏡頭同樣選擇的是50 F1.4,光圈打到F2,既保證成像的質量,同時也保證虛化的空間感。使用全局測光,EV+0.7保證畫面的亮度,同時也可以使從窗外漫進來的光更加強烈。中心構圖,我想使模特的氣場更加強烈和直接。模特背後的逆光與模特相映襯,並把模特推到了畫面的前方,畫面的情緒得到加強。
3.焦點變化營造靜態 「動感」
【移焦】通過焦點的移動,可以營造一種靜態中的「動感」。想到這樣的方法,得益於電影《南京南京》,很佩服電影里短焦大光圈的移焦運用,給人以極強的空間感。這種方法可以舉一反三,同樣可以用在這種清新的片子裡面。
【對焦點】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想表現女孩兒本身的歡快,依舊用的50 1.4 這種大光圈鏡頭,製造淺景深,在迅速拍下第一張照片時,女孩兒不經意地輕輕轉了一點頭,我隨即將對焦點移到她的耳環,OK,後期再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正是我想要的感覺。
4. 製造唯美的逆光剪影
【唯美】相信無論是風景還是人像,夕陽的美麗是每個攝影愛好者都不想錯過的,拍攝這幅圖的時候,想營造一種安靜的經典的唯美,所以選擇剪影的表達方式。
【曝光補償】利用EV值增加2檔,製造剪影的效果,雖然在室內環境中可能會用高感光拍攝,雖然會造成一些噪點,但有時候這種顆粒的感覺也是我們拍剪影的時候使用的一種創意效果。
5.逆光的「缺點」和「優點」
【突破】對於逆光來說,鏡頭的眩光和鬼影通常是最忌諱的,各大鏡頭廠家都通過諸如改良鏡頭鍍膜工藝等等技術手段來消除它,我想說的是,存在即有理,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靈活地運用一些鏡頭的「缺點」,敢於突破慣例,總會看到一些新的東西。
6.後期中加強逆光的效果
【渲染】鏡頭並未很直接對向光源,逆光的包裹感並未充分地體現在畫面上,這讓畫面的構成顯得有些平淡,所以後期過程中,用軟體中的光源濾鏡在畫面上方加強了逆光的渲染效果,想讓新人臉上有些暖暖的朦朧效果,目的,也就是為了尋求畫面更佳的表現力。
【美白】用50標頭 1.4 拍攝,原片整個調子較灰色,光線較為柔和平均,因為我只想表現模特安靜平實的狀態,背後是巨大的自然光源,在後期中,讓模特面部完全過曝,但是這種過曝的自然光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性,所以我在畫面的右上角加強了一個眩光效果,使得光源有指向性,同時也讓發色有了層次,整個畫面多了一絲光彩。
⑤ 電影中的逆光拍攝
這種手法叫剪影。人物或者拍攝對象只有剪紙一樣的輪廓。
不同的地方用法不同,在不同的抒情或者敘事段落作用也不一樣,一般作用在營造氛圍,刻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