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名狀》這個電影名稱為什麼叫「投名狀」有什麼意義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
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投名狀,語出《水滸傳》林沖投奔梁山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的典故.
『兄弟結義,各殺一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天下的人皆可殺』,三人結拜,立下此投名狀。本來兄弟同心,其利可斷金,三人卻各有私心。而蓮生,是二哥一生最愛,卻鍾情於大哥,她打破了平衡,為這紙『投名狀』劃下裂痕。
於是,理想的逐漸分化,利益的日趨膨脹,時刻在考驗著人性,這場兄弟情來得轟烈,立下的『投名狀』卻薄如蟬翼。電影述的是戰火紛飛的年代,說的是兄弟情,講的是人性的復雜,傳遞的是價值觀。
投名狀,是一紙證明,一種形式,且聽我解釋。
上大學,須納<投名狀>.
現今,學生們要考上大學,須上得了分數線,取一錄取通知書為證。
『投』可理解為考取,『名』為學習的環境,『狀』為錄取書。
畢業後到社會工作,與公司簽合同,條約須遵守,也是一紙『投名狀』。
從內地過香港,須納<投名狀>.
『投』可理解為旅遊,『名』為目的地香港,『狀』為通行證。
內地居民要去香港旅遊,須辦一港澳通行證,從此香港通行無阻,美景盡收眼底。
想看演唱會,須納<投名狀>.
舉例子,去看劉德華演唱會,須買一門票為證,才進得了場。
『投』可理解為觀看,『名』為演唱會,『狀』為一張門票。
自己的票就是憑證,天下賣黃牛票的皆可無視。
想見李連傑,華仔,徐靜蕾?須納<投名狀>.
此狀何處拿?三人各有博客,因此不難,只須開通博客,訪其主頁,可留言交流。
從此,他們一動一靜,皆由你掌握。
做一個演員,須納<投名狀>.
比方說,陳導拍《投名狀》,公開海選角色,我想去報名,須有演技為證。
『投』可理解為報名,『名』為電影角色,『狀』為天份,演技。
就算是一個出現3秒只露半邊臉的小兵,也要先去熟讀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不下百次。
投名狀,是一紙條約,一種規則。
每個人,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須具備條件,遵守規則,腳踏實地努力去做。
無論結果是好是壞,皆無悔。
㈡ 電影投名狀中52分鍾那個女的是誰
電影投名狀中52分鍾那個女的是演員徐靜蕾。
徐靜蕾飾演的蓮生在被賣掉的前一天被二虎帶走。從此,二虎不再是市井中懵懂的少年,他為她殺了人,為她成了山賊,她跟了他十幾年。
在電影中,徐靜蕾的角色還面臨著被強暴的危險,徐靜蕾也坦言,女孩子演這種戲份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但是作為演員的她,越是不好演的角色,就越能證明自己的演技超群。
演藝生涯:
徐靜蕾出道後曾與黃覺和黃立行傳過緋聞,但當事人皆未正面承認。
2005年7月張亞東公開的三角戀。張亞東和徐靜蕾在北京街頭被拍到牽手親密逛街。
2010年,徐靜蕾自導自演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並找來黃立行與其搭檔。當時徐靜蕾剛好碰上感情空白期,有傳聞稱當時徐靜蕾與男友黃覺在交往了四年之後,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時,卻傳來黃覺另結新歡。
心情失落的徐靜蕾在拍攝時碰到黃立行,兩人在片中愛得火熱,戲外也被傳戲假情真,愛火慢慢地燃燒。一年後兩人再度合作《親密敵人》,此後兩人戀愛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㈢ 投名狀未刪減DVD版和刪減的DVD版時間分別為多少
《投名狀》未刪減版時長126分鍾,刪減版110分鍾。
《投名狀》是由陳可辛執導,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動作片,於2007年1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
2008年,該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等獎項,李連傑憑此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3)蓮生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投名狀》主要角色:
1,龐青雲
龐青雲是一個把國家利益看得很重的人,他原效力於清廷,是太平天國作亂期間的清朝軍官。充滿理想、胸懷壯志的他在戰場上看盡清兵殘酷無情的真面目,心灰意冷。在偶然的機會下,他遇上二哥、三弟和蓮生。他希望憑借一己之力結束戰爭,但後來由於和趙二虎有政治上的分歧,害死了趙二虎。
2,趙二虎
率性而為,是一條光明磊落的好漢,但也是一個頭腦比較簡單的人。他在亂世中淪為強盜,但為人盜亦有道,深得眾心。太平天國作亂期間,他的山村卻被清軍洗劫,為了不想自己的兄弟陷入絕境,他願與大哥結義,由大哥帶領他們投效清廷。
㈣ 《投名狀》中慈禧為什麼要殺龐青雲
在電影《投名狀》中,慈禧要殺龐青雲,這並非出於簡單的個人恩怨,而是因為龐青雲的行為嚴重違背了當時的忠誠原則。龐青雲,由李連傑飾演,其冷酷無情的手段和對權力的極度慾望,使他在政治游戲中變得危險。他為了達成目標,不惜犧牲他人,包括結拜兄弟,這與慈禧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他既是慾望的驅使者,也是他人命運的操控者,最終卻發現自己只是他人棋盤上的棋子,無異於犧牲品。
趙二虎,劉德華飾演,雖忠誠於兄弟情誼,但在無情的現實中,他的純真和信任被利用,他的悲劇源於對承諾的堅守。妻子蓮生的背叛,盡管他深愛她,卻無法理解她內心的需求,他的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忠誠與信任的堅守,而非背叛的直接原因。
姜午陽,金城武飾演,雖然對龐青雲盲目崇拜,但在認清事實後,他的忠誠也隨之瓦解。他未能真正理解龐青雲的動機,將蓮生視為紅顏禍水,最終導致了不必要的悲劇。蓮生的復雜性在於,她的行為既出於對丈夫的愛,又受到時代和環境的影響,她的決定充滿了矛盾,這使得她的角色更具深度。
綜上所述,《投名狀》中慈禧殺龐青雲,是權力與忠誠、信任與背叛的交織,反映了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殘酷。這部電影通過這些角色的糾葛,揭示了權力游戲背後的殘酷現實,值得觀眾深入品味。
㈤ 投名狀 到底刪減了多少
刪減了16分鍾。
1、李連傑和徐靜蕾的激情戲;
2、金城武的凌遲酷刑;
3、三兄弟殺陌生人立投名狀。
雖然刪減了不部分,但不影響觀看,因為刪減的這些都不在電影主線故事上。
劇情:
晚清太平軍起義,戰火連綿民不聊生,龐青雲被同僚出賣,手下軍隊一千六百號兄弟無一生還。他自己僅靠著裝死而活了下來,如同一具行屍走肉。
半道上,他遇見了離家出走的蓮生,二人一夜取暖後,蓮生不告而別。之後龐青雲出來覓食,在街道上被姜午陽發現其身手不凡,邀請他一起做匪並帶回村,發現蓮生居然是匪首趙二虎的妻子。
被貧窮飢餓所折磨的農民在趙二虎和姜午陽的帶領下,劫搶太平軍的糧草,導致被晚清官兵盯上,半夜一頓搶砸之後提出招安。
龐青雲乘機鼓動大家參加軍隊,賺合法的軍餉糧食,於是三人納投名狀結兄弟義,趙二虎拱手讓出老大的位置給龐青雲。
三兄弟浩浩盪盪地帶著村裡的一班兄弟出發從軍。這支兄弟軍不要命的拼勁,出手就拿下舒城,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由匪轉兵的改變。
進而為了盡快結束戰爭,不顧軍令直取蘇州,但是打了一年,卻身陷囫圇,糧草也難以為繼。
龐青雲只好與競爭對手魁字營做交易,換取短短十日的口糧,他的如意算盤是不止要攻下蘇州,而且要打個時間差,迅速拿下南京。
可此時趙二虎卻孤身進城,招降了蘇州,頑強困守一年的守軍將領,以近乎於自殺的方式換得趙二虎優待降軍的承諾。
人算不如天算,蘇州城內顆粒無收,原本就只夠自己四千人十日的口糧,如今卻又多了四千降軍和一城的百姓。
所以,龐青雲決定殺降,但趙二虎要堅守承諾優待俘虜,兩兄弟的觀念產生了巨大分歧。最後,龐青雲說服了姜午陽,控制了趙二虎,得以快速處理隱患,直取風雨飄搖牆倒眾人推的南京。
仗打完了,龐青雲榮升兩江總督,並且繼續與蓮生保持著不明不白的關系。在朝堂之上,龐青雲提出免除兩江轄區三年征稅並得到首肯之後,進一步與朝廷各種錯綜關系推開距離,准備勵精圖治讓百姓安居樂業。
但上船容易下船難,位高權重和手下的精兵強將讓朝廷很是猜忌,龐青雲為了心中最後的「天下大同」的理想,也為了向朝廷證明自己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只好裁兵並誘殺趙二虎。
但姜午陽卻誤以為這一切是蓮生造成的,他擊殺了蓮生以求解救趙二虎,卻未能如願。最終兄弟三人走上了自相殘殺的結局,以投名狀開始也以投名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