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日日睇的節目大事記
2004年10月11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改版,新增「G4出動」欄目,報道廣州本地民生新聞。
2004年12月,經過八個月的製作,新聞頻道播出紀錄片《琴童》,由新聞頻道全程追蹤拍攝,主要講述廣州郊外12歲少年何劍暉學琴歷程。主人公何劍暉出身於貧苦家庭,父親因車禍喪失勞動力,只能靠母親打零工維持生計,而何劍暉一直有學習鋼琴的願望,經廣州市琴星小學扶貧計劃資助下,經該校校長左因、波蘭籍教師波波娃等前輩幫助下,何劍暉終於考上廣州市內著名音樂學府: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並由琴星小學校長左因資助全部學費。此紀錄片被選為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的作品;2005年12月,《琴童》被選為第19屆法國FIPA國際影視節藝術類正式參賽影片。 2005年1月1日,新聞日日睇播出元旦特輯《2005,你好廣州》,以「體現廣州,寄望新年」為風格,播出廣州各階層市民渡過2005年元旦的片斷。
2005年3月28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特輯《新廣州人主義》,節目主持人陳揚與廣州形象大使尹捷作出對廣州失落的舊文化與保護粵語的探討。[1]
2005年5月,《新聞日日睇》播出一連6集的特輯《走進同德圍》,主要關注廣州地鐵一號線的建設而搬遷到廣州市白雲區同德圍的十幾萬居民的生存狀況,陳揚親自下訪,了解民情,聽取民意,節目播出後造成極大反響,位於同德圍的同德圍貨運場因此搬遷到黃金圍。
2005年5-6月,《新聞日日睇》節目推出「情義廣州」專題第一集,《情義廣州,幫幫珍姐》,主要報道一位三十多歲的離異婦女「珍姐」和三十多位刑滿釋放人員在廣州市荔灣區明心路經營的「碧源餐廳」遇到挫敗面臨倒閉的新聞,節目播出後造成強烈反響,觀眾紛紛表示捐資幫助「珍姐」,節目也對此多出多次追蹤報道,2005年7月9日,「碧源餐廳」終於重新營業。
2005年6月3日,陳揚突然一改平民化形象,由西裝領帶,攜帶手提電腦上鏡,面無表情地做節目,觀眾深感愕然,紛紛在廣州電視台官方網站論壇詢問緣由,其後陳揚只用隻字片語回應。[2]
2005年7月10日,《新聞日日睇》節目聯合同頻道節目《南國紀事》於廣州市荔灣區多寶路恆寶廣場推出戶外節目《情義廣州 輕觸傳統》,節目中邀請多位相關藝術協會專家,探討南粵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討論南北藝術差別、傳統與現代技術的碰撞、木偶及粵劇的觀眾層次等問題。
2005年10月14日,《新聞日日睇》與《活在廣州》節目(此節目已與《新聞日日睇》於2007年8月6日合並)推出大型歌會《慶祝廣州解放56周年——十月歌會》,夥同荔灣退管華韻合唱團、荔湖歌班、天河公園心聲合唱團、珠江電影製片公司老乾歌詠隊、石崗公園激情大家唱、江韻歌友會、東山激情廣場、越秀歌坊藝術團、廣州市殘疾人合唱團、中山大學老教授合唱團10隊歌唱樂團,與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合唱多首經典革命名曲,慶祝廣州解放56周年。 2006年6月,針對廣州市衛生局要求醫院接受采訪需報批的事件,陳揚發表激烈評論,矛頭直指衛生局。
2006年8月,台風格美、強烈熱帶風暴碧利斯吹襲廣東省北部地區,在8月初吹襲韶關市,導致樂昌部分地區山洪暴發、大量公路被沖毀、許多村鎮電力通訊交通中斷、眾多房屋倒塌,損失慘重。據不完全統計,樂昌共有60多個村莊被淹,受災人口達15萬多人,受淹房屋1941間,倒塌房屋380間,損壞550間。大源、九峰、兩江、慶雲等鎮電力、通信全部中斷。因山體滑坡、房屋倒塌造成7人死亡,10人失蹤,1人重傷。樂昌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1.6億元。[3] 8月初,《新聞日日睇》節目組織題為《情義廣州,救救樂昌》捐資活動,發動廣州市民捐集物資。8月5日,節目組組織80多部車、裝載所集得的100多噸物資運送到樂昌賑災。8月8日,一篇題目為《陳楊,你必須道歉!》的帖子在《羊城晚報》金羊網社區論壇發表,並且廣州幾大網路論壇流傳,該帖的作者xigui918稱:陳揚組織車隊到樂昌賑災時,因運送問題與當地政府官員爭執,並在節目中指責政府官員在賑災方面不作為,是在「煽動市民對於政府不信任」。隨後陳揚在節目中斬釘截鐵地表示:「對自己的行為無怨無悔,決不道歉」。[4]
2006年9月25日,陳揚接受中央電視台《大家看法》欄目的采訪,陳揚在節目中反駁此帖中所提及的「煽動當地的老百姓同政府搞對立,是對樂昌市所有公務員的不尊重,是文痞行為、媒體暴力」,將其評論為「平庸的官樣文章」。
2006年10月29日,新聞日日睇推出G4兩周年實驗晚會《蛻變》,晚會在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一個建築工地上舉行,舞台設在一個寫滿「拆」字的工地上,以有廢摩托車堆出的山、工程車、加長型的豪華轎車、軍用吉普車和帳篷,有虛擬的「沐足」、「發廊」、「菜市場」、「小販」,有革命片倒轉來看的膠片投影等作背景,以多個角度演繹廣州的社會百態,實驗晚會當晚分成五個部分,首先是狂歡;接著是代表痛與尋的變奏;然後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小步舞曲;第四部分是進行曲,呈現巨浪不斷地成長;最後便是尾聲。節目從交響樂到Cosplay,從街坊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大合唱到充滿小資請調的現代舞蹈。整個晚會由節目主持陳揚獨自構思,體現城市浮現出的不單是日新月異的困惑、還有痛苦,甚至歡欣。困惑的結果不是思考,痛苦的結果不是死亡,而歡欣的結果亦不是新生。
2006年11月17日,新聞日日睇推出專輯《那些花兒》,主要講述遊走在社會邊緣青少年的情況,體現社會基層生活差別,也藉此呼籲社會對邊緣少年的關注。
2006年11月26日,新聞頻道播出紀錄片《房子》,主要講述經歷台風格美、強烈熱帶風暴碧利斯吹襲後的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當地農民的重建與災後生活。 2007年1月,新聞頻道播出紀錄片《溫老師在「撤校」風波中》,本片主要講述在廣東省從化市山區的一名教師溫淑春,所教學的學校教學環境的惡劣和生源的相對減少,其三村小學有被合並的風險,在片中以寫實的方式表現山區女教師的苦於樂,且提出對山區學校的生存狀態的關注。
2007年5月,《新聞日日睇》多次播出保護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的相關報道,主要針對荔灣區政府2007年3月21日首次透露恩寧路連片改造項目的初步情況。據此劃定,恩寧路改造西北與多寶路、龍津路交接,東南延伸至第十甫路,與上下九步行街毗鄰。拆除部分房屋,最大程度保留主幹道建築,特別是臨街商鋪,以及區域內的文物、歷史建築。節目報道出廣州老居民的復雜心態和利益訴求。2007年5月11日,荔灣區政府首次對外公布恩寧路地塊連片危破房改造項目的拆遷范圍。同時強調恩寧路改造范圍內文物建築全部保留。
2007年5月8日,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關於切實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包括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充分就業、促進教育公平、完善共享型社會保障、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強平安廣州建設、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優化人居環境、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等11個方面的66條民生措施,針對此,《新聞日日睇》進行了專題策劃,題為《廣州街坊的66個希望》,2007年5月10日-18日一連8集播出討論解決基層市民住房、醫療、社區治安等問題的相關報道。
2007年5月11日、5月14日、5月18日,《新聞日日睇》節目分別播出多條火災新聞,並且在5月16日、5月18日、5月23日、5月24日播出有關廣州老城區火災隱患問題,主要反映了一些批發市場周圍住房改倉庫所導致的火災隱患。敦促各方重視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2007年5月8日,天河區政府透露位於珠江新城中心地帶的城中村—獵德村的整體改造方針確定,獵德村將全部拆除,拆除後按東西南三片分別建成安置區、商業區及村集體留用酒店,東片的村民拆遷安置區計劃在2009年完工,原當地居民2010年可遷入新居。獵德村是廣州市啟動改造的首個城中村。該村有3000多戶共7000多名戶籍人口,村址面積470畝,另外留有發展經濟用地約350畝。2007年6月9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端午特別策劃《酒干倘賣無》,從端午節龍船體現出廣州水鄉民俗風情,同時體現即將隨著獵德的拆卸而消失的祖屋、龍王廟、趟櫳屋以及精美的五色龍船等古代建築及風俗.6月14日,播出同題材策劃《把根留著》,透過采訪獵德村原居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等活生生地表達了老村民那種故土難離的復雜心情;6月19日端午節當天,更是播出了關於獵德村的專題片,通過影像為這個即將消逝的村莊留下永久的記憶。2007年10月8日,獵德村改造計劃破土動工。
2007年6月28日,陳揚宣布臨時由為節目編輯陳國欣、G4記者彭穎斌擔任主持,2007年7月5日,廣州《新快報》報道陳揚自6月28日節目後一直未露面,[5] 連電視台內同事也不知他的去向,並已「傳聞離職」為題,引起社會嘩然,觀眾紛紛在廣州電視台官方網站論壇詢問其下落。
2007年7月2日,新聞日日睇G4官方博客發表了一篇未署名文章《沒有他的日子》,文中多次已「沒有他的日子」為首。
更加「印證」了這段傳言。2007年8月6日,已經1個月未露面的陳揚終於重新出現在節目主播之位,同時,節目改版。其後,陳揚表示「失蹤」只是因傷前往湖南省鳳凰縣休假。[6]
2007年9月28日到10月30日,新聞日日睇播出國慶黃金周系列報道《廣州之珠》,主要播出廣州市海珠區環保生態新城區建設成果,從小洲村的自然景色,到80年代工業建設蓬勃發展的工業大道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械廠、東方紅印刷廠等多家國營工廠的發展歷程等多方面展現海珠區的建設。
2007年10月22日,《廣州日報》B6版刊登《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穗房拆字【2007】29號公告》,公告以泮塘五約周邊老村建築為主的街巷大部分被列入拆遷范圍,包括泮塘五約直街、泮塘五約新街、泮塘五約二巷、三巷、四巷、五巷、七巷、八巷、泮塘五約外街、青春里、三官廟前街、泮塘五約、泮塘五約涌邊、泮塘五約新橫巷等。 該公告列明,項目名稱為公園用地,以擴大荔灣湖之用,拆遷期限是2007年10月15日至2009年10月14日止。2007年11月7日,新聞日日睇G4出動播出系列報道《泮塘的前世今生》,以泮塘的歷史風貌以及荔灣湖的發展,體現市民對泮塘的懷念以及對荔灣湖發展的展望。
2007年11月5日,新聞日日睇節目報道廣東省從化市鰲頭鎮村民荔枝園因與當地政府征地協商未果而無故被砍,2007年11月6日,部分觀眾在節目中投訴電視信號在該段報道播出時無故被截斷,卻在報道播出完畢後重新恢復。2007年11月12日,有觀眾報料表示村民已經得到合理補償,報道於同日播出後,節目收到新的報料於節目中表示所謂「已經得到合理補償」的村民並非土地持有人,所報的姓名也是假名。2007年11月14日,新聞日日睇播出後續跟蹤報道,報道中部分村民指出部分於11月12日節目所稱已得補償的村民更是村委的人,所謂已經得到的各種安頓措施,根本沒有落實。
2007年12月25日,新聞日日睇播出保留廣州老字型大小的專題報道,以北京路廣州文一文化用品商店、古籍書店、新以泰體育用品公司及新港西路中山大學書籍一條街的興衰,呼籲社會對文化老字型大小的保留。
2008年
2008年1月11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特別報道,主要揭露社會上多次發生的美容院無故倒閉的事件。
2008年1月11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特別報道《越秀金盾》,主要展示越秀區治安管理的完善及對此作出表揚。
2008年1月29日-2月6日,新聞日日睇播出特別報道,直擊廣州火車站周邊地區2008年春運因雪災滯留200萬旅客的情況。
2008年2月26日,廣州電視台官方網路論壇開設「G4烏托邦」版面,以求打造一個文明的網路討論環境,但該版面於2008年2月29日被撤版。
2008年3月15日,大篇幅報道荔灣區西村的野蠻拆遷事件。
2008年3月15日,陳揚獲得全國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 、全國年度節目主持人提名;《新聞日日睇》獲得全國最佳時評節目提名。
2008年5月7日,節目主持人陳揚擔任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廣州站火炬接力第134號火炬手。
2008年7月, 采訪物管公司焊死業主的鐵門時,被物管公司職員威挾和發生口角.
2008年9月,G4出動播出特別報道《歌中的故事》.主要介紹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流行歌手,同月播出特別報道《車位之戰》。
2008年11月,G4出動與網易合作,推出「G4 烏托邦」論壇版面。
2008年12月,節目G4出動欄目聯合網易新聞論壇、羊城晚報、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東美術館、長隆集團聯合舉辦《冬至拍廣州—獻給2008年之後的廣州》攝影活動,收集市民在2008年冬至所拍攝的照片,集合成為相冊,收藏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
2009年
2009年1月1日,廣州電視台新聞頻道對節目播出安排作出調整,撤銷《新聞日日睇》在新聞頻道的所有重播,僅保留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7時以及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23時10分的重播。
另一方面陳揚在當天節目中全身身穿黑色著裝。在1月3日節目後,節目由G4記者湯璐代為主持,另一方面,新聞日日睇官方博客被關閉,點擊後自動跳回廣州電視台博客主頁。
1月4日,有報道指廣州電視台接獲上級指示,要求加強新聞管理,強化正面輿論引導整肅,之後《新聞日日睇》被整頓。之前一直擔任主持的陳揚亦突然不知去向。其後,網上盛傳陳揚已被解僱,而廣州的新聞界也確認他已暫時被凍結,原因不明。消息稱,陳揚已經被暗中撤職,被要求不再插手該欄目的任何事物,而他被解僱原因有二個可能,一是由於對《信息時報》一篇題為「不折騰譯法難倒國際媒體」的評論有關。他在評論中說,不折騰不應是老百姓不折騰,應該是政府不要再折騰老百姓。二是與廣州沒有申請到「文明城市」稱號有關。另外也有消息指在2008年12月31日晚上,電視台新聞頻道就已經接到上級指示要求砍掉三次節目重播。[7][8][9]1月7日,廣東電視台記者梁宇在其博客中稱,陳揚已經與廣州電視台約滿,將不會續約。[10] 不過,當局卻在1月9日開始封鎖消息,將有關陳揚被解僱的留言全部刪除。[11] 而在廣州各處街頭上,就出現許多「廣州撐你」(廣州支持你)的陳揚海報。自此,陳揚再沒有在節目中出現。
2009年3月17日,陳揚出現在南方衛視節目《城事特搜》中,內容為藝術展評畫。但節目中沒有明確表明陳揚為何長期沒有露面。
2009年6月,節目新增「春秋視點」欄目,由司馬春秋主持,而欄目形式與之前「七點點一點」類似,疑似是為了挽回下降的收視率作出的改動。
其實在09年1月1號的開篇語中也有暗示:...樂觀的人記得陽光,忘記寒冷,悲觀的人只會喊凍,無視陽光。而我就既不見陽光,也不會叫凍。因為琴日落班(昨天下班)先接到通知,從今日起,新聞頻道節目在新聞頻道的重播全部取消,以後各位街坊要睇呢個(看這個)只是傾計(談天聊事)的節目,一系(要麼)就七點坐定定睇(守著看)新聞頻道,一系(要麼)就烏眉哈睡(昏昏欲睡的時候)等晚上十一點半左右的主頻道重播,一個節目睇(看)兩日。我早就講過要將每一天的節目當成最後一期的節目來做,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我無怨無悔,只是辛苦了各位街坊。新年流流,都要講聲對唔住(對不起),難為曬(麻煩了)。...
2. 廣州城中村寬頻—白雲區同德圍是不是經常掉線!
我是用的城中村1M,我自己用的時候還可以,現在老鄉掛了一條線,前幾天看電影也不怎麼卡的,可是這幾天變卡了,打個網頁都有點慢,不知道怎麼搞的,電信可能限制了哦,但是我撥號不存在問題,你打10000投訴吧,天天打
3. 廣州白雲區,同德圍,橫窖,中醫院分院
這家醫院不負責任,我19年十一月入院住院,因被車墊子氣味刺激呼吸道感染,醫院醫生詢問病例問我吸不吸煙我說今年工作壓力大吸煙最多兩包,然後問什麼時候學會吸煙,我說20年前,病例就寫成吸煙20年一天了40隻其實我平常不吸煙,我18年檢查出糖尿病,他寫成8糖尿病史,我有慢病病例為證!去醫院醫務科協商,不給修改,讓我走仲裁,造成商業保險退保!這個家醫院太不負責任了!
4. 廣州從同德圍到芳村怎麼走
同德圍到芳村最佳公交方案
832路(南方醫院-河沙總站)→71路下行(同德圍總站(田心村)-芳村西塱總站)分鍾/換乘2次起點同德圍從同德圍出發
乘坐832路(南方醫院-河沙總站)
在黑山換乘71路下行(同德圍總站(田心村)-芳村西塱總站)
抵達芳村隧道口.步行至終點終點芳村
5. 廣州白雲區同德圍長城寬頻用戶請進
我用的是荔灣的長寬
希望能給你幫助,自己感覺
1 長寬下載是很給力的,迅雷下載(我是最便宜那種五十多塊一個月的)下載能穩定在700K上下
2 玩一般的游戲也不會卡,但有時不知是維護還是什麼,會突然卡得很厲害,很不穩定,過一會又恢復,過半小時又卡過。大概一個月1,2天會這樣。
3 看視頻就一般,主要是看什麼網站,有時會有一點卡。
4 基本上網瀏覽網頁,不是說很快,但也能接受
5 最差的是長寬禁了P2P,下載電驢和BT只能通過迅雷。若然人家BT開了反吸血,迅雷下載就很慢了!但一般迅雷也能解決大部分BT下載
6 長寬還有一麻煩就是跟別人的網路連是很慢,例如在QQ跟本地ADSL發文件,可能只有60K左右。
7 廣州還有長寬內部的電影網(雖然我不常在那看),但看電影不會卡。
總的來說,長寬性價比很高,主要夠便宜下載夠快,優點就這兩個。用了不會我沒後悔就是了
6. 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同德圍分院做一次胸部ct要多少錢啊
胸部ct的價格在臨床上大約300~400元左右,臨床上絕大部分的CT的價格都在這個價格區間,有一些地區的價格,因為消費水平和醫院的級別的差距,價格可能會有一些浮動,但是大部分醫院的價格都會在這個區間,需要注意做ct是需要根據部位來進行檢測的,比如說胸部ct算作一個部位,而腹部ct算作另一個部位,所以它們的部位是不同的,患者如果想要做ct,可以讓醫生去開ct的檢查單,然後去做ct。做ct一般需要排隊,所以盡早的和醫院預約能夠節省一些時間。望採納
7. 朱德結拜兄弟烏拉寨的雲飛結局如何
摘要 雲飛的勢力越來越大,搞得周邊幾個縣的官紳、地主大富寢食不安。遂紛紛向西昌求救,願意出錢請國民政府派兵清剿雷雲飛。1926年11月,時任國民黨二十四軍旅長兼寧屬清鄉司令的羊仁庵,派團長蔣如珍為司令,帶一個團的兵力來鹽邊對雷雲飛進行清剿。蔣如珍是一個頗具心計的人,他深知雷雲飛佔山為王把持重要隘口,易守難攻,加上雷雲飛的幾個據點都儲蓄了充足的食糧及彈葯,可進行持久戰。再加之經過多年的征戰,雷雲飛隊伍也受到了煅煉、作戰能力較強。特別是雷雲飛的衛隊,幾十號人個個武藝精湛,槍法好生了得。因此,要強行圍剿,代價太大,很難獲勝。於是蔣如珍決定智取雷雲飛。通過精心謀劃,蔣如珍寫了一封書信,信中稱「久聞雷司令大名,如雷貫耳,雷司令乃當今真正的英雄也。雷司令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之義舉令蔣某欽佩之至,如果雷司令不嫌棄的話,蔣願與雷司令結為兄弟。近聞滇軍原獨立營營長周文仁已升任團長,為保永仁華坪一帶之平安,也為報上次到鹽邊遭你部襲擊之仇,近期帶一個團的兵力進犯鹽邊。故蔣某受寧屬清鄉司令羊大人之託,帶部分兵馬來援助雷司令,某日登門拜訪。」信寫好後派副官宋文榜和幾名精乾的士兵先行來到棉花地拜見雷雲飛,道明來意,並呈上蔣如珍的親筆信。雷雲飛看罷蔣的信,不知是計,反而信以為真,且受寵若驚,將宋文榜奉為上賓,安排在府內住下。
8. 白雲雅怡花園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樓盤名稱:白雲雅怡花園
別名:同德圍社區網
公交線路:地鐵:廣佛線沙涌站(未開通,預計2013年底開通) 公交:134路、175路、176路、179路、17路、196路、212路、215路、228路、238路、241路、524路、527路、543路、545路、62路、71路、832路、夜15路、夜21路、夜2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22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20%,共3棟樓,停車位露天:150元/位·月,5元/位·小時
周邊配套:幼兒園:僑德幼兒園、明德幼兒園、白雲中學實驗幼兒園 中小學:協和中小學、廣雅中學、明德小學、沙涌南小學、文峰小學、嶺南花園小學、明德中學 大學:廣州遠程教育中心、廣東省機械技工學校 商場:新一佳、大新百貨、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好又多、宏城超市、東明廣客隆 醫院:長樂醫院 同德醫院 省婦幼保健院 郵局:同德圍郵局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 其他:食店食街、電影院、羽毛球綰、健康美膚沙龍、健康休閑中心、撞球城 小區內部配套:幼兒園、羽毛球、商場、游樂場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9. 里水總站乘公交到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出發地: 里水客運站總站(231路)
目的地: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共有10條結果符合查詢條件!
線路1: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46路上行(羅沖圍總站-中科院化學所總站),在沙和路換乘804路上行(廣州火車東站-東平),抵達梅園新村.約24.06公里
線路2: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46路上行(羅沖圍總站-中科院化學所總站),在沙和路換乘16路上行(鳳凰崗總站-一五七醫院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4.06公里
線路3: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46路上行(羅沖圍總站-中科院化學所總站),在沙和路換乘56路上行(光塔路總站-倚綠山莊(同和)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4.32公里
線路4: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12路上行(萬科四季花城總站-二沙島西總站),到吉祥路下車,在中山紀念堂換乘56路上行(光塔路總站-倚綠山莊(同和)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3.94公里
線路5: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到金沙洲路下車,在金沙洲路總站換乘290路(金沙洲路總站-天河客運站),在黃花崗換乘16路上行(鳳凰崗總站-一五七醫院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2.74公里
線路6: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46路上行(羅沖圍總站-中科院化學所總站),到興華路下車,在天平架總站換乘701路上行(天平架總站-花都楊屋汽車站(華工大汽車學院)總站),抵達伍仙橋.約24.56公里
線路7: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金沙洲路換乘42路下行(白沙(中海金沙灣)總站-天河公交總站),在克山換乘241路(同德圍總站-金湖雅苑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2.82公里
線路8: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到金沙洲路下車,在金沙洲路總站換乘290路(金沙洲路總站-天河客運站),在軍體院換乘804路上行(廣州火車東站-東平),抵達梅園新村.約23.35公里
線路9: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291路短線B線(潭村-潭村),在瑤台換乘241路(同德圍總站-金湖雅苑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2.84公里
線路10: 從里水電影院出發,乘坐廣佛城巴4線(羅沖圍客運站-官窯車站),在羅沖圍客運站換乘46路上行(羅沖圍總站-中科院化學所總站),在克山換乘241路(同德圍總站-金湖雅苑總站),抵達雞頸坑.約22.8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