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監測和居家隔離的區別是什麼
居家健康監測與居家隔離的區別在於:對象不同,方式不同。
1、對象不同
居家隔離的對象是指來自或經過國內疫情中的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縣市,以及在入境城市第一口岸隔離後來(返)並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人員。
家庭健康監測對象為外省市縣來(返)的和省內重點人群來(返)的。其中,省內重點人群是指從事臨床診療、隔離場所、口岸防控、進口物流、國際航空、交通運輸等重點職業,具有新冠肺炎病毒高暴露風險崗位的人員。
2、不同方式
根據國家防控方案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官方解釋,居家隔離要求在社區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單獨居住,不得外出。長沙的居家隔離政策是「一人一戶」,即居家隔離的人和不居家隔離的人不能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如果全家需要在家隔離,可以住在同一棟房子里。
居家健康監測意味著你可以在積極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關注自己身上仍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做好體溫和症狀的日常監測。自覺保持合理的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
居家健康監測注意事項:
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應詳細記錄活動軌跡。
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確需返崗上班者,要向單位說明情況、報告健康狀況,盡量做到兩點一線。上班期間做好防護,就餐時實行分餐制,不提倡一起用餐。
外出時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不參加線下會議,不去商場超市、電影院、酒吧、歌舞廳、洗浴中心等密閉場所。
要求進行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的人員在三天兩檢期間,除到醫療機構開展核酸檢測外,應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可實施居家健康監測。
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腹瀉等健康異常狀況時,應做好個人防護立即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就診時要如實報告相關旅居史和接觸史。
② 居家自我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是對暴露後感染風險較高人群實施的醫學健康管理,要求被隔離人在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自我隔離。
居家健康監測原則上為在家辦公、不上學,不到人群密集、重要的公共場所。
做好健康監測,每天測量體溫,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
不得參加聚集性活動、不得前往人群聚集場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網吧、電影院、健身房、KTV等公共場所。出現發熱、乾咳等身體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向社區報告,並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排查。
③ 自我健康監測能出門嗎
可以出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可以正常上班、上學、就診、考試等。出現發熱、咳嗽、嗅覺味覺減弱等異常情況,及時到定點醫院排查。
居家隔離
1.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裡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房間,保持相對獨立。
2.隔離房間內應有單獨衛生間,不得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
3.房間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間共通的中央空調。
所在建築、樓棟有獨立的、正常運行的化糞池。
4.集體宿捨不得設立為居家隔離場所。
5.同一住所內共同居住人員均需一並全部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不準外出。
6.有基礎疾病的人員和老年人不能作為兒童、孕產婦、半自理及無自理能力等人員的陪護人員。
7.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應當向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及其共同居住的人員進行日常衛生與防護知識及隔離期間相關要求等告知。不符合條件的,一律實施集中隔離措施。
居家健康監測
1.原則上:
在家辦公、不參加上學等。
做到「兩做好、四不得、一及時」。
2.兩做好:
做好健康監測,每天測量體溫,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3.四不得:
不得參加聚集性活動。
不得前往人群聚集場所。
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得前往網吧、電影院、健身房、麻將館、電影院、棋牌室、KTV等密閉、半密閉場所。
④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可以外出嗎
根據疫情防控國家最新要求,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從1月28日春運開始實施,返鄉人員可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返鄉人員返鄉前應告知當地村委會,返鄉後由村委會查驗其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後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並在返鄉後第7天和第14天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同時,鼓勵在外務工的朋友或外地有您務工親人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可以用微信、網路、電話等方式拜年。其中,高中風險地區返鄉人員:1、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全部納入動態管控。對境外來蚌人員繼續實行「14 7」集中隔離和健康管理等措施。2、所有高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集中隔離14天,進行3次核酸檢測;中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集中隔離7天,進行2次核酸檢測,並居家醫學觀察7天,居家隔離期滿後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
其中,國家衛健委網站所發《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到的居家健康監測, 要求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居家隔離則要求在社區醫務人員指導下,單獨居住,不能外出。
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流動,是指不跨地區流動。
由於絕大多數返鄉人員來自於低風險地區,14天健康監測更多地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浙江省明確日常健康監測的「四不」要求,即不參加會展、旅遊、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進入學校、養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機構,不進入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吧等室內密閉場所,不開展線下教學、培訓等活動;外出時須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切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監測期間一旦出現發燒、乾咳、咽痛、腹瀉等症狀,必須及時報告,並到定點醫院就診。
⑤ 日常健康監測去公共場所違法嗎
是的,涉嫌違法。
公共場所是供公眾從事社會生活的各種場所的總稱。
公眾是指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民族或國籍、不同健康狀況、不同人際從屬關系的個體組成的流動人群。公共場所是提供公眾進行工作、學習、經濟、文化、社交、娛樂、體育、參觀、醫療、衛生、休息、旅遊和滿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築物、場所及其設施的總稱。典型的公共場所如圖書館,醫院,電影院等,一般來說,公共場所禁止喧嘩,禁止吸煙。
⑥ 14天自我健康監測能和家人一起吃住嗎
所謂的14天自我健康監管是說自己要注意自己的體溫,還有不要去那些公共場合,人太多的地方倒不是說不能跟家人一起吃住行,這是可以的。
⑦ 居家健康監測可以出門嗎
1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是根據2021年1月1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發的案例,對返鄉人員進行管理的一項規定,其意思是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非必要不外出,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2 健康監測和隔離的區別
兩者在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區別。
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流動,是指不跨地區流動。
而居家隔離要求在社區及醫務人員指導下,單獨居住,不能外出。湘潭市實行的居家隔離政策是「單人單間」,居家隔離要有單獨的房間、單獨的洗手間,嚴格落實清潔、消毒、單獨居住、單獨就餐、不得離開居住房間等管控措施,相對管理較為嚴格謹慎。
3 居家健康監測可以出門嗎
可以出門。
居家健康監測並非是強制隔離,而且符合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為自低風險地區抵返的人,並不能構成居家隔離的條件,不可以限制其出門的自由,但為了防控疫情,可以對居家健康監測宣傳減少出門的需求,以降低人員流動率,做到非必要不出門,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如全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不參與人群密集的活動,如趕集、培訓、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吧等室內密閉場所。
4 14天健康監測怎麼執行
1、體溫監測
每天進行體溫測量並記錄,使用普通的水銀體溫計測量即可,一般是腋測法正常體溫為36-37.4℃,超出37.4℃稱為發熱,37.4C~38℃是低熱,38~39℃是中等熱,>39℃以上是高熱。
2、症狀監測
如果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3、核酸檢測
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戴好口罩到就近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通常需要提取患者咽喉分泌物和鼻腔咽喉分泌物檢查,幾小時可以出結果,如核酸檢測報告為陰性即正常,反之陽性則要留觀或隔離。
⑧ 居家健康監測可以看電影嗎
居家健康監測可以看電影,前提當然是在家中看電影。
居家健康監測時期,可以進行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等休閑娛樂活動。可以在房間內堅持每天適量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操、平板支撐等。也可以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與家人及朋友多聯系,減少緊張與焦慮,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居家健康監測時期要與他人保持合理的社交范圍,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像是喝喜酒、趕集、逛超市、洗浴場所等都不要去。
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
兩做好:做好健康監測,每天測量體溫,按照要求自覺前往社區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一避免:原則上在家辦公,不參加上學等集體活動,不能進入公共密閉場所,避免參加聚會、聚餐等人群聚集活動。
一及時:出現發熱、咳嗽、嗅覺味覺減弱等異常情況,及時到定點醫院排查。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同住人員可外出。沒有固定住所的人員可在集中隔離場所或在通風條件良好、不使用中央空調的場所完成健康監測。急症就診要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
⑨ 7天居家健康監測可以出門嗎
健康監測期間是可以出門的,但是在出門前,要做好個人防護,減少流動。健康監測期間,每天要進行體溫測量,並向所在社區報告體溫和健康狀況,尤其是身體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向社區報告。應做到非必要不外出。
健康監測期間主動謝絕他人登門探視,必要出門時要全程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更不能參加聚餐等聚集性活動。
相關信息
《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規定,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各鄉鎮(街道)、行政村(居委會)落實責任制,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好登記造冊、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處置等工作。
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宣傳,引導返鄉人員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如實報告個人行程,積極配合健康監測,增強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封閉場所戴口罩等衛生習慣,增強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後就診和第一時間報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