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蔣介石去台灣之前,管轄台灣的是誰
是國民黨軍隊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1947年8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部司令,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11月,孫立人將陸軍訓練部遷到台灣,並從新一軍調去幾百名他在稅警總團和在緬甸作戰時期的幹部,一同前往台灣訓練新兵,在台灣建立新軍。
1948年10月,孫立人選定台灣鳳山為新軍練兵基地,開始他一生最後一次練兵。11月,孫立人將陸訓部遷到鳳山,並調新一軍教導總隊第9期畢業學員入台作為示範隊。孫立人的原來的新軍訓練計劃是要以新兵訓練。但當時已無可能,改為訓練現有部隊。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介石率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按計劃退踞台灣並頒布戒嚴令,宣布台灣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實行軍事管制,封鎖大陸消息,嚴禁一切違禁的言論、出版和罷工、遊行等活動。
蔣介石退守台灣原因
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已經變得非常薄弱了。蔣介石對於自己的實力也心知肚明,他開始琢磨後路。當時蔣介石還有西南、海南、台灣幾個地方可以退守,但到底撤到哪兒去呢?蔣介石猶豫不決,國民黨內部也意見不一。
此前蔣介石在西南、海南退守之地中,更著意重慶、成都為中心的大西南。因為以蜀地為中心的大西南,軍事地理上易守難攻,其北有秦嶺,東有長江三峽,南有橫斷山脈等,地形凶險,屏障繁多,並且後退有空間,更是八年抗戰的「福地」。
海南島雖然次之,但優勢也不少。隔著瓊州海峽,憑海可以抵抗一陣,萬一解放軍上岸,退居到菲律賓等地也來得及。
2. 國軍93師敗退後境外作戰的電影名字
中文名稱:異域
英文名稱:A Home Too Far
別名:異域 yi yu (1990)
資源類型:DVDScr
發行時間:1990年
電影導演:朱延平
電影演員:郎雄
劉德華
谷峰
斯琴高娃
王靜瑩
庹宗華
柯俊雄
地區:台灣
語言:粵語
1949年,國共大戰,逃離的人潮湧向台灣和香港,而另有一群人卻經由雲南,逃到了中、緬的邊境地帶。他們以鮮血和生命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經歷多年戰役,意圖重返故鄉。這支孤軍曾兩次擊潰了進犯的緬甸國防軍,卻遭受聯合國四國會議嚴厲的批判,而被要求撤軍。他們的英勇行為也不被台灣所承認,因而造進退兩挫、有家歸不得的局面,變成一群無家可歸的異域英雄!
幕後製作:
《異域》是由一部禁書改編,曾經被電檢處禁演。朱延平說服了黑道大哥,答應為他拍一部賣座片《大頭兵》,用來交換拍攝《異域》的權利。沒想到最後《異域》比《大頭兵》更加賣座。朱延平認為,《異域》最重要的是使得台灣地區的電檢制度前進了一大步。因為這部電影,群眾舉行了遊行,電檢處做出了讓步,從修剪 21刀到16刀,再到最後的一刀沒剪。這部戲內地沒有引進過,但是朱延平相信它的主題曲很多人都知道——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
背景: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全面撤退,李彌將軍所率領的第八軍仍在雲南邊境作困獸之斗。在草木皆兵的逃亡中,他們遇上另一支由李國輝團長領導的部隊,兩邊人馬合力逃出國境
朱延平導演,港台眾星聯合主演的《異域》總共拍了兩部,1990年的《異域》和1993年的《末路英雄》。故事講述的是解放戰爭中被劉鄧大軍一路追殺到雲南的國民黨殘部在沅江遇到了原國民黨起義部隊的夾擊,長官戰死,士兵潰散,走投無路的他們逃入了鄰國緬甸。最終在團長李國輝的帶領下,一支在國內戰場上潰散了的軍隊,在異國他鄉僅以三千殘軍就將將整整四倍於己的緬甸政府軍打的一潰千里,為自己打出了一個生存空間--金三角,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也將戰爭打出了輝煌的色彩。
故事裡的中國軍人在異國他鄉打出了自己的威風,三千越甲可吞吳,緬甸作為一個軍政府掌權,擁有幾十萬英國裝備的主權國家,竟然被一群衣衫襤褸、沒有重武器的敗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擊敗,重金禮聘老主子的金牌部隊也落了一個全軍覆沒,指揮官自殺的結局,最後緬甸甚至淪落到依靠當聯合國秘書長的本國同胞向仍在代表中國的蔣介石政府提出抗議,要求英美主持公道。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他們向世界證明:即使在那個兄弟相煎的年代,中國人是不可侮的。
20集電視連續劇《金三角風雲》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走投無路之下,他們倉惶遁入了莽莽無邊、與世隔絕的熱帶叢林——泰緬寮交界神秘的金三角。從此,這支潰敗之兵——國民黨殘軍93師,離鄉去國,開始了他們悲懷慘烈、無可奈何的另一種命運。
歷經多種嘗試,付出慘痛的代價,最終是不能逆轉歷史的滔滔洪流,當政治幻想破滅,政治使命結束後,在一片遠離文明的熱帶叢林,在一種完全孤立的處境中,如何生存下去成了這批打過二戰、打過中共,打過……
3. 國民黨退守多少兵力台灣
退守台灣時將部隊能帶的都帶到台灣了具體數字是60萬,如果再加上民眾的話,軍民總和大約300萬。
自1945年抗戰勝利後,短短四年間,國民黨部隊被解放軍節節逼退。1949年,蔣介石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這年他62歲。敗逃台灣時,蔣介石不僅帶去了大批軍隊(包括敗退途中抓的壯丁)、金銀珠寶、古董器皿,也帶走了一批精英知識分子。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中國人民解放軍用劣勢裝備戰勝了擁有優勢裝備的強大敵人,取得了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相隔台灣海峽呈現對峙狀態。
(3)蔣介石退守台灣的電影擴展閱讀: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國民黨軍隊發動了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炮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陣亡。
9月11日,金門守軍擊毀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徑巨炮由台灣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其後十年內,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的紀錄,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仍是維持勢均力敵的態勢。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國共內戰的大規模軍事沖突正式宣布結束。
4. 國名黨退守到台灣後,中國軍隊為什麼不繼續攻打,我想要詳細一點的
原因有五點:
1、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年基本就是陸軍,海空軍都跟著蔣介石去台灣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沒空中掩護,難以展開戰爭,而且300多千米以外,台灣盤踞重兵把守。
2、大陸剛剛經歷戰爭,百廢待興,國家經濟疲弱。沒有經濟能力支持大規模渡海作戰。
3、蔣介石殘余大陸的一百多萬敵特、殘軍還在到處興風作浪。各地經濟投機分子也很囂張。
4、新疆、西藏還沒有完全被收復。當地武裝分子也很猖狂。
5、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美軍兵鋒直指鴨綠江,國家北部危險。必須出兵相助。
5. 有沒有台灣人拍的關於抗戰或解放戰爭的電影
台灣還真沒怎麼拍過反應抗日戰爭的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
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敗退到台灣之後日日夜夜所擔心的都是怕tg解放軍打過來,自己這一點地方是否保得住,根本沒心思想別的;
第二,二戰後,美國的主導和庇護下在亞太地區形成一個所謂的島鏈,以此來遏制中國,台灣和日本都是島鏈的環節,它們都是棋子,戰爭問題上要求統一對付中國大陸;
第三,抗日戰爭時期打過日本並且有較多戰績的國軍將領,最終的歸宿不是在解放戰爭中被擊敗俘虜、最終投降,就是移居海外,不願意在台灣受蔣介石的迫害,在蔣看來這些人都是叛徒,當然他們大日本的電影也不能拍。
上述幾方面的原因造成台灣沒什麼像樣反應抗日時期的戰爭電影。反倒是中國大陸在改開之後,拍過反應國軍抗日的電影,比如《血戰台兒庄》,放映之後受到了台灣相關方面的很高評價。
6. 1950年敗退台灣的蔣介石在反思失敗的時曾說此次戰爭的失敗實在是國民黨自己打到自己如何看待蔣介石的說法
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建國大業》 里蔣介石曾對 蔣經國 查貪腐案後 有這么一段對白: 蔣介石:「經兒,夫人明天就要去美國了,是去請求杜魯門總統援助的,東北的局面極具惡化,我們需要美國的支持啊,我專程從東北飛回來,就是想告訴你,在這個時候,後院不能起火。」 蔣經國:「父親,如果不嚴懲孔家,昭示天下,上海的經濟就全垮了。」 蔣介石:「恩,你說的我全明白,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里了,這不是一個孔家的問題,反貪腐是件大事,要講究時機,講究分寸,難那,反,要亡黨,不反,亡國,難。」 蔣經國:「父親,黨、國都已經在危難的邊緣了。」轉自一夜成名網upiup.com 結果是:懲罰孔家不了了之,蔣介石及國民黨最終被趕出大陸,淪落到了台灣。
7. 國民黨如何撤退台灣
蔣介石離開大陸去台灣時分別從大連、旅順、塘沽等港口撤往台灣的,1949年前後,從大陸用各種方式前往台灣的人數達到二百萬,其中軍人約有六十萬。
1949年初,經過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台的命運。此時蔣介石採納了張其昀的建議,決定把台灣作為退身之所。
當時蔣介石和張其昀都認為:退居台灣,退可守,進可攻;台灣與大陸隔著一條海峽,憑借海峽天險和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抗衡當時尚無海、空軍的中國共產黨,以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於己有利的變化時,再「反攻大陸」。
1949年初,經過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台的命運。此時蔣介石採納了張其昀的建議,決定把台灣作為退身之所。
當時蔣介石和張其昀都認為:退居台灣,退可守,進可攻;台灣與大陸隔著一條海峽,憑借海峽天險和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抗衡當時尚無海、空軍的中國共產黨,以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於己有利的變化時,再「反攻大陸」。
(7)蔣介石退守台灣的電影擴展閱讀:
大陳島撤退是國民黨最後的一次大撤退。
大陳列島是浙江台州灣外的一群島嶼,主島為上、下大陳島,北有漁山島、頭門島、一江山,南有竹嶼、批山、南麂等島,土地貧瘠,居民以打漁為生。1955年1月,解放軍一舉攻克大陳島北方的屏障一江山島,盤踞在大陳島的國民黨軍隊見大勢已去,決定撤出群島上所有軍民。
當時,大陳島到處傳唱著《台灣好》這樣一首歌,直到2月1日,島上貼出通告,居民才知道要撤去的地方是台灣。一些年事高的人不願意離開故土,當時不願離開大陳島的老人有3位,其中有位70多歲的老太太,蔣經國還專門去勸說,
但老人最後還是堅持留在了島上。共有300多人因為發牢騷或者唱共產黨的歌,被國民黨視作「思想有問題的人」,被丟棄在了上、下大陳島之間的小島上。
米面丟進海里、帶不走的武器扔到海里,剛修好的水庫炸掉,島上布滿地雷和鐵絲網,國民黨把這樣的一個大陳島留給了解放軍。
8. 台灣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片(電影)有哪些
1937年7月7日,一聲槍響震驚中國。從此,不屈的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但是,「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也覬覦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後,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滿蒙積極政策」(世稱《田中奏摺》),瘋狂地宣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摺》提出的對外侵略總戰略是:第一期奪取台灣,第二期奪取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向侵華之路。
1853年,美國軍艦兵臨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結束了持續200餘年的鎖國政策。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將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歐美學習,走「富
國強兵」之路。這時日本國內的主導思想是:亞洲比西歐落後,應當將亞洲置於「先進」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將其國內的「等級制度」出口到亞太甚至世界范圍內。而此時的中國清朝政府正處在內外交困的時期。歷史發展到此時,日本侵華就成為必然的結果。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給日本(由於不希望日本在戰爭中獲益過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雖收回遼東半島,但支付了3000萬兩白銀償金。)戰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發動日俄戰爭。戰後,日本將朝鮮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時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連、旅順的統治權掌握到自己手中,經營「南滿鐵路」,開始侵入中國東北。日本成為亞洲惟一的帝國主義國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乘機向德國宣戰,並迫使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還得到在中國修路、開礦等許多權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是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借口炮轟沈陽,至1932年2月,中國東北地區淪入日軍之手。隨後日軍將侵略目標瞄向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日軍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並迫使中方代表簽署《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裝地帶」,為日軍打開通向華北的大門。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製造「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駐軍奮起反擊。事後,中共通電全國,號召團結抗日。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宣布准備抗戰。「七七事變」後,日軍先後在華北、華中和華南發動全面進攻。中國從此形成兩個戰場———國民黨數十萬軍隊主要在日軍進攻的正面作戰,是為正面戰場;在日佔區,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開辟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主戰場。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進攻上海,淞滬戰役開始。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本軍部和政府以為佔領南京就可使中國屈服,因此動用20萬軍隊進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屠殺中國平民和士兵30萬人以上(史稱「南京大屠殺」)。面對日本侵略,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等顯示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敵後軍民則開展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廣泛的游擊戰爭,鉗制與消耗日軍,並在1940年進行了「百團大戰」。兩黨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戰,令日軍雖佔領大片中國國土,但無力對中國實行全面進攻,無法實現征服中國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和廣州,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相持階段。1943年下半年後,中國軍隊逐漸轉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隨後出兵中國東北。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
參考資料:紀念抗戰60周年
9. 國民黨退守台灣的時間
1950年4月13日在大陸國民黨軍隊全部被殲滅,所以這應該是准確的退守大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