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刺客聶

台灣電影刺客聶

發布時間:2021-07-29 14:19:20

❶ 《刺客聶隱娘》是怎樣一部影片


當然,在細節的還原上,比如演員們的服飾、發飾,尤其片中小孩子們的發型,真的是高度還原歷史的,觀看時總想起唐俑、唐畫《簪花》啦《搗衣》嘍等等唐代風物,看的出是下了大功夫的,比某些以露*為賣點的電影是要甩出幾條街去。

一部105分鍾的電影,導演很良心的沒整成3D版來圈錢,人物、故事、情節,個人認為真沒太多觀賞難點。其實,這就是一部電影,沒有太復雜的人物、劇情,沒必要過多解讀,過深過細就成了索隱派之於《紅樓夢》了,按照網友的說法,就是一個刺客要刺殺一個大人物沒有刺殺的故事咳,簡單說,如是而已。

❷ 材料作文:今年的第68屆嘎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

厚積薄發 保持個性才能持續發展

❸ 刺客聶隱娘這部電影是取自於誰的短篇小說聶隱娘

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講述聶隱娘幼時被一尼姑擄走,過了五年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女刺客,一次她奉命刺殺劉昌裔卻為對方氣度折服轉而投靠,後又化解精精兒、空空兒兩次行刺,是為名噪一時的傳奇女俠。
望採納!!!(●'◡'●)

❹ 刺客聶隱娘電影的評價

今年戛納,不僅有侯導的《聶隱娘》參賽,還有4K修復版的《俠女》展映。
當年《俠女》分上下兩集上映票房糟糕,後來在戛納得到技術大獎後又精剪成一集再映才賣錢,從而開啟了一段武俠電影怎麼拍都能賺錢的黃金時代。(值得《太平輪》參考)
去年我有幸在侯導公司看了《聶隱娘》終剪版,七年心血初成,大愛,就在這里簡寫一篇,算是搖旗。
唐傳奇都講求奇詭簡短,不像後來明清志怪,寫著寫著一個個成了忠貞於愛情的狐狸精。電影有倆小時,自然延展了一些書中沒有的人物關系,走的是幽古隱秘之風,鏡頭遠遠地注視事件發生,不帶主觀色彩,彷彿是說書人在講述遠在唐朝的傳說。
簡言之《聶隱娘》肯定是不一樣的電影,我們水瓶座就喜歡不一樣的東西,千篇一律的愛恨情仇、飛天遁地看膩了,來個一招一式、點到為止就很爽,屬於另一種美。
後來翻《侯孝賢電影講座》,發現一切不同早已有跡可循:他說,你們說拍武俠,那我也來拍,我就來重新界定武俠。
正好今天又在電影資料館看了《俠女》,聽石雋大俠回憶當年的故事,和當時看《聶隱娘》的感覺十分相似——兩部片子有太多可比性了,武俠電影在經歷了張徹的盤腸大戰、徐克的科學神功、李安的禪道劍影之後,彷彿又回到了最初——文武雙全。
都是台灣電影扛鼎的導演,《俠女》取自明志怪(《聊齋》里的《白狐》),但胡金銓是無神論者,他把狐妖去掉了;《聶隱娘》取自唐傳奇(唐人裴刑的《傳奇》),裡面有紙人作法,本應是魔幻題材,魔幻卻是從寫實開始的,「是真實世界裡的荒謬性而找到了這樣的一個眼光和角度」(侯孝賢語)。
主角台詞都不多,舒淇開玩笑說自己一共只有16句,我沒數,可能誇張了,但確實很少。徐楓稍微多一些而已,但鏡頭似乎更偏愛她的眼神和身段。男人的江湖,女人本就該少言。
構圖都喜歡用長鏡頭、大遠景,主人公們行走在大好山河之中。胡金銓喜歡拍行走是出了名的,侯孝賢一脈相承,鏡頭不動,人物靠走位來調度。
文人氣息濃厚。《俠女》里的配樂超棒,古琴、鼓點都是胡金銓的拿手好戲。《聶隱娘》更不用說,音樂之外還有一段《青鸞舞鏡》的獨舞。「青鸞舞鏡」講鸞鳥三年不鳴,見鏡中自己以為同類,長鳴而死的孤獨,是聶隱娘,又何嘗不是在寺中學藝的俠女。
《俠女》拍了3年零6天,《聶隱娘》拍了7年。慢工出細活,精益求精。
我覺得電影好看,是好在可看的東西很多,胡金銓拍明朝,細到畫筆都要分素描和上色等幾種。侯孝賢拍的唐朝是金光燦爛,室內金碧輝煌,銀杏谷,連山石都是金色的。李屏賓鏡頭下的每一幀畫面都散發著古典中國之美,如國畫。我看有人在豆瓣的電影劇照下留言說裡面人物像小學教科書上的李白,確實是這個路子。
李白是唐朝人,聶隱娘也是唐朝人。侯導為拍唐朝,讀了幾個月《資治通鑒》。更牛的是他親手寫下所有文言對白,他說從小在鄉下長大,讀了很多古書,不覺得這是文言文。但細心又發現,居廟堂之高才用文言,處江湖之遠是帶口音的白話,分得清清楚楚。胡金銓更不用說,明史專家。電影好看,重在細節。
特別要贊一下《聶隱娘》結尾處在神農架拍攝那場戲,攝影機在山這邊,道姑站在對面懸崖之上,霧起,隱娘徐徐走來,請辭,離去,至此霧已籠罩全峰,真正的」一氣呵成「,感覺是天時地利俱到,上天要成全經典。
不說多,還是敬請期待吧。你認為這篇評論: 有用 151 沒用 9

❺ ,刺客聶隱娘,電影與小說的區別。

自己看著刪減,答題的給你找出來了。。。
電影裡面有自然的風聲鳥鳴、季節流轉,今人能感到古人所在的溫度和濕度。就像晃盪在《念念風塵》、《悲情城市》等電影中的碗和茶壺,《刺客聶隱娘》中朴實的木建築(漂亮的斗拱)和閃亮而不俗的金銀器占據了不少視覺空間,不過,盡管很接近原著小說中的「氣」,在聶隱娘這一人物的塑造上,電影幾乎與原作反其道而行之。

小說是關於一個十五歲女子自我選擇的故事。聶隱娘十歲被道姑擄,五年後歸來,已然是一個心智超級成熟的刺客,往後的人生沒有糾結。

【後五年,尼送隱娘歸,告鋒曰:「教已成矣,子卻領取。」尼歘亦不見。一家悲喜,問其所學。曰:「初但讀經念咒,餘無他也。」鋒不信,懇詰。 隱娘曰:「真說又恐不信,如何?」鋒曰:「但真說之。」】

這隱娘回家後與家人的第一次對話,「真說又恐不信」,她已經很明白自己已為異類,更明白即便為骨肉至親,也並不能理解包容一個異類。將奇遇告之家人後,反應真如她所料——「鋒聞語甚懼。後遇夜即失蹤,及明而返。鋒已不敢詰之,因茲亦不甚憐愛。」

親情如此實際、虛薄。

在婚姻上,隱娘也特別:

【忽值磨鏡少年及門,女曰:「此人可與我為夫。」 白父,父不敢不從,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鏡,餘無他能。父乃給衣食甚豐,外室而居。】

完全自主決定自己的夫君,且完全不門當戶對,家人卻不敢不從,由古至今都不多見確實。小說中,與磨鏡少年相關的,還出現過兩次。

一處是:【遇有鵲前噪,丈夫以弓彈之不中。 妻奪夫彈,一丸而斃鵲者。】

又一次說明了夫弱婦強。

另一處是:【自元和八年,劉自許入覲,隱娘不願從焉。雲:自此尋山水,訪至人,但乞一虛給與其夫。 】

她唯一世俗的要求是給丈夫安排工作,看來對這個」餘無他能」的夫君,隱娘不但是了解,還很關愛。能力越大,對別人的要求越低。對一個強者來說,對伴侶最高的要求不過是尋常陪伴。

除了處理與親人、伴侶的關系,唐小說《聶隱娘》的最大篇幅,是在她選擇事何主。在「知魏帥之不及劉」之後,隱娘「願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作為一個刺客,這種叛變其實非常不專業。也正是如此,說明聶隱娘並非殺人機器,而有非常鮮明的價值判斷和個人獨立的選擇。這個決斷追溯到最早,她在隨道姑學習,執行任務失敗:「見前人戲弄一兒,可愛,未忍便下手」。

對聶隱娘高超武藝的描寫,小說中甚是精彩,尤其是對付空空兒、靜靜兒。這樣的情形,應該還是徐克來拍比較好。電影里完全改了,寫實版的巫師看起來並不算佳,杜可風掌機應該能更妙。

小說刻畫的聶隱娘出山之後,對於自己的人生就沒有糾結過,只是不斷地選擇、往下走。高超的武藝即是她異於常人的本身,又保護了她的異處,讓她可以一步一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前行。聶隱娘最終是騎驢而,像一個得道之人。

也許是因為小說的主角太迷人了,如此的獨立女性,容易讓今人發問:這樣一個奇女子,出現在唐朝,定有何必然?編劇們想盡辦法來解這個謎,給出了權力爭斗等復雜的邏輯背景。小說中的時間和地點,都成為了線索。從小說首句「聶隱娘者,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也」中「魏博」二字,開始這種按圖索驥的方式,將《刺客聶隱娘》變成了傳奇小說《聶隱娘》的前傳。小說中的聶隱娘,在出山之後,就有一種強大和通透的氣場,完全成為了自我的主宰。而電影中,她逐漸在完成自我,方式是緩慢地舍棄,舍棄舊愛、舍棄師門、舍棄親人,最終的是舍棄政治。電影中的聶隱娘,比起小說,遜色好多,沒有那麼酷,那麼迷人。可以說,電影中聶隱娘到了最後,才剛剛成為了小說中聶隱娘開始的樣子。

一個人,沒有同類。這樣的宣傳語,似乎表明導演與原著一致的目標,描寫聶隱娘這個人。而事實上,電影《刺客聶隱娘》描寫的是一場政治。擴展了小說所在的歷史背景,增加大量人物和情節(聶隱娘和表兄的狗血劇情)之後,電影也並沒有要寫清楚聶隱娘(與小說相比,女主角的個性反而弱化了),而重點放在拍出一個非中心的大唐側影,一個小型的富有張力的矛盾區域,一個正統皇室與「叛」將混血繁殖的雜質王國。有別於其它導演對於大唐中心、大唐盛世的渲染,侯導選擇一個以女刺客為主角的非主流小人物,將擴展的故事背景放在非主流的割據藩鎮,而非長安。魏博作為大唐節度,充滿了地方與中央、內部之間、唐與非唐的等各種復雜緊張又融合並存的關系,聶隱娘將這一切串聯起來,她代表著堅守、也代表著流離;代表著復仇,也代表著寬容。一個人,沒有同類。最初這是來自下嫁魏博的大唐公主的體會,是一種文化精神上的孤獨,漢代古琴與西域手鼓,你究竟選擇哪一個來歡愉,來悲鳴?侯導在思想聶隱娘的時候,身不在長安,而是在長安之外完成和構建一個更復雜的「唐」,這種關注的方式和位置與他的台灣身份存在著某些關聯。

從整體上看,侯導把唐朝還原為似乎他生活過的唐朝,這個」唐「字是完完全全的侯體。長鏡頭、長鏡頭、長鏡頭,強迫觀眾在美麗而靜謐的畫面中洗眼睛。這是侯導的片子第一次在大陸公映,應該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這種風格。九千萬的成本製作一部這樣的片子很奢侈,機會難得,希望大家還是能進影院奢侈一下。裡面有大量在湖北的取景,那些草木、湖泊,尤其是冬天枯敗的樣子,我多麼地熟悉,也讓我多麼地懷念。

雖然侯導無意於拍小情小愛,但身為張震和舒淇的腦殘粉,還是被一句話深深感動。聶隱娘之父聶鋒告訴田季安隱娘回來了,田季安只說一句「昨夜已經會過面」——十年再見,屋頂刀刃相見,相愛相殺,竟被如此輕輕帶過。

❻ 刺客聶隱娘 台灣預告片2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在木星》是朴樹親自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是朴樹2015年專輯《好好地》的主打歌
君歸來 君歸來
待歷經滄海 待閱盡悲歡心方倦知返
君已塵滿面污泥滿身 好個白發迷途人
今日歸來不晚 彩霞濯滿天明月作燭台
亦歸來 亦歸來
以苦難為船 以淚為帆心似離弦箭
莫說天無涯海無岸 縱然歸程須萬載
今日歸來不晚 與故人重來 天真作少年
你為什麼哎 言無聲淚如雨
你為什麼哎 仰起臉笑得象滿月
問那人間 千百回 生老死別
與君歡顏 從此永留身邊
你為什麼哎 言無聲淚如雨
你為什麼哎 仰起臉笑得象滿月
問那人間 千百回 生老死別
與君歡顏 從此永留身邊
君歸來 君歸來
待歷經滄海 待閱盡悲歡心方倦知返
君已塵滿面污泥滿身 好個白發迷途人
今日歸來不晚 彩霞濯滿天哦
亦歸來 亦歸來
以苦難為船 以淚為帆
心似離弦箭 莫說天無涯
海無岸 縱然歸程須萬載
今日歸來不晚 與故人重來
天真作少年

滄浪之江 西來水泱泱
江上一輪明月 照多少沉浮過往
滄浪之江 東往水莽莽
誰賞江上明月 誰聽江聲浩盪

❼ 為什麼電影刺客聶隱娘有這么多的長鏡頭

導演是侯孝賢,這種台灣電影導演,現在是保守派,拒絕使用數字技術拍電影,所以電影畫面如油畫般的質感,這是導演的風格追求,長鏡頭是這幾年導演比較擅於賣弄的技巧,不管是香港導演杜琪峰的《大事件》還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還有昆汀的《八惡人》,這幾個大名鼎鼎的導演向來是以快速剪接出眾的,但是今年來都是有意識的玩玩長鏡頭,這也許是老牌導演不善於新技術的應用,只能在老技術的上玩的年輕導演驚呼「牛X」的手段,向後輩展示一把「沒有10年你們練不出來」的炫技。
文藝的點講,長鏡頭是導演團隊的高度配合的一種挑戰,聲光影的默契都是無數遍的綵排,更加考驗演員的演技,你要整段戲的情緒保持,長鏡頭沒有特寫,渲染的是情節的連貫和背景的移位,玩的好,拿獎,玩不好,被人恥笑。所以所有的文藝片導演或者文藝片都會有大量的長鏡頭,反觀商業片,快速剪輯證件照的畫面,難得獎,也演起來沒有難度。

❽ 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

父愛
有一種愛,在你失敗時,牽動你奮斗的動力;有一種愛,在你成功時,激起你繼續努力的信念;有一種愛,在你犯錯時,促使你彌補過錯;有一種愛,在你放棄時,激勵你重新振作起來.這種愛,叫父愛.
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的溫柔,那樣的溫暖,那樣的舒服,但父愛有它獨特的色彩.它深沉,它含蓄,對兒女默默奉獻著;它踏實,它真實,它一直這樣付出著.
爸爸對我的愛是特殊的,記得六歲那年我學騎自行車.爸爸將我扶住,我才放開膽子騎,爸爸一放掉,我就賴著不騎了.這可讓爸爸夠生氣,扶到一半,就放掉了,敏感的我一下子就停了下來,車子重心不穩,倒了下來,我也摔得不輕,哇哇大哭.媽媽在一旁看著不忍心,就跑過來哄我,被爸爸制止了,爸爸說:「要想學自行車,不摔跤怎麼行?」說完抱我上車,繼續教我.這次我可不敢大意了,把心全放在了騎車上,絲毫沒注意到爸爸已經放開了手.這樣,我學會了騎車,我暗暗誇自己真聰明,卻沒想到爸爸的功勞.
還有那麼一回,我把王阿姨的米袋子撞翻了,米灑了一地,弄的我不知所措.這時,我看見了爸爸的目光,又擔心又高興,擔心的是爸爸會怎樣責怪我,高興的是爸爸應該會幫我處理這件事.我用無助的眼神望著爸爸,希望他能幫我想想辦法.但是爸爸卻對王阿姨說,我犯的錯誤要自己承擔,還叫我把米撿回袋子.我強忍著淚水,撿完了說所有的米,又餓又累,心中充滿不解,別人的爸爸對孩子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我的爸爸為什麼這樣呢?回到家,顧不上埋怨,匆匆吃完飯就睡下了.晚上,我迷迷糊糊地聽見媽媽的聲音,她責備地對爸爸說:「孩子太小了,幹嘛讓她干這樣的活!」爸爸說:「孩子自己犯的錯,就該自己承擔,我這樣做,以後長大了,對她有好處的.」那一剎那,我讀懂了,什麼叫父愛.
父親的愛,是怎樣的?是含蓄的而溫暖的,是費心為子女的,是特別的,是真誠的.

❾ 求作文 今年的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已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

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❿ 今年的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已過完68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得者李安和舒淇聯手頒發導演獎的獎項。李安問舒淇:「你覺得什麼意味著最好的導演?」舒淇回答很鬼馬:「沒有合作過的是最好的。」李安則說:「咦,這五位入圍最佳導演的,你只和侯孝賢導演合作過,你是說……」這個話題是個老賬本,舒淇曾有機會出演《卧虎藏龍》中的玉嬌龍,最後失之交臂。
侯孝賢導演接過獎杯後說:「(這個獎)很久沒得了。謝謝劇組,都是跟我合作很久的,李屏賓啊,錄音啊,名字都忘了……這個片子我拍的蠻開心的。有機會還會拍唐朝。謝謝我的家人。謝謝金馬獎。」
今年5月,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還摘得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刺客聶隱娘》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由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武俠片。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刺客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丘淑貞電視劇電影大全 瀏覽:577
台灣同性微電影男朋友 瀏覽:318
一個人守一座孤城是什麼電影 瀏覽:166
11天11夜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214
馬東錫電影大全完整版惡人傳2 瀏覽:693
特工狂花中文電影完整版 瀏覽:585
邵氏兄弟粵語電影 瀏覽:261
電影一個特殊的女人陷入了愛情 瀏覽:6
雞皮疙瘩電影圖片 瀏覽:348
名字帶巧克力的電影 瀏覽:737
高清mp4電影網站資源 瀏覽:515
不忠電影2009法國 瀏覽:177
哪部電影音樂作用 瀏覽:848
台灣三級理論電影 瀏覽:867
吻胸電影大全 瀏覽:587
賓虛電影完整版播放 瀏覽:471
扎辮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36
寵物電影圖片 瀏覽:208
哆啦a夢大電影七位魔法師 瀏覽:802
德國電影英文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