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是誰說的,出自那裡
是小說{圍城}里所說的吧!!! 男人結婚是因為無聊,女人結婚則是因為好奇。結婚雙方都很失望。
2. 關於愛情公寓之盜墓筆記電影主要講的是
電影版《愛情公寓》昨日下午2點正式公映。該片脫胎於曾經紅極一時的室內情景劇《愛情公寓》,除個別主要角色缺席,原班人馬幾乎悉數出演,在很多觀眾看來,《愛情公寓》承載了他們的青春情懷。然而,影片上映之前卻備受爭議。先是被網友質疑劇版內容涉嫌抄襲,又產生了版權授權糾紛。不過,從首日上映的情況來看,這些情況似乎並沒有對電影產生多大影響,在明星更多、製作更大的《一出好戲》《巨齒鯊》面前,該片首日排片量達到40%,票房(含預售部分)突破了2.6億元。而記者在中華廣場影城看到,能夠容納上百人的影廳幾乎滿座,觀影過程氣氛熱烈,笑聲不斷。業內人士預估,盡管影片爭議不斷,但最終有望突破10億元票房。
《愛情公寓》 電影海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
觀影現場:氣氛熱烈,笑聲、掌聲不斷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中華廣場電影城,在14時15分的《愛情公寓》放映現場,上百個座位幾乎坐滿,大部分觀眾是正在放暑假的學生族群。在將近兩小時的觀影過程中,影廳里笑聲、掌聲此起彼伏,氣氛相當熱烈,不少觀眾都被電影劇情逗得哈哈大笑。
在「彩蛋」環節,幾位主角之間的互相「喊話」也成功勾起了觀眾的「回憶殺」。胡一菲、曾小賢、呂子喬、陳美嘉、張偉的搞笑「互懟」,引得現場爆笑連連。唐悠悠則落淚向「關谷傳奇」告白,哽咽道「我們都很想你」,梨花帶雨的表現讓現場不少女觀眾跟著「淚目」。劇版「關谷傳奇」一角由演員王傳君出演,幽默陽光的性格深受觀眾喜愛,但最終王傳君選擇缺席了電影版。而當影片最後「最新一季《愛情公寓5》即將到來」的字幕一出,現場再次響起高分貝的歡呼聲,有觀眾表示:「好久沒見過這么high的觀影現場。」
截至記者截稿時,影片票房已經突破2.6億元。其中,廣州影院總排片佔比達到36%,場均人次52,當日實時票房位列全國第5位。與此同時,電影的「想看」人數還在不斷上升,根據貓眼電影票房數據,該片「想看」人數已經達到154萬,其中20~24歲的觀眾最想觀看這部電影。金逸院線總經理助理謝世明表示,《愛情公寓》原本就擁有電視劇的群眾基礎,這是其他電影難以企及的高度。其次,影片既有《愛情公寓》的原班人馬和情懷梗,又有《盜墓筆記》的盜墓場面,並非單純將情景喜劇往大銀幕上搬,格局、製作比想像中更大,接下來的關鍵就看雙方粉絲是否買單。不過,在情懷與笑梗的雙重助攻下,市場前景依然看好。
3.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難道就沒有長久的愛情
愛情是五顏六色的~愛情是沒有什麼對錯的,也是沒有任何標准答案的~是非常復雜的~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很困難的~是什麼滋味!感覺都有的~初戀永遠是無法忘記的~緣分一定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無論男女只要說出一句'我愛你'意味要付出很多很多!!一見鍾情就會真愛一生嗎?真愛到底有沒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因為能夠擁有童話般的完美幸福長久而且永遠不變的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但是,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人們把無數美好的字詞附加在她的身上,歸結起來對愛情的歌頌與祝願,無外乎兩個字「永恆」。就愛情本身來看,它不僅具有浪漫性、純潔性和排他性,還具有自由無常、隱蔽獵奇等特點。而這理想的愛情及其尷尬的本性在這個物慾橫流、污濁不堪,在這紛繁復雜和清規戒律的現實社會里很難得以實現。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份永恆的愛。年輕的生命總是嚮往著美麗的愛情。愛情對於青春是一種心的驛動,是一種難以抑制的青春情懷。少男少女都愛做夢,做一個童話的夢,做一個愛情的夢。夢中期盼著童話般美麗純潔的愛情。 美麗、凄婉的愛情故事《梁祝》,在英台翩然躍入墳中,梁祝化蝶,蹁躚飛舞於人間中實現了其愛的永恆: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將人們對愛的美好期盼升華到了一個最高境界。但傳說終歸是傳說,在電影《周漁的火車》里的周漁(鞏利飾)有一句對白:「……心裡有,才是真的有,心裡沒有了,才是真的沒有了……」你是否知道是什麼有或沒有呢?要思考一下哦~~~在德國的大教育家大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的宏篇巨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說:「……人是吃人的狼!……我們結婚不幸福,不結婚也不幸福。獨居不幸福,群處也不幸福……我們象一群聚在一起取暖的刺蝟,擠的太近了不舒服,然而分開了又很可憐……一切美事善物都是虛幻,世界終究要歸於毀滅,人生是一宗得不償失的交易……」 最喜歡張愛鈴的一句話:為了他的愛嫁給他和為了他的錢嫁給他,本質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高尚多少.結婚就是一種改變.而改變首先意味著放棄,一定會為了點什麼,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張愛玲在她的《紅玫瑰白玫瑰》里說:普通人的人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在上面略加點染成為一枝桃花——她的筆原是尖刻兇狠的,想要把人生溫暖的面目撕裂開了給人看,但是我依然看到了她理性目光下包涵的是對這個人生最徹底的愛和留戀。在書中主人公的愛情是無可奈何的殘缺和遺憾,選擇了紅玫瑰就要放棄白玫瑰,反之亦然,人生的無奈,愛情的遺憾寫的淋漓盡致. 記得池莉說過,找個中意的人談談戀愛無非是為了讓生活增添些樂趣,而找個老公或老婆則是為了在生活上獲得一個幫手,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單身是一種生活方式,結婚只是另外一種生存方式。有的人,愛的時候是真心愛的,但是時間久了,愛情淡了,相愛的人也就散了~有的人,愛的時候就不是真心的,純粹是為了開心或者某種利益上的需要~~有的人,剛開始是玩玩,時間久了,居然真的日久深情的愛上了他或她~有的人,有過經歷,好不容易得到的就不想失去了,會珍惜,但是往往這種愛情很平淡~有的人,是真的很好的,適合家的男人或女人,愛家,也愛你,不過這種很少的~其實我也不知道啊~一段再真的感情,時間久了,都會有點膩的,都會有個低潮期的,不會都像剛開始一樣熱戀的~不過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她或他還愛你,那麼這段感情還有得救,不然你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但是我們卻沒有選擇的餘地.盡管我明白: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特別是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人生帶給你更多的是無奈和辛酸。為了家你要不惜一切地去奮斗,因為你是爬坡的車輪,沒有金錢能活的開心嗎?愛情跟金錢到底哪個重要??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嘗過才明白! 現實的婚姻其實是很無奈的,台灣的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有時候,我們又誤以為一種生活的習慣——對一個男人的或女人的,是一種愛情。最欣賞這句話!哈哈~在我們少年時,我們的行囊是空的,因為輕松,所以快樂。但之後的歲月,我們一路撿拾,行囊漸漸裝滿了,因為沉重,快樂也就消失了。我們以為裝進去的都是好東西,可正是這些所謂的好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煩惱,減少了很多快樂~我們是不是很象愛情和生活的蝸牛? 其實這個世界上許多東西正在悄悄地變質。包括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婚姻。當人們的心變得躁動不安,當物質生活告別一貧如洗,當金錢以它銳不可擋的氣勢進入生活,一下子人們的精神世界坍塌了。我們享受著所有現代化的文明,唯獨我們的精神變得無比空虛。所以一下子冒出那麼多的新名詞,重婚外遇二奶換妻俱樂部一夜情;不管是在現實還是網路,到處充滿了曖昧的稱呼:知已原來也要分藍顏和紅顏!?曾經戀愛的人都明白,最愛的,總是得不到的。得與失,得當然喜;得而復失、患得患失、查德還失,更悲!曾經戀愛過的都明白,童話式的天長地久只屬於童話,屬於現實就難得可貴。 試問那些或許也想同甘共苦的夫妻又如何躲得過?我情願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同甘共苦的夫妻,只是那也一定是鳳毛麟角,物以稀為貴罷了。我只想說寬恕、同情、憐憫並且了解和接受人性的弱點吧!面對金錢和愛情難以同時擁有的現實面前,該來的就來,該走的就讓它走。在現實中,面對許多不可能同甘共苦的夫妻,不如只當做了一場朋友,既然緣分散盡,那麼就輕松放手,祝願各自好走!沒有人是故意要變心的,他愛你的時候是真的愛你,可是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是真的不愛你了,他愛你的時候沒有辦法假裝不愛你;同樣的,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假裝愛你。當一個人不愛你要離開你,你要問自己還愛不愛他,如果你也不愛他了,千萬別為了可憐的自尊而不肯離開;如果你還愛他,你應該會希望他過得幸福快樂,希望他跟真正愛的人在一起,絕不會阻止,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經不愛他了,而如果你不愛他,你又有什麼資格指責他變心呢?也許就是愛的悖論。 瑪麗蓮·夢露有一部電影,叫《7年之癢》,講的就是結婚7年後,男女雙方就沒有感覺了,心裡開始癢癢的要去尋找一種新鮮和刺激的感覺了,可是道德和理智又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於是只好在痛苦,矛盾的心情裡面繼續維持著現在的婚姻。這其實就是人性的本來面目,無論男女都是喜新厭舊的,只是有些人的理智壓抑了沖動,而另外一些則讓沖動戰勝了理智。 德國作家,尚·保羅說過很耐人尋味的話:「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的人將它草草翻過,聰明的人卻會將它細細閱讀。為什麼呢? 因為聰明的人知道,只能讀一次。」當我們憧憬愛的時候,把朝朝暮暮當作天長地久,把繾綣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於是承諾了不能夠實現的承諾,於是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因為這個地球上能夠實現承諾的人很少,曾經擁有的不見了也不算什麼,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也許愛情與幸福無關,也許這一生最終的幸福與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無關,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都不知道誰會牽住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看透。在一切曾經的美好都消失了,然後我們才會終於明白,天長地久是一件多麼可遇不求的事情,幸福又是一種多麼玄妙多麼脆弱的東西。 記得從書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人和人見面的幾率大概是兩萬分之一,人和人相識的幾率大概是兩千萬分之一。那麼人與人相知的幾率又是多少?能走到我們心裡、和我們做朋友的幾率是多少?能和我們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做夫妻的幾率又是多少呢?有種說法:今生能成為夫妻的人,前生要一起在菩提樹下修行五百年,所以今生看似平淡的夫妻,冥冥之中也是有前緣的,要不,為什麼無邊的人海里他(她)只與你相逢?那千千萬萬的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能走到我們心裡來的又有幾人? 不管是在虛幻還是在現實,每個人都在尋覓自己所愛,即使已經傷痕累累也無怨無悔.一次次被情所傷,一次次為情所困,所為何來?靜下心回憶過往,常常是一聲嘆息:如果愛痕有跡,跡可尋;如果歲月有音,音可覓;如果憾亦有涯,涯可盡;如果天亦有情,情可續.可是,心如果已在燦爛中死去,愛真的還會在灰燼里重生么?都說是天亦有情天易老,老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你我也許又迷失了,找不到方向. 由於人世間有一情字,就註定了有很多人會為情所傷。因為童話般的愛情註定是一個美麗的童話,而且感情這東西的確是很傷人的,因為它的敏感與細致,愛到極致,就是毫無保留,即使是對自身的防禦.有人說,感情向來都是一個雙面的刃,即可傷害別人也可以傷害自己,它可以有光華耀眼的美麗,也會有讓人錐心刺骨的痛楚.其實,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值得愛的人並不是很容易找到的,有時候即使是花一輩子.尋找這個人是很辛苦的,會有煩惱,會有憂愁,會有彷徨,會有失落,但千萬不要讓自己和對方受傷。 其實我可以舉的例子真是太多,但我現在卻一個也不想再說了。在魯迅的《娜拉走後怎樣》中說: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最幸福;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所有的美夢是好的,只要沒有破滅~~否則,錢是要緊的!」他老人家一生其實也是在無可奈何之中度過的,所以他老人家好現實哦!ccc
4. 電影大開眼戒,妮可基德曼演的,電影講的什麼意思最後醫生發現妻子床上的面具是什麼意思
他妻子也參加了party,大家都一樣。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他跑了,他妻子比他跑的遠。
哈哈哈哈……
5. 鄧超台上比心孫儷,婚姻一定是愛情的墳墓嗎
當然不是了,鄧超夫婦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婚後多年仍然是非常恩愛。
6. 小伙愛上女鬼晚上墳墓變成宅院,人鬼殊途是什麼電影
你說的這種人鬼大戰的電影是之前非常流行的一個電影,屬於古代的一種比較受人喜歡的形式。
7. 老夫妻的生活竟是這的,難到婚姻真愛情 墓碑,這片子叫什麼名字
老夫妻的生活是這樣的,婚姻是有愛情的,而且愛情非常美滿。
8.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看來以後什麼都不能說了
很多放棄愛情的,對婚姻失望的,甚至離婚的,都是因為要求愛情一直亢奮,不接受它的常態。
你和一個人越親密,會越多看到他的疲憊
你愛上一個人,因為她脫俗的氣質,因為他運籌帷幄的魄力。我們常常像崇拜明星一樣,鍾情於一個人。那時候覺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帶你進入想要的生活。這種最初的崇拜,卻往往會把我們帶進陰溝。請注意,無論一個人是花魁、總統、財閥還是行業大拿,只要你成為Ta親密的人兒,你會更多看到他不為人知、不善偽裝的一面。
她工作的時候光鮮亮麗,但可能私下裡非常邋遢、懶惰,常常疲倦得大腦短路;他看起來魅力十足,是社交大人。但可能回到家就疲憊的只會睡覺;他在圈子裡是有名的攻堅人才,但在你的身邊卻十分軟弱,事業上的一點失利都會令他心情煩躁,極易發脾氣……如果你一直迷戀著Ta閃耀的部分,當你發現,他呈現給你的更多是疲憊的話,那你註定失望,而且是徹底的失望。
這種失望摔下來很疼,而且很有殺傷力。所以我們常看到一個男子瘋狂追求一個女孩,但在得到後就棄如敝履;一個女孩迷戀一個優秀的男子,擁有他後卻發現不是自己要的幸福……所以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剛談戀愛時,我們往往會像「打了雞血」一樣,拼上精力去讓對方愛上自己,所以那時候表現出的「努力」常會隨著兩個人關系的穩定而逐漸軟下來。這時候,不是Ta的愛減弱了,而是你們的默契增加了,Ta不必再強撐著裝有精神給你看了——疲憊常常是一個人最安全時,所表達出來的常態,再耀眼的人,也需要暗淡來休憩。如果Ta對你黯淡,說明Ta真的信任你,不要再要求Ta也像對外界時一樣「強撐精力」的對你。
我們都有體驗,我們自己也常常感到無力,常常在車上瞌睡,常常不想說話,不是嘛?
你若只愛Ta的精彩,那你還不愛Ta.假若你也尊重Ta的疲憊,就像尊重自己的。我想你就會獲得長久的愛情。走入更精彩的人生,而非落入墳墓。
能兩個人一起共享的事,少之又少
這個世界上能兩個人一起共享的事情,非常少。你可以數數,看電影、壓馬路、雙人電玩游戲、燭光晚餐、游樂園……稍微有點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些事只有在剛談戀愛時才常常做,慢慢的,你們就不需要這些事來連接你們了,因為它們浪費時間還費錢。即使你們在一起做這些事,內心體驗也常常不同。一起看電影,其實是各看各的,彼此都有自己的理解;壓馬路,也是各看各的風景,即使打鬧嬉戲,也就15分鍾,就會累了,然後繼續走路,看自己的風景;一起吃飯,味道也是自己才知道,你覺得好吃,他可能覺得不好吃……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能做最多的事,就是陪伴。我干我的,你干你的,我們只是在一個空間里而已,你知道有另一個人坐在那兒,你就感到很踏實,而已你看那些已經進入穩定愛情的兩個人,他們很相愛。但他們下班回家一起吃一頓飯後,還是一人一台電腦,他打游戲,她逛淘寶——有2-3小時的晚間黃金時間,他們都是獨享的——這就是所謂的「個人空間」,雖然那2-3個小時,他們都在自己的世界裡,但不同的是,身邊伴著另一個人——這就是愛情,最常態的愛情。
我們剛愛上一個人,那時的愛情並不是愛情的常態,而是愛情的初始亢奮態。如果你認定愛情就一直是這樣了,那你是看錯愛的本質。你每天還在變化呢,為什麼愛情就不會變化?14—30歲是你的亢奮態,30—70歲才是你的常態。其實比比時間就知道,哪個是你的常態。愛情也是一樣。
很多放棄愛情的,對婚姻失望的,甚至離婚的,都是因為要求愛情一直亢奮,不接受它的常態。
你還要求什麼呢?
有個人願意用很多的時間和你呆在一起,即使他是看著自己的書,玩著自己的游戲,但這就是愛情。你也可以看自己的書,玩自己的游戲。悅納了這樣彼此相伴又相對獨立的空間,你們才能有機會擁有未來N年精彩的瞬間。
愛情的現實=表達+情感+財產+責任
一個人說「來,咱們做男女朋友吧」或者「我愛你」,和你確定了關系,Ta只給了你10%的愛情;Ta把你帶入自己的人際圈子、家庭,這是對你的情感認可,此時Ta給了你30%的愛情;如果Ta告訴你Ta的真實月收入,並把自己的賬戶和你聯名,用你的錢也給你錢用,這時可以說Ta給了你60%的愛情;當Ta小到買菜,購買電器,大到職業規劃、人生計劃都把你考慮在內時(注意,這種考慮是行為上的,而非口頭上的),才能說,他給了你接近100%的愛情。為什麼是接近?因為留點餘地,就總有變得更好的空間。
請注意,這四個部分組成愛情,缺一不可,而且一層比一層比重更大,但都必須建立在前面一層的基礎上。如果一個男人和你確認關系,然後給你錢用,卻沒有把你帶入圈子,他很可能只是想和你玩玩。雖然他給你錢,但因為沒有給你圈子,所以根據這個公式,他依然只給你10(百分號)的愛情。
如果你總抱怨愛情拋棄了你,或者世上沒有真愛。拜託你重新認識一下愛情的現實吧!
如果你不在相戀前,認識到這些現實都是愛情的必然,很可能你會成為很輕易的「分手者」,也會對愛情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