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最後的夏季歐美電影愛情

最後的夏季歐美電影愛情

發布時間:2022-06-01 07:31:30

1. 歐美十大愛情電影是那十部

愛情電影
最短暫的愛情——《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

公主和記者的愛情似乎是這個世紀最簡單化的愛情.從街頭的邂逅開始上帝就註定了他們的緣分和命運.短短一天很快就要過去.歡樂的旅程中,愛苗卻在彼此的心底悄悄滋長.當夜幕降臨,公主不得不為了國家和人民而放下自己的愛情.依依離別之際,安緊緊依偎在喬的懷中,述說著離別的傷楚.淚水從雙頰留下,但最終還是將遠去的背影留給了戀人.羅馬假日,短暫的愛情亦成為永恆的美麗

最深沉的愛情——《飄》(Gone With the Wind,又譯《亂世佳人》)

清晰地記得硝煙彌漫的黃昏暗淡的背景下,白瑞德緊擁郝思嘉與她吻別時那分明的輪廓——即將赴前線的南方戰士和他的佳麗——記憶深處最美的一幀剪影.

外表粗獷的白瑞德則愛得真實,細膩,痛苦而又曠日持久.只有他真正了解和欣賞思嘉,也只有他贊賞她的勇敢,直率,真實.他對她的愛中飽含憐惜,忍受了一個戀人,丈夫不能容忍的一切,他在煎熬中等待思嘉幡然醒悟的那一天.但白瑞德也有著他的驕傲和固執,他把那份愛深藏在心裡,而當這一切都可用言語來表達時,他已愛得太疲倦,不願再繼續.當刺眼的煤氣燈落在郝思嘉雪白的臉上,他們相對坐著直面著他們的情感危機時,我分明地體會到那愛的芬芳和令人窒息的愛的傷痛.
最凄美的愛情——《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

當兩鬢斑白的羅伊倚在滑鐵盧橋欄邊,摩挲著手中的幸運符思緒縹緲時;當忽隱忽現的燭光中羅伊和瑪拉舞動青春的身影時;當駛向前線的火車開動,羅伊急切的目光和瑪拉相遇時;當多少年後的滑鐵盧車站里,瑪拉和羅伊意外地重逢時;當一曲友誼地久天長在舞池中如泣如訴地流淌時;當瑪拉毅然離開庄園,在神情恍惚中撞軍車而死時;當遲到的羅伊拾起瑪拉留下的幸運符時;當……一幕幕高雅脫俗哀婉動人,我們有理由拒絕用淚水去回答它的凄美么?
最無私的愛情——《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又譯《北非諜影》)

里克的夜總會里再也沒有伊爾莎溫情的身影.巴黎的羅曼史後,伊爾莎未能如約一起逃離即將淪陷的巴黎.多少年後,伊爾莎再次出現在里克的眼前,卻挽著她丈夫的臂膀.丈夫受到納粹分子的跟蹤,伊爾莎只好求里克幫忙,里克冷漠相對.伊爾莎不得不掏出槍威脅里克交出護照,但面對愛人,伊爾莎投降了,說出了自己的隱痛.為了愛人,里克瞞著她更改護照上的姓名,冒死送走了她和她的丈夫,開槍打死擊斃納粹軍官,獨自重新回到抵抗運動中
最具尊嚴的愛情——《簡愛》(Jane Eyre)

矮小的身軀和瘦弱的肩膀註定了她堅強和獨立的性格.她溫柔,沉靜,帶著一雙洞察人世的眼睛和一顆善解人意的心靈.在與主人羅切斯特的交往中,她透過他偽裝的外表,看到了他本真的心;她穿越了風霜和閱歷築成的圍牆,直接觸及另一個埋藏很深的靈魂.她豐富的心靈和聰明的大腦賦予她理解復雜人世的能力.雖然出身不幸,在成長過程中又飽受壓迫和不公正的待遇,身體瘦小而又沒有嬌美的外形,但簡愛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立不羈的人格,不卑不亢,保持著清醒而尊嚴的自我.她在對羅切斯特的溫和柔順中體現他們在人格上的平等,她用尊嚴呵護著那建立在精神平等基礎上的愛情
最狂暴的愛情——《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希刺克利夫,這個飽嘗人間炎涼的棄兒在殘酷的生活中養成了他強烈的愛和憎.曾經忠實的愛人凱瑟琳因為虛榮和無知背叛了他,使他滿腔的愛化為無比的恨,而凱瑟琳的死更使這滿腔仇恨像火山般迸發出來,成了瘋狂的復仇動力.他瘋狂地復仇,看似不合常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驚世駭俗的叛逆精神,是一種特殊性格對不公的命運所作出的反抗.但本性的善良最終讓他在深深的悔悟中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他那狂風般猛烈的情感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郁,讓這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成為這個經典愛情故事的支柱.
最調皮的愛情——《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什麼成就了這一段愛情?假如沒有達西的傲慢,那他就只是伊麗莎白眼中一個富有的紳士;假如沒有伊麗莎白的偏見,那她就只是達西眼中一個普通的淑女.他們以為彼此的誤會而結合,因為對方調皮的個性彼此吸引,深愛.
最浪漫的愛情——《泰坦尼克號》(Titanic,又譯《鐵達尼號》)

喜歡泰坦尼克,只因為席琳迪翁的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傑克和露絲最終沒能在一起.當年邁的露絲將海洋之心丟入海中的那一剎那,我相信了永遠.這個永遠開始於露絲船頭的眺望,或許那時傑克便已認定她是今生的至愛.泰坦尼克是那顆永恆的海洋之心,凄美浪漫,讓人心醉.依舊記得傑克抱住露絲在船頭迎風飛揚的那一刻,放飛了理想和愛情.傑克緊擁住露絲,露絲用她的胸懷去擁抱整個海洋.或許一切結局都是多餘的,一刻的浪漫便已經造就了永恆和經典.
最痛心的愛情——《珍珠港》(Pearl Harbour)

盡管結局不會讓人很傷感,雷夫和伊芙琳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但無可否認的是,對於愛情,丹尼的那個兒子是一道永遠讓人心痛的疤痕.我們無法評判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唯有將一切都推於日本,推於戰爭.假如沒有戰爭,雷夫和伊芙琳將會是美滿的一對.可一切都是歷史,無可改變.當雷夫面對最好的朋友和女友的"背叛",伊芙琳究竟愛的是誰?雷夫!無可置疑的答案,她卻差點將他留在記憶最深處的黃昏中.或許吧!雷夫和伊芙琳會生活得很幸福,但她們的愛情又剩下多少?誰又敢面對當初的愛?算了吧!一切只是心痛而已.
最悔恨無奈的愛情——《茶花女》(Camille)

或許,他們的相遇已註定了苦澀的結局;或許,瑪格麗特投錯的目光已播下了愛情悲劇的種子.美麗的愛情也擋不住世事的侵襲,悔恨的淚水也留不住愛人的生命.感嘆於瑪格麗特的純潔和善良,更感嘆於她為了愛人而選擇離去的勇氣.茶花仍靜靜地躺在那裡,依舊潔白;往事仍靜靜地凝在歲月里,依舊清晰.然而唯美的愛情卻完結在無聲無息的無奈與悔恨里.

2. 求最近幾年歐美愛情電影(或輕松或感人,總之好結局)

歐美愛情電影:

1. 羅馬假日

三人迷:經典愛情不時地應該重溫一下。

2. 諾丁山

三人迷:大嘴美女的愛情是那麼地漫長。Jack shall have Jill!

3. 歌舞青春

三人迷:青春期的愛情 ,會唱歌也許就會擁有她。

4. 暮光之城

三人迷:吸血鬼的經典愛情,愛她就要守護她。

5. 附註:我愛你

三人迷:浪漫、溫馨、感人至心的電影。

6. 生死朗讀

三人迷:凄美、無奈的愛情。最終征服了奧斯卡評委。

7. 初戀50次

三人迷:執著而堅定的愛。

8. 月色撩人

三人迷:愛一個人原來可以這么簡單。愛她就要跟她表白。

9. 觸不到的戀人

三人迷:網友強烈推薦的。

10. 居家男人

三人迷:原來愛情可以這樣,平凡中的感動!如果是我,我也會選擇那種生活!

3. 美國愛情片

中文片名
諾丁山
英文片名
Notting Hill
更多中文片名
新娘百分百
摘星奇緣
更多外文片名
The Notting Hill Project .....(UK)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 喜劇
片長
124 min
國家/地區
英國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西班牙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PG-13 for sexual content and brief strong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Sweden:Btl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USA:PG-13 Finland:S France:U Peru:14 Spain:T Chile:14 Canada:14 Ireland:15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ew Zealand:M Norway:A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7 Philippines:G Belgium:KT
製作成本
$42,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8年4月20日
製作日期
1998年4月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
羅傑·米歇爾 Roger Michell
編劇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written by)
演員
朱莉婭·羅伯茨 Julia Roberts .....Anna Scott
休·格蘭特 Hugh Grant .....William Thacker
Richard McCabe .....Tony
瑞斯·艾文斯 Rhys Ifans .....Spike
James Dreyfus .....Martin
迪蘭·莫蘭 Dylan Moran .....Rufus the Thief
Roger Frost .....Annoying Customer
Henry Goodman .....Ritz Concierge
Julian Rhind-Tutt .....'Time Out' Journalist
Lorelei King .....Anna's Publicist
John Shrapnel .....P.R. Chief
Clarke Peters .....'Helix' Lead Actor
Arturo Venegas .....Foreign Actor
Yolanda Vazquez .....Interpreter
米莎·巴頓 Mischa Barton .....12-year-old Actress
蒂姆·麥克納尼 Tim McInnerny .....Max
吉娜·麥基 Gina McKee .....Bella
製作人
Tim Bevan .....executive procer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executive procer
Eric Fellner .....executive procer
Duncan Kenworthy .....procer
Mary Richards .....line procer
[編輯本段]
製作發行
攝影機
Moviecam Cameras and Lenses
洗印廠
DeLuxe, London, UK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uper 35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35 mm (Super 35) (London Premiere print)
膠片長度
(7 reels) (USA)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 [美國]
Working Title Films [英國]
Bookshop Proctions
Notting Hill Pictures
發行公司
MCA/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1999) (USA) (theatrical)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DVD)
Budapest Film [匈牙利] ..... (1999) (Hungary) (theatrical)
CIC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哥倫比亞三星 Columbia TriStar [巴西] ..... (Brazil) (DVD)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 Ltd. [香港] ..... (1999) (Hong Kong) (theatrical)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 (1999) (Portugal) (theatrical)
Odeon [希臘] ..... (Greece)
PolyGram [德國] ..... (1999) (Germany) (theatrical)
UPF (Universal Pictures France) [法國] ..... (1999) (France)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 (1999) (Spai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Effects Associates Ltd. [英國] ..... (special effects rain)
Framestore Ltd. [英國] ..... (digital effects)
Snow Business International [英國] ..... (special effects snow)
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 [英國] ..... (digital effects)
其它公司
2020 Casting Ltd. [英國] ..... extras casting
ARRI Media [英國] ..... camera grip equipment
CMMP Studios ..... synthesizer recording and mixing
De Lane Lea Sound [英國] ..... post-proction facility
General Screen Enterprises [英國] ..... opticals
I.E.M. Ltd. [英國] ..... proct placement consulting
Island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lighting
London Editing Machines Ltd. [英國] ..... editing equipment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 [英國] ..... music performed by
SISS Ltd. [美國] ..... security for ms. roberts
Sapex Scripts [英國] ..... post-proction scripts
Shepperton Sound [英國] ..... sound re-recording
上映日期
英國
UK
1999年5月21日
美國
USA
1999年5月28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1999年6月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9年6月10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9年6月10日
香港
Hong Kong
1999年6月17日
瑞典
Sweden
1999年6月30日
德國
Germany
1999年7月1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9年7月1日
韓國
South Korea
1999年7月3日
丹麥
Denmark
1999年7月9日
西班牙
Spain
1999年7月16日
巴西
Brazil
1999年7月30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8月5日
法國
France
1999年8月18日
奧地利
Austria
1999年8月20日
芬蘭
Finland
1999年8月20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9年8月2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1999年9月2日
日本
Japan
1999年9月4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9年10月7日
義大利
Italy
1999年10月22日
[編輯本段]
原創音樂及插曲
Diane Warren (song "From the Heart")
John McElhone (song "In Our Lifetime)
Sharleen Spiteri (song "In Our Lifetime")
Elvis Costello(song"she")
可以說"she "作為諾丁山的插曲(score)把本片的情感層次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作為一部愛情喜劇,能讓大多數人笑過之後有所回味,心存感懷,此首插曲可謂功不可沒,不僅如此,"she "也捧紅了半紫不紅的英倫老生Elvis Costello,讓他為全球數以億記的歌迷影迷所熟知, <she >和<notting hill>也一起成為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
[編輯本段]
劇情介紹
威廉.薩克(休.格蘭特飾)住在倫敦西部的諾丁山,擁有一家慘淡經營的旅遊書店。生意蕭條的他,還要忍受行為怪異、不修邊幅的室友斯派克。自從離婚後,他的愛情生活也是一片空白。
安娜.斯科特(朱麗婭.羅伯茲飾)是美國的電影明星,她的玉照出現在各個雜志的封面上,一舉一動都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在好萊塢呆膩了的她,來到異國他鄉的倫敦尋求刺激。
一個平淡無奇的星期三,安娜走進威廉的書店裡,她優雅的姿態給威廉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第二次見面可就沒那麼浪漫了,在街道拐角,威廉把一杯飲料潑在了安娜身上。深感愧疚的威廉請這個陌生的美人到家裡洗衣服,兩個人彼此產生了好感。沒想到終於有一天,威廉一開門便發現娛樂記者已經蜂擁而至,他這才明白,自己請回家的不僅是一個國際巨星,也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編輯本段]
相關評論
Can the most famous film star in the world fall for just an ordinary guy?
影片很歡快,對白很智慧,羅伯茲和格蘭特簡直人見人愛。
——《芝加哥太陽時報》
影片是個童話,編劇理查德·柯蒂斯知道觀眾有多麼喜愛童話。
——DVDTOWN.COM
相信喜歡《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影迷一定喜歡這部同樣由羅傑.米歇爾(ROGER MICHELL)執導的現代版《羅馬假日》——《諾丁山》。本片是一部英國式的輕喜劇,同樣由英國首席浪漫喜劇小生休.格蘭特(曾主演《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和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女影星朱麗婭.羅伯茨(曾主演《風月俏佳人》)主演。
本片與《羅馬假日》在情節的安排上有著驚人的相似:《羅馬假日》中高貴優雅的安妮公主邂逅了小報記者喬治,從而引出了一段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而《諾丁山》中同樣美貌的明星安娜也遇到了落魄的書店老闆……兩片主角都經歷著身份的差異、地位的懸殊和環境的壓力,但它們也有著不同之處:現代版的《羅馬假日》中有著更多的現代因素——現代的喜劇模式、現代的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可能導致的現代的不同結局。但恰恰就是這不同的結局使我更欣賞《羅馬假日》(純數個人觀點)——欣賞奧黛麗.赫本的清純脫俗、欣賞導演情節安排的獨具匠心、欣賞片尾安妮離去時留給我的揮之不去的惆悵與遺憾。
[編輯本段]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與演員】
影片於1998年4月17日在謝伯頓製片廠和倫敦西區開拍。影片編劇理查德·柯蒂斯回憶說:「 在晚上失眠的時候,我總會想,如果我帶著位大明星出現在朋友家中會是怎樣的情景?這明星可能是麥當娜或是別人。一切從此展開,我的朋友會如何反應?誰會故作鎮定?晚餐時會有何經歷?而之後朋友又會如何議論?如果一個普通人和一個大牌明星走到了一起,他們的生活將受到怎樣的沖擊?」
由於《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取得了空前成功,於是本片在期待中難免被人拿來對比。製片人鄧肯· 肯沃西(Duncan Kenworthy)說:「這不是一部續集,當然觀眾會有所期待,而我們也希望迎合,但這畢竟是另外一部愛情喜劇,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完全不同。這段戀情發生在世界著名的女明星和普通男人之間,這正是影片的獨特之處。」
當談到聘請羅傑·米歇爾擔綱本片導演時,肯沃西說:「找到適合執導本片的導演就像物色演員一樣,羅傑脫穎而出,他向來善於演繹現實題材。」
肯沃西認為朱莉婭·羅伯茲是扮演安娜的唯一人選,當他將想法告訴米歇爾時,米歇爾認為根本可望不可及。後來,羅伯茲的經紀人看到了影片劇本,她說這是她看過的最好的愛情喜劇劇本,在肯沃西眼中,這是不錯的預兆。果不其然,羅伯茲非常看好安娜的角色,同意擔綱出演。米歇爾說:「朱莉婭非常符合安娜的角色,因為她本身就是著名國際影星,只是在扮演另一個明星而以。」
羅伯茲說:「觀眾肯定會以為片中的安娜就是我,而且我會完全理解她的生活,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每個演員的經歷都是不同的,我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我們不會如出一轍。」影片中安娜與威廉的戀情不僅顯現出他們生活方式的種種差異,而且還蘊含著名人與常人對名望的不同理解。安娜就曾如此道出自己的理解:「你知道,名氣並不實際,別忘了,我只是個女孩,站在一個男孩的面前,要他去愛她。」
羅伯茲是《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影迷,而且她最喜歡的類型片就是愛情喜劇。羅伯茲不但非常看好影片劇本,還很榮幸與眾多的英國演員合作。她說:「影片中的每個人都很出色,這里不但有一流的劇本和導演,還有哪怕演繹最渺小的角色都會非常精準的天才演員,即使一段簡短的片段都會讓你趣味昂然。」
對於扮演威廉的人選,主創人員一致看好了休·格蘭特。肯沃西說:「休能完美的道出理查德創作的台詞,就像道出理查德的心聲一樣。」米歇爾補充說:「休比任何演員都適合理查德的作品,而理查德比任何編劇都清楚如何讓休的演技得以充分發揮,我想他們是最佳組合。」格蘭特非常高興能與製片人鄧肯·肯沃西和編劇理查德·柯蒂斯再次合作,他說:「理查德·柯蒂斯是這種愛情喜劇片的王牌編劇,當然我的角色相當出彩。」
【關於拍攝】
劇組選取了倫敦西郊為影片的外景地,柯蒂斯說:「諾丁山是多元文化的特別融合,富人與窮人、葡萄牙人和牙買加人與英國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是來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並共存的理想之地。」
波多貝羅大街(Portobello Road)是諾丁山最著名的旅遊商業街,這條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大街早在1841年的地圖上就出現了,時至今日,街道上經常遊人如織,銷售民族裝飾、木雕製品和銀器用品等的特色小店遍布街邊,另外還有畫室、書店及花店穿插其中,成為一道多元文化氣息濃郁的獨特風景線。
同波多貝羅大街一樣,諾丁山也在歲月流逝中經歷了移民潮、50年代的種族暴動、以及古董及舊貨市場的演變,1965年開始舉辦的諾丁山狂歡節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享譽國際的歐洲規模最大的狂歡節,在三天時間里,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萬名遊人賓客在這里盡情歌舞。
雖然諾丁山的氣息與影片風格很搭調,但當地的人口稠密也成為了影片拍攝的頭等難題。製片人肯沃西說:「起初,我們想要搭建一個巨大的外景,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掌控,因為我們擔心羅伯茲和格蘭特如果出現在公眾場合會吸引數千人的圍觀,可能會擾亂當地治安。不過最後,我們為了能營造出真實的效果決定鋌而走險。」
本片的製作設計師是曾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斯圖爾特·克萊格(Stuart Craig),他的代表作有《卓別林》、《愛情與戰爭》和《英國病人》等。克萊格說:「我以往的電影作品大多都是以十八、十九世紀為背景,這部當代題材電影當然很吸引我。我的選擇標准不僅停留在設計上的挑戰,劇本的品質也很重要。勿庸置疑,《諾丁山》的劇本非常優秀,情節設置引人入勝。在這部影片中,我們需要面對大量街道、數以千計的路人、商販、店主和居民,急需解決的問題非常復雜。」
導演米歇爾對此也心存顧慮:「我最擔心的是在拍攝第一天休和朱莉婭就會出現在波多貝羅大街上,我們也許會被數千名圍觀者和狗仔隊攝影師所包圍,導致我們的拍攝無法進行。幸運的是那一幕沒有發生。我們的外景組和保安制定的計劃非常周密,而且我們的拍攝也沒有妨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外景製片主任蘇·奎因(Sue Quinn)在影片拍攝中功不可沒,她說:「尋找合適的外景地並取得拍攝許可是相當艱巨的工作,你根本猜想不到諾丁山有多少人口居住,他們的背景五花八門,我們必須和多個部門交涉。在倫敦街頭的拍攝必須符合健康和安全標准,而且不可能封鎖街道。好在我們得到了警局和議會的全面協助,他們樂於藉助影片來宣傳諾丁山。」為了得到當地居民和商人最大限度的合作,奎因和手下寄出了數千封為慈善機構募集捐款的信件,最後有200多家慈善機構獲得了捐助。
片中有一段電影首映式的熱烈場景,導演米歇爾希望在倫敦西區中心Leicester廣場進行拍攝。出乎意料的是,製片方提出的申請被拒絕了,因為在一個月前,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曾在Leicester廣場出席了盛大的電影首映式,幾千名粉絲蜂擁而至,為警局製造了不少麻煩,所以他們不想再為本片中虛擬的首映式承擔任何責任。不過經過多方努力,劇組最終還是得到了拍攝許可。
[編輯本段]
精彩花絮
·威廉居住的藍門房子確實存在,它曾經屬於影片編劇理查德·柯蒂斯。
·在生日宴會的場景中,有人問安娜·斯科特上部影片賺了多少,她回答1500萬美元,這正是朱莉婭·羅伯茲出演本片的片酬。
·在影片結尾,威廉坐在公園長椅上看的書是路易·德·伯尼埃爾(Louis de Bernières)所寫的《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這本將是導演羅傑·米歇爾在《諾丁山》之後的下一部電影,但後來米歇爾染上重病,只好由約翰·麥登(John Madden)替代。
·片中威廉的住所在影片上映一年後被售出,因為原來的藍門被克里斯蒂拍賣行拍賣,於是一扇黑門取而代之。然而不久,有人在門邊的牆上噴上了塗鴉,上面寫道:「這是好萊塢門。」
·片中威廉的書店其實是一家古董店,不遠處就是理查德·柯蒂斯的製片公司。
·歐米德·吉亞李利客串了片中咖啡店的收銀員,當時他正在出演同一製片公司拍攝的《盜墓迷城》。
·威廉和安娜在屋頂上排練電影台詞的場景被縮短,以贏得PG-13的級別,在DVD中可以看到完整鏡頭。
·理查德·柯蒂斯在出版的本片劇本中曾提及,他最初希望讓哈尼成為安娜的情敵,哈尼就在威廉書店附近的音像店上班,而影片的結尾是威廉放棄了安娜選擇了哈尼。柯蒂斯後來決定不能讓安娜離開,於是他讓哈尼成為了威廉的妹妹。
·大衛·斯瑞夫(David Threlfall)曾希望出演本片。
·製片方曾邀請埃爾塔·馬里克(Art Malik)出演本片。
·威廉走過諾丁山四季的遠景畫面是由四組鏡頭合成,這四組鏡頭是在同一天拍攝完成的。
·片頭朱莉婭·羅伯茲的一些畫面出自娛樂節目《今夜娛樂》(Entertainment Tonight)。
·片中麗茲酒店的大堂確實是在麗茲酒店拍攝的,為了避免被賓客打擾,只好在凌晨2點至4點拍攝。
[編輯本段]
穿幫鏡頭
·安娜第一次到威廉家中時,威廉告訴她浴室在頂樓,後來浴室卻出現在二樓。
·同一對母子曾三次出現在威廉書店旁邊的小路上,甚至連服裝和姿勢都一模一樣。
·安娜和威廉在街頭相撞後,安娜的太陽鏡中映出了攝影師。
[編輯本段]
2諾丁山 地名
諾丁山在英國倫敦西郊附近,有人說,很難想像充滿古典氣息的倫敦也有諾丁山這樣異國風味濃厚的街區,這里每年夏天舉辦的狂歡節更是令各國遊客蜂擁而至,像個文化大熔爐,在這里各色人種齊聚一堂,有富人也有窮人,不同背景、有著極大差異的兩個人也能互相吸引,
所以不難相信,在這里,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愛情故事,而最精彩的當屬《諾丁山》。
諾丁山(Notting Hill)原本是倫敦內行人留連的地方,這幾年成了到倫敦的旅行者必逛之處的,是因為電影《諾丁山》。電影一開始,導演就用最簡練的鏡頭狂拍了一通諾丁山 ——波特貝露市場(Portebello Road Martet)有各種攤床,賣鮮花的、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小日用品的、賣古董的、賣中國瓷器的、賣廉價首飾的。街道兩旁有好多小店,也以賣古董首飾舊書藝術品的為多,當然也有休格蘭特在電影中演的威廉開的那種小店:藍色的木頭門楣,油漆被風吹雨打的有點發烏了,招牌是白字的「The Travel Book Co.」。威廉的買賣不太好,但運氣能氣死誰,他居然命犯桃花跟好萊塢大明星有了故事。
電影里,當安娜史考特和諾丁山小店主威廉同睡事件被狗仔隊發現,朱莉亞離威廉而去後,威廉踽踽獨行於波特貝露市場,這時能看見一個個水果攤上草莓又紅又大,綠而又粗的芹菜像素色的花在菜床上盛開,雨滴打在諾丁山的石塊街道上發出嗒嗒聲。威廉喝咖啡的小店也不是什麼高尚場所沒有小資想要的情調,只有市井和鄰里的隨意平凡。諾丁山在電影諾丁山裡就是這么誘人
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
這里是一般所謂西區的中心,西區是倫敦最著名的戲院區,聚集了將近40家戲院,廣場內的卓別林像和莎士比亞噴泉即為最佳見證。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時候是下午五點,五點的夕陽懶懶地照耀著,剛剛下班的人們放慢了腳步,次第路過這片沒有大幕的舞台。貝克漢姆就是在這里第一次握緊了維多利亞的手,黛安娜王妃也曾戴著墨鏡在這里的商鋪流連,許多美國大片從這里走進了英國人的生活,日不落帝國多情的斜陽見證這一切。
排隊購買半價票
在這里如果你想買到便宜的戲票,可以來到萊斯特廣場旁的半價票亭,這個票亭是倫敦戲院公會設立的,以半價出售當天西區戲院未售出的戲票,但數量有限,採取先到先得的方法,僅收現金,每張票另加兩英鎊的手續費。
諾丁山的罕見之處不在於愛情,而在於它雖身處倫敦,卻有著異國風情。諾丁山狂歡節定在每年8月的最後一個周末,為期2天。頭一天是兒童狂歡節,次日為成人狂歡節。論服裝和面具,諾丁山狂歡節如同一場奇異華麗的化妝舞會;論音樂,鋼鼓樂隊、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樂則是諾丁山狂歡節的靈魂。鋼鼓的強烈節奏令心跳立即合著節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則每每根據最新時政和社會熱點即興改動歌詞,惟余幽默諷刺的本色不變。每年至少吸引200萬的群眾參與活動。英國諾丁山嘉年華會始於1964年,是以加勒比地區文化為特點,是倫敦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是歐洲最大規模的街頭狂歡巡遊。當千里達的移民抵達倫敦,當時的英國有色人種平日生活的壓力還是很大,於是他們子就想到了以前在家鄉的carnival,並且在1964年的夏天於Notting Hill這個一多種族多文化地區辦起了carnival,結果引起轟動,並且造成廣大回響,附近的居民在音樂響起的時候紛紛加入街上的隊伍一起跳舞。
身在倫敦,如果你想要嘗嘗地中海風味的美味,那麼尋找一間希臘餐廳,可能最能滿足你的需要。Elysee希臘餐廳有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口碑,位置就在倫敦西區的中心,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Elysee就位在Tottenham Court Road的巷內。Tottenham Court Square都在附近。刷白的牆壁和澄藍色的雨棚—Elysee的外觀就彷彿是經典的希臘印象,但她吸引客人入內用餐的不只是餐廳的外觀,也包含其悠久的歷史和經典的廚藝。Elysee的主廚27歲便到Savoy飯店,吸引過的客人包括愛丁堡公爵等皇室;並且持續的成為倫敦上流看完戲劇後的用餐地點。
這里的菜色包括希臘及地中海風味的餐點,並且擁有一流的酒可以提供搭配。入坐後,餐廳會提供腌橄欖小蘿卜(Radish)和辣椒作為開胃,並且會先讓客人選擇飲料。如果是兩個人用餐,由於主餐份量不小,所以在湯和前菜間選擇其一即可。可以試試 Minestrone這種蔬菜湯,這是義大利的風味,並且可以搭配剛烤好的Pita麵包,相當美味。
主菜的部分可以依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肉類,雖然菜名都是看不懂的希臘文,但是都有英文解說,不難理解。喜歡雞肉的可以試試一款名為Maryland的調理,雞胸肉包裹麵包粉炸得金黃相脆,配有希臘式的米飯。如果喜歡Kebab的人,Elysee 的調理也不錯。兩人用餐以一份湯和一道主菜,飲料使用沛綠雅礦泉水的話,大約在14到15磅之間。Elysee的服務相當細微,服務生會隨時注意客人用餐的需要,並且相當自豪有絕對會讓客人滿意的服務。即便送上來的食物客人不滿意或是點錯了,餐廳也會馬上重做。餐廳在晚間9點半後會有傳統風味或是演唱舞蹈來娛樂用餐顧客,並且這里一直營業到凌晨三點。在夏季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到陽台上用餐,享受舒服的自然風和觀看美麗的倫敦夜景。
特別重要的是,別忘了隨時隨地的望望四周,也許你的眼睛,會迎面遇上另外一雙眼睛,也許兩個人,都很孤獨……

4. 尋找一部電影 夏日 海灘 愛情片 歐美的

我記得是女主角帶著兩男孩,不過男主角是不是很會做飯?女主角還有個未婚夫是研究蔬菜的,最後女主角和茄子一塊掉水裡了,她未婚夫沒救她,只救茄子了,如果是的話大概是:同房兩家親,提摩西·達頓演的

5. 一個歐美電影 叫夏日什麼什麼戀

《夏日戀曲.》(My Summer Of Love)
中文名稱:夏日戀曲\夏日之戀
英文名稱:My Summer Of Love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4年
電影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Paul Pavlikovsky
電影演員: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 Phil
Dean Andrews .... Ricky
Emily Blunt .... Tamsin
Nathalie Press .... Mona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原 名:My Summer Of Love
◆譯 名:夏日戀曲
◆導 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Paul Pavlikovsky
◆演 員: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 Phil
Dean Andrews .... Ricky
Emily Blunt .... Tamsin
Nathalie Press .... Mona
◆類 型:劇情/愛情
◆片 長:86 分鍾
◆上 映:2004年
◆國 家:英國
◆語 言:英語
◆字 幕:英語/法語
◆文 件:2CD 49 x 15MB
◆鏈 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2189/
◆評 分:7.2/10 (1,162 votes)
-----------------------------------------------------------------
◆視頻尺寸:640 x 352
◆壓縮格式:XviD + AC3
◆簡 介:
莫娜在暑期只用十塊錢就弄到了一輛摩托車,雖然破舊不堪,但是還可以開,而坦希則是位有錢人家的小姐,嚮往著頹廢自由的生活,在這個夏日的野外,兩個不安於現狀的女孩相識,共同度過了一段滿是憧憬、激情、曖昧、狂野的夏日時光……
16歲的英國少女Mona有一個已經結婚的情人,還有一輛沒有引擎的摩托車,她和哥哥Phil一起住在英國約克郡的一家小酒吧里。
在這個夏天,曾經坐過牢的Phil突然迷上了基督教,他不僅把酒吧變成了祈禱和傳道的場所,還企圖讓妹妹改掉抽煙和酗酒的習慣。
跟情人分手的Mona對虛偽的人和生活越來越感到厭煩,直到午後的陽光里顯出Tamsin騎著白馬的身影。
跟Mona同齡的Tamsin出生上流社會,她會拉提琴,喝紅酒,住在鄉間的豪華度假別墅里。
盡管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兩個少女很快成了好朋友。
Tamsin向Mona訴說父親的出軌和姐姐Sadie的慘死,聲淚俱下。對新朋友著迷的Mona相信了她說的每一句話,並撬家偷偷搬進了她的房間。
在野外的小溪里,Tamsin吻了Mona,宣告著這份友情已經轉變成濃烈的愛情。Tamsin為Mona買了引擎,兩個少女同騎一輛摩托開始了屬於她們的瘋狂的夏天,她們一起跳舞,一起野營,並發誓永遠在一起。
「如果你離開我,我就殺死你。」Tamsin說。
「如果你離開我,我也會殺了你,然後再自殺。」Mona說。
直到Phi找到把Mona,並把她帶回家監禁起來。在不屈的斗爭之後,Mona終於提著行李離開了家。一心想實現兩個人的誓言的Mona卻發現Tamsin正在收拾行李回寄宿學校,她還遇到了活生生的Sadie。
Tamsin追著Mona來到她們定情的小溪,請求她的原諒。激吻過後,Mona把Tamsin按入水裡……
夏天已經結束,那麼她們的愛情呢?

6. 凱瑟琳·赫本資料

物簡介:凱瑟琳·赫本

簡 介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的赫本:一個是奧黛麗·赫本,一個凱瑟琳·赫本。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凱瑟琳·赫本也許是好萊塢獲得奧斯卡獎次數最多的一位女明星。

身高1.73米,高高的顴骨、滿臉的雀斑、剛毅的下巴、清瘦的身軀,熱情、執著、急躁、勤勞、獨立,喜愛騎車、打網球、游泳、縫衣服、編織聖誕花環,她最遺憾的事是沒能扮演郝思嘉。

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一名爭取婦女參政權力運動者。赫本與同年齡的女孩相比變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裡也顯得非常書卷氣。赫本考入布瑞邁沃學院之後,開始立志做一名演員,在大學期間演了不少戲。

畢業後,她開始在百老匯和其它地方得到一些小角色飾演,她總能把角色演得很吸引人,特別是在《哈特和波特夫人》中的表演。後來她以舞台劇《勇士丈夫》正式步入美國演藝界。接下來她開始出演電影,在影片《離婚證書》中,由於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標出的片酬並且與RKO公司簽約。1932-1934兩年間,她主演了五部電影。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榮譽》榮獲了奧斯卡金像獎。第四部影片《小女人》獲得了當年最佳影片獎。這時關於她個人生活的報道和傳聞也越來越多:在生活中舉止傲慢,拒絕出演好萊塢的影片,穿著鬆鬆垮垮、而且不化妝,在照相機前不注意形象,拒絕記者采訪…。而影迷們為她這種反傳統的行為而喝彩。

因此,1934年赫本返回百老匯,出演了舞台劇《湖》,那些鼓勵她這一行動的批評家和觀眾們,第一批買了票,在看完之後又是第一批對這場戲和赫本進行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赫本只得返回了好萊塢,可事情並沒有好轉。在1935年到1938年這期間,赫本只成功地主演了兩部電影,《愛麗絲與亞當》並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踏上舞台之路》;而其它影片都是失敗的作品。她的影片成了票房失敗的標志。赫本於是又回到百老匯出演了舞台戲《費城故事》,可這一舉動又宣告了破產。這時的赫本採取了切實和解救的措施,買下了她主演的舞台劇的電影製作權。這一舉動果然奏效了,1940年根據赫本的同名舞台戲改編而製作的影片《費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時也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在接下來的影片《而立之年的女人》中,她開始與男影星斯賓塞·屈賽聯手上戲,後來他倆合作了8部以上的影片,同時在戲外他倆也開始了長達25年的羅曼蒂克史。

1951年,已步入中年的赫本以影片《非洲女王》第五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進入50年代,赫本塑造的角色多是具有顯赫地位或特殊身份,並以此多次贏得了奧斯卡提名,這些影片包括《夏季》、《喚雨巫師》、《最後的夏季》。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與屈賽的戀情之中。但是,赫本並沒有放棄在演藝事業上的追求,她以影片《長夜旅行》為自己贏得了第九個奧斯卡提名。這之後赫本離開了影壇五年的時間,復出後她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猜猜誰來赴晚宴》,這也是赫本與屈賽合作的最後一部影片,屈賽在完成這部影片之後就去世了。《猜猜誰來赴晚宴》使赫本第十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並且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第二年赫本出演了影片《冬獅》,這使她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十一次獲得提名。到了70年代,赫本開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電視電影方面,但她還繼續出演了幾部影片,包括《公雞考格本》和《金色池塘》。《金色池塘》使赫本最後一次(第十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同時也第四次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1991年開始撰寫個人傳記《我》。

赫本是20世紀美國電影最有力的見證人之一。
1994 Love Affair 風流韻事
1990 Tales of Helpmann, The 赫本的故事
1987 Hollywood The Golden Years: The RKO Story
1984 George Stevens: A Filmmaker's Journey 喬治•斯蒂芬:一個製片人的生活歷程
1984 Grace Quigley 格瑞斯•奎格里
1981 On Golden Pond 金色池塘
1978 Olly, Olly, Oxen Free 歐利,歐利,自由的公牛
1975 Rooster Cogburn 公雞考格本
1973 Delicate Balance, A 優雅的平衡
1971 Trojan Women, The 特洛伊的女人
1969 Madwoman of Chaillot, The 狂女查洛特
1968 Lion in Winter, The 冬獅
1967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猜猜誰來赴晚餐
1964 MGM's Big Parade of Comedy 米高梅公司的喜劇電影回顧
1962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長夜旅行
1959 Suddenly, Last Summer 去年夏天
1957 Desk Set 約櫃
1956 Iron Petticoat, The 鐵娘子
1956 Rainmaker, The 造雨人
1955 Summertime 夏日時光
1952 Road to Bali
1952 Pat and Mike 帕特和邁克
1951 African Queen, The 非洲皇後號
1949 Adam's Rib 亞當的肋骨
1948 State of the Union 美利堅
1947 Song of Love 愛之歌
1947 Sea of Grass, The 草之海
1946 Undercurrent 暗流
1945 Without Love 沒有愛
1944 Dragon Seed 龍種
1943 Stage Door Canteen 小賣部後門
1942 Keeper of the Flame 跳動的火苗
1942 Woman of the Year 而立之年的女人
1941 Women in Defense 警戒的女人
1940 Philadelphia Story, The 費城故事
1938 Holiday 假日
1938 Bringing Up Baby 養育成人
1937 Quality Street 特色街道
1937 Stage Door 通往舞台之路
1936 Woman Rebels, A
1936 Mary of Scotland 蘇格蘭的瑪麗
1936 Sylvia Scarlett 塞莉婭•斯卡利特
1935 Alice Adams 愛麗絲•亞當
1935 Break of Hearts 破碎的心
1934 Little Minister, The 小頭領
1934 Spitfire 烈性子
1933 Christopher Strong
1933 Little Women 小婦人
1933 Morning Glory 清晨的榮譽
1932 Bill of Divorcement, A

姓 名:奧黛麗-赫本
英文名:Audrey Hepburn
逝 世:1993年1月20日
出生地:比利時布魯塞爾
生 日:1929年5月4日
星 座:牧羊座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於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她出生時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在她的雙親離婚後,她跟隨母親去了倫敦,並在一所私立女子學校上學。她的母親隨後回到荷蘭,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親一起到了荷蘭的Arnhem。當納粹進入Arnhem後,赫本經常會營養不良,心情郁悶。(這也許是她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後,Hepburn進入倫敦的一所芭蕾舞學校學習,並獲得了獎學金。畢業後,她成為一名職業模特。作為一名模特,她便顯得很優雅高貴,而且好像她已經找到了最適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電影行業。

1948年,她在一部歐洲電影《變小七次的荷蘭》(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擔任了一個很小的角色,隨後在1951年的電影《少婦的神話》(young wives『s tale)里,她終於有了第一個有台詞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的分量還是很小,於是,赫本赴美國發展。1953年她與好萊塢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羅馬假日》,該片風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令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與此同時她還因在百老匯戲劇《翁丹》中的表演榮獲托尼獎。一頭黑色短發,外貌優美脫俗,體態輕盈苗條的赫本,在金發性感女郎風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之後,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樣的一部引人製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奧斯卡。之後的三次提名分別得益於《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許多影片,表演質朴而富於激情。如《戰爭與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愛情》、《綠色公寓》、《薩布瑞娜》,其中那些儀態萬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60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記》,《蒂芬妮早餐》,《孩子們的時刻》,《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後期有《愛神》,《怎麼偷一百萬》《等到黑暗》,之後曾長期息影,復出後又拍攝了《羅賓和瑪麗安》(1976年)、《血統》(1979年)、《他們都笑了》,(1981)《總是如此》(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的親善大使多次赴非洲開展慈善與救助活動,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銀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7. 歐美經典愛情電影有哪些

天使之城

西雅圖夜未眠

廊橋遺夢

保鏢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8. 找一部歐美愛情電影,男女主角都很年輕,他們相愛但最後分手了,我記得電影里的幾個畫面,但電影名字忘了

和莎莫的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 (2009)8.2
心跳(500)天 | 戀夏500日
導演:馬克·韋布 主演: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佐伊·丹斯切爾 科洛·莫瑞茲 ...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演的湯姆是以給賀卡撰寫各種賀語為生,滿腦子充滿奇妙浪漫的他不意被自己的女友莎莫(佐伊·丹斯切爾 飾)飛掉。為了反思他和莎莫的問題所在,湯姆於是開始回憶自己和這個女孩過去在一起的500個日子……

9. 求歐美浪漫愛情電影,越多越好!

強烈推薦:《情歸阿拉巴馬》《曼哈頓灰姑娘》《兩小無猜》《上尉的曼陀鈴》《我愛貝克漢姆》《傾城佳話》《觸不到的戀人》 《律政俏佳人》《灰姑娘的玻璃手機》《真愛之吻》《魔法奇緣》《男女變錯身》《魔法灰姑娘》
《27套禮服》
《盲目約會》
《賤女孩》《高校天後》
《情話童真Ever After》
《紐約時刻》
《平民天後》
《家有美妞》
《女兵報到》
《小記者大偵探》
《一吻定江山》
《足球尤物》
《第一女兒》
《鴻孕當頭》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偶像有約》
《魔法雙星》
《倒霉愛神》
《辣媽辣妹》
《盡善盡美》
《少女妙探》
《當哈利遇上莎莉》
《徵婚廣告》
《愛你九周半》
《牛仔褲的夏天》
《校園威龍》
《中央舞台》
《錄取通知》
《少而不宜》
《戀愛刺客》
《搖滾校園》
《冰上公主》
《辣妹保鏢》
《超完美男人》
《街舞少年》
《一球成名》
《九歲人生》
《BJ的單身日記》
《歐洲任我行》
《領家女優》
《情迷哈瓦那》
《鐵腕校長》
《美國處男》
《失敗者》
《大人物拿破崙》
《我為瑪麗狂》
《成名在望》
《對面的惡女看過來》
《拜金女郎》
《麻雀變王妃》
《陽光小美女》
《女校報道》
《窈窕美眉》
《四角關系》
《模特生活》
《美國派》
《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真愛至上》
《金龜車賀比》
《喬治亞法則》
《女生向前翻》
《甜心辣舞》
《和平戰士》
《綠色奇跡》
《大學新生》
《卡特教練》
《春天不是讀書天》
《百個女生一個男生》
《留級之王》
《泳池驕龍》
《加油!馬歇爾》
《我的左腳》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光榮之路》
《重振球風》
《幸運搏擊》
《勁歌飛揚》
《Bobby/鮑比/博比/波比》
《熱力四射》《魅力四射》
《甜心辣舞》
《雙面疑殺》
《徹夜狂歡》
《初戀的回憶》
《少女的異想日記》
《花豹美眉》
《風月俏佳人》
《味濃情更濃》
《K歌之王》
《我的朋友是明星》
《似曾相識》
《十日拍拖手冊》
《天使在人間》
《濃情巧克力》
《羅密歐與茱麗葉》
《愛的過火》
《長毛狗》
《波特小姐》
《愛情狗綁架案》
《一日鍾情》
《捉與放》
《尋找夢幻島》
《27個遺失的吻》
《漂亮女人》
《新娘不是我》
《美夢成真》(飛越來生緣)
《鋼琴課》
《誘惑法則》
《美味關系》
《甜蜜十一月》
《奧涅金》
《當你沉睡時》
《戀愛假期》
能滿足要求了吧,希望你看得完!

閱讀全文

與最後的夏季歐美電影愛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ctv6電影頻道的平板廣告音樂 瀏覽:723
荒島求生電影觀後感300字 瀏覽:469
棟篤神探電影粵語土豆 瀏覽:780
關於地理的電影觀後感1000字 瀏覽:263
韓國有一部旅遊犯罪的電影 瀏覽:736
賈玲最近上映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64
電影寵愛的結局 瀏覽:201
講述泰森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21
泰國大佬愛上一個女孩的電影 瀏覽:632
唐人街探案3電影配樂名字 瀏覽:820
電影動漫成熟男頭像圖片大全 瀏覽:201
顏丹晨大尺度電影 瀏覽:105
男主女主角色互換的電影 瀏覽:252
愛情動漫電影排行 瀏覽:633
神槍狙擊電影完整版 瀏覽:352
那些電影網站可以賺錢 瀏覽:716
電影鐵猴子圖片 瀏覽:398
流浪貓變成一個美女是什麼電影 瀏覽:1000
暫時困難電影演員 瀏覽:296
男女av的電影圖片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