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

台灣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

發布時間:2022-06-19 14:43:23

⑴ 艷光四射歌舞團的劇情

薔葳(陳煜明飾)一臉桃色,看著鏡中女裝的自己,他不禁懷念起一個男孩——阿陽(鍾以慶飾)。
阿陽剛剛溺水身亡,薔葳還清楚地記得那年夏天,他們躺在一起,彷彿永遠都不會分開了似的。伴著「嗤嗤」的蟬聲,他們進入甜蜜夢鄉。
薔葳晚上是美艷扮裝皇後,伴著艷光流水,迎著輕輕海風在花車上演出;白天,換一身裝束,他又成為葬禮中的招魂道士。這次阿陽的葬禮,負責招魂的正是薔葳。
薔葳不禁又想起他們剛認識的時候,他們的車拋錨了,在阿陽的幫助下,他們修好了車子。眼前這個皮膚黝黑的陽光少年,讓薔葳不禁覺得心動,有些害羞。而阿陽對扮裝皇後的表演不但沒有排斥,反而也被薔葳吸引。他們的愛情就此開始,可是好景不長,沒想到阿陽就此與他天各一方。
這天的招魂儀式,阿陽的家人因為忘記帶上阿陽的衣服,而無法完成。薔葳忽然想起來自己身上的一件衣服是阿陽留下的,他希望阿陽的魂魄可以找到家,於是脫下那件小背心,對著大海悲痛哭泣。他的哭聲,比阿陽的家人還要凄慘。
入殮的前一天,薔葳總覺得阿陽這樣不明不白的離開他總是不甘心,於是非要去見他最後一面。卻對著眼前的這個「清朝古人」感到非常陌生。同行的璐璐(賴昱錡飾)、麗麗(馬翊骯飾)、胖妞(王明璋飾)都認為這種方式把阿陽弄得又土又舊。於是,薔葳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他。
薔葳請了一個排位回家,「姐妹」們整天安慰薔葳,希望他能開心的生活。可是薔葳的腦海中仍舊不同的浮現阿陽的影子。他們曾經共舞,曾經在海邊賞景……而今,孤苦的薔葳到哪裡去尋找他呢?依稀中,他看見阿陽走向大海,只剩下一片薄霧;他又看到阿陽騎著摩托車追了上來,可是清醒之後,又只剩下空盪盪的高速公路;他看見阿陽坐在他面前,聽他訴說了自己的願望,卻搖搖頭……
斯人已逝,留下未亡人獨自憔悴。薔葳不能終止自己的思念,只能用臆想和揣測完成心願。花車上,姐妹們為阿陽祁福、招魂,一路上,薔葳的眼裡都噙著淚水。
終於,這天,他把那件黃色小背心拋了出去,阿陽的魂魄去哪裡了?那是屬於他自己的。只剩下一朵黃色的玫瑰,伴著薔葳走向未來的路途。

⑵ 艷光四射歌舞團的評論

2004年,第4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的紅地毯上,迎來幾位不尋常的明星。導演周美玲帶領《艷光四射歌舞團》的演員:「薔葳」陳煜明、「璐璐」賴昱錡、「麗麗」馬翊骯、「胖妞」王明璋……驕傲的走在星光大道上。幾位演員都穿上了像影片的戲服一樣華美的女裝。艷驚四座!
作為台灣本土第一部以扮裝皇後為題材的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在取材、造型、美術上都相當別致。影片以主人公薔葳對阿陽的懷念為主線,表現了扮裝皇後們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況。
敘事的結構上,創作者從薔葳的視角出發,隨著薔葳的意識流閃回、前進……因而,引導觀眾關注的問題也就是薔葳和阿陽的愛情,薔葳對阿陽的懷念,這其中有很多精巧的設計。生前,薔葳是阿陽的情人,死後,是他的「未亡人」。但這是不被認可的愛情,阿陽死後,薔葳偏偏成了他的招魂道士。為了幫阿陽招魂,薔葳從身上脫下阿陽留給他的衣服;哭喪的時候比阿陽的家人還要傷心。這些都戲謔的解構了傳統語境當中的儀式。
另一方面,這也使得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沒完沒了的紀念、緬懷、揣測中。薔葳儼然成了一個怨婦形象,不停的追隨阿陽的影子,乃至出現幻覺。這部影片,似又在表現一個人是如何從愛人撒手人寰的陰影中走出來的。太過簡單的命題。
但是,這部影片中,捎帶出很多值得思考德問題。薔葳白天與晚上不同的工作,造成了他生活的分裂。在前衛和傳統之間掙扎,自我沖撞。當別人抱怨傳統葬禮的時候,他卻說:「傳統自然有傳統的道理」,可是轉念又被人反問,在傳統中,他沒有任何地位。他才慢慢覺醒,這種覺醒,卻又是在傳統之內的:請阿陽的牌位。薔葳的這一行為,使他內心掙扎的最大程度的外化。
影片中,經常出現汽車在大海邊的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鏡頭。所謂「邊緣」,被如此巧妙地、象徵性地表現出來。影片中充滿了關懷,但是沒有能夠深入挖掘其中的社會矛盾。某些問題的探討上嘎然而止。
作為一部適應市場的影片,《艷光四射歌舞團》算是很成功的。影片中有凄美的愛情、逗趣的笑料、艷麗的面孔、身材和歌舞。其中,扮裝皇後們的自嘲、打趣,令人忍俊不禁。「難得一生有假奶,為何偏偏有兩個?」「唉呀,再不登台,我鬍子快長出來了啦。」,從這些台詞中可見一斑。幾位主演都各有特點。尤其陳煜明,因為這部影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提名。影片中的服裝非常華麗,扮裝用的紗巾、羽毛,襯著彩色的燈光異樣鮮活。影片還入圍了金馬獎的最佳造型設計、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台灣電影獎,並最終拿下三座獎杯。《艷光流水》、《彩虹》、《愛情游戲》,以及片中經常出現的拉丁風格的吉他配樂,都令人難以忘懷。 同性戀題材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矛盾處境
《艷光四射歌舞團》的人物設置真的讓人賦予很高的期望。主人公蕭薔薇的身份非常特殊:白天,他是給死人超度、誦經、做法事的道士,處在極端的傳統的境地里;晚上,他卻又成了「她」,「艷光四射歌舞團」最妖艷動人的異裝皇後。他的矛盾處境使人拍案叫絕,並且電影中也有很不錯的設置,他的愛人阿陽在死後,他作為招魂的道士,她卻哭得比阿陽的家人都厲害,引發了很多喜劇效果;蕭薔薇想按照傳統的方式,要一個阿陽的牌位,可是他卻又意識到,傳統價值觀中,他和阿陽沒有任何關系……於是他也開始對傳統價值觀產生了懷疑……
但是電影的探討就此嘎然而止,接下來,電影陷入了對於逝者繾綣的懷念當中。但是對於《艷光四射歌舞團》這部電影來說,它也有另外的創新,譬如對於愛情情節劇來說,編導大膽的將愛情的另一方缺失,通過主人公蕭薔薇對於已經溺水死亡的阿陽的懷念,來表現主人公的愛情價值觀。電影中有非常精妙的象徵:歌舞團的車沿海岸開去,象徵他們的「邊緣」處境;蕭薔薇白天徘徊在生死之間(招魂道士),晚上徘徊在男女之間(異裝表演)。
電影中的場景和人物造型、音樂的表現美輪美奐,國外表現異裝表演的電影:《沙漠妖姬》、《艷倒群雌》(To Wong Foo, Thanks for Everything!Julie Newmar,美國,1995年)都在電影美術和音樂上大做文章,《艷光四射歌舞團》也不輸給它們。但是這兩部電影所要表現的內容,與《艷光四射歌舞團》就大相徑庭了。在下文中會談到這兩部公路片。

⑶ 請問一部台灣電影的名字

漂浪青春
( Drifting Flowers )
導演: 周美玲
主演: 趙逸嵐,房思瑜,白芝穎
片長: 100mins
上映時間: 2008-08-15

主演
趙逸嵐Yilan Zhao .....竹篙
房思瑜Siyu Fang .....盲歌女菁菁
白芝穎Zhiying Bai .....妹狗
陸奕靜Yi-Ching Lu .....老水蓮
徐麗雯 Liwen Xu ....年輕水蓮
王學仁 Xueren Wang ....老阿彥

劇情介紹
青春易逝,生命不斷轉進,三個不同世代的男人女人,三段同樣酸甜的愛情追尋。《刺青》導演周美鈴再度挑戰女同志話題,請來陸奕靜與房思瑜等人演出,三段式的敘事結構,講述了三個同性戀者各自的感情經歷。
妹狗,八歲的她,就有了戀愛的本能,臉紅心跳,啟蒙了未知的一生。竹篙,另一個她,十七歲,乳房急劇發育中,她卻有了纏胸的沖動,青春,在探索身體、追尋愛情中,如夢一般迅速遠去。水蓮,已老的她,五十五歲,當愛情走到最後,只剩下自己孤單的長影。
年紀尚小的妹狗與盲女歌手姐姐菁菁(房思瑜)相依為命,女樂手竹蒿愛上了菁菁,妹狗則愛上了竹蒿,三個人的感情糾纏再翻轉……年長的水蓮(陸奕靜)迫於世俗與男同性戀者阿彥假結婚,兩人由年輕相伴到老,水蓮不停的回憶著自己曾經深愛的戀人……
當青春時光逝去時,生命還剩什麼意義,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導演自述
《漂浪青春》是我「六色彩虹電影」的第三部曲了,這部片子是「紅色」,主題是「生命」。(註:前兩部曲是2004《艷光四射歌舞團》——黃色、2007《刺青》——綠色。)
拍完這部電影,我的同志電影創作將暫告一段落、暫時轉向其他題材,不知幾年後,我們才會再以新的頓悟,回來拍完另外三個彩虹。
至此,不禁有一種「修業已達第一階段目標」的感覺。下一階段,將繼續挑戰另一番風貌的創作;但在前往下一段路之前,我還是忍不住頻頻眷顧《漂浪青春》,戀戀不舍其風情,不願那麼快離開她。
《漂浪青春》是一扇獨特的生命之窗,開展出平易近人、但令人驚異的生命風景,特別是她那麼貼近土地、貼近生活、貼近我們的成長經歷,所以她非常「台」,一種質感細膩的「台」、詩意盎然的「台」,是專屬於這方島嶼所吟唱的一首獨特情歌。
在她真實的生活歷練中,她有著幽默自嘲的性格;同時,她以一古怪但純真的姿態,傲視俗世的荒謬;她只能勇往直前,用切膚的經歷,去表達對人生的體悟、對命運的看法。
不同於《刺青》的都會性格、動漫畫元素、夢幻色彩,《漂浪青春》散發著鄉野氣質,從寫實出發、開展出荒謬的真實存在。
如果說這兩部電影有什麼呼應關系,我會說:「《刺青》如夢,《漂浪青春》如實;我們既活在夢中、也活在現實里,兩者都是真實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對荒謬的人生,我能夠不斷地從電影創作中獲得力量、獲得感動,這是我深感奇妙並真心感謝的地方。
[編輯本段]關於影片
第一段:妹狗。
8歲的小女孩,在嫉妒的情緒中,發現了愛情;她心儀的對象,是一個英姿煥發的女樂師竹篙,小妹狗為這樂師所迷倒,卻無意間發現盲歌女姐姐和樂師間的親密接觸,小妹狗既憤怒又失落,遂隨口欺騙姐姐,使得眼盲的姐姐迷失在人山人海的廟會之中,迷失了方向。此事使得妹狗遭到竹篙的憤怒責罵,妹狗難過地離家出走,社工也質疑盲姐姐照顧妹妹的能力,賭氣的妹狗,從此留在寄養家庭,寄養媽媽寵愛妹狗,希望姐姐在妹狗長大之前不要來找她。妹狗雖然得到了優渥的生活,但內心懊悔的她,心中始終有一處空盪盪……
第二段:水蓮。
青春的記憶猶在,怎知愛情早已到了盡頭;失智的老婆婆-水蓮孤獨地活在一團紛亂的記憶裏;年輕時,她曾和阿彥辦了一場假結婚,新郎新娘各有自己的同性愛人。但如今,水蓮的愛人早已去世,而新郎阿彥,則在情人來來去去中,發現自己感染了愛滋病,他悲傷孤寂,自暴自棄著不願就醫。水蓮把阿彥誤認為是過世的同志愛人,固執地將阿彥留在身邊,並要求他穿上女裝,以免這段同性戀情曝光;阿彥不忍一再戳破水蓮,只好任她擺布;於是,一個失憶的婆婆和一個扮裝的阿公,並肩坐在公園裏,形象怪異;但這古怪的形狀卻引來一群惡少看不順眼,他們戲弄阿彥、挑釁辱罵,一場尷尬至極的沖突就要爆發……
第三段:竹篙。
時光倒退,回到前述主角們的青少年時期,男孩子氣的竹篙和女性化的阿彥是要好的玩伴;這年他們還不到17歲。竹篙發育中的女性身體,令她感到渾身不對勁;她偷偷束綁自己的乳房,同時也 因為自己「半男娘」的狀態,遭到大哥的排擠;竹篙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男還是女,找不到自己在家族社會中的定位。竹篙和布袋戲班舞娘水蓮發生了一夜戀情,兩人在身體的探索中探索著各自的困惑;青春的秘密在暗夜中流動,竹篙漸漸明白了自我;天亮,她們的困惑已消失,竹篙已有了長大的感覺,她決定獨立生活,而未知的命運,將在遠方等著她勇敢去探索……
導演簡介
周美玲,大學時主修哲學。既非電影學徒、也非學院出身;視拍片為修行,為了實踐創作,大膽走向獨立製片之路。左手拍紀錄片、右手拍劇情片,游刃有餘。她常透過一個通俗劇情,傳達荒謬的寓意;又透過巧妙的象徵,鋪陳豐富的層次;她的作品總是具有一種美感和詩意,又流露著一股引人的古怪氣息。
[

⑷ 艷光四射歌舞團的詳細資料

常用外文片名:Splendid float
導演:周美玲
編劇:周美玲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71分鍾
國家/地區:台灣
對白語言:普通話色彩:彩色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12月4日 .....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匈牙利
Hungary
2005年4月2日 ..... (Titanic International Filmpresence Festival)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5年4月5日 ..... (Febio Film Festival)
獲獎記錄:
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台灣電影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最佳造型設計獎

⑸ 那位有 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或者下載地址

實在不好下載,我可以傳給你,呵呵

⑹ 楊丞琳 梁洛思 電影

李安剛挾著「斷背山」得獎的威名,返鄉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另一部由「正港」同志導演執導的同志電影也將開拍。導演周美玲繼「艷光四射歌舞團」之後開拍的新片「刺青」,請來香港的梁洛施與台灣的楊丞琳,共譜一段苦澀青春的女同志戀曲。過去都飾演甜美角色的梁洛施,將改變形象演出中性帥氣的刺青師,初登大銀幕的楊丞琳,更可望以該片演出,突破已逐漸僵化定型的「口愛」形象。 從不避諱自己女同志身分的周美玲,前年在由紀錄片轉戰劇情片的處女作「艷光四射歌舞團」中,大膽碰觸國片少見的扮裝皇後題材,當年大受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鳥b華贊賞,而獲頒金馬獎最佳台灣電影。周美玲隨後一方面努力接工作以還清因拍「艷」片所欠的債務,一方面沉潛構思新片「刺青」的劇本,希望第二次出擊比生澀的處女作更加進步。 「刺青」以高帥英挺的女刺青師「竹子」為靈魂人物,周美玲坦承原本屬意由楊乃文演出,不管楊乃文會不會演戲都願意賭下去,楊乃文看了劇本也興致勃勃,但最後仍因無法突破演出同性親吻的戲分而作罷。周美玲幾乎試遍了台灣本土偶像劇演員,甜美的很多,但都無法找到符合角色酷酷樣子的女星,最後終於找到香港17歲女星梁洛施。周美玲問梁洛施怕不怕一個人來台灣拍戲,但對方說「孤單會讓我把戲演得更好」,言談間的早熟,立刻讓周美玲看到了「竹子」的氣質。 不過,對台灣觀眾最震撼的,應該要算是「口ㄞ教主」楊丞琳即將飾演的「小綠」。「小綠」是個在網路演出的視訊女郎,在刻意裝成大學生的模樣之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竹子展開了一段糾葛的情感。這個角色在甜美外型下同時具有早熟的個性,與楊丞琳本人相當契合,她自己也對這個性格鮮明而復雜的角色相當喜愛,但經紀公司對她初登銀幕就演女同志頗感猶豫,她的最後決定可望在本周敲定。影片預計在6月20日開拍。

周美玲的「刺青」夏天將開拍,目前正緊鑼密鼓選角,上回她的「艷光四射歌舞團」講的 是男同志愛情,這次「刺青」轉向女同志,女主角是1名女同志刺青師,故事牽扯到家族秘密 和地震災難,周美玲以「黑色愛情、魔幻驚悚」形容影片基調,

據台灣媒體報道,電影《刺青》兩位女主角梁洛施、楊丞琳為成功詮釋女同志,開拍前曾舌吻熱身,昨天影片開鏡,楊丞琳獲悉梁洛施將獻出她的銀幕初吻感到很害怕,她說:「接吻前,我只問她有沒有交過男朋友,她說有,我們便舌吻,不過老實說,她還蠻會親吻的。」

片中,楊丞琳飾演色情視訊女郎,和扮演刺青師父的梁洛施有多場同志親密戲,為此,導演周美玲先安排兩人上一周的表演訓練課,還替梁洛施找了十幾個女同志熟悉圈內的話題,昨天梁洛施一身中性打扮,舉止頗具男人味,不過她說她是異性戀,喜歡成熟、有事業心的男生。

楊丞琳首次擔任電影女主角,懷抱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不論床戲、艷舞她都拼了。一場她在電腦前跳舞自摸畫面足足拍了五、六次才OK,「舞蹈老師嫌我跳得不夠臟,最後我只好努力賣騷摸胸他才滿意」,她透露,片中將有一絲不掛只遮三點的大尺度演出
楊丞琳及梁洛施出席柏林舉辦的「香港電影招待酒會」

梁洛施和楊丞琳主演的影片《刺青》此番入圍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昨晚(14日),這部以女同性戀感情為主題的影片,被安排在情人節晚間於柏林首映。

因為梁洛施的「遲到」柏林,在早前為《刺青》舉行的首映慶典上,只有楊丞琳一人獨撐大局。一些已經看過片花的買家,在派對上競相追逐楊丞琳,對其表演大加贊賞。目前,該片發行商台灣三和娛樂國際公司已將該片在香港的發行權授予香港得利影視公司。此外,該片的海外版權也分別找到了數個亞洲買家,其中包括泰國、新加坡、韓國的電影發行公司。

《刺青》的故事圍繞梁洛施飾演的「刺青師父」,和楊丞琳這位色情網站的「網路人物」之間的愛情故事。二人相識於網路世界中,直到她們在刺青店再次相逢,楊丞琳被梁洛施的帥氣迷倒。可惜後者因為一段往事,不敢打開心房。

⑺ 周美玲的獲獎紀錄

1993年
《燈》獲電影基金會選為優良創作輔導短片。
1997年
編著電影書《單打雙不打》獲金鼎獎年度優良圖書。
1998年
《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一代女頭手江賜美》獲得第二十一屆金穗獎錄像帶佳作;1998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佳作;入選新加坡國際影展。
1999年
《漂泊的港灣—百年基隆港》獲第二十二屆金穗獎錄像帶佳作;1999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斷曲—找尋布袋戲後場的老樂師》獲得1999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2000年
《師影》獲得2000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像帶獎佳作。
2001年
電影影像書《流離島影》獲選中時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獵人頭祭的故事》獲得第二十四屆金穗獎優等錄像帶獎。
《雪山歷歷》獲得2001年度文建會紀錄像帶獎地方文化史紀錄獎。
2002年
《極端寶島》獲得第二十五屆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像帶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
《私角落》獲得第四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評審團大獎。
2004年
第一部35厘米電影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
《艷光四射歌舞團》一片獲得第四十一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並以該部電影之主題曲「流水艷光」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2005
《艷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1st CJ Asian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Audience Awards)
2008年
《刺青》獲得2008年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泰迪熊獎(Best Feature Film of The Teddy Awards)及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漂浪青春》入圍柏林全景單元

⑻ 周美玲導演過的百合電影有那些

有以下,希望能幫助到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1993年,執導劇情短片《燈》,該片獲得電影基金會優良創作輔導短片,她也因此開始了導演生涯。 1994年,執導劇情短片《身體影片》。1995年,擔任紀錄片《單打雙不打》的助理導演,該片由董振良執導。1993年,執導劇情短片《燈》,該片獲得電影基金會優良創作輔導短片,她也因此開始了導演生涯。 1994年,執導劇情短片《身體影片》。1995年,擔任紀錄片《單打雙不打》的助理導演,該片由董振良執導。
2002年,執導紀錄片《極端寶島》,該片獲得25屆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像帶獎 、第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 ;同年,執導紀錄片《私角落》 ,該片獲得第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評審團大獎 。2003年,執導紀錄片《擺渡》。
2004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該片獲得第41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獎 、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觀眾票選最佳電影獎 。2005年,執導劇情電影《黑暗視界》。2006年,擔任劇情電影《單車上路》的製片人,該片由李志薔執導。
2007年3月30日,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刺青》上映 ,該片獲得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泰迪熊獎 、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08年,執導由趙逸嵐、房思瑜、白芝穎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漂浪青春》,該片講述了三個同性戀者各自的感情經歷 ,入圍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 ;同年,執導由房思瑜、龐庸之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麥子不死》。2009年,執導由徐貴櫻、姚元浩、陳奕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搏浪》 。
2010年,自編自導由炎亞綸、房思瑜合作主演的校園劇《死神少女》,該劇講述了死神少女渡度化12個青少年的故事 。2011年,執導音樂短片《聽你說》,該片由郁可唯歌唱。2013年9月6日,執導的愛情電影《花漾》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陳意涵、陳妍希、言承旭聯合主演 。
2015年,在紀錄片《我們這樣拍電影》中出鏡。2016年,執導由溫升豪、是元介、徐麗雯聯合主演的恐怖電影《回魂》 。2017年,自編自導由鍾瑤、盧婕合作主演的愛情電影《替身》;7月1日,自編自導的愛情喜劇電影《偽婚男女》在台灣上映,該片由唐振剛、周厚安共同主演 。

⑼ 艷光四射歌舞團怎麼樣

同性戀和#易裝愛好者#追求自己愛情的美好故事,他們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煩惱心態刻畫的很贊~對於台灣傳統的祭祀又記錄和闡述了生與死的想法,主角很美很專情,特別要說的是裡面歌舞團的原創歌曲真的很贊唱到心靈深處。ps不過電影進度好慢~看得要睡著了~

⑽ 刺青的導演

周美玲於1969年出生於台灣的基隆港,非常執著於對同性題材電影的挖掘。台灣越來越多的同性戀題材電影,大都情節簡單,風格純美,像以前的《藍色大門》、《十七歲的天空》。周美玲的《艷光四射歌舞團》比起以往的同類作品,應該說還是有所進步的,不僅僅停留在愛情這樣一個層面上,而且加入了對死亡和同性戀在整個社會的立足地位的探討。

周美玲作為一名導演事實上還是略顯稚嫩的,她有很多優點,比如強調美學和文學氛圍,意向與符號的運用。但是《艷光四射歌舞團》作為她第一部劇情片來看,她對於美學的注重仍然保留了下來,畫面的美感和構圖都還是不錯的。由於她一直以來都是拍攝製作紀錄片,所以她對劇情片需要講故事的能力估計不足,由她編導一體的作品怎麼看都還是殘留著紀錄片的餘味。當然也可以理解這樣的風格是寫實風格,周美玲不像他前輩導演們,她更少了那種與大陸的背景關聯,對於本土的關注更加濃重。像影片中表現的民間表演薈萃、牽亡歌陣、喪葬禮儀、道士超渡亡魂、孝女團、電子花車、以及同志圈裡的扮裝皇後歌舞團,都折射出台灣本土文化的特色,所以說這部電影被頒與台灣最佳電影還是有其道理在的。

周美玲,英文名字是「Zero·Cho」。1969年出生於台灣基隆,1992年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於電子媒體與報社擔任過記者,很快就轉向獨立影片創作。1992年在拍攝社會運動為主的獨獨傳播公司認識「螢火蟲影像體」董振良,1993年合作改寫黃克全短篇小說「燈」,也就是後來《單打雙不打》的劇本,得到了電影基金會的三十五萬短片補助。從這部劇本之後,開始進入比較完整的製片流程領域。1994年第一次使用DV拍攝劇情片創作《身體影片》,之後則長期持續創作,但一直都把視為創作形式之一。
這種「偏重美學創意與哲學獨立思想,甚於道德文化使命」的創作概念,直到1999年推動《流離島影》計劃達於成熟,周美玲推動十二位導演聯合拍制島嶼,與導演們分別到台灣周圍的十二個離島上,進行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實驗計劃《流離島影》,強調「創意、深思、奇想」,並為該系列之一《烏丘》擔任編劇、導演;一年後,十二人聯合推出總長288分鍾的《流離島影》電影,受邀參加十數個國際影展,也於2000年底將之推上戲院,可說是當時台灣電影史上最龐大的一個35mm電影計劃。《流離島影》在美學上的成功實驗,增強了周美玲對於深化美學的信心。
2002年「台灣國際雙年展」中,周美玲同時以《私角落》與《極端寶島》二部,獲得「台灣獎—評審團特別獎」以及「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這兩部她稱之為「創作」的作品,也陸續受邀參加諸多國際影展。
曾為編、導、工作者,周美玲一直是台灣界公認的實力派人物,並在形式與內容間實驗各種結合的可能。雖然一直拍片創作不懈,但她卻說自己「其實從不為拍片而拍片」,她視拍片為修行,「只是透過創作,辯證生命課題、探索命運」;其作品透露深厚的哲學背景,重視文學氛圍,並講究美學藝術層次;其說故事方式常有「寓言」式的深度與趣味,對生命課題用力之深,令人印象深刻。
2004年,周美玲完成第一部35厘米電影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甫一完成旋即獲邀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並獲得第四十一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該部電影之主題曲「流水艷光」則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2005年《艷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1st CJ Asian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Audience Awards)。
2007年,周美玲完成了她第二部長片新作《刺青》,《刺青》講述了視頻女郎小綠(楊丞琳飾)與女刺青師竹子(梁洛施飾)的愛情故事。《刺青》一片入圍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並成功奪得最佳泰迪熊獎(Best Feature Film of The Teddy Awards),同時榮獲羅馬亞洲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

相關作品

1996
《身體影片》(劇情片)
1997
《藝術家和她的女兒》
1997
《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一代女頭手江賜美》
1998
《飄泊的港灣》
1998
《斷曲—找尋布袋戲後場的老樂師》
1998
《遺失在海峽中—烏丘》
1999
《輻射將至—烏丘》
1999
《師影》
2000
《獵人頭祭的故事》
2000
《鄒族戰祭》
2001
《私角落》
Corner's
2001
《雪山歷歷》
2002
《極端寶島》
PolesExtremity
2003
《擺渡》
2004
《艷光四射歌舞團》(劇情片)
SplendidFloat
2005
《黑暗視界》
VisionofDarkness
2007
《刺青》
楊丞琳 陳意涵 導演:周美玲
2008
《漂浪青春》
Drifting Flowers
《麥子不死》

◆作品年表-編劇作品
1993
《燈》
1995
《單打雙不打》
1996
《身體影片》(劇情片)
1999
《解密831》
2004
《艷光四射歌舞團》(劇情片)
SplendidFloat

◆作品年表-製片作品
1997
《X島嶼之兩門相望》
1999
《流離島影》
2006
《單車上路》
TheRoadintheAir
◆作品年表-副導演
年份
片名
英譯片名
1995
《單打雙不打》
1999
《解密831》

獲獎紀錄
年份
事 績
1993
以《燈》獲電影基金會選為優良創作輔導短片。
1997
編著電影書《單打雙不打》獲金鼎獎年度優良圖書。
1998
以《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一代女頭手江賜美》獲得第二十一屆金穗獎錄像帶佳作;1998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佳作;入選新加坡國際影展。
1999
以《漂泊的港灣—百年基隆港》獲第二十二屆金穗獎錄像帶佳作;1999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1999
以《斷曲—找尋布袋戲後場的老樂師》獲得1999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2000
以《師影》獲得2000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像帶獎佳作。
2001
電影影像書《流離島影》獲選中時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2001
以《獵人頭祭的故事》獲得第二十四屆金穗獎優等錄像帶獎。
2001
以《雪山歷歷》獲得2001年度文建會紀錄像帶獎地方文化史紀錄獎。
2002
以《極端寶島》獲得第二十五屆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像帶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
2002
以《私角落》獲得第四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評審團大獎。
2004
以第一部35厘米電影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
2004
以《艷光四射歌舞團》一片獲得第四十一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並以該部電影之主題曲「流水艷光」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2005
以《艷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1st CJ Asian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Audience Awards)
2008
以《刺青》獲得2008年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泰迪熊獎(Best Feature Film of The Teddy Awards)及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2008
《漂浪青春》入圍柏林全景單元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演銅鼓的電影演員 瀏覽:481
電影愛作戰結局 瀏覽:506
男界女界電影完整版 瀏覽:180
巴黎的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416
大眾電影成龍 瀏覽:431
打黑風暴高清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著名愛情戲曲電影大全集 瀏覽:504
80年代台灣五個字的電影 瀏覽:137
電影唯美愛情畫面 瀏覽:744
琉璃電影的結局 瀏覽:944
魔發奇緣電影的演員 瀏覽:54
一部看了會哭的電影 瀏覽:298
主角拿著相機的電影 瀏覽:983
泰國電影有一土匪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酷炫的英文電影 瀏覽:647
棋王電影結局王一生死了嗎 瀏覽:916
關於電影天下無賊的英文作文 瀏覽:867
日本粉紅愛情電影 瀏覽:294
最好的朋友法國電影 瀏覽:913
電影票的出票時間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