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電影美學
【資料特供】韓國電影簡史
韓國電影的歷史分期: 無聲電影時期(1919-1935)、有聲電影時期(1935-1945)、光復電影時期(1945-1955)、中興時期(1955-1969)、衰退時期(1970-1979)、轉換時期(1980-1989)、厚積時期(1990-1999)、成熟時期(2000-)
1900年初,電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應的短片影院也隨之形成。也有一種說法是韓國大眾最初接觸電影是在1903年,在這之前也有過上映類似幻燈片的記載,但據當時的《皇城新聞》刊登的電影廣告推測,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那時的電影還非常雛形,只不過是一些用照片拼湊起來的作品。1910年《復活》等外國影片開始進入作為殖民地國家的韓國,那時,韓國的第一批電影開拓者們忘我地投入到劇作中,特別是製作人金道山克服種種不利的社會環境,在那個時代做著第一代電影人的夢想。當他在韓國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電影後,受到極大震動。1919年,他和民族資本鎮純家朴勝弼合力,製作了韓國最早期的電影,在其後20年的發展過程中,電影終於從戲劇的附屬品中脫離出來,成為了一門單獨的藝術,進入了無聲電影發展時代。
1922年,金道山拍攝電影《國境》時悴然去世,《國境》成了他一部留給世人沒有完成的作品。1923年,尹百男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為'韓國第1號'的這部電影,是韓國現代電影的啟蒙之作,擔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夏通過本部影片,成了當時一位耀眼的明星。1924年以前,電影的製作過程中,多多少少還有外國人參與製作,但在這一年,完全由韓國人自己製作的影片《全朝鮮女人》、《網球比賽》等相繼問世,從1925年起,隨著李慶遜出品的《開拓者》,無聲電影在韓國進入了全盛期。
1926年,進入了韓國電影的第一次黃金時代,最顯著的標志首推影片《阿里郎》,這是演員出身的奈隕圭導演的處女作,奈隕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為了當時電影界的核心人物。這部影片對後來電影的發展和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響,直至今日,《阿里郎》的餘波,仍相當程度地存在,它已不單單是部影視作品,更多地從片中發掘出了韓民族的精神。
在殖民地時代,韓國電影最初的任務是,通過片中反映的殖民時期的民族現實情況,啟發人們對現實進行變革;從藝術角度來看,電影美學的發展,在藝術范圍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在1927年一年的時間里,14部無聲電影製作完成,其中奈隕圭的《玉女》、《啞巴》和柳夏泳的《流浪》頗受關注,成為當時的焦點。進入30年代,韓國電影轉變方向尋求發展。轉變方向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強化統治,電影界進入了極其艱苦的時期,導演們希望通過電影的啟蒙,樹立觀眾們的民族自尊和自強,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李圭煥的《沒有主人的渡船》。
1935年,有聲電影終於在韓國出現了,它的標志是《春香傳》,這部影片是韓國電影的又一個里程碑。進入40年代,由於日本的殖民統治,電影完全被日式的'文化強壓'所控制。1940年發布的'朝鮮電影令'中規定,電影的製作和發行全要通過許可,'電影令'被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韓國電影進入了最黑暗的時期。在那段時間製作的電影或者親日傾向極濃,或者乾脆和日本合作拍攝返配,而且大部分採用日本語台詞。盡管電影被籠罩在這種高壓之下,偶爾也有一兩部優秀電影出現,例如尹奉春的《新天地》和權昌根的《福利萬里》。
1945年對於電影界是一個嶄新的春天,這一年,韓國解放了。韓國電影的又一個發展期到來了,崔任圭的《自由萬歲》等帶有'光復'內容的電影閃亮登場,其它名作品還有,崔任圭的《沒有罪的罪人》,李九亨的《安中根日記》,權昌根的《解放了,我的故鄉》等。1948年,韓國和朝鮮分別獨立後,電影終於迎來了相對安定的環境,穩步發展。《為了祖國》、《海鷗》、《法西斯》等一批電影涌現出來,戰爭片、喜劇片等題材多種多樣,可是這樣的復興沒能持續多久。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不僅是對電影發展的一個沉重打擊,更使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產生了倒退。戰爭的3年基本上是韓國電影的空白期,電影人被分做了左、右陣營,大多數人被強制留在北方,有一部分去了美國。因為戰爭,電影人才和膠片都大量流失,物資的不足,拍電影簡直就成了一個夢想。
50-60年代,申星一、嚴鶯蘭等年輕影星登上舞台,推出了「赤腳青春」等紅極一時的影片。現在所談的韓國電影嚴格意義來講,只是'南韓電影'漏旅指,在韓國南部建國後,有幾種發展現象最為引人注目:對國產電影採取免稅措施;諷刺劇受到歡迎,代表作是《出嫁的日子》;出現了一位著名的電影編導柳憲睦,他的作品主要有公映於1956年的處女作《十字路口》,還有1957年拍攝的《失去的青春》;捕捉社會現實題材電影的出現,使觀眾觀看後,引發了思考,最著名的影片是拍於1961年的《走火的子彈》。
70年代電視走入尋常家庭,電影業進入衰退期。但這一時期仍出現了『星星的故鄉』 『冬女』等描繪年輕人愛情故事的暢銷電影。電影受眾主要為年輕人,還有商業色彩很濃的兩個趨勢漸漸地成為了主流,名片接踵而至,如《傻瓜們的遊行》、《士兵們的故鄉》、《冬天女人》、《風起的日子》等,這些電影的出現,對於工作在電影界的影人都是極大的收獲和安慰。除了上述電影,《真的,真的,別忘了》、《少女的祈禱》等為少年兒童拍攝的電影也盛行起來。
80年代的韓國政治動盪,韓國新電影直面社會的現實,揭露不合理的現象,這樣的潮流主要由李長鎬和裴昶浩引領,如李長鎬拍攝了直接批判社會貧富懸殊和階層矛盾的影片《風吹大好天》,成為現實主義電影誕生的標志;裴昶鎬沿襲了現實主義風格,以個體人生為核心,拍攝了《那年的冬天很溫暖》(1984)、《喜悅年少歲月》(1987)等現代人生系列作品。這個時期韓國電影最大的收獲,還要數林權澤、李斗鏞等老導演的新轉變。
可以說80年代,韓國電影業迎來復興的曙光。國際電影節上接連獲獎,韓國電影的國際聲譽得到提升。林權澤導演的「The Suppogate Womb」獲第44屆威尼斯電影節(Venezia Film Festival)最佳女演員獎(姜受延),裴鏞均導演的『Why Has Bodhi-Dharma Left for the East?』獲第42屆羅迦諾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作品獎等。90年代林權澤導演的『西便制』又獲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獎。
隨著電影業的繁榮,「忠武路」這個地方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忠武路這個代名詞指電影人工作室集中的地方。即使現在,一提忠武路也會讓人聯想到電影產地。此外,80-90年代韓國電影發展壯大,影院也隨之發展起來。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影院集中地就是鍾路街區。從鍾路1街到3街,見證韓國電影史的團成社(影院)、大韓劇院、首爾劇院、好萊塢劇場等影院林立。 最近,團成社、大韓劇院等老式劇院也升級為現代化的多媒體影院
90年代以後,韓國電影發展勢頭迅猛,出現了一大批高水準的佳作。
90年代的韓國社會,政治民主化進程不斷推進,經濟持續發展,為電影創作營造了比較穩定的環境。1990年林權澤《將軍的兒子》在全國上座率高達300萬人次,創歷史之最;同年朴光洙《黑色共和國》、張善宇《市井小民》、鄭智泳《南部軍》也閃亮登場。1993年是林權澤的「《悲歌一曲》年」,該片創下了漢城100萬觀影人次的票房紀錄。
1995年到1998年,是韓國電影多元化新格局形成的重要階段。1994年,姜佑碩的《兩個警察》、金弘準的《玫瑰色人生》等獲得了高額票房的佳績,在好萊塢電影的霸權面前樹立了國產電影的魅力招牌,1995年,那一年隨著電影100周年的來臨,藝術電影院開始成立,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齊頭並進。1996年,洪翔秀《豬掉進水井的那一天》、姜齊奎的《銀杏樹床》、梁允浩的《流離》更加具有了年輕時尚的新近特徵。1997年,李正國「催淚性電影」《信》、張允賢《上網》的觀影人次都高達100萬人次以上;同時李昌東《綠魚》、宋能漢《No.3》、張善宇《壞電影》為代表的一批電影,既在類型探索上做出了努力,而且藝術獎項的收獲也不錯。1998年,許秦豪《八月聖誕節》、李貞香《美術館旁邊的動物園》等少數影片繼續情感思路之外,恐怖電影作為新類型得到年輕導演的青睞,金知雲《安靜的家庭》、朴基勇《女校怪談》、朴光春《退魔錄》成為經濟不景氣的縮影,得到了觀眾的共鳴。
1998年也是韓國電影民族性突起、國片情結高漲的歷史性一年。1999年,「電影配額制度文化聯大」這一民間機構成立,為促進韓國電影進一步興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1999年的韓國電影的旗幟作品是姜齊奎導演的《生死諜變》,首映當日影院爆滿,公映57日全國上座人數高達620萬,票房總額遠超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成為當年世界范圍內的唯一的民族電影商業奇跡。隨後參加康城影展的鄭志宇電影《快樂到死》,也獲得了藝術和商業的雙豐收。朴燦旭《共同警備區JSA》、李昌東《薄荷糖》、李玄升《飛越愛情海》等片也都不甘示弱。2001年時年輕導演郭景澤的《朋友》成為韓國電影史上最為賣座的影片;郭在勇《我的野蠻女友》、朴哲官《我的老婆是黑社會老大》、金尚真《狂戰殺手》等黑社會題材影片,也都狂掃市場,觀映人次都達400萬以上。此外許秦豪詩電影風格的《春逝》等青春愛情題材、《武士》為代表的新型動作片也都屢創藝術和商業佳績。
2002年,《綠洲》、《醉畫仙》、《雙重陰謀》等眾多影片再一次將韓國電影推向藝術和商業並進的輝煌未來,不僅本土市場佔有率已基本達到60%,而且橫掃香港、日本等東南亞國家與地區,《我的野蠻女友》《我的老婆是黑社會老大》等影片甚至還向好萊塢售出了再製作版權,韓國電影已經成為了亞洲影壇的生力軍。
公眾對電影的興趣日益增高,韓國的道政府和私人組織舉辦過不少國際電影節,其中包括釜山國際電影節、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全州國際電影節和首爾婦女電影節。同其它國家一樣,韓國的電影業在動畫片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發展,製作現代動畫片的公司已有200餘家。韓國的電影、視頻、動畫和在線影視業在高速網際網路的刺激下也在快速發展。
㈡ 最熱韓國倫理排行(十部頂級高分電影韓國)
追凶者韓國電影即《追擊者》
劇情:
忠浩從警察局退役後當起了按摩院的老闆,原以為已經遠離了打打殺殺的日子,卻不料比在警局遇到過的更大的麻煩找上門來。按摩院的女服務生在一段時間里頻頻失蹤,並非一般的離職,疑點重重引起了忠浩的注意。
調查過後,他發現所有失蹤女生都在離開前與一位客戶通過電話,最後一位接到同一個號碼離開的女生叫美珍,可惜當忠浩發現疑點時,已無法聯絡上美珍。
在尋找的過程中,忠浩偶遇一個身穿血衣的傢伙,多年從事刑警工作的直覺告訴他這就是那個連環綁架案的兇手,進而展開追擊。
在警察局裡,被關起來問話的疑犯英民竟開玩笑似的說自己已經把所有女服務生殺掉了,案件性質的轉變讓所有刑警大驚失色,正當大家忙亂地尋找失蹤者的時候,英民卻又微笑著告訴大家最後一個失蹤者仍在人世。
由於無法找到有力的證據證明英民的罪行,只能暫時釋放他。所有人都與如此冷酷狡猾的犯人展開了較量,刑警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尋找定罪證據上,而忠浩則發誓要救回美珍。
在韓國電影《釜山行》里,馬東錫飾演尚華(尹相華),尹相華只是個角色名字,而且因為翻譯不同大多數翻譯成尚華。
馬東錫,原名李東錫,1971年3月1日出生於韓國,美籍韓裔演員。
馬東錫:19歲移民美國,29歲轉投表演,30歲出道。
1990年,馬東錫移民美國,就讀於美國哥倫布州立大學體育系,英語十分流利,畢業後曾任美國職業摔跤運動員馬克·科爾曼的私人教練。2000年,搬家到洛杉磯,因電影專業的弟弟而對電影產生興趣,開始參加試鏡。2002年,因為想當演員的夢想而返回韓國。
演藝經歷
2005年,馬東錫參演動作科幻喜劇《天軍》,正式出道。
2007年3月19日,由俞哲勇執導,高賢貞、河正宇主演的職業愛情劇《H.I.T》首播,馬東錫因飾演刑警「南成植」而踏入電視圈;8月30日,參演的由廉晶雅、卓在勛、尹智敏主演的愛情喜劇《我生命中最糟糕的男人》上映。
2008年4月16日,參演了由蔡琳、李陣郁、李鍾赫等主演的職業愛情電視劇《強敵們》;7月17日,由金知雲執導,宋康昊、鄭雨盛、李秉憲等主演的動作冒險喜劇《好傢伙、壞傢伙、怪傢伙》上映,馬東錫在片中飾演「Bear」一角。
2009年4月30日,馬東錫參演的由金來沅、嚴正花主演犯罪電影《仁寺洞丑聞》上映;7月8日,參演的由池城、成宥利、李莞等領銜主演SBS水木連續劇《吞噬太陽》首播。
2010年,馬東錫參演由柳承莞執導,黃政民、柳承范、劉海鎮主演的犯罪電影《不當交易》。
2011年,馬東錫參演由權相佑、鄭麗媛主演的改編自漫畫家江草的同名原著的愛情電影《痛症》,飾演權相佑的朋友「范盧」一角。
2012年2月2日,馬東錫出演由尹鍾彬執導,崔岷植、河正宇領銜主演的犯罪電影《與犯罪的戰爭》上映,飾演黑幫打手「金師傅」」一角;4月,客串由柳承范、金康宇主演的科幻喜劇電影《人類滅亡報告書》,飾演美麗新世界的不良青少年1號;8月22日,與金允珍、金賽綸等共同主演的驚悚犯罪電影《鄰居》上映,飾演有犯罪前科的高利貸債主「赫茂」一角,憑借該片獲得第49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男配角獎。
2013年4月18日,馬東錫首次擔綱主演的紀實類影片《玩物》上映,在片中飾演調查女演員死亡案件的記者「李長浩」一角,該片是以韓國女藝人張紫妍事件為藍本,將實際發生的事件和虛構故事相結合的故事;5月30日,與李弘基、林元熙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溫暖的再見》上映,飾演黑幫出身的患者「武盛」一角;11月14日,搭檔金宣兒、李青兒合作主演的驚悚劇情片《兩個心臟》上映,飾演出身黑道內心陰狠、但卻非常掛念妻子的「李大浩」一角。
2014年5月22日,馬東錫主演的由金基德執導的劇情片《一對一》上映;7月23日,出演由姜棟元、河正宇、尹智慧、李聖旻領銜主演的古裝動作片《群盜》上映,飾演義賊團的攻擊前鋒「怪力天寶」一角,該片最終以477萬4982觀影人次位居2014年度韓國本土電影票房第五位;10月4日,與朴海鎮、金相中、趙東赫、姜藝媛合作主演的懸疑推理劇《壞傢伙們》在OCN有線電視台播出,飾演暴力組織成員「朴雄哲」一角。
2015年5月14日,馬東錫搭檔孫賢周、崔丹尼爾、朴瑞俊主演的驚悚電影《罪惡的編年史》上映,飾演信任孫賢周而跟隨他辦案的「吳刑警」一角。8月,與金惠秀搭檔主演喜劇電影《告別單身》,飾演妍珠專屬設計師「平九」一角。
2016年1月,馬東錫搭檔崔珉豪合作主演犯罪片《兩個男人》,飾演ktv老闆一角;6月,與徐仁國合作主演OCN電視台新劇《38師機動隊》;7月20日,與孔劉、鄭裕美合作主演的災難片《釜山行》上映,飾演即將當父親的摔跤手「尚華」一角,為了妻子和夥伴,在混亂的列車上展現了感人的愛情和友情。;8月,搭檔金英光合作主演電影《WonderfulLife》。
2017年,馬東錫與尹啟相合作主演犯罪動作片《犯罪都市》,飾演以鐵拳聞名、一天就能處理一整區罪犯的怪物刑警「馬錫道」一角;11月2月,與李東輝合作主演的喜劇片《兄弟》上映,飾演賣掉家譜的無用哥哥。
2018年,馬東錫確定繼續主演犯罪動作片《犯罪都市2》;11月,與金賽綸合作主演動作懸疑片《鄰里的人們》,飾演被調派到鄉下當體育老師「基哲」一角。
2019年7月,馬東錫正式確定加盟漫威漫畫改編電影《永恆族》;9月16日,主演的犯罪動作片《壞傢伙們》上映,飾演暴力的黑社會頭目「朴雄哲」一角,該片奪得了韓國中秋假期票房冠軍;12月18日,與廉晶雅、丁海寅合作主演喜劇片《始動》,飾演飾演長風飯館的廚師長「猛男哥」一角;12月19日,與李秉憲、河正宇、全慧珍、裴秀智合作主演的災難片《白頭山》上映。
2021年11月5日,主演漫威新片《永恆族》在北美上映。
《完美飛行》是韓國一部倫理片,它通過兩條線索與人們探討一個主題「性與愛到底哪個重要」。
1、《辯護人》,豆瓣:9.2,上映日期:2013年
這部電影在韓國紅極一時。在韓國,上映70天,累計觀影人次達1100萬,位列韓國電影史上第八。影片以20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進程為北京,以已故韓國總統盧武鉉為原型,講述了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宋佑碩(宋康昊飾)本來過著小富即安的律師生活,卻意外捲入了一樁冤案,而捍衛正義的故事。
2、《熔爐》,豆瓣:9.2,上映日期:2011年
有人說這部電影改變了韓國法律,的確不假。部拍於2011年根據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在上映37天後使得韓國國會以207票通過,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因此《熔爐》也被稱作改變國家的影片。
3、《七號房的禮物》,豆瓣:8.7,上映日期:2013年
影片講述的是智力殘障的父親李龍九執著為女兒藝勝買美少女戰士書包意外捲入一起幼童誘拐奸殺案,被冤枉關進了監獄的七號房,並在這里展開了一系列溫情有趣的故事。如果說《熔爐》讓人喘不過氣的重負感如影隨形,而這部影片以另闢蹊徑的角度營造出輕松氛圍,無疑讓人有更多的欣喜觀感。
4、《我愛你》,豆瓣:9.0,上映日期:2011年
愛情向來是電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主題源泉。能將4個老人的婚戀故事拍得如此感人,中國不行,美國不行,韓國卻做到了。主人公們都是身處社會底層,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因為疾病,瑣事糾纏在一起,故事也徐徐拉開。這樣一部小成本的電影,既無宏大敘事,也不虛偽地標榜什麼「小時代」,只用一個平實的小故事,即令觀影者動容。
5、《素媛》,豆瓣9.1,上映日期:2013年
又是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素媛》電影講述了一位7歲的女童遭受了醉酒變態大叔性侵,導致終身殘疾,而這大叔在法庭上拒不認罪,並提出了醉酒狀態行為不理智。法院採納了醉酒狀態下應當輕判,最終只判決12年有期徒刑。
《素媛》改編的案件,是2012年發生在韓國順天的真實事件。韓國最高法院判決強奸犯趙斗淳12年有期徒刑,該判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公眾都指責該刑罰過於仁慈,最終導致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標准。
6、《陽光姐妹淘》,豆瓣:8.8,上映日期:2011年
該片講述的是曾經是中學「七公主」sunny小團體成員,25年後為人婦為人母時再次重逢相聚,尋找屬於那個時代的青春記憶的故事。影片的情緒把握很到位,這可以看作是一部喜劇片,但片中有不少淚點,一不小心還真容易被擊中,特別是片尾的葬禮和秀智的不幸遭遇,真的會觸動不少觀眾的淚點。
7、《恐怖直播》,豆瓣:8.7,上映日期:2013年
《恐怖直播》的故事聚焦在首爾漢江上發生的一連串炸彈恐怖事件。廣播主持在節目中接到神秘聽眾打來的威脅電話,主持人意識到這個神秘聽眾很有可能就是漢江連鎖炸彈恐怖事件的元兇後,意圖將該事件製作為一檔能夠令自己咸魚翻身的獨家直播節目,但事件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本片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發生在狹小的直播間內,這就意為著所有的故事情節完全要靠人物對白推動,如何讓情節緊湊,懸念迭生,並且不會讓觀眾有厭倦感這對於導演和編劇以及演員都是不小的挑戰,但結果真的非常好看,扣人心弦。
8、《共同警備區》,豆瓣8.7,上映日期:2000年
《共同警備區》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朝鮮南韓國的共同警備區域內。一名朝鮮士兵被來路不明的子彈殺害了。韓國和朝鮮雙方都認為對手應該對此負責,案件一時撲朔迷離。瑞士籍韓國女孩蘇菲受派前來調查,卻發現了背後的隱情令人催淚。
電影就像《羅生門》一樣,從朝鮮和韓國軍人兩個不同的視角出發,抽絲剝繭,最終還原了一個感人的真相。朝韓兩個國家雖然有著不同的信仰與價值觀,但終歸是同根生。無論雙方是處在兩個怎樣尖銳而敵視的對立面,但那份血緣情結,是永遠割捨不斷的。
9、《老男孩》,豆瓣8.2,上映日期:2003年
簡單粗暴的說電影主要講的故事是:你把我喜歡我姐姐的的事情告訴了大家,逼死了我姐姐。那麼我就讓你喜歡上你的女兒,我們一起亂倫吧,來呀互相傷害呀!
一部簡單的復仇片由此與生命、倫理、愛情以及心理發生了關系,帶給大家的思考卻越發變得深沉和厚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影片結尾向大家揭示一個因為憤怒和仇恨而設下的套局,終於讓姐與弟、父與女的亂倫在人的真性情中得以釋放……
10、《殺人回憶》,豆瓣8.7,上映日期:2003年
2003年,是韓國電影歷史上最值得被銘記的一年。這一年不但有《老男孩》、《丑聞》、《春夏秋冬又一春》、《黃山伐》、《薔花紅蓮》、《愛有天意》等韓影經典陸續與觀眾見面,《實尾島》更是成為韓國歷史上首部突破千萬觀影人次的影片。但就在這許多佳作中間,《殺人回憶》仍夠得上「韓影巔峰」的稱謂。
《殺人回憶》的原作是1996年首演的話劇《來看我吧》,故事根據上世紀80年代震動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案(首次發案1986年9月15日,最後一次案發於1991年4月3日)改編拍攝。就在影片上映3年後的2006年4月2日,最後一起案件的公訴時效過期,兇手最終未能歸案。
㈢ 愛笑會議室的演員介紹
《愛笑會議室》現役演員團體
主持人:陳濤;范雙雙
成員:山峰、肖旭、曹然然、王蕊、古箏、石蕊、德柏(馬軼馨)、肥龍(吳海龍)、曹胤、莎莉翁(李鈺陽)、張學恆、張維威、張雲鵬、胡允柘、劉超、王城祖、單家偉、王丹夢(夢夢)、周萍
退役演員
張子棟、思思、劉雲迪、阿毛、張一鳴、崔志佳、修睿、喬杉、潘斌龍、黃智超、候林林、王勝利、鄒江、佟小雪、老窩、李參天、吳浩、陳天田、陳凱翔、信雨江、艾莉、柯蹦(袁朗)、梁川、馬可。
《愛笑會議室》原是遼寧衛視《誰是主角》欄目的一個版塊,2011年6月22日起登陸黑龍江衛視,每周五22:30播出,該欄目現由李波兒來主持,其節目的演出陣容是由一群年輕的演員組成,最小的演員為89年生人,是中國首個近景爆笑短播出劇表演團體。
㈣ 求個印度電影情節男主角和女主角是隔著一條街販槍的兩個對立黑幫
原名:A Play of Bullets: Ram-Leela
譯名:彈雨里的愛情/羅摩與麗拉/子彈橫飛寶萊塢/寶萊塢生死戀之羅密歐與朱麗葉(台)
主演:蘭維爾·辛格 Ranveer Singh ... Ram(飾演羅摩)
迪皮卡·帕度柯妮 Deepika Pakone ... Leela(飾演麗拉)
朴雅卡·喬普拉 Priyanka Chopra
Krishna Singh Bisht ... Keshav
Supriya Pathak ...
Dhankor
Rest of cast listed alphabetically:
Vivan Bhatena
Richa Chadda ... Raseela
Gulshan Devaiah ...
Bhavani
Sharad Kelkar
Jameel Khan ... Vanka
Raza Murad ...
Sarpanch
Abhimanyu Singh
Pathak Supriya ... Leela's mother
Aanshul Trivedi ... Mandar
導演/編劇:桑傑·里拉·布汗薩里
劇情:拉加蒂家族和薩尼拉家族在古吉拉特邦各自經營槍械生意,兩家地盤僅隔一條街距離,兩大家族是500年的世仇,幾乎天天爆發沖突,時常殃及無辜百姓,羅摩(意為羅摩神化身)是拉加蒂家族的次子,個性張揚帥氣,雖然出生於黑幫家庭,但是天生愛好和平,麗拉是薩尼拉家族的小女兒,外表傾國傾城,但是性格潑辣剛烈,在一年歡樂的灑紅節上的奇妙相遇,兩個人一見鍾情,熾熱的愛猶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羅摩夜探麗拉,兩人傾訴衷腸,互表愛意,深知家族的不和是他們的障礙,羅摩和麗拉計劃私奔。
羅摩的哥哥在和麗拉的大哥的挑釁中被殺,盛怒之下的羅摩殺死了麗拉的大哥,而麗拉的二哥窺視族長之位已久,在他的陰謀下,兩大家族爆發了大規模的殺戮,同時也將羅摩與麗拉的愛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