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格羅茲尼巷戰的相關電影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里沒有《Black Ha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老實說,如果本片有美國大片那樣的資金撐腰,絕對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決不會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無聞。可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大偷襲》
劇情介紹
版本1 該片是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重現了二戰結束前夕著名的「巴坦死亡行軍」,片中鼓舞尚武之氣、友情、戰爭暴力場面樣樣不少。1945年1月,年輕的亨利上校受麥克阿瑟上將指派帶領第六突擊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在卡巴那圖戰俘營的盟軍戰俘。 版本2 1941年,珍珠港偷襲得手的數天之後,日軍開始攻佔菲律賓群島,五個月後,頑強駐守的美軍由於軍火、糧食和葯品的短缺,不得不向日軍投降,並被迫開始了殘忍的巴丹死亡行軍,倖存下來的美軍戰俘被投入了各島的集中營。 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率軍在巴羅登陸,履行了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開始了美軍的反擊行動。但處於日軍魔爪下的美軍戰俘們依舊在生死線上掙扎,1944年底,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遭到了血腥屠殺。 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發生,美軍總部決定營救卡巴圖安集中營的美軍戰俘,該戰俘營位於敵戰線後30英里,共關押了513名戰俘,戰俘們在日軍的殘酷勞役下已經三年之久,均已重病纏身或是虛弱不堪。 距離日軍實施「人道毀滅」的時日不遠,少校吉布森(約瑟夫•范恩斯 飾)雖然身患瘧疾,但仍竭力鼓舞著手下士兵的士氣,共同企盼著自由戰斗的那天盡快來臨,以醫護身份做掩護的戰士遺孀瑪格麗特(康妮•尼爾森 飾)也通過馬尼拉地下組織將黑市葯品偷偷運入集中營,為缺醫少葯的戰俘們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盡管計劃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戰俘營內駐扎了數百日軍守備,而且距離戰俘營不足兩英里處還盤踞著數千日軍部隊,但在菲律賓游擊隊的策應下,陸軍中校亨利•穆西(本傑明•布拉特 飾)和上尉羅伯特•普林斯(詹姆斯•弗蘭克 飾)還是率領第六突擊營大膽深入敵後,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勝利完成了這一美國軍事史上最為成功的營救行動。 版本3 1945年,二戰的銷煙仍在彌漫。殘喘的日軍瘋狂地向菲律賓巴丹半島,遭到美菲軍的頑強抗擊。但經過一段拉鋸戰後,在日軍集中火力猛烈攻擊下,美駐巴丹半島7.5萬守軍全部向日投降。美菲軍戰俘被押往卡巴那圖戰俘營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這次慘無人道的死亡行軍讓美國高官倍受打擊。於是,當局即刻下達了一項秘密行動,由年輕的亨利上校率領第六突擊隊,趕往菲律賓打入日本在卡巴那圖的戰俘營,救出剩下的美國士兵。營救途中,亨利的部隊遭到日軍的多方阻截,雙方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但敢死隊員最終憑借著彼此的信任和堅強的意志擊退了敵人,順利完成任務,將同胞戰友們解救回國。
編輯本段具體
該片是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重現了二戰結束前夕著名的「巴坦死亡行軍」,片中鼓舞尚武之氣、友情、戰爭暴力場面樣樣不少。1945年1月,年輕的亨利上校受麥克阿瑟上將指派帶領第六突擊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在卡巴那圖戰俘營的盟軍戰俘。1941年,珍珠港偷襲得手的數天之後,日軍開始攻佔菲律賓群島,五個月後,頑強駐守的美軍由於軍火、糧食和葯品的短缺,不得不向日軍投降,並被迫開始了殘忍的巴丹死亡行軍,倖存下來的美軍戰俘被投入了各島的集中營。 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率軍在巴羅登陸,履行了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開始了美軍的反擊行動。但處於日軍魔爪下的美軍戰俘們依舊在生死線上掙扎,1944年底,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遭到了血腥屠殺。 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發生,美軍總部決定營救卡巴圖安集中營的美軍戰俘,該戰俘營位於敵戰線後30英里,共關押了513名戰俘,戰俘們在日軍的殘酷勞役下已經三年之久,均已重病纏身或是虛弱不堪。 距離日軍實施「人道毀滅」的時日不遠,少校吉布森(約瑟夫•范恩斯 飾)雖然身患瘧疾,但仍竭力鼓舞著手下士兵的士氣,共同企盼著自由戰斗的那天盡快來臨,以醫護身份做掩護的戰士遺孀瑪格麗特(康妮•尼爾森 飾)也通過馬尼拉地下組織將黑市葯品偷偷運入集中營,為缺醫少葯的戰俘們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盡管計劃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戰俘營內駐扎了數百日軍守備,而且距離戰俘營不足兩英里處還盤踞著數千日軍部隊,但在菲律賓游擊隊的策應下,陸軍中校亨利•穆西(本傑明•布拉特 飾)和上尉羅伯特•普林斯(詹姆斯•弗蘭克 飾)還是率領第六突擊營大膽深入敵後,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勝利完成了這一美國軍事史上最為成功的營救行動。||| 1945年,二戰的銷煙仍在彌漫。殘喘的日軍瘋狂地向菲律賓巴丹半島,遭到美菲軍的頑強抗擊。但經過一段拉鋸戰後,在日軍集中火力猛烈攻擊下,美駐巴丹半島7.5萬守軍全部向日投降。美菲軍戰俘被押往卡巴那圖戰俘營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這次殘無人道的死亡行軍讓美國高官倍受打擊。於是,當局即刻下達了一項秘密行動,由年輕的亨利上校率領第六突擊隊,趕往菲律賓打入日本在卡巴那圖的戰俘營,救出剩下的美國士兵。營救途中,亨利的部隊遭到日軍的多方阻截,雙方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但敢死隊員最終憑借著彼此的信任和堅強的意志擊退了敵人,順利完成任務,將同胞戰友們解救回國。
⑶ 求一部電影,美國拍的二戰時的電影,裡面有戰俘營,美國大兵去迎救大兵,地點在菲律賓,抗日的
應該是經典電影《風語者》吧:
《風語者》是著名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執導拍攝的一部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著名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呢……
劇照
⑷ 美國特種部隊的電影有哪些
1、《黑鷹墜落》
由喬·卡納漢執導,連姆·尼森、布萊德利·庫珀等主演的動作片,講述了4名曾駐扎在中東的特種兵被指違抗軍令而受到軍事法庭不公正的審訊,不甘心的他們逃出監獄並隱藏於洛杉磯。他們嚮往自由自在的冒險生涯,不願受到拘束,只要價錢合適,誰都可以請他們去賣命,但是他們也常毫無代價的為正義而戰斗。
⑸ 求一部美國大片,電影開頭是一個美國部隊去越南營救戰俘,被越軍追殺,有一個士兵肚子被炸爛腸子都流出來了,
本·斯蒂勒的惡搞電影《熱帶驚雷》
⑹ 求一部2017好萊塢軍事大作悍馬車隊遭遇巷戰電影
不是電影,是最新美劇《歸鄉路漫漫》又名《漫長歸途》
該劇是根據Martha Raddatz所著的暢銷書改篇,背景在伊拉克戰爭,講述在2004年4月4日一支由德州胡德堡而來的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在巴格達薩德爾城裡遭到猛烈伏擊,並造成8人 陣亡的「黑色星期日/Black Sunday」軍事事件。這劇會聚焦在身陷現場的士兵,以及於德州等待了48小時消息,甚至已有最壞打算的家人。
⑺ 美國營救電影:一個小隊深入敵後救人質,翻越雪山
是深入敵後吧?
不過不知道你說的哪一部,深入敵後共有3部。
2001年上映的美國戰爭大片《深入敵後》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式的戰爭片,由約翰·摩爾(JohnMoore)執導,星歐文·威爾遜、吉恩·哈克曼、加布里埃爾·馬赫特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美軍士兵執行任務的故事。
另有續作《深入敵後2》《深入敵後3》
⑻ 戰爭巷戰電影
拆彈部隊,生死狙擊,第一滴血,敢死隊,特種部隊,碟中諜1-4,異形,異星戰場,烈焰帝國
⑼ 求幾部現代戰爭題材的電影,巷戰,真實,特種部隊,的最好
<深入敵後 BEHIND ENEMY LINES> 2001年 專業指數:四星半
導演:約翰.莫雷 主演:歐文.威爾遜 吉恩.哈克曼
軍事看點:本片最大亮點之一就是F-18「大黃蜂」戰機躲避兩枚導彈的飛行鏡頭,以及被擊中後飛行員跳傘時彈射裝置是怎樣展開的鏡頭都相當精彩和刺激.另一亮點就是借被擊落的飛行員敵後逃生的視角反映了前南聯盟境內的種族屠殺和戰亂.片中描寫的街頭交火和戰事都非常逼真,最後前來營救的美軍和前南聯盟叛軍交戰的場面也很壯觀。
<石破天驚 THE ROCK> 1996年 專業指數:五星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西恩.康納利埃德.哈里斯
軍事看點:本片的軍事水準和三位主演的分量不相上下,影片涉及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榮譽與忠誠.本片由前「海豹」部隊教官擔任顧問,並有五名現役特種兵參與拍攝.影片中涉及到許多美海軍陸戰隊的戰術,如開場部分的突擊海軍軍火庫以及搜索進攻惡魔島的突擊隊等.片中進攻惡魔島的突擊隊明顯就是以「海豹」部隊為原形.突擊隊先是以AH-1「眼鏡蛇」直升機進行佯動,欺騙島上守軍,而突擊隊則乘機下水,藉助水下推進器從水路滲透進入惡魔島,這也是「海豹」部隊基本的滲透套路.最終突擊隊和守軍在惡魔島澡堂的遭遇戰成為最經典一處(大量不足兩秒鍾的鏡頭快速切換顯示出導演高超的剪輯技巧).本片涉及的VX神經毒氣彈確實是美軍擁有的一種化學武器.此外,影片充滿了大量的槍戰,追車,爆炸場面,以及曾是一座監獄的惡魔島和五角大樓秘密地下基金等元素作為佐料加入其中,使影片的商業娛樂性成為最大賣點,被譽為每隔五分鍾就有一個驚爆點的動作電影.還有一點就是本片的配樂相當宏大,富有氣勢,貼切的烘托出影片展現的軍人氣質.這要歸功於好萊塢著名的配樂大師漢斯.澤梅爾,他為許多經典大片譜寫了難忘的旋律.
<太陽淚 TEARS OF THE SUN> 2003年 專業指數:五星
導演:安東尼.福奎 主演:布魯斯.維利斯
軍事看點:本片故事老套,就是簡單的講述非洲國家發生的叛亂和種族屠殺,為了避免國際紅十字會的白人醫護人員尤其是美國醫生遭到屠殺,就不得不派出拯救小隊將他們帶出那個國家.故事情節雖老套,但軍事專業度就大不一樣了.片中派出的特種部隊一共為八人,他們深入敵後,帶著他們需要拯救的女醫生和幾十名非洲傷員在茫茫的非洲叢林里穿行.影片並沒直接交代這只小隊的名稱,但隊長見到女醫生時說他們屬於美國海軍,綜觀美國特種部隊,能執行這種任務的只有陸軍的"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和海軍的"海豹"部隊,所以片中的特種部隊很顯然就是"海豹"小隊.這只八人小隊很專業的向觀眾展示了特種部隊在叢林中行進的隊型和戰術,以及每名隊員的分工.片中具有代表性的場面:第一次在叢林里差點被判軍發現時,小隊隊長用匕首解決了這名判軍,充分顯示了特種部隊隱秘作戰和盡量不同敵人正面交火的原則.片中比較全面的描寫特種部隊突擊作戰的例子,出現在隊員們突擊一個被判軍佔領的小村子.在這個場景中,特種部隊突擊作戰時分工明確,隱秘,迅速,致命的特點完全展現無疑.而故事的結尾,判軍的全面圍剿和"海豹"隊員們奮力保護平民,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再一次展現了美國式的英勇氣概.最後從航母起飛的兩架F-18"大黃蜂"戰斗機投下的高爆炸彈使判軍們灰飛湮滅,而倖存的"海豹"隊員完成了一次
另外,以下的也值得一看:
深入敵後3,深入敵後2
⑽ 美國士兵在菲律賓被俘虜的電影叫什麼名
是2005年上映的《大偷襲》。其他譯名: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大偷襲》導演約翰·戴爾,本傑明·布拉特,詹姆斯·弗蘭科,約瑟夫·費因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改編自威廉·布魯爾所著的同名小說《大偷襲》,講述了亨利上校率兵突襲日本在菲律賓所設戰俘營,營救同盟的故事。
劇照:
劇情簡介:
1941年朱利,珍珠港偷襲得手的數天之後朱利,日軍開始攻佔菲律賓群島朱利,五個月後朱利,頑強駐守的美軍由於軍火、糧食和葯品的短缺朱利,不得不向日軍投降朱利,並被迫開始了殘忍的巴丹死亡行軍朱利,倖存下來的美軍戰俘被投入了各島的集中營。 1944年10月20日朱利,麥克阿瑟率軍在巴羅登陸朱利,履行了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朱利,開始了美軍的反擊行動。但處於日軍魔爪下的美軍戰俘們依舊在生死線上掙扎朱利,1944年底朱利,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遭到了血腥屠殺。 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發生朱利,美軍總部決定營救卡巴圖安集中營的美軍戰俘朱利,該戰俘營位於敵戰線後30英里朱利,共關押了513名戰俘朱利,戰俘們在日軍的殘酷勞役下已經三年之久朱利,均已重病纏身或是虛弱不堪。 距離日軍實施「人道毀滅」的時日不遠朱利,少校吉布森雖然身患瘧疾朱利,但仍竭力鼓舞著手下士兵的士氣朱利,共同企盼著自由戰斗的那天盡快來臨朱利,以醫護身份做掩護的戰士遺孀瑪格麗特也通過馬尼拉地下組織將黑市葯品偷偷運入集中營朱利,為缺醫少葯的戰俘們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朱利,盡管計劃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戰俘營內駐扎了數百日軍守備朱利,而且距離戰俘營不足兩英里處還盤踞著數千日軍部隊朱利,但在菲律賓游擊隊的策應下朱利,陸軍中校亨利·穆西和上尉羅伯特·普林斯還是率領第六突擊營大膽深入敵後朱利,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勝利完成了這一美國軍事史上最為成功的營救行動。
歷史背景:
巴丹死亡行軍。巴丹死亡行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製造的震驚世界的戰爭罪行與虐待俘虜事件,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陸軍也開始侵略菲律賓,並與美國及菲律賓的聯合守軍交戰,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00公里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槍殺,在這場暴行中約15000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