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關於蒙古帝國的電影
蒙古王
② 求關於蒙古戰爭的電影,要有大規模戰爭場面
俄羅斯的——守日人
開場的前十分鍾,場面相當壯觀。後來的就不用看了。
③ 求一部蒙古古代戰爭電影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由塞夫·麥麗絲執導,艾麗婭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此片於1998年上映。
④ 目前最好的描寫蒙古大軍戰爭的電影是哪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http://ke..com/view/885306.html?wtp=tt
蒼狼(這個是日本的)
http://ke..com/view/554936.html?wtp=tt
蒙古王 這個也是外國的
http://ke..com/view/281555.htm
電視劇成吉思汗
http://ke..com/view/1503.htm
⑤ 有關於蒙古帝國西征的電影
關於蒙古帝國西征的電影有《止殺令》。
《止殺令》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由王坪執導,由趙有亮、塗們、李小冉、余少群、耿樂、中泉英雄、朴藝珍等人主演。電影講述了全真教道長丘處機為了勸成吉思汗止殺東歸,不惜西行35000里呼喚和平、弘揚大愛。
劇情介紹:橫掃中亞、西亞,躍馬歐洲的成吉思汗(塗們 飾)62歲了。面對瘟疫肆虐,勇戰沙場的蒙古將士不斷倒下,殺人如麻的他,突感死亡的臨近。如同歷代帝王一樣夢想長生不老之術。長春真人丘處機(趙有亮 飾)被傳說300歲,懂生死,通曉治國治民之道深居於文登昆嵛山中。
金和宋的皇帝曾派人 來請,均遭拒絕。成吉思汗聞知定要會他,命劉仲祿(耿樂 飾)不遠萬里一定要帶回丘處機。丘處機算出這一行自己將有去無回,但為了天下百姓免遭戰亂之苦,丘處機帶著一口棺材,毅然上路。而他的愛徒趙道安(余少群 飾),不願師父一人前往西域受苦,甘願一路隨行。
途中,一心想找成吉思汗報殺夫之仇的契丹女(李小冉 飾),三次變換身份,希望打動丘處機,帶她一同前往西域。一行人歷經生死險阻,終於到達八魯灣與成吉思汗相見。成吉思汗向丘處機索要長生不老之葯,丘處機卻直言「只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葯」。
經過幾番波瀾不驚的心戰,讓成吉思汗明白了「天道喜善惡殺,珍惜別人的生命就是延長自己的生命」的道理。並教授蒙古將士們沐浴衛生,使瘟疫銳減。頓悟後的成吉思汗停止了征伐的腳步,班師東歸。封丘處機為大國師。
(5)蒙古戰爭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止殺令》角色介紹:
1,丘處機
丘處機是道教一代宗師,尊號長春真人,在得知鐵木真想要見他之後,他為了阻止鐵木真的殺戮,帶上一口棺材,不惜西行35000里,歷經千辛萬苦見到鐵木真,一令止殺,丘處機不僅武學非凡,在醫學、養生、文學等方面都造詣很深。
2,趙道安
丘處機的得意弟子,因為不忍心師傅獨自西行,也因為師傅年齡太大,不想師傅太過勞累,便隨同丘處機西行,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功護送師傅到達,武功非常高強,擅長道家內家拳和內家劍法。
3,劉仲祿
成吉思汗的侍衛長,忠心耿耿,成吉思汗派他去請長春真人,他萬里跋涉請丘處機出山,之後為了護送丘處機歷經艱險,九死一生,終於安全的將丘處機帶到了成吉思汗的面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⑥ 蒙古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蒙古王 (2007)
導演:謝爾蓋·波德羅夫
編劇:Arif Aliyev/謝爾蓋·波德羅夫
主演:淺野忠信/孫紅雷/Khulan Chuluun/艾麗婭/Ama Mamadakov
類型:劇情/愛情/傳記/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哈薩克 / 俄羅斯 / 蒙古 / 德國
語言:蒙古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7-09-20
片長:126 分鍾
又名:成吉思汗
⑦ 蒙古軍打到歐洲的電影
13世紀,蒙古西征軍對俄羅斯的征服,以及之後200多年的統治,一直是被史書反復提及的著名事件。但相對而言,這個題材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2017年的俄羅斯電影《怒戰狂心》則終於把這個題材搬上了大熒幕。總的來說,《怒戰狂心》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爆米花片。其整體復原雖然不像《斯巴達300勇士》那樣完全架空,但是卻也並非考究,尤其是其中蒙古人的形象,雖然勉強算得上帶有一點藝術觀感,但是和實際歷史上的蒙古人形象,差別不是一星半點的小。加之整個電影場景除了人物以外都是特效製作,受限於本身俄羅斯影視特效水平,製作出的結構多少也是差強人意。
⑧ 尋求關於古裝的.蒙古草原與戰爭的電影或電視劇.
直接網路搜索成吉思汗的電視劇,網上有。名字就叫《成吉思汗》,拍的既真實又好看,挺有教育意義的。
⑨ 宋朝與蒙古的戰爭片叫什麼名字
宋元戰爭,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戰爭,是蒙古帝國(1271年改國號元)對南宋的戰爭,從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8年-1279年。與蒙滅西夏之戰和蒙金戰爭不同之處就是蒙古對南宋戰爭曾因中間內亂與南宋時戰時和,而蒙古騎兵也並沒有像對西夏一樣在南宋長江淮河邊疆一帶進行不斷地洗劫或襲掠。不過傳統上,仍認為宋元戰爭是蒙古帝國對一個政權最持久的戰爭。最後元世祖忽必烈滅亡南宋,統一中國。
窩闊台攻宋之戰( 1235年-1241年)
蒙哥攻宋之戰( 1258年-1259年)
忽必烈南征滅宋(1268年-1279年)
1268年-1279年
襄陽之戰1268年-1273年
淮西之戰1273年-1275年
郢州之戰1274年
沙陽、新城之戰 1274年
鄂州之戰1274年
嘉定之戰1274年-1275年
丁家洲之戰1275年
岳州之戰1275年
焦山之戰1275年
臨安之戰1275年
常州之戰1275年
重慶之戰1275年-1278年
揚州之戰1275年-1276年
潭州之戰1275年
瀘州之戰1276年-1277年
靜江之戰1276年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1276年-1278年
厓山之戰1279年
歷時12年,由於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確,善擇伯顏等良將,注重發展水軍和大力實行招降安撫政策,形成了軍事、政治優勢,致宋軍於被動挨打境地,終於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南宋則因政治腐敗,治國、治軍方針迂腐,奸相當權,排斥異己,任用庸才,賞罰失律,致使朝野上下,離心離德,招致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