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芬蘭電影《無名戰士》,這個電影主題講的是什麼洛卡最後是活下來了
1. 電影《無名戰士》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蘇芬戰爭為背景,特別是第二次蘇芬戰爭,也稱為繼續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1941年至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附帶沖突,當時芬蘭與納粹德國結盟,對抗蘇聯。
2. 洛卡是電影中的一個角色,他的命運是觀眾關注的焦點。影片通過洛卡的經歷,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個人在沖突中的生存斗爭。
3. 電影通過洛卡和其他角色的一生,揭示了戰爭的荒謬性和對人類生活的破壞。影片中的士兵們,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數字,他們是有著豐富情感和生活的普通人。
4. 電影以芬蘭士兵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另一面:恐懼、絕望和對生活的渴望。影片中的每個角色,無論老幼、職位高低,都在戰爭的背景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5. 洛卡最終是否存活,這是影片留給觀眾的懸念和思考。在戰爭的硝煙中,每個生命都是脆弱的,但同時也是堅韌的。
6. 電影《無名戰士》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戰爭中普通人的形象。這些人物的形象,雖然可能不會被歷史記住,但他們的故事和情感,卻在電影中得到了永生。
『貳』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幾部分別名字是什麼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十部,按順序分別為:《青春行動》、《投筆從戎》、《沙溝事件》、《蹉跎歲月》、《深入敵後》、《青山鐵騎》、《營救行動》、《轉戰千里》、《血沃青山》、《問鼎江山》。
1、《青春行動》:1936年,太原成成中學積極抵抗,成功撤換了堅決反共的徐校長、還有國民政府警察局派來的肖校長,擁戴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劉老師做了校長,使成成中學後來成為黨在華北地區的中心。
2、《投筆從戎》:「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北方局、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中共山西工委根據抗日斗爭形勢的需要,奉命進駐太原成成中學。
3、《沙溝事件》:太原成成中學在向離石頭方向開拔路上,遭遇敵人圍攻,校長的兒子不幸被俘,校長面對民族大義,決定犧牲兒子的生命,但423團及時趕到,化解危機。太原成成中學向抗日前線繼續前進。
4、《蹉跎歲月》:山溝事件後,抗日義勇軍編隊為「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四支隊」,校長任隊長,一方面改變,一方面整改。師生們的思想產生可巨大的波動和困惑,機會面臨解體。賀龍同志的到來,鼓舞了士氣,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5、《深入敵後》:1937年,太原市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列編游擊第四支隊。他們參加了粉碎日軍五路圍攻,完成了由學生向戰士的轉變。1938年8月,四支隊隨八路軍會挺進大青山地區,共同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堅持敵後抗戰八年。
6、《青山鐵騎》:1937年的太原,從成成中學走出來八路軍715團四支隊三連連長田宏聲,帶領全連上百人隨團一起參加石龍口戰役,田宏聲和騎兵連血脈噴張地揮動戰刀,勇猛沖殺,田宏聲與將松井敏夫單挑,兩個回合即將松井斬於馬下,松井的騎兵隊覆沒了,八路軍騎兵連氣勢如虹。
7、《營救行動》:嚴煥春是家裡的老三,三兄弟都是成成中學的畢業生,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起抗日。老大、老二犧牲後,賀老總為了保住嚴家的香火,派人去營救上戰場的嚴煥春。
8、《轉戰千里》:暫無
9、《血沃青山》:暫無
10、《問鼎江山》:暫無
(2)名字是數字的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成成烽火》真實反映了游擊第四支隊堅持敵後抗戰八年這一歷史故事。該劇共十部,講述了成成中學師生投筆從戎、共赴國難的全過程。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時期,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一支年輕由太原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組成的抗日游擊隊他們活躍在抗日前線。在校長劉墉如的帶領下,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舉校從軍,棄筆從戎,戰斗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
『叄』 韓國電影 女人的戰爭一共幾部,分別叫什麼
女人的戰爭系列一共6部,每周一部,每部一個故事,分別是:
150903 窺視的眼睛
150910 搬來的男人
150917 骯臟的交易
150924 女人的理由
151001 奉天洞血斗
151008 我是陶器
前面是上映日期,後面是單部名稱,每部分上下集。
『肆』 懷舊老電影100部戰爭片
以下是100部經典的戰爭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黑鷹墜落》、《太平洋戰爭》、《戰馬》、《辛德勒的名單》、《兵臨城下》、《珍珠港》、《父輩的旗幟》、《全金屬外殼》、《細細的紅線》、《獵殺T34》、《狂怒》、《無人區》、《兵人》、《拯救大兵瑞恩》、《滿城盡帶黃金甲》、《西線無戰事》、《登陸朱諾灘》、《最長的一天》、《兵臨城下之決戰時刻》、《紅櫻桃》、《登陸諾曼底》、《細細的紅線》、《八佰》、《血性山谷》、《紫日》、《兵臨城下》、《風語者》、《兵車行》、《沖出亞馬遜》、《平原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舉起手來》、《鐵道英雄》、《兵臨城下》、《血戰摩蘇爾》、《金剛川》、《戰狼Ⅱ》、《長津湖》、《紅海行動》、《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集結號》、《大渡河》、《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奇襲》、《上甘嶺》、《打擊侵略者》、《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英雄虎膽》、《前哨》、《狼牙山五壯士》、《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西安事變》、《四渡赤水》、《大渡河》、《渡江偵察記》、《奇襲》、《英雄虎膽》、《南征北戰》、《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風斗古城》、《回民支隊》、《洪湖赤衛隊》、《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董存瑞》、《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紅櫻桃》、《紫日》、《西線無戰事》、《辛德勒的名單》、《獵殺T34》、《無人區》、《兵臨城下》、《血戰摩蘇爾》、《滿城盡帶黃金甲》、《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黑鷹墜落》、《太平洋戰爭》、《戰馬》、《父輩的旗幟》、《全金屬外殼》。
這些電影涵蓋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戰爭主題,既有真實歷史事件的重現,也有虛構故事的演繹。它們通過講述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殘酷現實和人性的掙扎,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同時也展現了人類在面對戰爭時的勇氣和堅韌。
這些電影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也非常高。它們不僅讓觀眾了解了歷史,還通過深入剖析戰爭對人性和社會的影響,引發了觀眾對於和平、人性和道德的深思。這些電影中的一些經典場景和角色也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被觀眾銘記和傳頌。
總之,這些戰爭電影不僅是娛樂作品,更是具有深刻內涵和歷史價值的藝術品。它們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能夠思考戰爭的本質和人類在其中的角色,對於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