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莫扎特傳電影音樂鑒賞

莫扎特傳電影音樂鑒賞

發布時間:2021-07-21 21:01:24

A. 電影莫扎特傳的音樂評論論文怎麼寫

先給你強烈推薦09年國人不可錯過最新大片南京!南京!
http://cine.tengwang.com/item_dz_5126.aspx
主演:劉燁
高圓圓
范偉怒火攻心2高壓電
http://cine.tengwang.com/item_dz_6045.aspx
主演:傑森·斯坦森傑森·斯坦森的影片就是猛啊
超喜歡他的電影
動作很真實
推薦

B. 看完《莫扎特傳》的觀後感,或者是自己的看完這個電影,結合這部電影寫人生哲理

伍爾夫.莫扎特,那樣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天才,卻遭人妒忌受人迫害,生活窮困潦倒。為了音樂他留在維也納,而拒絕他有著顯赫地位父親的安排而回到家鄉。他去求人給他工作,甚至求人施捨。他不懂人情世故,生活中放盪不羈(不是指風流,是喜笑怒罵完全一俗人),卻對自己的音樂狂度自信,總認為那是由史以來最傑出的。也確是那麼回事。由於那個維也納皇室御用作曲家的排擠,他創作的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在內的一些著名歌劇也在當地也只演出了屈指可數的幾場。他的父親死後,他的生活開始有一些變化,思想上生活上的壓力讓他憔悴不堪。他開始大量飲酒。我不知道她的妻子-史坦絲,一個嬌小漂亮的女人-這個期間是怎麼過來的,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和伍爾夫的生活,另一方面還要為丈夫的精神狀況擔心-他被生活壓的也不成樣子,喝酒,語無倫次,徹夜的寫那些歌劇。最後他的妻子一個人帶著孩子去度假了,由於精力透支,他在一次指揮中昏倒,隨後便卧床不起。直到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迫害他的人是誰-那個在他的最後時期用錢逼他寫安魂曲的人。所有情節都是故事的反面主人翁在向神父懺悔中展開的,是他謀殺了莫扎特。整個過程可能有虛構的成份,但既然叫《莫扎特傳》,那就是說大部分情節是基於實際之上的。

片中有兩個地方是感觸最深的,第一當然是莫扎特的音樂才能,用那個御用作曲家的話就是他創作歌劇的時候完全是寫出他腦子中本來存在的東西,像在在聽寫!他的手稿沒有一處更改,而且他從不寫復稿。再就是他的愛情,他和史坦絲的恩愛幾次讓我感動,無論是在他得意時還是潦倒時,可以說他擁有完美的愛情。他的一生我找不出他的任何實質上的過錯,只是一個妒忌他的人。所以對身邊的人要有適當的提防。
我想上帝應該是不喜歡完美的東西,他給了你他才華給了他愛情,但卻讓他窮困潦倒,為生活所困。當那個妒忌他的人把直信仰的耶穌像放到爐火中時我是著實有些意外的,他是對的,不要對上帝或什麼救世主抱有什麼希望,生活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上帝給了他才華只是讓他能理解莫扎特的音樂,他痛苦之後想要報復上帝,於是開始了對莫扎特的排擠迫害。但他卻永遠忘不了他是比他出色得多的音樂家,我想他的痛苦也不會因莫扎特的消失而小多少吧?!他最後還是向神父懺悔了。所以要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可有害人之心。
我還是想把現實和電影分離開來說一下。如果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還是去找一本正正經經的傳記來看吧,傳記上也會告訴你他是個神童,是個天才,不過絕對沒有電影里那麼誇張。你會發現傳記里基本上沒怎麼提到一個叫薩列里的宮廷音樂家。忌賢妒才到心理變態的人,估計也就在編劇的腦子里能形成。真實的薩列里是一個在音樂史上多多少少可以留點痕跡的音樂家。幾年前,薩列里家鄉的人民為了給薩列里正名,特地開了場音樂會。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的電影的影響力之大,足以使某個已入墳墓,與世無爭的魂靈再次受到鞭撻,薩列里要是顯靈,不知道要氣暈過去多少次。電影里最後薩列里使得最狠的那招,就是打扮成莫扎特父親的靈魂找莫扎特寫安魂曲,也是合理想像合理發揮,找莫扎特寫安魂曲確有其人,是一個公爵,這是正常的業務關系,全無不妥。
其次是莫扎特,說嚴重點,電影是對莫扎特形象的嚴重歪曲。不過是一種往更天才的方面歪曲。也有一些地方讓會人看得很不舒服,比如那個誇張的笑聲,初次看會讓人覺得完全無法接受,真像一個馬戲團的猴子。不果我在看第二遍的時候,發現那笑聲的迷人。不要嘲笑那個笑聲,那是對你、對我、對天下所有自命不凡的人的嘲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覺得那笑聲沒有不行了,那笑聲是導演對莫扎特的注釋。那時天才可愛且純然天真的一面。當然,這個笑讓很多隻看一遍電影的觀眾對莫扎特這個神童和天才頗感失望,認為這很野蠻。
莫扎特的葬禮沒有鮮花,沒有輓聯,沒有送葬的隊伍。如同一個平凡的貧苦人們一樣,只有一個普通的墓,一塊不大的現已長滿雜草的地。

C. 教科書式音樂電影《莫扎特傳》,是想把嫉妒展現的淋漓盡致嗎

這部電影比我出生還要早幾年,音樂電影《莫扎特傳》 雖然基本上講的是一個嫉妒的故事 ,但是84年能拍出這樣的片子 ,真是叫人吃驚 ,莫扎特傳的音樂真的是很震撼人心。教科書般的劇本,教科書般的剪輯,教科書般的表演,教科書般的音樂,一個天才的隕落。作為一個男人,莫扎特並不如何出色,但他確實是音樂上的天才,是人類歷史的瑰寶無疑。故事非常精彩,作為一個平庸的音樂家,對莫扎特這樣的天才,懷有濃烈而又深沉得彷彿愛情的嫉妒和恨意,薩列里讓我等芸芸眾生心生憐惜。

本片通過嘉列里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羨慕嫉妒恨,角選的很特別,以一雙嫉妒之眼窺視天才的一生,片中莫扎特的形成和原本想像的好不一樣,不過想想天才都是瘋子所以也可理解。無與倫比的震撼配樂和演技,惟妙惟肖地再現了庸才和天才之間一場關於寬恕和嫉妒的斗爭。或許真的是有了才就沒了情商,電影末尾那個連墓碑都沒有的莫扎特,讓我們只能惋惜,為他,也為我們自己。

D. 電影《莫扎特傳》

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

http://www.gangqinpu.com/html/3345.htm

E. 影片《莫扎特傳》觀後感

這篇不錯 ,不會重復 伍爾夫.莫扎特,那樣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天才,卻遭人妒忌受人迫害,生活窮困潦倒。為了音樂他留在維也納,而拒絕他有著顯赫地位父親的安排而回到家鄉。他去求人給他工作,甚至求人施捨。他不懂人情世故,生活中放盪不羈(不是指風流,是喜笑怒罵完全一俗人),卻對自己的音樂狂度自信,總認為那是由史以來最傑出的。也確是那麼回事。由於那個維也納皇室御用作曲家的排擠,他創作的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在內的一些著名歌劇也在當地也只演出了屈指可數的幾場。他的父親死後,他的生活開始有一些變化,思想上生活上的壓力讓他憔悴不堪。他開始大量飲酒。我不知道她的妻子-史坦絲,一個嬌小漂亮的女人-這個期間是怎麼過來的,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和伍爾夫的生活,另一方面還要為丈夫的精神狀況擔心-他被生活壓的也不成樣子,喝酒,語無倫次,徹夜的寫那些歌劇。最後他的妻子一個人帶著孩子去度假了,由於精力透支,他在一次指揮中昏倒,隨後便卧床不起。直到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迫害他的人是誰-那個在他的最後時期用錢逼他寫安魂曲的人。所有情節都是故事的反面主人翁在向神父懺悔中展開的,是他謀殺了莫扎特。整個過程可能有虛構的成份,但既然叫《莫扎特傳》,那就是說大部分情節是基於實際之上的。 片中有兩個地方是感觸最深的,第一當然是莫扎特的音樂才能,用那個御用作曲家的話就是他創作歌劇的時候完全是寫出他腦子中本來存在的東西,像在在聽寫!他的手稿沒有一處更改,而且他從不寫復稿。再就是他的愛情,他和史坦絲的恩愛幾次讓我感動,無論是在他得意時還是潦倒時,可以說他擁有完美的愛情。他的一生我找不出他的任何實質上的過錯,只是一個妒忌他的人。所以對身邊的人要有適當的提防。我想上帝應該是不喜歡完美的東西,他給了你他才華給了他愛情,但卻讓他窮困潦倒,為生活所困。當那個妒忌他的人把直信仰的耶穌像放到爐火中時我是著實有些意外的,他是對的,不要對上帝或什麼救世主抱有什麼希望,生活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上帝給了他才華只是讓他能理解莫扎特的音樂,他痛苦之後想要報復上帝,於是開始了對莫扎特的排擠迫害。但他卻永遠忘不了他是比他出色得多的音樂家,我想他的痛苦也不會因莫扎特的消失而小多少吧?!他最後還是向神父懺悔了。所以要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可有害人之心。 我還是想把現實和電影分離開來說一下。如果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還是去找一本正正經經的傳記來看吧,傳記上也會告訴你他是個神童,是個天才,不過絕對沒有電影里那麼誇張。你會發現傳記里基本上沒怎麼提到一個叫薩列里的宮廷音樂家。忌賢妒才到心理變態的人,估計也就在編劇的腦子里能形成。真實的薩列里是一個在音樂史上多多少少可以留點痕跡的音樂家。幾年前,薩列里家鄉的人民為了給薩列里正名,特地開了場音樂會。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的電影的影響力之大,足以使某個已入墳墓,與世無爭的魂靈再次受到鞭撻,薩列里要是顯靈,不知道要氣暈過去多少次。電影里最後薩列里使得最狠的那招,就是打扮成莫扎特父親的靈魂找莫扎特寫安魂曲,也是合理想像合理發揮,找莫扎特寫安魂曲確有其人,是一個公爵,這是正常的業務關系,全無不妥。其次是莫扎特,說嚴重點,電影是對莫扎特形象的嚴重歪曲。不過是一種往更天才的方面歪曲。也有一些地方讓會人看得很不舒服,比如那個誇張的笑聲,初次看會讓人覺得完全無法接受,真像一個馬戲團的猴子。不果我在看第二遍的時候,發現那笑聲的迷人。不要嘲笑那個笑聲,那是對你、對我、對天下所有自命不凡的人的嘲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覺得那笑聲沒有不行了,那笑聲是導演對莫扎特的注釋。那時天才可愛且純然天真的一面。當然,這個笑讓很多隻看一遍電影的觀眾對莫扎特這個神童和天才頗感失望,認為這很野蠻。 莫扎特的葬禮沒有鮮花,沒有輓聯,沒有送葬的隊伍。如同一個平凡的貧苦人們一樣,只有一個普通的墓,一塊不大的現已長滿雜草的地。

F. 莫扎特傳的音樂

)
15、 D大調諧謔曲(K.251)
16、 降E大調諧謔曲(K.252)
17、 F大調諧謔曲(K.253)
18、 四首鄉村舞曲(K.267)
19、 降B大調第六鋼琴協奏曲(K.238)
20、 F大調第七十鋼琴協奏曲(K.242)
21、 C大調第八鋼琴協奏曲(K.246)
22、 小提琴協奏曲,快板(K.246)
23、 降B大調迴旋曲(K.269)
24、 C大調管風琴、小提琴奏鳴曲(K.263)
25、 F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24)
26、 A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25)
27、 G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41)
28、 F大調 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44)
29、 D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274)
30、 降B大調弦樂三重奏(K.266)
31、 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254)
1777年(21歲)
1、 降B大調短小彌撒,四聲部,弦樂和管風琴(K.275)
2、 Graale ad festum B.M.V.,F大調(K.273)
3、 詠嘆調(K.272)
4、 降B大調諧謔曲(K.270)
5、 D大調,Notturno(K.286)
6、 降B大調諧謔曲(K.270)
7、 F大調諧謔曲(K.288)
8、 降E大調諧謔曲(K.289)
9、 降B大調第九鋼琴協奏曲(K.271)
10、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71A)
11、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271)
12、G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278)
13、D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85)
14、C大調鋼琴奏鳴曲(K.309)
1778年(22歲)
1、 降E大調詠嘆調,四聲部,管風琴與樂隊(K.322)
2、 詠嘆調(K.294)
3、 詠嘆調(K.295)
4、 詠嘆調(K.316)
5、 小詠嘆調(K.307)
6、 小詠嘆調(K.308)
7、 D大調第三十一(巴黎)交響曲(K.297)
8、 降B大調加沃特舞曲(K.300)
9、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299)
10、 G大調長笛協奏曲(K.313)
11、 D大調長笛協奏曲(K.314)
12、 C大調長笛協奏曲(K.315)
13、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
14、 A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98)
15、 C大調長笛和弦樂四重奏(K.271)
16、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296)
17、 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1)
18、 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2)
19、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3)
20、 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K.304)
21、 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5)
22、 D 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06)
23、 九首變奏曲(鋼琴)(K.164)
24、 十二首變奏曲(鋼琴)(K.265)
25、 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26、 D 大調鋼琴奏鳴曲(K.311)
27、 C大調鋼琴奏鳴曲(K.330)
28、 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
29、 F大調鋼琴奏鳴曲(K.332)
30、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333)
31、 八首鋼變奏曲(K.352)
32、 十二首鋼琴變奏曲(K.353)
33、 C大調小幻想曲(K.395)
1779年(23歲)
1、 C大調《雷吉娜.柯立》四聲部,管風琴與樂隊(K.276)
2、 C大調彌撒(K.317)
3、 C大調《多米尼加的晚課經》(K.321)
4、 C大調慈悲經(K.323)
5、 G大調交響曲(K.318)
6、 降B大調交響曲(K.319)
7、 D大調小夜曲(K.320)
8、 D 大調諧謔曲(K.334)
9、 降E大調兩架鋼琴協奏曲(K.365)
10、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
11、 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329)
12、 C大調管風琴奏鳴曲(K.328)
13、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78)
14、 八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K.315A)
15、 兩首進行曲(K.335)
1780年(24歲)
1、 埃及國王塔莫斯(K.345)
2、 C大調庄嚴彌撒(K.337)
3、 C大調慈悲經(K.340)
4、 四聲部晚課經(K.339)
5、 兩首德國宗教歌曲(K.343)
6、 心滿意足(歌曲)(K.349)
7、 來吧,親愛的吉特(K.351)
8、 C大調第三十四交響曲(K.338)
9、 降B大調小夜曲(K.361)
10、 進行曲(K.362)
11、 三首小步舞曲(K.363)
12、 降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268)
13、 C大調管風琴與弦樂奏鳴曲(K.336)
14、 六首變奏曲(K.360)
1781年(25歲)
1、 伊多美奧,瑞.蒂.克勒達(K.366)
2、 D小調慈悲經(K.341)
3、 詠嘆調(K.368)
4、 詠嘆調(K.369)
5、 詠嘆調(K.374)
6、 芭蕾(K.367)
7、 降E大調小夜曲(K.375)
8、 C大調小提琴迴旋曲(K.373)
9、 F大調大管和弦樂四重奏(K.370)
10、 G大調、小調小提琴奏鳴曲(K379)
11、 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380)
1782年(26歲)
1、 後宮誘逃(歌劇)(K.348)
2、 C小調彌撒(K.427)
3、 善良的恩人,請接受我的謝意(K.383)
4、 致希望(K.390)
5、 致孤獨(K.391)
6、 該感謝格蘭茨(K.392)
7、 卡農(K.229)
8、 卡農(K.230)
9、 卡農(K.231)
10、 卡農(K.233)
11、 吃,喝(卡農)(K.234)
12、 卡農(K.347)
13、 卡農(K.348)
14、 兩重唱(K.389)
15、 歌曲(K.393)
16、 D大調第35哈夫納交響曲(K.385)
17、 C小調小夜曲(K.388)
18、 三首進行曲(K.408)
19、 D大調協奏迴旋曲(K.382)
20、 A大調協奏迴旋曲(K.386)
21、 F大調(K.413)
22、 A大調(K.414)
23、 C大調(K.415)
24、 D大調圓號協奏曲(K.412)
25、 G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1號(K.387)
26、 五首賦格(K.405)
27、 巴赫賦格序曲(K.405)
28、 F 大調卡農快板(K.410)
29、 F 大調快板(二隻單簧管和三隻低音圓號)(K.411)
30、 A大調、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由Stadler完成
31、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03),未完成
32、 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04),未完成
33、 C 大調幻想曲和賦格(K.394)
34、 C小調幻想曲(K.396)
35、 D小調幻想曲(K.397)
36、 序曲(按亨德爾的風格),未完成,(K.399)
37、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K.400)
1783(27歲)
1、 諧歌劇,未完成(K.422)
2、 諧歌劇,未完成 (K.430)
3、 詠嘆調(K.416)
4、 詠嘆調(K.418)
5、 詠嘆調(K.419)
6、 詠嘆調(K.420)
7、 詠嘆調(K.431)
8、 詠嘆調(K.432)
9、 爺們總是找東西吃(K.433)
10、 詠嘆調(K.435)
11、 詠嘆調(K.486A)
12、 低層次的滿足(K.151)
13、 詠嘆調(K.178)
14、 獻給你,宇宙之魂(K.429)
15、 三重唱(K.434)
16、 三重唱(K.436)
17、 三重唱(K.437)
18、 三重唱(K.438)
19、 三重唱(K.439)
20、 詠嘆調(K.440)
21、 三重唱(K.441)
22、 C大調第36林茨(Linz)交響曲(K.425)
23、 G大調第37交響曲(K.444),未完稿,最後由海頓的弟弟完成
24、 為一啞劇作曲(K.446)
25、 F 大調大管協奏曲(K.293),只完成片斷
26、 D 小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2號)(K.421)
27、 降E 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3號)(K.482)
28、 D小調、大調鋼琴三重奏(K.442),由Stadler最後完成
29、 降E大調五重奏(K.407)
30、 六首變奏曲(K.398)
31、 D 大調賦格(K.443)
1784年(28歲)
1、 六首鄉村舞曲(K.461)
2、 五首小步舞曲(K.461)
3、 兩首小步舞曲和兩首鄉村舞曲(K.463)
4、 降E大調第十四鋼琴協奏曲(K.449)
5、 降B大調第十五鋼琴協奏曲(K.450)
6、 D 大調第十六鋼琴協奏曲(K.451)
7、 G大調第十七鋼琴協奏曲(K.453)
8、 降B大調第十八鋼琴協奏曲(K.456)
9、 F大調第十九鋼琴協奏曲(K.459)
10、 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4號)(K.458)
11、 降E大調五重奏(K.452)
12、 降B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454)
13、 C小調小葬禮進行曲(K.453A)
14、 十首變奏曲(K.455)
15、 C小調小提琴奏鳴曲(K.457)
16、 八首變奏曲(K.460)
1785(29歲)
1、 小夥子漫遊(K.486)
2、 魔術師(K.472)
3、 心滿意足(K.473)
4、 被欺騙的世界(K.474)
5、 紫羅蘭(歌德詩)(K.476)
6、 石匠之歡樂,康塔塔(K.471)
7、 四重奏(K.479)
8、 三重奏(K480)
9、 歌曲(K.483)
10、 合唱(K.484)
11、 共濟會葬禮進行曲(K.477)
12、 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K.466)
13、 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K467)
14、 降E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K.482)
15、 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慢板(K.470)
16、 A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5號)(K.464)
17、 C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弦樂四重奏第6號)(K.465)
18、 G小調鋼琴四重奏(K.478)

G. 莫扎特傳的影片評價

《莫扎特傳》是人物傳記片的頂峰之作,轟動世界的第一流的視聽享受音樂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經典之作。(網易娛樂 評)
《莫扎特傳》是一部罕見的電影,它近乎完美的劇本,優美的音樂,高雅的影像,非凡的演出,炫目的導演,和引人入勝的故事都證明了這一點。(《電影批評家》評)
影片《莫扎特傳》以倒敘的手法表現了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坎坷一生,同時也給觀眾展示了一幕「因妒生恨」的人間悲劇。影片在薩利埃利的回憶中娓娓道來,他給觀眾展示了一個形骸放盪的莫扎特,一個不拘小節的莫扎特和一個才華橫溢的莫扎特。(新浪娛樂 評)
《莫扎特傳》反映了藝術上的創新與模仿、生活中的天真與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與惡的沖突,揭示了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因無知和缺乏鑒賞力而扼殺天才這一可悲事實。影片透過宮廷樂師薩列里的視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瘋狂天才。薩列里兢兢業業,但資質平庸,莫扎特才氣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燒的薩列里最終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剛愎保守的維也納音樂界中惟一能領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絕無僅有的音樂知己。兩人本可成為西方的俞伯牙和鍾子期,卻由於一方的嫉妒,最後雙雙以悲劇告終。嫉妒,這一人類最原始的陰暗心理,它毀滅掉了一段本應成為現實的人間佳話。(南海網 評)
該片一改把古典音樂家當成「完人」或「聖人」來描繪的傳統,顛覆了從莫扎特去世後由他太太開始的「貼金運動」,還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樂之間的矛盾。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第57屆)的影片可視為兩名音樂家的傳記,除了莫扎特,還有他的同行薩列瑞。影片透過薩列瑞的視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瘋狂天才。( IMDB評)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影片,該片的獨創性是顯而易見的。一般說來,人物傳記是最難由形式上突破的電影題材,一個人的一生再怎麼精彩,無非也脫不了由生到死的述說法則。唯《莫扎特傳》敘事結構與眾不同,匠心頗具。(網易娛樂 評)

H. 通過電影《莫扎特傳》,分析音樂創作者的個性,素質等因素與作品風格的關系

這個我並不太懂,不過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莫扎特密碼 這是06年CCTV音樂頻道《經典》欄目為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做的一期為期48(貌似是這個數)期的節目,裡面就是通過這部電影介紹莫扎特和其生平,及其作品的,我也是通過那期節目才知道這部電影的。

I. 如何評價電影 《莫扎特傳》


《莫扎特傳》反映了藝術上的創新與模仿、生活中的天真與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與惡的沖突,揭示了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因無知和缺乏鑒賞力而扼殺天才這一可悲事實。影片透過宮廷樂師薩列里的視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瘋狂天才。薩列里兢兢業業,但資質平庸,莫扎特才氣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燒的薩列里最終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剛愎保守的維也納音樂界中惟一能領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絕無僅有的音樂知己。兩人本可成為西方的俞伯牙和鍾子期,卻由於一方的嫉妒,最後雙雙以悲劇告終。嫉妒,這一人類最原始的陰暗心理,它毀滅掉了一段本應成為現實的人間佳話。

J. 從《莫扎特傳》中談談對莫扎特人物分析及作品風格特點,大概400字左右就好

《莫扎特傳》是米洛斯·福爾曼執導的一部電影。影片以倒敘手法,既表現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里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扎特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影片中,薩利埃里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扎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於貧病交加的絕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公墓里。曾經烜赫一時的薩利埃利漸漸被人遺忘,莫扎特的作品卻成為人類音樂殿堂里的瑰寶,在世間永遠傳唱。
本片講述了偉大的音樂天才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採用倒敘手法,由安東尼奧.薩利埃雷(Antonio Salieri)講述。他是一位宮廷樂師、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羨慕又震驚,心理上發生了變態,決定除掉莫扎特。音樂在全片中具有敘述和點出主題的作用,將莫扎特的音樂和他的生平事件串連在一起,刻劃了莫扎特與薩利埃雷在音樂上的沖突。
1782年,年僅26歲的莫扎特來到維也納,其絕世才華立即傾倒了整個奧地利宮廷,同時也引起了宮廷首席樂師薩利埃利的嫉妒。薩利埃利為人自負,自詡為維也納音樂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華既令他驚嘆,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心胸狹窄的薩利埃利由嫉轉恨,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毀滅掉這個強大而可怕的「對手」。
莫扎特的音樂造詣超塵脫凡,在生活中卻是個不修邊幅,行為恣肆的人。在薩利埃利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維也納主流音樂界視他為「異端」,處處為他設坎施絆。莫扎特的樂譜遭到大量刪改,作品無法在劇院上演,生活日漸困窘。
莫扎特的父親突然去世,這使莫扎特悲痛萬分,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體一落千丈。薩利埃利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他戴上莫扎特父親生前用過的假面道具,敲開莫扎特的家門,要他譜寫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懼和疾病的雙重摺磨下夜以繼日地工作。《安魂曲》寫成了,他自己也終於油枯燈盡,氣絕身亡,死時年僅35歲。
薩利埃利的陰謀得逞之後,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後精神失常,被送進瘋人院。時光流逝,曾經烜赫一時的薩利埃利漸漸被人遺忘,莫扎特的作品卻成為人類音樂殿堂里的瑰寶,在世間永遠傳唱

閱讀全文

與莫扎特傳電影音樂鑒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