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中音樂的重要作用
電影是視聽的藝術,配樂可以很大程度的滿足觀眾對聲音的美學需求,彌補單純的人聲和環境聲的不足,好的電影配樂可以提升影片的美感,強化渲染主題。但電影是可視藝術,音樂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除非是表達音樂類的題材。
⑵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1、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電影的詮釋紐帶,一首好的音樂,對整個影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電影會由多首音樂相襯,以更好地襯托出電影需要表現的內容。
2、音樂在電影中還可以讓人們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與聽覺動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
(2)音樂在電影的主要作用擴展閱讀
音樂(抽象藝術)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英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義大利文:musica)。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⑶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引起觀眾強烈的認同感和共鳴,不僅增強了感染力還渲染了氣氛。許多電影音樂和特效都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使喜劇更令人發笑,悲劇更惹人悲傷
⑷ 音樂在電影電視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音樂的重要性電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是電影演員所必須具備的。多少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音樂始終在電影表演中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同別的姊妹藝術一樣,它能表現人們在生活中所企願、所渴望的東西;同時它又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類的喜怒哀樂等各種各樣的感情;另外,它又有極強的感染力,是鼓舞鬥志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手段。許多姊妹藝術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都有它們自己的藝術魅力與長處,但都不得不藉助於音樂的特長來使它們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例如:在電影藝術中,許多宏大的場面,如單純用解說詞去表現則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如用了合適的、氣勢磅礴的樂曲或配唱,那就可以發揮語言所發揮不了的作用了;又如:電影中要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內心活動或表現突發的事件,緊張、恐怖、激烈的場面,或對景物的描繪,或加強對影片中悲歡離合等情節的渲染等等,對以上各方面,音樂都起著巨大的、積極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自有聲電影問世以來,音樂就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外國影片《音樂之聲》、《翠堤春曉》、《鑽石皇後的故事》等,至今還為人們喜歡,演員自如的歌唱,自然的表演,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如至今仍傳唱的《漁光曲》,是我國30年代影片《漁光曲》的主題歌,由於詞曲簡潔,形象鮮明,把漁家兒女的悲慘生活和勤勞善良的性格與海浪起伏、漁船顛簸的音樂有機地交織在一起,使演員的歌唱真實自然,感人至深。我國30—40年代的電影演員,像王人美、白虹、周璇等都是自己演唱,如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街頭月》等都有其演唱風格和特色。這些演員都是在國內動亂、物價高漲、民不聊生的年代裡,利用業余時間向專業聲樂教師學習,勤奮而刻苦。有些演員還能唱歌劇,如《上海之歌》、《桃花源》等,說明當時他們具有相當高的音樂修養和歌唱水平。許多外國電影演員非常重視真正的全面發展,不僅有表演的才能,還有能歌善舞的本領,造詣很深,如大家所熟悉的電影演員山口百惠、倍賞千惠子、德諾芙、貓王、伊夫?蒙當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電影演員也逐漸認識到了全國發展的重要性,近幾年,尤其是發展聲音上的可控能力,增強音樂語言的基本功,提高對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及表達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另外,聲樂又是一切音樂形式的基礎,是曲調、歌詞、旋律及語言的結合,因此,它更接近於生活,更能確切地、生動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達各種情感,因此,音樂、聲樂在電影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⑸ 背景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背景音樂,也稱伴樂、配樂,通常是指在電視劇、電影、動畫、電子游戲、網站中用於調節氣氛的一種音樂,插入於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
背景音樂是指在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中,作為背景襯托的音樂,通常是無人聲的。真正意義上的伴樂起源於歐洲的戲劇,自電影有聲化之後伴樂得以迅速發展。
以伴樂指代此義,多出現在動畫行業。動畫界普遍認為,伴樂是動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它不僅需要配合畫面的情節發展,還必須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是動畫的潤滑劑與推進器。
在公共場所連續放送的音樂,以不影響人們對話為放音的響度標准,可以調節人們的精神狀態,創造舒適、溫馨的環境。背景音樂通常不是立體聲系統,多採用音箱分散式放音,故聲音分布均勻,不良聲環境對聽音的影響小。
背景音樂在游戲中的應用
游戲音樂背景,是一款游戲是否優良的重要考評對象。每一款游戲的開發者都會重視背景音樂的質量,音樂的風格、節奏、旋律都可能對玩家形成較大的影響很多人是因為音樂而愛上了游戲,很多游戲是因為音樂而深入人心。
游戲背景音樂在製作前,首先需要對音樂的整體風格進行設計。因此需要游戲製作方提供游戲視頻、圖片等詳細資料,才能對游戲的整體風格提出具體的方案。
並且對於不同的游戲風格需要採用不同的游戲音樂配器,中國古典風格的游戲音樂通常會以民族樂器為主;西方風格游戲音樂主要以管弦樂配器為主;休閑卡通游戲配樂還可以融入電子、搖滾、爵士等音樂元素。
⑹ 電影中配樂的作用是什麼
一、渲染背景氣氛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一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一種背景氛圍。對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能起到重要作用,包括渲染環境氣氛、渲染時代氣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點等方面。
1、渲染環境氣氛
音樂可以為整部影片渲染一種總的環境氣氛。例如故事片《城南舊事》(導演昊貽弓,作曲呂其明)。它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人和事來表現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風土人情,表達了作者林海音從這些往事的回憶中所引起的那種「離我而去」的惆悵之情和對故土的思念。
所以,影片導演吳貽弓規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緒基調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因此,選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學堂歌曲《送別》為這部影片音樂的主旋律,只用了弦樂隊和抱笙等幾件有特色的民族樂器,以非常簡潔凝練的音樂語言,為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種惆悵惜別之情。
2、渲染時代氣氛
每個時代的樂曲或歌曲,從內容、音調、演奏演唱方式以及流行的樂器都有所不同。電影音樂可以根據影片的時代背景,選用那個時代特有的樂曲或歌曲作為影片的主題音樂。同時,也可以運用這種音樂為影片製造背景氣氛,以達到渲染影片時代氣氛的作用。
例如,表現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影片,常採用《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的音樂旋律等等。這些音樂都較好地反映了影片的時代特徵。
3、渲染地方色彩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故事發生的地點,選用具有當地特點的歌曲、地方戲曲、地方曲藝的音樂,即可為影片營造渲染出一種地方色彩來。
王雲階作曲的影片《林則徐》,吸收了廣東民間音樂和地方戲曲,為林則徐「廣州禁煙」標明了地點。 至於國外影片,其音樂的地域性也十分明顯。例如我們熟悉的印度、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國的影片,音樂都有鮮明的各國地域特色。
二、刻畫人物心理
音樂是聽覺藝術,它區別於其他藝術的最大特徵是高度的抽象概括。它在對人物的情緒和情感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音樂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來體現人的豐富復雜的感情狀態。
音樂最大的長處,在於可高度概括地表現人類最內在的心理體驗與微妙豐富的感情狀態。電影音樂最擅長的就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銀幕上無法直觀的人物復雜的內心情感。
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是用音樂加強影片的感情色彩,從而促成整部影片與觀眾情感的契合。起到這種作用的音樂,在影片中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可以是畫內音樂,也可以是畫外音樂;可以是樂曲,也可以是歌曲。
1、以畫內音樂的形式出現
影片《甲午風雲》中鄧世昌彈奏琵琶曲《十面埋伏》藉以宣洩心中的憤慨這一段,就是電影音樂這類借聲抒情的著名範例。 這段激昂悲壯的琵琶古曲,以畫內音樂形式抒發了鄧世昌壯懷激烈的內心情感,表達了他對民族危亡的憂慮以及誓與侵略者決戰到底的大無畏精神。
2、以畫外音樂的形式出現
影片《紅高粱》中貼窗花一段:釀酒作坊掌櫃、麻瘋病人李大頭死後,九兒帶領伙計們把老掌櫃用過的東西燒的燒、埋的埋,還用紅高粱酒在地上連潑了3遍,用以消毒去火。
九兒把自己的住房也重新粉刷過,被褥重新換過。此時畫面上,身穿紅上衣的九兒在新窗戶紙上貼著新窗花,臉上綻開從未有過的喜悅,好像這回才真正做了新娘。伴隨著此畫面的音樂,是一段柔和、優美而又含蓄的瑣吶曲,這段畫外音樂為這個場面渲染了一種歡欣、祥和的氣氛。
三、連貫鏡頭
在電影中,音樂有時就像一條錦帶,把一些分散的、跳躍的鏡頭串連起來,這就是音樂的連貫作用。由於一部電影的時間有限,如果把一些短暫的鏡頭都詳細地交待清楚,那要佔用很多篇幅(畫面)。而音樂是不佔空間的,音樂把這些表面並無關聯的鏡頭連接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這是電影音樂獨具特色的功能之一。
四、發揮情節評論作用
電影音樂發揮的評論作用,即用音樂表達創作者對影片中人物和事件的主觀態度,如歌頌、贊美、同情、控訴、哀悼等等。在電影中雖然有時可以採用類似戲劇旁白的畫外音方式進行評論,但這種方式如運用得不好容易產生生硬、不自然的感覺,而用音樂進行評論則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音樂在時間的流程中作用於觀眾的聽覺,當觀眾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銀幕上出現的人物和事件時,音樂的評論作用可能不一定被觀眾覺察到,但正是這不被覺察的音樂,強化了銀幕的視覺效果,使觀眾受到強烈的感染。
五、深化主題思想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電影中的各個藝術元素,諸如導演、攝影、表演、美術……都圍繞著主題思想而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電影音樂則用音樂這一手段為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在我國的電影音樂中,運用「主題歌」來概括一部影片主題思想的做法,有著優良的傳統。.
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等人在30年代創作了大量的電影主題歌,如《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新女性》等等。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涌現了許多成功的電影主題歌,如《送戰友》等,這些主題歌與影片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起到了突出影片主題思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