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舉例談談電影音樂如何配合劇情結構和視覺畫面的節奏 急 在線等
電影畫面傳遞的是內容,音樂四電影表現力的載體,貫穿電影發展的始終,電影音樂不僅僅是作為畫面的陪襯存在,而是要傳遞出去。
《泰坦尼克號》一開頭就以蘇格蘭風笛的哀怨之聲配合高遠清澈的女聲營造除了悲劇色調的音樂,人民彷彿能夠在腦海中想像出在輪船上展開的愛情故事是多麼凄涼,隨著故事的推進,整部電影的音樂曲調也發生了變化,由暗轉明,速度開始變快,管弦樂隊演奏的有氣勢的節奏又把人帶到了這艘豪華的大船上,人們臉上興奮的表情,船上豪華的裝飾都能夠在你腦海中浮現,這種歡快的基調配合熱熱鬧鬧的畫面,簡直是最好不過了,隨著男女主角愛情的升華,最經典的曲目《我心永恆》應運而生,蘇格蘭的風笛與鋼琴交織,配合男女主角激情奔放的愛情,行雲流水般的音樂是對男女主角愛情最好的詮釋,最後一首《上帝與我們同在》則在整個船即將沉沒的時候播放出來,畫面中每個人都急急忙忙地逃生,哭聲喊聲混成一片,船上的樂手安靜的演奏,這一對比強烈地表現出樂手、船長等人的高尚品格,也包含了對人們的安慰,希望上帝與人們同在,給人以心靈的安靜。
《理發師》被稱為油匾電影的里程碑,選取了交響樂和童聲合唱來表現整個故事,這種擺脫濃濃吳音,只依靠畫面是不能夠展現出來的。
《地方英雄》中使用了兩個主要的音樂主題,當場景切換成西南部都市時,響起得是搖滾樂曲調,海邊的村莊伴隨的則是一種較低沉,較辛酸的民間曲調,在最後一場戲中,年輕人回到休斯頓後,深情地回憶起蘇格蘭那片土地,這時影片兩種音樂同時響起,給整個故事結尾。
『貳』 電影英雄裡面的幾個場景賞析
電影是一個視覺產品,在一定時間段內,反映曲折迂迴的故事情節並不是其長項(電視劇的長項),只有希區柯克大師才有這樣的本領。因此形式大於內容,場面帶來視覺沖擊是最大的賣點。作為一個為西方觀眾為目標市場的視覺產品,形式的創新是產品差異化的體現,首先是它的敘述形式、武打形式、色彩形式,其次它畫面里強調那種意境中的一種「雅」形式,東方的異國情調和西方人理解的普世價值,比如和平。場面有下列元素組成:
人:成千上萬的群眾演員(不是電腦製作)組成的宏大場面,傳達了一種歷史轉折的信息,當然只有中國(人工便宜)和前蘇聯才(可以調動軍隊)才會有製作機會,一個小國家可能湊夠一萬個「青壯年」都會有問題。
場景:一次性從四面八方發出的箭,天空頓時象飛滿了蝗蟲似的,黑壓壓的一片,緊接著塊塊鋼板上就插入了密密麻麻的黑箭。張曼玉輕輕的揮揮飄逸的長袖,又有無數的鐵箭葬送黃泉,張曼玉和章子怡撕殺的場面被片片美麗的黃葉包圍,場景亦真亦幻。
色彩:《英雄》則以紅、黃、藍、綠、白五種主色調分別強化不同邏輯層次的思想基調。油畫式的黃葉漫天滲血,國畫式的碧水青山含黛,版畫格調的黃土西風素裳,甚至於黑白膠片風格的古亭閑琴碎雨,不管是色彩盛宴還是色彩屠殺,總之對消費者實行充分供給。
風光:九寨的水,桂林的山、內蒙的胡楊林、敦煌的沙漠,中國的代表性的又適合影片背景的自然景點已經被一網打盡。
東方情調:東方劍客的情懷,撫琴一曲,完美的中國書法等。
理想主義:秦王最後對「和平」的理解,秦王始終堅持以「法令」治國等等。
許多觀眾對場面的結論是「支離破碎」。其實,從購買的角度看,如果你是中國觀眾,這種「支離破碎」是否值得你負40大洋,對於美國觀眾,你是否閱讀了一次東方的童話,如果你的答案是「yes」,一切「OK」。
『叄』 英雄本色電影音樂賞析論文
我看過不下三次,都是兒童或少年時期。情節基本淡忘,但場面總會記得。如今重看,更加深刻的不單單是動作場面,震撼來自貫徹全戲的兄弟情。
對男人而言,朋友之間的距離,無間的是感情,間隙的唯一是血緣。對朋友的期盼與幻想,「兄弟」二字止於口中,藏在心裡頭。《英雄本色》展現的是兩段情。黑社會大哥子豪(狄龍飾演)與親弟弟阿傑(張國榮飾演)的手足情,還有子豪與阿MARK(周潤發飾演)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英雄有風光之時,英雄也有落難之日。《英雄本色》里大篇幅刻畫的是英雄末路之中表露出的兄弟情懷。
狄龍飾演的黑社會大哥為了弟弟甘願推出江湖,不願因為自己耽誤弟弟的警察前程。弟弟的不理解、不接納和朋友阿MARK所受的屈辱,把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矛盾身心淋漓展現。從戲分上看,狄龍是主角及故事的主線人物。當年周潤發飾演的MARK哥,只屬配戲角色。多年之後,我們記憶最深的,還是這個配戲人物。狄龍的大哥形象內斂,周潤發的MARK哥形象每次出場都具備積壓已久的爆發力。這個角色背後,似乎看到兩個人。
當年的吳宇琛,導演生涯走到低谷。曾經有三年,連拍戲的機會都失去。後來,被迫去到台灣拍無聊的喜劇。鬱郁不得志的人,將積壓心裡多年的感情一次過宣洩,創作出《英雄本色》的腳本。找來同樣鬱郁不得志的周潤發,其時他正被稱為「票房毒葯」。吳宇琛通過幾篇報紙報道得知,真實生活里的周潤發時常將自己拍片賺來的錢,捐獻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和資助朋友生活。吳宇琛認為,這個深具義氣的人,飾演重情重義的MARK哥角色再好不過。
於是,有了《英雄本色》的組合。情劇主線在子豪角色身上,整部電影情緒上的渲染,MARK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別人強,只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MARK哥口中這份沉鬱已久的吶喊,除了是角色的一句對白,還是兩個真實的男人,吳宇琛與周潤發多年以來積壓在心的郁結摧枯拉朽的一次總爆發。所以,再三重看《英雄本色》依然看到一團火。每個表情內斂內心有夢的人,都能看到這團火。
話說《英雄本色》是一部黑幫警匪片,不如說這是部激情盪漾不甘為人後的勵志片。更有甚之我認為,在人情淡薄誠信危機的今日,《英雄本色》更可擔當起宣揚友情、親情以及為人處事應重信守義的主旋律影片。
警匪片」可說是港產片中最出色的電影類型之一,最近三套電影《跟蹤》、《男兒本色》與《綁架》,除了繼續展示香港警匪電影的活力和高質素之外,它們在連場火拚和鬥智鬥力的同時,暗地裡亦討論著同一個命題——道德。然而,三者著眼點和信念回然不同,本文正希望圍繞著「道德」這電影題旨,淺談它們各自所反映的道德觀。
就如眾影評所述說,《跟蹤》那份「人在做,天在看」的中心思想昭然若揭。這是一種環宇的道德觀,亦因為「善惡到頭終有報」,我們「行善」才有理性基礎和意義。游乃海曾經憑《大隻佬》(2003)而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他首次執導《跟蹤》已見風范。雖然獨挑大樑,但仍堅守在韋、杜電影中的佛家思想要旨。人的耕耘故然重要,但科技再先進、思維再精密,謀事在人,成事仍然在天。
電影中的狗仔隊對貌似殷實商人的大賊梁家輝亦步亦趨,但棋差一著讓他一再逃脫。後來狗仔隊頭目任達華遇伏重創,他最終沒有死去,可見電影確信「好人有好報」。片末梁被圍捕,專門謀財害命的他雖然未被逮到,卻意外地弊命於一個魚鉤之下,大動脈被刺破一如他的殺人伎倆。至此,我們不難聯想到《大隻佬》中的張柏芝。她前世罪孽太深,盡管今生立志當警察做好人,並在劉德華多番協助下希望逃過大難,可恨結局還是死於非命。前生債,今世償。就如梁雖然在十八年前殺警後逃脫,但「以命抵命」仍是他最後的歸宿。「若然未報,時辰未到」的規條令我們不欺暗室,人類行為時刻被一雙「天上眼睛」所監視,那份超然的是非對錯觀念,是永恆的「天道」,你的「業」隨身而行早晚得報。
另一部電影《男兒本色》由成龍老拍檔陳木勝操刀,電影順理成章成就新一代《警察故事》。它承繼了《無間道》和《卧虎》等電影的討論:「黑社會有否好人?」、「警察沒有壞人嗎?」,質疑傳統警匪片的黑白壁壘。林嘉華是一名受賄高級警察,利慾薰心不惜殺人滅口。謝霆鋒、余文樂等也是「邊緣」雜差,為面子、為復仇而亂沖亂撞濫用暴力。反之,安志傑不忍殺害小孩,最後更自行了斷期盼來生做個好人。飽經戰亂的人在森林社會里弱肉強食,他/她們的黑白功過,慣於安逸的我們到底如何理解呢?
陳木勝說若他不當導演,他該會投考警察。一如既往,他那份「警察=正義」的堅執,仍然在《男兒本色》中隨處可見。房祖名跟哥哥立志做個好警察,最後卻不能倖免於難。好人未必有好報,「天道」不彰,但法治精神已勝過一切。只要他們不辱警察之名,忠於法律,盡管戰死沙場,正義英靈始終永垂不朽。謝、余雖曾被仇恨蒙蔽眼睛,但他們仍能懸崖勒馬,保守了警察的本份而沒有殺人。警察這「公領域」(Public Sphere)社會崗位,替代了《跟蹤》的「天道」去維持人間秩序。換句話說,就是香港人普遍確信的「法治精神」。好人或壞人,在於他/她們有否違法。隨著現世社會的理性化,宗教、天道等人類不能控制的「形意上」信念已未能叫人安居樂業,法律、法治精神、警權隨之成為「道德」保護者。然而,要是察警不再可靠時,你會否如《綁架》中的林嘉欣和劉若英般「靠自己」保護家人呢?
當林嘉欣弟弟被綁架後,警察告訴她:「相信我」,結果她弟弟慘遭不幸。而督察劉若英在處理別人的綁架案時,態度專業、自信、冷靜,指揮若定。世事無常,當肉參變親兒後,她頓時方寸大亂,幾近抓狂。那份抓狂是相應於「天道」(人不作壞事、不可害人)與「法治」(警察犯法罪加一等)而言的。作為母親,為拯救愛兒(甚至只欲尋回屍首),她竟打算綁架小孩。而警察的責任感,也無礙她虐待對頭人丈夫。作為人,她失卻惻懚;作為公民和警察,她知法犯法;但作為母親,她卻發揮了母職最大責任與道德情操,這也是她在家庭這「私領域」(Private Sphere)中的職份。同樣地,林為了責任,不惜綁架富商兒子以期讓病重丈夫出國醫治。對富人來說,他不過失去揮之不盡的身外物;對窮困妻子而言,那卻是親人續命的(唯一)一個機會。
心理學家Carol Gilligan認為女人的道德觀建立在「關系」之上,一個女人的身份可以是公民、警察、領袖,但她們更加是母親、妻子、家庭照顧者。劉、林二人的綁架和傷人罪行,會否是她們身為母親和妻子的「份內事」呢?其實不止女人,我們的孔聖人早有類近想法。在那個偷羊的故事中,孔子認為兒子不應告發父親偷羊,因那是不仁之舉,有違倫常。可惜得很,依仗「關系」所建立的道德觀,往往會損害普羅大眾的利益,就如中國人的私相授授令貪污成群、群黨相爭。但當母親眼見愛兒遇險,難道她會為著履行「公民責任」而容讓兒子光榮死去?面對切膚之痛,把命運交託天道與律法,就是理性,就合乎道德?
「道德」可能是一份永恆法規,冥冥中自有因果,也可以是人類文明產物,在法治社會中得到維系。但道德,會否也是親疏關系下的權衡抉擇,為救至親,我們已隨時准備不惜一切?
『肆』 求電影(英雄)的詳細分析,包括場景,音樂,燈光,色彩,人物語言,急!3千字!
廉價勞動力也不好找啊
『伍』 英雄這部電影的音樂處理有特色的電影表現在哪裡
《英雄》?張藝謀的那個?
話說你的問題沒寫清楚,把描述搞清楚啊。
『陸』 電影英雄插曲
《英雄》主題歌:頌英雄--王菲
王菲《頌英雄》
電影《英雄》主題曲
曲:張亞東 詞:林夕
在很久或者不久以前在傳誦
人影憧憧
有人倒下來獲得光榮
一個人跌倒總有旁人為他而心痛
你的英勇是他的殘忍
誰能夠為所有人效忠
看誰看懂想誰想通
誰都忘記了寬容
只想著自己的英勇
誰提著燈籠看左看右都有他苦衷
堅持執迷頑固說到底
每個人只為自己效忠
我們等待改變世界的英雄
看誰在最後成功
染紅整個天空成全了誰的夢
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頌
我們等待保護自己的英雄
轟動好讓自己感動
染紅整個天空成全個人的夢
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頌
我們等了一個又一個英雄
看誰在最後成功
染紅了誰天空成全了誰的夢
只是為了叫千萬人鞠躬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B%CC%D3%A2%D0%DB&lm=-1
http://www.5yoo.net/mtv/play/1861.html
『柒』 電影《英雄》的配樂與影響三者之間的關系
我只知道的是小馬去楓林閣酒家殺那個台灣人給豪哥報仇的那首歌曲叫《免矢志》。希望你滿意..
『捌』 電影《英雄》裡面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1.Hero:Overture 蒼:序曲
2.For The World - Theme Music 天下:英雄主題
3.Above Water 在水一方
4.Hero (Theme Song) - 王菲
5.At Emperors Palace 闖秦宮
6.Fareweall,Hero 英雄葬禮
7.Gone With Leaves 飄:胡楊林
8.In The Chess Court 棋館古琴
9.Longing 欲
10.Love In Distance 咫尺情涯
11.Snow 飛雪
12.Sorrow In Desert 悲情沙漠
13.Spirit Fight 惺惺相惜
14.Swift Sword 十步一劍
15.Take Me Home 帶我回家
16.Warriors 風
17.Yearning For The Peace 和平天下
你說的是哪一個。
『玖』 誰能幫我分析下電影《英雄》的音樂分析網上拉到的資料請不要粘貼上來。
誰會幫你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