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詩瑪電影男主人公是誰
楊麗坤....阿詩瑪
包斯爾.... 阿黑
韓非 .... 阿支
崔超明.... 熱布巴拉
黃瓊英.... 阿支母
柳傑 .... 阿詩瑪母
馮奇 .... 海熱
⑵ 電影「阿詩瑪」的男主角
楊麗坤....阿詩瑪
包斯爾.... 阿黑
韓非 .... 阿支
崔超明.... 熱布巴拉
黃瓊英.... 阿支母
柳傑 .... 阿詩瑪母
馮奇 .... 海熱
希望幫助到你,還望採納
⑶ 電影《阿詩瑪》中扮演阿黑的演員近況
好遙遠
⑷ 尋找一部少數民族神話的老電影
中文名:阿詩瑪
出品時間:1964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 演:劉瓊
編 劇:葛炎、劉瓊
製片人:陳忠豪
類 型:劇情
主 演:
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上映時間:1964
對白語言:普通話
色 彩:彩色
主要獎項: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節最佳舞蹈片
《阿詩瑪》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4年,本片根據同名民間長詩改編,其主要劇情為:在撒尼族的傳統節日里,阿黑射箭、摔跤都戰勝了富家子弟阿支,奪得了綵綢,與阿詩瑪互訂終身。阿支早就看中阿詩瑪,趁阿黑不在搶走了阿詩瑪。阿支對歌、比武都敵不過阿黑,只得放了阿詩瑪。就在他們高興而歸時,阿支搬開了鎖住洪水的獸頭。洶涌澎湃的洪水淹沒了他們,待阿黑掙紮起來後,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山石。
⑸ 電影《阿詩瑪》悲劇形成原因
1956年,作家公劉長詩《阿詩瑪》問世,電影《阿詩瑪》就是根據公劉的長詩改編的。
《阿詩瑪》比較徹底的擺脫了「講故事」的傳統模式,採用了無場次-板塊式結構,以黑、綠、紅、灰、金、蘭、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圍繞著阿詩瑪、阿黑、阿支的愛情矛盾,著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細膩的筆觸,精心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阿詩瑪、阿黑、阿支組成了很精彩的雙人、三人舞段。同時在不同色彩的板塊式舞段中,從容、酣暢地展現著絢麗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
這部舞劇大膽地運用了交響編舞法和某些意識流手段,由於編導有深厚的生活與藝術積累,借鑒中較少斧鑿之痕,保持了鮮明的民族性。
《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1994年獲文華大獎,並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7
美麗的雲南石林,誕生了美麗的傳說「阿詩瑪」;美麗的阿詩瑪也使美麗的石林更加神奇迷人,世世代代吸引著海內外千千萬萬崇尚正義和善良、追求和諧和美好的男女老少。
⑹ 對《阿詩瑪》電影的評價!!!!!!!!!!!!!!!!!!!!!
電影發生在雲南撒尼族。和《阿詩瑪》敘事長詩所述情節基本相同,但在詩歌里,阿黑是阿詩瑪的哥哥,而電影里,阿黑成為阿詩瑪的心上人。
整部片子充滿神話色彩,美麗的阿詩瑪和年輕勇敢的青年阿黑的愛情故事在其次,演員的扮相、演員的歌喉、畫面的色彩已經顯出美好的韻味和品味,值得沉浸其中去反復欣賞。堪稱經典。
因為一直喜歡這個傳說,從很小的時候,那時都覺得阿詩瑪該像夢中情人或者遠方的白雪公主,充滿童趣的幻想和嚮往……
一個叫阿著底的風景如畫的地方,有個美貌如花的姑娘,她叫阿詩瑪,她的歌聲甜又美,一個堅韌追求自己真愛的美麗姑娘,純潔而堅貞。
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綉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綉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綉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個雲南明間傳說,一個愛歌愛舞的民族——撒尼族,他們能歌善舞,熱愛運動,摔跤,熱情奔放,勤勞勇敢。關於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他們在歌聲里相遇。裡面的民間音樂很美,民歌也很美。「姑娘的美名傳天下,千花萬花不如她,她的名叫阿詩瑪……」
對年輕人的初墜愛河的那種心跳,那種興奮,那種痴迷……表現的特別細致,全片幾乎沒有台詞,全都用唱出來……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情人回來…… 但神奇的是,當阿詩瑪問「水啊,你為什麼不往高處流?」這時,水真就往高處流去,把那朵最美的山茶花帶到阿黑歌身邊去……當阿詩瑪被大地主家搶走逼婚時……阿黑哥被困懸崖峭壁,他的神箭一射,頓時「芝麻開門」……對了三天三夜的歌曲,終於把情敵難倒,又比武,阿黑的神箭把對方給嚇壞了……救出了阿詩瑪,但戀人的幸福並未就此降臨……阿詩瑪變成了石林里的迴音石。
影片幾乎完全線性的按照傳說拍攝,簡明,但保守。
男主角長相像我高中一個好兄弟,而女主角長的則像我初中第一次心跳的女孩,哈哈哈……歌曲像我故鄉每年春天傳唱的淳樸的山歌……
另,韓雪主演了一部電視劇版的《阿詩瑪新傳》,沒看過。但韓雪來演阿詩瑪,在長相上挺有優勢的感覺,不知其歌喉如何,故事被改的亂七八糟的。
關於阿詩瑪的傳說:
在小石林內,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著一座獨立的石峰,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瞧,那頎長高挑的身段,風姿綽約的動人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背簍,多麼像一位彝族撤尼少女啊!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峰。
她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呢。從前在阿著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給她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
阿詩瑪漸漸長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相親相愛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
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他和阿支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撤種,全都贏了阿支。熱布巴拉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隻猛虎撲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並救出了阿詩瑪。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
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並使阿詩瑪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你。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
阿詩瑪的傳說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大型歌舞劇,在國內外放映和演出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阿詩瑪的故事也隨之廣為流傳。
關於楊麗坤
美麗的化身----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楊麗坤,1942年出生在茶鄉普洱縣磨黑鎮。她的父親和哥姐都愛好音樂,能彈會唱,從小培養了她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加上有一位叫段師傅的鄰居經常教她唱歌跳舞,藝術的甘泉浸透了她童年的心靈。1950年,未滿8歲的楊麗坤被大姐帶到昆明,送進新村小學讀書。1954年,雲南省歌舞團看中了她朴實美麗的身姿和對藝術的靈性,選拔入團,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1959年4月1日,《五朵金花》的導演王稼乙到省歌舞團挑演員,一眼就看中了楊麗坤。楊麗坤一次主演《五朵金花》,便迷倒了億萬觀眾。《五朵金花》上映當年,先後在46個國家爭相放映,受到觀眾的高度贊譽。她主的另一部影片《阿詩瑪》又成功地塑造了雲南又一個美麗的天使形象。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亞非電影節」上,楊麗坤獲得了「最佳女演員銀鷹獎」,成為世界電影界一個光彩奪目的明星。
「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楊麗坤一夜之間被打成了「黑五類」,身心受盡摧殘,奪去了她短暫而又璀璨的藝術生命,後來一直病魔纏身,1974年結婚,於2000年7月21日在上海家中平靜病逝,從此永遠的離開我們。
另:
楊麗坤只演過《阿詩瑪》和《五朵金花》兩部電影,卻在中國億萬觀眾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兩部電影獲獎無數,給她帶來莫大的榮譽,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劇。
1970年,雲南省歌舞團的舞蹈演員楊麗坤,因為精神錯亂,住進了雲南省長坡醫院,這一年她28歲。此時的楊麗坤已經擁有巨大的聲譽,但是,在以後的三十年,她沒能走出那個噩夢,也沒能再演電影。
2000年7月21日18時30分楊麗坤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⑺ 老電影阿司瑪劇情誰知道
http://v.ku6.com/playlist/index_2537364.html
在線地址看哦!
在石林拍的!風景很漂亮!
去旅遊導游說
現在的阿詩瑪不喜歡啊黑哥了
有阿花哥,阿白哥,阿黑哥。。
阿花哥是個花心大蘿卜
阿白哥吃喝嫖賭一條龍
阿黑哥憨厚老實
阿黑哥沒情趣沒有錢。。
所以現在的阿詩瑪不喜歡阿黑哥!這個故事很好笑!有岳母選女婿的故事
我想只有導游講得出來了@網上找不到的
⑻ 推薦關於與少數民族相關的電影
蒙族的:
《綠草地》,寧浩的新作。
《嘎達梅林》,馮小寧作品,英雄史詩。
《圖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黑駿馬》,謝飛導演,騰格爾主演,第十九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
《蒙古王》,四國合拍的成吉思汗電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悲情布魯克》
藏族的:
《紅河谷》,馮小寧作品,寧靜邵兵主演。
《喜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的,改編自《哈姆雷特》。
《靜靜的瑪尼石》,非常出色的西藏紀錄片,經典。
《可可西里》。陸川的作品,很著名了,關於保護藏羚羊的。
《小喇嘛看世界盃》。澳大利亞和不丹合拍的電影,很有意思。
《岡拉梅朵》,今年的新片,愛情故事值得一看。
《盜馬賊》,田壯壯作品,於1988年獲瑞士第四屆第三世界電影節弗里堡市大獎。
《小活佛》,大名鼎鼎的貝托魯奇作品,三國合拍,尋找轉世靈童的故事。
《梅里雪山》,07年的小成本影片。
《茶馬古道-德拉姆》,田壯壯拍的紀錄片,有關茶馬古道的故事。
其他民族:
彝族:《花腰新娘》,張靜初、印小天主演。《畢摩紀》,不錯的片子。
壯族:《劉三姐》,老片子了。
白族:《五朵金花》、《阿詩瑪》,同上。
維族:《冰山上的來客》。
一下就想起這些,嚴重推薦《圖雅的婚事》《靜靜的瑪尼石》這兩部,比較新,成就也高。
⑼ 問一部和阿詩瑪香煙有關的電影的名字
同名電影
基本信息
編劇:葛炎、劉瓊(根據同名民間長詩改編) 導演:劉瓊 攝影:許琦 美術:丁辰 作曲:羅宗賢、葛炎 錄音:苗振宇 剪輯:陳祥興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編導:趙惠和、周培武、陶春、蘇天祥;作曲:萬里、黃田; 類型:歌劇片
影片簡介
雲南阿著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 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 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阿黑悲憤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本片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性傳說。聰明、善良、美麗的阿詩瑪與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愛。頭人的兒子軟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詩瑪並將她關進牢籠逼婚,阿詩瑪堅決不從。阿黑趕來相救,妒火燃燒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這對戀人。最後,阿詩瑪回歸大自然--變成了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 《阿詩瑪》比較徹底的擺脫了"講故事"的傳統模式,採用了無場次--板塊式結構,以黑、綠、紅、灰、金、蘭、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圍繞著阿詩瑪、阿黑、阿支的愛情矛盾,著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細膩的筆觸,精心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阿詩瑪、阿黑、阿支組成了很精彩的雙人、三人舞段。同時在不同色彩的板塊式舞段中,從容、幅酣暢地展現著絢麗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這部舞劇大膽地運用了交響編舞法和某些意識流手段,由於編導有深厚的生活與藝術積累,借鑒中較少斧鑿之痕,保持了鮮明的民族性。 《阿詩瑪》獲1994年文華大獎,並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
[編輯本段]撒尼族民間敘事詩
彝族撒尼分支民間敘事長詩。1953年5月,雲南省人民文工團深入到彝族撒尼族人聚集的路南縣圭山區進行發掘工作,歷時三個月,搜集到《阿詩瑪》的異文傳說二十種。後由公劉、黃鐵、劉知勇、劉綺等對異文進行了整理、潤色,於1954年發表。1959年,李廣田在這個基礎上作了加工,並寫序文,於1960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長詩《阿詩瑪》塑造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詩瑪和聰明、勇敢的阿黑這兩個撒尼族青年的典型形象,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阿詩瑪》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斗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丑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被撒尼人稱為"我們民族的歌",阿詩瑪的傳說已經成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喪禮節以及其它風俗習慣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間廣為傳唱。其藝術魅力隨時間的沖刷而彌久愈新,不減光芒,成為我國百民族文學百花園中一塊璀璨的瑰寶,蜚聲世界文壇。
參考答案http://ke..com/view/20760.htm?fr=ala0_1
⑽ 阿詩瑪講了什麼
《阿詩瑪》 是一部由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歌劇片,根據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改編,影片講述了美麗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詩瑪與青年阿黑相愛,卻遭到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逼婚,之後歷經一系列周折,直到阿詩瑪被洪水帶走生命,化為石像的悲壯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雲南阿著底地方有個彝族撒尼姑娘名叫阿 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 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 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 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 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 ,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 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 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 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 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 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 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 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 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 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 。 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 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 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 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 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 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 死。阿黑悲憤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 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萬載,長留人間。本片於1982年獲西 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 節最佳舞蹈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