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節音樂獎項

電影節音樂獎項

發布時間:2021-07-23 17:02:29

1. 全球重要的音樂獎項有哪些

非原創:
中國
香港電影金像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電影金雞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

日韓
韓國青龍獎

歐美
BFCA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HFPA金球獎(Golden Globe)
美國格萊美音樂大獎
柏林電影節
奧斯卡獎
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in Berlin
全球電影成就獎

ASCAP Awards-美國詞曲創作人協會年度大獎

國家評論協會NBR
電影音樂終身成就獎

外國記者協會
金衛星獎

2. 請問一下影視方面的獎項都有哪些

一、國外知名的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afi.com/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網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brmp.org/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衫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yfcc.com/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大陸: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電視金鷹獎
台灣:金馬獎
香港:金像獎、金紫荊獎

3. 電影節共有哪些大獎

你問的是哪個電影節?
每個電影節都有不同的

給你個奧斯卡的吧你參照一下

奧斯卡金像獎獎項簡介

最佳影片獎(BEST FILM AWARD)
該獎從第1屆起到57屆為止,一直未有變動,只是提名影片的數目有多有少。最多的是第7屆,被提名的影片一共有12部。第5至第16屆,提名片都在10部以上。此後每屆最佳影片都從5部提名影片中評出。

最佳表演獎(BEST PERFOMANCE AWARD)
該獎項分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獎和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4項。最佳表演獎最早只設有男、女主角獎兩項,從1936年第9屆起才設有男、女配角獎。

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OR AWARD)
該獎由美國導演公會的全體會員提名,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導演部門現任會員最後投票選舉。

最佳劇本獎(BEST SCREENPLAY AWARD)
該獎項又分為創作劇本獎與改編劇本獎兩項,它們的提名與最後投票選舉均與最佳導演獎相同。經歷幾次變動之後,從1957年度起,劇本獎改為「最佳創作劇本」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最佳攝影獎(BEST CINEAMATOGAPHY AWARD)
該獎項50多年來並無多大的變動,在1938年度第11屆之前,僅設一項攝影獎。從1939年到1956年,分為黑白與彩色兩項。到1957年兩者合並為一項攝影獎。次年又分為黑白和彩色兩項。到1967年,由於黑白片產量巨減,上述分類逐漸被取消。從那時起,攝影獎只設一項。

最佳音響獎(BEST SOUND AWARD)
該獎項從第1屆至第30屆期間,一律稱為錄音獎。自1958年第30屆起,改為音響獎。

最佳音樂獎(BEST SCORE AWARD)
由於美國的公眾崇尚歌舞,在奧斯卡的各獎項中是比較突出的。
該獎項又分為最佳作曲、最佳配樂、最佳歌曲等3項。其中歌曲分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未變。它授予的對象是為大型故事片創作的一首主題歌,包括詞與配曲。

最佳美工獎(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AWARD)
最佳美工獎全稱最佳藝術指導——布景裝置獎,所謂藝術指導,是指影片的布景、道具等設計。該獎一度有黑白彩色之分,但1967年起兩獎合並,僅設一項。

最佳視覺效果獎(BEST VISUAL EFF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利用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處理與動畫等製造視覺效果上有突出成績者。該獎項始於1939年,從1963年起,它分為視覺效果獎和音響效果獎。音響效果獎到1968年時才被廢除,從而只剩下視覺效果獎一項。

最佳服裝設計獎(BEST COSTUME DESIGN AWARD)
該獎項由具有藝術指導部門會員資格的服裝設計師進行預選、提名與最後投票。
服裝設計獎從1948年設立以來,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在1957年之前有黑白與彩色之分。後來幾經分合,自1967年起合並為服裝設計獎一項。

最佳剪輯獎(BEST EDITING AWARD)
該獎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其評選方法與攝影獎相同。從第52屆起,又出現最佳音響剪輯獎和最佳音響效果剪輯獎。

最佳化妝獎(BEST MAKE-UP AWARD)
該獎項從第54屆開始設置。

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AWARD)
該獎項授予非英語國家製作的大型有聲故事片。但一個國家只能提名一部。評選提名作品用秘密投票方式進行,每屆提名5部,被提名者可派一名代表參加頒獎儀式。英語國家的影片均不許參加該項評選。

最佳短片獎(BEST SHORT SUBJ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的是指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影片。現分動畫短片和真人真事短片兩項。

最佳記錄片獎(BEST DOCUMENTARY AWARD)
該獎項分為長記錄片獎和短記錄片獎兩項。前者授予長度超過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後者授予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按照規定,這三種長、短記錄片必須反映文化、藝術、歷史、社會、科學、經濟或其他領域內的重大題材,而且拍真人真事。
該獎項是由記錄片獎評審委員會在審查了所有參賽影片後,評選出3-5部長、短記錄片作為最後的提名影片。

榮譽獎(HONORARY AWARD)
榮譽獎是所有特別獎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它的前身是特別獎,創於第1屆。從1950年開始,易名為榮譽獎。
該獎授予在電影製作方面有傑出貢獻或長期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進行卓有成效活動的個體或團體。

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IRVING G*THALBERG MEMORIAL AWARD)
歐文*撒爾伯格(1899~1936)好萊塢著名製片人,曾監制不少名片。37歲去世,學院特地設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獎。該獎項從1937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他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一貫從事電影製作並發揮高度才能」的製片人。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人,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才能獲選。曾有幾屆因沒有合適人選而空缺。

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瓊*赫肖爾特(1886~1956),學院創始人之一,曾任第11屆院長,為使學院擺脫困境曾做出巨大的努力。為了紀念他特設此獎,此獎項從1956年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為給電影事業帶來信譽而做出人道主義努力的電影事業人士」,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者,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者才能評上,曾有幾屆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而空缺。

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該獎項設立於1972年。那時,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日益增多,為了表彰他們在視覺效果和音響方面的革新成就而特設此獎。起先僅視覺效果成就獎一項,後來又增設音響成就獎。但每屆不一定兩者都評出,而且每一分項的獲得者也會有多名。

科技成果獎(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
該獎項從1930--1931年第四屆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授予的對象包括對電影藝術與電影科技有特別價值,並在電影產業中採用先進的工藝、公式、發明與發現的影片。該獎項又分為一、二、三等獎。

4. 電影節開幕音樂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B1%B3%BE%B0%D2%F4%C0%D6&lm=-1&oq=%B0%E4%BD%B1&rsp=3
這是很多的頒獎背景音樂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C7%FA&lm=-1&oq=%B0%E4%BD%B1&rsp=2
這個是很多禮儀,頒獎曲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B5%E4%C0%F1%D2%F4%C0%D6&lm=-1&oq=%B0%E4%BD%B1&rsp=4
頒獎典禮音樂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D%F2%B1%A6%C2%B7&lm=-1
最最有名的萬寶路進行曲~
如果不滿意,去網路搜進行曲
頒獎適合這種雄壯有力的音樂~!

5. 國際影視和音樂的大獎的類型

我比較了解。。給你打出來吧

國際影視大獎的類型:

奧斯卡電影獎

德國柏林電影獎

法國嘎納電影獎

威尼斯電影獎

亞洲電影大獎

以上這些都是眾所周知,耳熟能詳滴公認的大獎;

下面的可能有些就不那麼清楚了,大多是什麼評審團獎,可能就是些有質量但不賣座的電影獎項,當然也有些是常出雙黃蛋或多黃蛋,沒有技術含量滴獎項(純屬個人意見):

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獎、

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獎、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獎、

泰國曼谷國際電影獎、

香港金像獎、

開羅國際電影獎、

摩洛哥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獎、

印度果阿國際電影獎、

美國棕櫚泉國際電影獎、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獎、

法國里昂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最高獎

哥倫比亞波哥大國際電影節獎

愛沙尼亞塔林國際電影節獎

法國多維爾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國際音樂大獎比較雜。。很多都不權威。。

我知道的:

美國格林美Grammy頒獎典禮

英國Ivor Novello音樂獎

迪士尼無線音樂獎

MTV音樂獎 。。。各國都有。。。

MTV Asia Hitlist

星加坡播放榜

Much Music音樂錄影帶典禮

MTV拉丁音樂獎

加拿大朱諾Junno頒獎典禮

香港HMV銷量榜

國際流行音樂大獎

英國,澳洲專輯榜

美國專輯榜

好萊塢星光大道榮譽獎

全英音樂獎,「BRITawards」的全稱是British Record Instry TrustAwards

世界音樂大獎

朱諾大獎

鑽石獎

蒙特卡羅世界音樂獎

英國最著名的音樂獎項「水星音樂獎」

HITO流行音樂獎

CMA鄉村年終獎

Billboard音樂大獎

MTV亞洲音樂大獎

MTV歐洲音樂獎

全美音樂獎

6. 國內最知名、最權威的音樂頒獎典禮有哪些

最權威而且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中國歌曲排行榜,現改名為北京流行音樂典禮,這個獎已經舉辦了超過20多年,每年都大牌歌星雲集,新聞媒體報道量最大的內地頒獎禮,也是內地歌手地位獲得認可的重要獎項

其他口碑與影響力較好的有
1.上海東方音樂榜(這個是內地唯一一個只設內地部分音樂獎項的頒獎禮)
2.音樂風雲榜(號稱中國格萊美)
3.華語音樂榜中榜(這個以前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獎項,停辦了幾年,今年4月份又開始辦了)
4.中國音樂之聲(由於其主辦的電台在全國最大范圍都能聽,歌星都愛去這個獎)
5.無線音樂咪咕匯(這個是移動主辦的,看數據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6.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這個是大雜燴,港台內地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歌手都參加,影響力還行)
7.CCTV-MTV超級盛典(這個以前相對來說較權威而且影響力較大,但是上一屆把最受歡迎女歌手頒發給了陳好受到廣大樂迷的質疑)

7. 中國最高的藝術獎項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高藝術獎:中國最高舞蹈獎荷花獎、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等。

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梅花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2005年起改為兩年一評,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的戲曲、話劇、歌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三度梅。
中國曹禺戲劇獎
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前身為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創立於1980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協會機關刊物《劇本》月刊承辦,後改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1997年更名為曹禺戲劇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1999年擴展為綜合性的曹禺戲劇獎,內設「劇本獎」、 「劇目獎」、「評論獎」和「小品小戲獎」。「劇本獎」每年一評,已成功舉辦14屆,評出優秀劇本300多部,對當代戲劇文學和戲劇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劇目獎」專為戲劇節而設立,每兩年一評,旨在激勵戲劇工作者不斷創演優秀劇目。「評論獎」為戲劇評論的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兩屆,有20篇文章獲優秀獎。「小品小戲獎」 連續舉辦8屆,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獎宗旨
設立「中國攝影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金像獎」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努力提高評獎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正確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攝影藝術事業。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在攝影界乃至整個文藝界具有巨大的影響。 開展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活動,目的是鼓勵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鑽研創作,推出更多攝影精品;同時更好地發揮中國攝影家協會品牌效應,推動理論研究和評論,凝聚和培養優秀的攝影人才,繁榮我國的攝影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編輯本段獎項設置
1988年2月,中國攝協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1989年10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1996年,從第四屆開始,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和頒發。2005年,國家整頓文藝評獎,中宣部下發《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復》,明確中國攝影金像獎等11個獎項立項,每兩年評選一次。
1.創作獎--分設紀錄類、藝術類、商業類,獎勵在攝影創作方面具有突出成績者。
2.理論評論獎--分設理論類、評論類、史論類,獎勵在攝影理論、評論、攝影史方面作出突出成績者。
3.圖片編輯獎--分設報刊圖片編輯類、網路圖片編輯類,獎勵從事圖片編輯工作,為攝影作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圖書獎--分設策劃類、編輯類和裝幀設計類,獎勵正式出版的以攝影作品和攝影知識為內容的優秀出版物著作人。
5.終身成就獎 --獎勵為攝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重大影響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群眾)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獎,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 百花獎是觀眾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華表獎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華表獎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兩年舉辦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現今,中國電影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矚目成就,對外合作製片也在穩步推進。《長江七號》、《葉問》、《白銀帝國》、《赤壁》、《畫皮》、《非誠勿擾》等六部等影片都成功獲得了優秀合拍片提名。為了加強華語電影人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促進華語電影共同繁榮,本屆(第13屆)華表獎特別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演員、優秀女演員、優秀導演等三個獎項。舒淇、林志玲、甄子丹、郭富城、吳宇森、葉偉信,到底誰將成為首次獲得華表獎的境外華裔電影人,這個謎團只有晚會現場才能解開。
中國音樂金鍾獎
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該獎項共設器樂、大型交響樂合唱作品獎、聲樂作品獎、「突出貢獻老一輩音樂家」和新時期中國藝術比賽獎4個獎項。
「金鍾獎」標志為我國古編鍾造型,取其「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之意。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設榮譽獎、單項成就獎及必要時設立的特別獎。首屆「金鍾獎」的評選內容為:1.近年來創作的優秀聲樂、器樂作品(大、中、小型);2.「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演員;3.歷年來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音樂家。評選的辦法為,前兩項均由各地音協及總政宣傳部文藝局、中直文藝院團和中央音樂學院負責推薦,報送「金鍾獎」評委會進行評審。其中優秀中青年演員的評選則通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選拔,要求年齡在18歲至45歲之間,並將進行復賽和決賽。而老一輩音樂家的評選則由評委會提出人選,經組委會確認後授勛。組委會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士組成,而評選委員會則由組委會聘請藝術界、音樂界的領導和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擔任。獲獎者將被授予相應的獎章、證書和獎金,榮譽獎獲得者將被授予「終身榮譽勛章」(24K純金),同時獲得榮譽證書。
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術金彩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美術專業國家級最高學術獎項。 第一屆產生於2001年,第二屆產生於2003年。
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金彩獎獎勵基金監管委員會承辦。
評獎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國文聯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體現評獎的導向性、學術性、權威性。
金彩獎的評獎分設成就獎和作品獎,其中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作品獎,主要是近兩年來的優秀美術作品,評選范圍為中國畫、水彩畫、版畫,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無論參加過其它何種展覽和評獎的作品都可以參加金彩獎的評獎。
成就獎的評獎方式是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等團體會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向中國美協推薦1—3名成就突出的美術家,作為候選人;另由中國美協各藝委會提名向中國美協推薦本專業的候選人1—3名。由中國美協主席團作為評委會確定候選人名單,採用無計名等額選舉(得票必須超過全票的三分之二)的方式,評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品獎的作品徵集在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協調下在全國徵集。經初評、復評、終評,評選出第二屆金彩獎的入選作品和獲獎作品。
為配合評獎和展覽,中國美術金彩獎組委會將舉辦一次題為「流金溢彩」——中國美術金彩獎電視頒獎文藝晚會。
中國美協高度重視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金彩獎同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一樣重要,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把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獎工作做好。
中國曲藝牡丹獎
是自2000年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新人獎,理論獎和終身成就獎。
獎項名稱: 中國曲藝牡丹獎
創辦時間: 2000
主辦單位: 中國文聯 中國曲協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設曲藝文學獎10個,曲藝表演獎10個。其宗旨是增強曲藝工作者的精品意識,獎勵優秀曲藝作品和優秀曲藝演員,提高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的藝術質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公平性、導向性和權威性。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自2000年起已舉辦了兩屆評獎活動。從兩屆獲得文學獎的作品來看,90%以上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既弘揚了主旋律,作品的主題、題材、風格、樣式也日趨多樣化。獲得表演獎的演員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大都常年活躍在各地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設立,對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水平的不斷提高,倡導廣大麴藝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促進曲藝藝術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舞蹈荷花獎
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是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1998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評比展演,當時的參評對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評比分為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個類別進行。明眼人可以看到,與前3個類別相比,「新舞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對「新舞蹈」這一類別的命名及其各項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沒有疑問,但當時確實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參評作品提供了棲身之地,使之在相對「可比」的前提下評出了不爭的「優勝」。這說明,舞蹈作品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結果,不會受到既定形態類別的限定;舞蹈評獎活動要建立相對的「可比性」的參照,這一「參照」對參評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適履」而需「量體裁衣」。「荷花獎」舞蹈比賽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舞劇、舞蹈詩比賽每三年舉辦一次。鑒於規范國家級文藝性評獎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個獎項減少至30多個的情況下,增設了舞蹈專業「荷花獎」,該獎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在同一級別,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下簡稱《山花獎》)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獎。本項工作全面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本獎項授予在民間文藝工作和活動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者。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高民間文學和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中國書法蘭亭獎
獎項名稱:中國書法蘭亭獎
其他名稱:蘭亭獎
創辦時間:2001年
主辦單位:中國書協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共設5個獎項,分別是: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和終身成就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是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並由中國文聯參與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 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由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共同主辦。迄今為止共舉辦四屆。
中國金鷹電視獎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自從金鷹節落戶湖南之後,湖南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班子來運作,每年的節慶活動都能夠有一些新的亮點。增加了劇本交易會等,金鷹節已經成為研討中國電視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通過湖南衛視的宣傳,金鷹電視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慶活動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中國電視金鷹獎」原設電視劇、電視文藝片、電視紀錄片、電視美術片、電視廣告片五大門類優秀作品獎和若干單項獎,共99個。其中五大類優秀作品獎及電視劇男女主配角獎、歌曲獎,共76個,由觀眾投票評選產生。其他單項獎(含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攝像、照明、剪輯、美術、音樂、錄音;電視文藝片的導演、攝像、美術、照明、錄音、音樂電視創意;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攝像、錄音;電視美術片的編劇、導演、形象設計、音樂;電視廣告片的廣告創意、廣告製作)共23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現已縮減至67個甚至更少。
「中國電視金鷹獎」所有候選節目、歌曲和演員,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及中國視協分會推薦,經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委員會初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公布。評獎的范圍為本評選年度(即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在地、市級(含)以上的電視台播出的上述節目。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除以信函投票方式外,還有全國168電話投票和國際互聯網投票兩種方式。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投票評選,均以得票多少排列名次。由觀眾投票產生的作品獎分為「最佳獎」和「優秀獎」。同一獎項中獲票最高,同時不低於選票總數的10%者,為該獎項"最佳獎",其餘的為「優秀獎」。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電視劇歌曲得票數前三名者為「觀眾最喜愛獎」。其他單項獎為「最佳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時揭曉。為感謝和鼓勵廣大投票者對中國電視藝術事業的支持,「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特設熱心觀眾幸運獎,幸運獎在所有選票中以搖獎的方式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對選票統計和熱心觀眾幸運獎的產生等進行監督和公證,以確保評選結果公正、合法、有效。
每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均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期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現有13個。包括「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美術金彩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整改後,「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將合並為「中國戲劇獎」,其他11個獎項保留。「中國美術金彩獎」將更名為「全國美術展覽獎」。所有獎項的評選工作兩年一次。

8. 知名的國際電影節獎項名稱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9. 國內最頂級的電影頒獎典禮和音樂頒獎典禮分別是什麼

粘貼的音樂類 1 中歌榜 比較權威了 即使只是得了個金曲獎,像周傑倫,韓紅,孫楠,王力宏,吳克群等歌手也會去現場領獎 新人即使只是提名 也會去現場 被中歌榜提名最後甚至得獎 就代表被華語樂壇老一輩的認可了 所以新人以能入中歌榜為容。。。
2 MR 即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就是看電台廣播的點播量,我認為所有獎項中,最重頭的不是什麼最受,最佳,而是點播冠軍歌曲,因為它完全是由聽眾的點播量多少而產生的,沒有什麼投票、、、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1 03:15

中歌榜 。。。。歌手去中歌榜領獎是很光榮的。。。。就算是小獎也會親自到現場拿獎
網路娛樂沸點 完全是靠網路的搜索量去頒獎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1 03:28

MR (刷票是會被查出來,清票的,嚴重還會取消資格)
網路娛樂沸點(不只盤點音樂,影視,導演……都會盤點,會有很多大咖到現場,如劉德華,馮小剛,李冰冰,古天樂等等,以網路的搜索量為依據。能去那領獎,也算長臉了 回答者: 水若晶婷 | 五級 | 2011-8-11 10:40

中歌榜 回答者: 煒大的煒 | 一級 | 2011-8-11 11:02

中歌榜 國內比較權威的 了 公信力強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4 07:13

。。。東南勁爆榜 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中歌榜

10. 2016北京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叫什麼名字

獲得2016北京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電影名稱:地雷區 Under sandet (2015)
配樂:蘇內·馬丁

閱讀全文

與電影節音樂獎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3000塊不包吃包住 瀏覽:902
導演雲翔的電影游 瀏覽:151
宮崎駿電影純音樂歌譜 瀏覽:616
完整版電影青春在線觀看 瀏覽:969
電影吃飯的圖片 瀏覽:103
印度影視電影票房排名 瀏覽:917
中日戰爭微電影大全 瀏覽:840
新四大名捕電影2018 瀏覽:861
電影院圖片簡筆 瀏覽:707
有關音樂的曰本動漫電影大全集 瀏覽:883
台灣變身電影 瀏覽:699
海綿寶寶大電影不付費 瀏覽:188
經典紅色戰斗電影大全 瀏覽:979
初一電影院上映嗎 瀏覽:463
免費的蟒蛇電影大全 瀏覽:777
朴贊郁導演所有電影 瀏覽:614
女友丟在電影院 瀏覽:205
電影天國王朝完整在線 瀏覽:482
你好李煥英電影票怎麼買最便宜 瀏覽:690
怎麼不用手機取電影票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