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畫片圖片(要可愛的)(好畫的)
2. 一部日本動畫電影大約要畫多少幅圖,一幀就一幅圖,那麼多少萬張啊
每個動畫都不一樣 首先1秒會有N頻 一頻就是一張圖畫國產動畫一秒也就12頻左右 看起來有點不是很連貫因為人眼動態視力是0.1秒日產動畫是20頻左右當然劇場版頻數會更高 有的會達到30以上你知道頻數再乘以動畫時間就可以知道大概的圖畫數了.
一般30分鍾的動畫要3500~5000張,而劇場的要30000~100000張,總之,放映1秒鍾必須畫5~20張圖畫.
3. 特別好奇那種畫的就像是動漫電影截圖的插畫,是怎麼畫的
這就是插畫的定義,但是電影的插畫就是拿數位板和畫圖軟體做出來的。插畫,西文統稱為「illustration」,源自於拉丁文「illustraio」,意指照亮之意,也就是說插畫可以使文字意念變得更明確清晰。
二、辭典上的解釋,插畫是: (1)插畫、圖解(2)例證、實例 (3)舉例說明 《辭海》對「插畫」的解釋是:「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這種解釋主要是針對書籍插圖作為的定義,是一種狹義的定義。
共4張
插畫
由於情報時代的來臨,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插畫的含義已從過去狹義的概念(只限於畫和圖)變為廣義的概念,「插畫」就是我們平常所看的報紙、雜志、各種刊物或兒童圖畫書里,在文字間所加插的圖畫, 統統稱為「插畫」。插畫,在拉丁文的字義里,原是「照亮」的意思。它原來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給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動、更具象地活躍在讀者的心中。而在現今各種出版品中,插畫的重要性,早已遠遠地超過這個「照亮文字」的陪襯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題的思想,而且還會增強藝術的感染力。
插畫是一種藝術形式,作為現代設計的一種重要的視覺傳達形式,以其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現代設計中佔有特定的地位,已廣泛用於現代設計的多個領域,涉及到文化活動、社會公共事業、商業活動、影視文化等方
不管是隨意的塗鴉還是有深思熟慮的創作,都算是插畫:
插畫中國大龍:插畫可以分為藝術性插畫和商業性插畫,一般為企業,為產品,為宣傳,為修飾等所繪制的圖畫,我們都將它歸於商業性插畫范疇。
插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世界最古老的插畫洞窟壁畫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版畫浮世繪,無一不演示著插畫的發展。插畫最先是在十九世紀初隨著報刊、圖書的變遷發展起來的。而它真正的黃金時代則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首先從美國開始的,當時剛從美術作品中分離出來的插圖明顯帶有繪畫色彩,而從事插圖的作者也多半是職業畫家,以後又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影響,從具象轉變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畫又重新回到了寫實風格.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目前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刊記確切年代的則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剛般若經》中的扉頁畫。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應用范圍擴大到醫葯書、歷史地理書、考古圖錄書、日用網路書等書籍中,並出現了彩色套印插畫。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刻書行業。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插畫的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內封面或扉頁畫和牌記等。
我國古代插畫的歷史演變,可以看作是版畫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民間年畫史。只不過民間年畫更早地獨立成為一種商品,它是商業插畫的前身。
4. 製作一部動畫片90分鍾!要畫幾百萬張圖片嗎
關於作畫數量,現在的動畫一般是5~10幀一張原畫,普通日式TV動畫的作畫在3000-5000不等,一般3000張為正常很正常,也就是25分鍾
日本一張原畫的價格一般是200-240日元,高的也就是250左右
若是幾百萬張對於一個動畫製作成本實在過高,
5. 動畫片是怎麼製作的呢 是畫很多很多圖片,然後連接起來的么
你們說的都是有電腦了以後的做法,以前愣是一張一張畫出來的,木偶片的膠片是一張一張拍出來的。雖然以前的做法慢得多,但電腦畫出來的動作就是生硬,或者把同一套動作反復利用,集數多了觀眾都看出來這是老套路。還有像二樓說的,直接拍真人做出的動作,再變成畫,這樣動作太像真人了,一點也不好玩,繪圖員沒有動過腦筋
6. 出一集動畫片大約要畫多少張圖畫呢
每個動畫都不一樣
首先1秒會有N頻
一頻就是一張圖畫
國產動畫一秒也就12頻左右
看起來有點不是很連貫因為人眼動態視力是0.1秒
日產動畫是20頻左右
當然劇場版頻數會更高
有的會達到30以上
你知道頻數再乘以動畫時間就可以知道大概的圖畫數了
一般30分鍾的動畫要3500~5000張
而劇場的要30000~100000張
放映1秒鍾必須畫5~20張圖畫
7. 動畫片圖片(要可愛的)(好畫的)謝謝^_^
8. 製作一部動畫片電影(約90分鍾一部),大約要畫多少張圖片
國內的大概是1秒12張,日本的大概是1秒24張。
15分鍾是900秒,做得好點的話大概是900*24=21600張
9. 老師讓畫動畫片中人物圖片,畫哪些最簡單還好看
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麥兜!!!!!最好畫,最可愛!!!大頭兒子!!
10. 這幅圖畫是哪個動畫片里的
新海誠的神作 雲之彼端
某天下課後的約定,我要到那個地方去 對於聳立於國境另一端的高塔的憧憬,以及對於一名女孩的愛慕,少年為了這兩件事而開始製作飛機。然而,她與這個世界卻遭到隔離,少年也因此過著郁悶的每一天。最後少年下定了決心,要駕駛這架飛機朝著夢想飛去。 2002年的「星之聲」,讓一名原本默默無聞的新人監督「新海誠」在動畫界大放光彩。只靠新海誠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這部作品,在短篇電影院「Tollywood」上映後隨即創下該館的最多票房紀錄,並得到一連串的大獎。它不僅在日本國內創下超過6萬張的DVD銷售量,至今也已在16個國家發行,新海誠的才能已經受到全世界的注目。 這次的新作「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同樣也是由新海誠親自負責原作、腳本、監督、攝影、美術等項目,徹底地發揮了他那多樣化的才能。這次在背後全力支持監督的工作人員有在「星之聲」已與新海誠搭檔,同樣是負責音樂的天門,作畫監督則是由在「NHK 大家的歌『笑顏』」中與新海誠曾經合作過的田澤潮擔任。除此之外,這次還新找來了過去主要是負責真人電影的美術?繪圖製作等項目的丹治匠擔任美術,提升了新海誠的影像之美。繼獨立製作的上一部作品「星之聲」後,這回新海誠又再度挑戰了與工作室團隊完全不同型態的動畫製作方式。 新海誠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你將會成為這部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嶄新動畫」的目擊者。你過去曾夢想過的、曾經喪失過的、以及重新找到的青春。 只有新海誠才畫得出來的青春之光,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