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游俠 2007 電影演員
李連傑 飾 羅格
傑森·斯坦森 飾 傑克·克勞福德
戴文青木 飾 基拉
尼古拉斯·伊利亞 飾 丹尼爾·克勞福德
鄭浩南 飾 狄武
石橋凌 飾 梁川
尊龍 飾 張
宋琇萱 飾 麗薩
娜丁·維拉茲蓋茲 飾 -
成康 飾 高
肯尼斯·崔 飾 高田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㈡ 李連傑電影哪部有狄武的名字
李連傑的電影游俠
㈢ 誰有關於狄青的資料或黃曉明的也行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漢族,北宋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文水西糟頭鄉狄家社 狄青題跋像
[1])人。面有刺字,善騎射。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沖鋒陷陣,立下了累累戰功。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四年(1052年)正月十五夜襲昆侖關最著名。 狄青卒於嘉祐二年(1057年),嘉祐四年(1059年)歸葬於北宋西河縣(今山西省汾陽市)劉村。嘉祐七年,追贈為狄武襄公
㈣ 狄武是李連傑哪部電影的名字
是電影
游 俠
鄭浩南演的狄武
㈤ 澠水燕談錄狄武攘公青中翕什麼意思
士大夫翕然稱之。
翕,一致,一起。
㈥ 狄武襄公神道碑文是什麼
狄武襄公,也就是北宋著名將領狄青。
狄武襄公神道碑
送故推誠、保德、守正、翊戴功臣,護國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河中尹、判陳州軍州事兼管內堤堰橋道勸農使、上柱國、天水郡開國公,食邑七千七百戶食實封二千一百戶。贈中書令,兼尚書令,謚武襄。
狄公神道碑銘並序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尚書禮部郎中、知制誥、充史官修撰、判昭文館、知審官院、提舉集禧觀公事、上騎都尉、長安縣開國伯,食邑八百戶。賜紫金魚袋,臣王珪奉敕撰,三司度支判官、朝奉郎、尚書刑部員外郎、充集賢校理、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宋敏求奉敕書
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八月,上以樞密使、護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河中尹,天水狄公,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今河南省淮陽)。明年三月感疾於州,未幾以薨聞。天子賚然,輟視朝二日,發哀苑中,贈中書令。太常誺行,謚日武襄。既葬於汾之西河,有詔史臣以刻其墓隧之碑。臣謹按狄始周成王封少子於狄城,因以為氏。其後代居天水,至梁文惠公(唐名臣狄仁傑),乃大顯於有唐。其子孫或徙汾晉間。公實西河人。贈太傅曰「應之」,於公為曾王父;是生「真」,贈太師;太師生「普」,贈中書令,其配曰充國太夫人侯氏。公其次子也,諱青,字漢臣。生而風骨奇偉,善騎射,少好將帥之節,里閭俠少多從之。初游京師,遂補拱聖籍中。寶元初,元昊(夏國主。明道元年[1032]繼位,改宋所賜趙姓為克名氏。他通曉漢字、兵法,寶元元年[1038]稱帝,國號大夏,為夏景宗,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叛河西,兵出數無功。公自散直為延州指使。延帥知公敢行,故常當賊鋒。凡數歲,出大里、清化、榆林、歸娘嶺東、女之崖、木匱山、渾州川、白草、南安、安遠等戰,大小二十有五,中流矢者八,斬首捕虜萬有餘,獲馬、牛、羊、駱駝、鎧仗、符印、車輜、器物,以數萬計。嘗破賊金湯城,至於乾谷、三堆、杏林原,遂略宥州之境。屠嚨咩歲、香毛奴、尚羅等族,燔其積聚數萬,廬舍數千,收其帳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橋子谷,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堡,皆扼賊要害,使不能窺邊。以功亟遷至秦州(今甘肅天水)刺史、涇原儀渭兵馬部署、經略招討副使。上欲召見公,會寇薄平涼,因命圖形以進,由是天下知公名。公提涇原之師,威震羌夷。既而曩霄(元昊)復稱臣,西睡少事矣。乃以公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徙鎮定路兵馬部署,遷侍衛親軍步軍馬軍殿前都虞侯,歷惠州(今廣東惠州市一帶)團練使、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一帶)防禦使、保大軍節度觀察留後,遷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遂領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市)。一日,天子顧將帥之臣無逾公者,乃詔為樞密副使,加檢校司空。皇祐四年(1052),廣源州(今越南高諒省廣淵)蠻酋儂智高潛竊服號,以盛夏舉兵攻陷邕州(今廣西南寧市),濟舟而東,又陷沿江九郡,進圍廣州,力屈不能下,還據於邕。所過吏民多被害,江湖之南人心為之蕭然。公於是抗章請行,又因侍上間,自言:「臣結發起行伍,顧無以報國,今遠夷跳梁,不足為陛下憂。願將銳兵數千,當羈叛蠻之頸致於闕下。」上壯其言,遂改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路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加檢校司徒。上親餞於垂拱殿,所以臨遣之意厚甚。先是蔣偕、張忠等繼以輕敵失軍,士卒莫有戰鬥志。明年正月,自桂林次賓州(今廣西賓陽縣),會廣西鈐轄陳曙,以步卒八千潰於昆侖關。公即按曙以不應令,並殿直袁用等三十一人咸以軍法誅之,眾莫不惴恐。既而頓甲軍中,又下令且調十日之糧,或莫能測,賊使人覘吾軍而還。黎明,遂合三將之兵以行,乃絕昆侖關,出歸仁鋪,先自為陣。賊果失守險,遂悉其眾逆王師以戰。前鋒孫節搏賊死山下,賊氣乘銳確吾軍。公親執旗鼓麾騎兵縱左右翼,出賊非意。時會暮,賊前後不勝,敵遂大敗。馳騎追之,捕斬二千二百級,偽署黃師官、儂建忠等五十七人沒於陣,智高夜縱火城中而遁。明日破賊入城,獲金貝之物以鉅萬,畜數千,悉分其戲下。招復老壯七千二百,嘗為賊所俘脅首皆慰遣以歸。又斂群屍,築京觀於城之北隅。初有衣金龍之衣,又金飾神龍於盾仆其傍,或言:「智高已死亂兵中。」有欲為公亟作奏者,公曰:「安知其非詐邪?寧失智高,不敢誣朝廷以貪功也。」二月班師,遂曲赦五嶺,又布德青至於江湖之南。公還為樞密副使,進位檢校太尉河中尹。俄拜樞密使,賜第城南一區,子悉優以官。公固謝日:「賴陛下神靈出師大捷,皆諸校力戰之功也。臣之諸子非有勤勞,何敢拜君命?」上固以寵之。在樞密四年,自以遭時奮用,乃夙夜一心,進圖國事,雖權幸不可撓以法。上累訪以邊機,常從容陳所以攻守之計,天子深然之。晚以盛滿為戒,思避時柄,速終於陳州(今河南淮陽),享年五十。公為人慷慨。尚節義、有大慮,慎密而寡言,外剛重靜,銳而內寬。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其行師必先正部伍營陣。明賞罰,雖敵淬犯之,無一士敢後先者,故常以少擊眾,而所向無不靡然。與士同飢寒勞苦,而又分功與人,未嘗自言。安遠之戰,方被創甚,聞寇至即挺身以前,眾莫不爭為用。間嘗獨披發面銅具馳突賊圍中,見者為之辟易!今丞相韓公琦,故資政殿學士范公仲淹,同秉武節,經於西邊。公時為裨將,殊為二公見器。仲淹嘗以《左氏春狄》授公,以謂:「為將者不可不知書,匹夫之勇無足尚也。」公於是自春秋、戰國,至於秦、漢以來成敗之跡概而能通。公為徑原招討,起居舍人尹誅知謂州(今甘肅省平涼市),因與公善。殊學通古今,嘗與公談用兵之術,稱日:「雖古名將殆無以過。」其後誅以貶死,為周旋其家事,唯恐不及。及徙真定,道過故鄉,謁縣先下車,趨至令庭,遂燕(宴)故老於台下,里中榮之。公事親孝,遭中令之喪,雖枉金革之事,而哀成過人。方秉樞於朝,奉充國太夫人膝下,日舉筋於堂間。又天子賜珍其家,極榮養矣。征南之日,戒內外不以聞,懼遺其見憂。始行至蘭,會瘴霧之氣昏郁中人,或謂賊流毒水中,且士飲者多死。忽一夕,泉涌於郊,汲之甘冽,遂濟全軍,此非誠所感邪!公墓之初,詔衛公樞歸殯京師。其葬也,寵以鼓吹族格,送於都城之西。又敕所過郡治道,上供具發材官,輕車至於西河。卜用嘉祐四年(1059)二月甲申之吉,是歲以祖饗恩,加贈兼尚書令。臣嘗伏讀兵法日:「以治待亂,以逸待勞,此善用兵者也。」又考前史之載:「將而持重有謀者,其出靡不有功。」如武襄之西定靈夏,南平嶺外,未嘗不擇形勝、整師徒,先計而後戰,遂摧凶陷敵,名勛殊俗,為國虎臣。善夫!臣誅以為古名將之略豈誣也哉?公娶魏氏,封定國夫人。六男:長日諒,三班奉職,早卒;次日進,西上閣門副使;次日i永,內殿崇班、閥門抵候;次日通,內殿崇班;次日說,東頭供奉官;次日諫,內殿崇班。說、諫早卒。二女許嫁而卒。孫日漳,左侍禁;日癲,尚幼。銘曰:
汾晉之氣,蒙於姓們,有如其人,武襄之雄。始來京師,感慨從軍,以節自發,孰莫不聞。元吳蓄奸,歸節塞下,西邊用兵,露甲在野。公出大里,至於杏林,奇謀縱橫,以善戎心。上顧將帥,威名無如,來汝陪予,秉國之樞。盜起南荒,乘邊馳防,陷言圍廣,妖氛以猖。公於上前,憤然請討,賊失昆侖,膏血原草。還服在延,越茲累年,夙夜乃事,匪圖弗宣。將相出藩,年甫五十,公不復還,天子為泣。生莫與榮,沒莫與哀,旗常之載,其績有來。有勸其初,有大其後,考德於詩,以質不朽。
嘉祐七年(1062)十一月二十六日建中書
省玉冊官、臣張景隆奉聖旨 鐫並摹勒
㈦ 狄武囊公青,初以散直為延指使州當是什麼意思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為延州指使,是時西邊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頻立戰功。常被發、面銅具,馳突賊圍,敵人畏懾,無敢當者。公識度宏遠,士大夫翕然稱之,而尤為韓公、範文正公所深知,稱為國器。文正以《春秋》、《漢書》授之,曰:「將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於是博覽書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輔弼,書吏策,配享宗廟,為宋名將,天下稱其賢
狄武襄公青,首次以散直為延州指揮使,當時西邊用兵,公司以英勇知道策略,多次立有戰功。常被頭發、臉銅套,賓士賊兵包圍,敵人畏懼,沒有人敢抵擋的。你認識度宏遠,士大夫們一致稱贊他,而更為韓國公、範文正公的深入的了解,稱為國家的器具。范仲淹認為《春秋》、《漠書》交給他,說:「將不知道古今,一個人的勇氣,不可娶了。」你在這博覽書史,通過研究古今。不久,立大功,登上輔佐,書吏策略,配祭宗廟,為宋代名將,天下稱頌
㈧ 武俠片中的劍
金庸裡面的劍很多,想集齊有些難度。我試試吧
首先先回答你的九大名劍的問題
九把劍分別是:干將、莫邪、承影、魚腸、赤霄、純鈞、湛瀘、泰阿、龍淵
接著是金庸小說里的名劍:
楊過的玄鐵重劍,君子劍
小龍女的淑女劍
公孫止的黑劍
夏雪宜的金蛇劍,
殷天正的白虹劍,
寧中則送給岳靈山的碧水劍,
石中玉父親的黑白雙劍,
霍青桐送給陳家洛的回部古劍
滅絕師太的倚天劍
獨孤求敗的無名利劍,紫薇軟劍,木劍
張三豐的真武劍
莫大的琴中劍
最後是其他小說中的名劍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白玉拂塵劍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地煞潛龍劍
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 ,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干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見雲中嶽《霸海風雲》)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真武劍
武當派創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盪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後歸還給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倚天劍
女俠黃蓉於襄陽城破前,聘高手匠人將楊過贈給其女郭襄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此劍和屠龍刀。並在此劍中藏有武學秘籍,最寶貴的是一部《九陰真經》和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屠龍刀中藏有兵書。盼後人得之,替天行道,驅除韃虜。因而此後江湖盛傳口號曰:「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此劍經峨眉派祖師太手中,殺了不少明教子弟。其後第四代掌門周芷若用計從趙敏手中奪得此劍和屠龍刀,以刀劍互斫,取得兵書和武籍,速成了《九陰真經》中陰毒的九陰白骨爪等功夫。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力挫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此劍則一斷為二,毀於一旦。(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游龍劍
天山派兩把鎮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非凡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天怕佩。(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銀月飛霜劍
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於劍後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製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蠶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於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的女兒朱盈盈以此劍屢立戰功。(見卧龍生《飛花逐月》)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綠色,可抽絲。小說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誇張。
綠虹劍
上古著名兵器,據傳為鑄全大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名劍:巨闕、青霜、紫電、吳鉤、魚腸、綠虹、綠虹是劍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劍身寬八分,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它雖短,但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鏗尾,普通刀劍只要碰上鏗尾便被毀折。綠虹劍初為戰國時的趙國以重金購得,後落入秦將白起之手。秦亡之後,此劍失蹤。宋朝明,劍客玄玄子偶獲此劍,殺人無數;後流入湘靈子、赤貞子等一代名俠之手。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志敏於南海深處獲得此劍,誅殺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見墨餘生《大俠龍卷風》)
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見古龍《湘妃劍》)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越王八劍
相傳越王占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采精金鑄冶八劍,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兩千年後,滅魂神劍流傳於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陽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挾魂劍之威一招擊敗邪派高手蔡旋鍾,傳為武林佳話。
寒星劍
相傳為唐代豪俠所鑄寶劍。它青光閃閃,寒氣逼人,形狀古樸,長約二尺半左右,劍柄雕有一條青色的龍,劍芒神縮,忽高忽低,震顫不停。此全光芒銳利,殺孽過重,故持此劍者應慎用,多造殺孽必遭天譴。(見陳青雲《病書生》)
寒螭劍
厲神君的寶劍,以萬年寒鐵鑄成,寬才兩指,十分柔軟,卻可男斬釘截鐵。劍鞘的里層是綠鯊皮,外層用天蠶絲織成,不畏刀劍水火。此劍不用時,可以當腰帶束在腰間;用時只須輕輕一按,劍就可以出鞘。厲神君把它送給了楚玉祥。(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辟邪劍
沐天瀾所持之物,為滇南武林大俠葛乾蓀師父所賜。這柄寶便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寶劍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至鍔,三尺九寸,瑩若秋水,叩如龍吟。堪稱稀世之寶。(見朱貞木《羅剎夫人》)
騰蛟劍
寶劍。此劍用東產的白金精煉而成,鋒得無比,屈伸如意,可以當作腰帶圍在腰間,也可捲成一卷握在手裡。相傳是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佩劍。後為抗清大將李定國所得。李定國兵敗之後交此劍於心腹愛將保存。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現此劍後,用它殺敵。(見梁羽生《七劍下天山》)
薔薇劍
這把劍上下里外皆赤紅如血,劍在鞘中,同樣可以殺人似刈草。這把劍的最可怕之處,本不在劍鋒而在劍鞘。其便鞘系由「血薔薇」的花汁染紅,血薔薇則是由五種毒血澆灌成的薔薇,而五種毒血指的是七寸陰蛇、百節蜈蚣、千年寒螭、赤火毒獗,再有就是那些不忠不義的叛徒賊子。若是遇上了「五毒」,劍鞘上血薔薇的花魂就會復活,而屬於五毒的動物或人就會嗅到一種神秘、奇異的香氣,眼前火紅一片,戰鬥力也隨之喪失,斃命於薔薇劍下。但若是遇上孝子忠臣,義氣男兒,這柄劍的威力就根本發揮不出來。
武功高強的劍客雁南飛枉持一柄薔薇劍,卻甘心情願作武林惡魔公子羽折替身,因此,他雖能誅殺公孫屠等丑類,在大俠傅紅雪的快刀之下卻難逃竄公道。(見古龍《天涯明月刀》)
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麼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劍。據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後,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干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歷史,必定有一段凄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只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後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後,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後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於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剎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於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宮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後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見古龍《絕代雙驕》)
希望我的答案樓主會滿意。